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征(上)
第357章 出征(上)
懷抱著「蹭一蹭大腿」的心思,
何博在時隔多年之後,
再次來到了衛青府上。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衛青很是驚喜的迎接了他,並且向何博介紹自己的妻子。
何博看了看陽信公主,又看了看衛青年少的兒子,便忍不住笑道:
「生長在汾水邊上,連去長安的路都難以分清的小子,如今已經成家立業了呢!」
衛青聽了,便輕笑起來。
他對何博說,「先生還是當年的風采。」
雖然這次拜訪,
何博特意變幻出了蒼老的容貌,但俊美的底子可沒變。
蓄上修長精緻的鬍鬚後,很是符合當年西門豹同夫人爭論時的話語:
「年老也有年長的滋味!」
也許,
這也是衛青在陽信公主喪夫後,選擇與之在一起的原因吧。
……
在敘舊完畢,衛青讓自己的妻子下去休息後,
何博就拿出一個罐子,跟衛青說:
「我想請你幫忙,把它轉交給你那位外甥。」
「本來是想讓你幫忙的,結果你們這對舅甥簡直一模一樣,一放出去就到處亂跑,搞得我都沒辦法找到你!」
他抱著手,跟衛青發出抱怨。
衛青也沒想到,
自己才念叨完喜歡亂跑胡來的外甥沒多久,轉頭就有個長輩,用同樣話來念叨他。
於是衛青不解,「我除了行軍打仗,就一直待在長安,從不做違矩的事情,怎麼會跟去病一樣呢?」
但何博只是哼哼,沒有解答他的疑惑:
怎麼?
難道要告訴他,自己其實是可以在大地上瞬息移動的河伯,
去新夏、西秦這樣遙遠的域外之地,不過鬼神的一念之間,
結果卻連他這個大將軍的馬屁都追不上嗎?
當然,
這也跟何博沒有想到衛青竟然能在元光六年,第一次以將軍的身份出征塞外,就能直搗龍城有關。
「哪有第一次打匈奴,就把別人老家給掏了的啊!」
當龍城大勝的消息傳回長安時,
就連端坐在陰間大殿中的鬼神,都激動得連連拍打起自己的膝蓋。
旁邊的死鬼名將們那時正拿著棋子,在鬼神的見證下,進行「誰才是古今第一將」的爭奪賽。
聽到何博的感慨,
爭得滿臉通紅的名將們都暫時放下了仇怨,叉著腰對他說:
「難道鬼神這是看不起我們的教導能力嗎?」
能讓過去名留青史的名將精心指點自己,
這可是陽世皇帝都做不到的事情!
畢竟陽世的凡人可掌握不了「穢土轉生」之術,能把死鬼們從地下拽出來給自己打工。
而且還是打白工,一點報酬都沒有!
儒家教導弟子,也得收份束脩呢!
對此,
何博只是理直氣壯的說,「得到你們教導的是衛青!」
「想要討要回報,可以等他死下來,親自向他索取啊!」
「而且我擁有這樣高貴的地位,卻還願意為你們介紹天賦非凡的弟子,讓你們總結出來的戰事經驗得以流傳,這難道不是賜予你們的仁慈嗎?」
你們這群死鬼,
不感念鬼神的恩德就算了,
竟然還想著向鬼神討債!
簡直是倒反天罡!
轉過頭,
何博忽略了一眾對自己怒目而視,但終究敢怒不敢言的死鬼,又嘀咕起衛氏母系傳承的堅挺:
「就說霍去病亂跑的性子,是有根源的。」
「原來是出在衛青這裡啊!」
衛青本人,
自然是不知道鬼神心中對他亂跑,給他帶去突然驚喜的埋怨的。
所以,
他只是一頭霧水的收下何博的罐子,並且按照後者的要求,轉交給了上門拜訪的霍去病。
年輕的車騎將軍聽了舅舅的話,把那個罐子握在手裡顛來顛去,然後想起了自己幼年時的某次經歷:
「我想起來了!」
他突然停下了玩弄罐子的動作,將它重重的敲在桌上,並發出「咚」的一聲。
衛青隱隱聽到,好像有人吃痛的叫罵聲。
不過,
這個細微的動靜,很快就被外甥翻舊帳的聲音給掩蓋過去了。
「那個傢伙,是不是小時候打過我?」
「他繪畫的技藝很差勁,還不讓人說來著?!」
衛青很是無語,「這麼多年了,你怎麼還如此記仇呢?」
「要對長輩放尊重點!」
霍去病抱著手哼哼,「可我當年是說了實話,還被他打了的!」
「怎麼可能不記憶深刻呢?」
「這樣看來,他之所以不親自上門找我,而是委託舅舅你轉送這個東西,肯定是因為他不敢來見我!」
要是再見到那個傢伙,
霍去病一定要報當年的「打屁股」之仇!
看著年輕氣盛的外甥,衛青更覺得頭疼了。
他不再勸說什麼,只是讓他將長輩賜予的禮物隨身攜帶,好滿足長輩「雖然我本人無法親自跟隨你們征戰漠北直入龍城,但這個罐子卻可以代替我,跟漢家天兵,登上狼居胥山」的願望。
「放心!」
「我還不至於這麼斤斤計較呢!」
霍去病爽朗一笑,把那個小小的罐子塞到了自己懷裡,轉身就跑回自己家去了。
幾天後,
大軍馬上就要出發,
皇帝特意將自己心愛的大將軍跟小將軍,以及附帶的梁王世子喊到宮中,對他們發表戰前感想。
至高無上的大漢天子將那副巨大的地圖攤開,腳踏在代表匈奴的漠北之地上。
他虎目圓睜,滿是氣魄的說:
「我漢室七十年來,對匈奴屢戰屢敗,以致士氣蹉跎,國威淪喪。這種局面,以後必須徹底扭轉!」
劉墉直接舉手說,「可是衛青率軍出征後,都打贏了啊?」
「怎麼能說屢戰屢敗呢?」
劉徹上去就要給他一腳,劉墉嚇得趕緊滾到旁邊。
「我說的是衛青出現以前!」
大漢天子甩著袖子說,「即便是龍城之戰,兵發四路,也只有衛青率領的部隊成功突襲到了龍城,其他三路盡數敗亡!」
「這種情況,朕不能容忍!」
堂堂大漢,
準備了這麼多年,
準備了這麼多人,
面對匈奴,怎麼還可以輸呢!
贏的不徹底,
就絕對不算贏!
而且那次直搗龍城,
由於衛青是孤軍深入,無法多做停留,並沒有對匈奴王庭造成太大的毀傷。
以匈奴蠻夷的心態來說,
漢人軍隊來了自己家裡,卻沒有打砸搶太多,這就說明他們仍然不夠強大。
所以在龍城之戰後,
匈奴仍然敢於南下。
直到衛青數次率軍出擊將之打敗,斬首無數,這才讓匈奴人意識到了恐懼。
但「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這只能算取得了當年秦朝對外的成就,
在劉徹自身雄心的推動下,
在域外秦夏不斷的挑釁下,
大漢的天兵,
絕對不能沉溺在眼前的戰果中。
他們應該去斬首更多的敵人,為大漢創造自古未有的輝煌!
所以,
劉徹踩踏著「匈奴」,目光堅毅的說道:
「此戰,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訴世人和匈奴人,從此以後,攻守易形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憑什麼漢人只能受困於長城以內?
憑什麼匈奴能屢屢南下,侵犯大漢疆土?
漢人的刀劍,
一定要像漢人的犁耙一樣,
將那塞外漠北的土地,
狠狠地翻開、平整!
劉徹通過張騫,聽說域外有個叫做羅馬的國家。
其在毀滅了與之世代為仇的國家後,
寧可花費巨大,
也要夷平對方的城市,讓那座敵國都城,再也生長不出草木,永遠荒涼下去。
劉徹認為,
羅馬做的很不錯,
對待敵人,就應該用這樣的手段,去斬草除根,讓那些活躍於草原上的蠻夷,失去再次復甦的可能!
他不相信什麼「後人的智慧」,
劉徹只知道,
既然他的面前存在敵人,
那就應該衝過去,將之擊敗、碾壓!
把明明白白的敵人和問題留給後人的祖宗,
又憑什麼理直氣壯的享受後代的祭祀和懷念呢?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