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鬼才輸出
第345章 鬼才輸出
「扶蘇他們想要去西秦,我可以理解,因為嬴辟疆在那裡為嬴秦的歷代祖先設立了宗廟,並沒有放鬆對他們的祭祀。」
所以秦君們被打包發送到秦國後,
還是可以吃到祭品,繼續瀟灑生活的。
「趙國的君主不想去新夏,我也可以理解。」
「畢竟夏國只將祖先追認到公子朝那一脈,他們即使去了那裡,也只能淪落到『臭外地的來陽都要飯』的地步。」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但你們這些史官去那邊幹什麼?」
陰間,
當何博計劃打包多少鬼才,進行鬼才輸出時,
甘德和石申兩個史官頭子跑過來,請求鬼神也把自己裝罐。
何博很是不解,於是詢問他們理由。
甘石二人就說,「當然是為了記錄域外的歷史,以及根據域外的天象,推演出更完善的曆法啊。」
域外的土地,
是非常廣闊的。
但域外的氣候,
卻並非一致。
新夏那邊,一年到頭,總升騰著熱氣,水旱很是分明。
秦國那邊,夏季炎熱少雨,冬天卻是濕潤。
這樣的氣候,
跟四季分明的中原對比起來,是十分新奇的。
而甘德和石申他們,
除了是史官之外,
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學之士,
也都曾通過自己觀測總結出來的天文星象,修正過曆法,好讓其能更有利于田地間的耕耘。
畢竟,
當諸夏那才學會農耕沒多久,只知道傻乎乎放火燒去枯草,用石頭棍子將結實邦硬的土地撬的鬆軟的祖先,在某次無聊的抬頭仰望起天空之時,
他們那咕嚕嚕叫喚的肚子,可不會讓其產生「飛天登月」這樣美好的幻想。
懵懂的祖先們只會扣著自己的肚皮,對那明亮的月亮或者太陽眯起眼睛,然後跺跺手裡抓著的,那剛剛由神農氏發明的耒耜發出感慨:
「屮!」
「好亮!」
「明天一定很熱!又要去汲水!」
然後看的多了,
「天文」因此誕生。
一代又一代的人抬頭望天,隨即嘴裡嘀咕著日月星辰的位置,又彎腰種地……
最後,
曆法也跟著誕生。
這是諸夏君子們,
在這數千年裡,從不間斷努力耕耘的結果,
這是足以讓每一個炎黃的後人,感到驕傲的智慧結晶。
在可以預料的未來里,
它仍然會繼續指導後人們的生活。
當春分的雨水嘩嘩落下時,
人們知道,這是到了春耕插秧的時候。
當夏至的太陽高高掛起時,
人們知道,這是到了防洪防旱,躲避暑熱的時候。
秋分冬至,
糧食熟了,火熱過去,天氣很快就要變涼。
人們要去收割,要去儲備,要準備好東西窩在家裡,貓過一個冬天。
他們會在這樣的閒時,告訴自己的祖先,自己又成功挺過了一年,並且祈禱上天,能在明年繼續保持溫柔,照顧下自己的莊稼。
這樣的畫面,
在中原是很常見的。
但在域外,
還不足以這般閒適。
「夏國那邊的雨水,總體還算可以,做好儲水防旱的準備,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災荒。」
「但秦國可不行嘍!」
「那裡的水土,可讓人稀罕的緊,要精打細算的用呢!」
甘德和石申笑嘻嘻的說道,「要是沒有一個合適的曆法,秦人可怎麼辦哦!」
「而且曆法這東西,要是秦夏漢各有一套,自成體系了,沒能統合在一起,那『大九州』的說法,又怎麼可以落實呢?」
何博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但他還是對這兩個老鬼說,「那你們不蹲在長城那邊,記錄漢匈的爭鋒了嗎?」
「這也是諸夏的大事,足以為後人鑒之的重要歷史時期啊!」
甘石二人就背著手,哼了一聲,翹著下巴說,「區區漢匈之事,自有弟子替我們記錄!」
「我們這些師長賢者,要把精力放在更廣闊的域外鬥爭上!」
因為鬼神喜歡讀書,
所以他在陰間包養了很多史官,把他們到處放置,幫自己記錄下人間的各種變動。
上到王朝治亂,
下到愛恨情仇,
鬼神都願看、愛看!
而這些史官的長者領袖,
自然就是甘德、石申這兩個老頭。
他倆生前就弟子成群,聲名偌大了,
死後更憑藉跟鬼神的關係,混的比一些生前當諸侯國君的還要瀟灑。
是故,
當整個九州,中央域外,都在發生轟轟烈烈的變動時,
甘石在糾結了許久後,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他們向鬼神解釋道:
「漢朝的積蓄,已經很充足了。」
「那個叫做衛青的年輕將軍,本身就有著卓越的天賦,更不用說你還讓白起李牧這些名留青史的將領,對其進行過教導培訓,還給他編撰了一本介紹草原風物的書冊……」
「我們私底下認為,漢匈之爭,即便還會有艱難險阻,但結果卻還是鮮明可見的。」
「可域外秦國那邊,卻沒辦法跟漢朝一樣。」
嬴秦在域外的開拓,
在域外遇到的挑戰,
可比中原這邊豐富多了!
一帆風順的戲劇固然讓人心情愉悅,
但跌宕起伏的情節更能牽動觀者的心神嘛!
「而且對域外蠻夷的歷史,我們其實也有些好奇。」
「以秦國的治理手段,現在不趕過去替他們收拾一下,以後只怕是要連渣子都難以剩下了!」
夏國的擴張,
主要是針對身毒之地。
但身毒那邊的蠻夷,素來喜歡沉浸在自己腦內的世界,不關心現世。
他們寫出來的史詩,雖沾了一個「史」字,可基本上也只是在稱頌神靈的強大。
想找點靠譜的記錄,還得去夏國的史冊中翻閱尋找。
史官們去了也沒用。
秦國那邊,
則是貫徹了自秦穆公以來,「亡國去史」的傳統——
當年秦穆公採納百里奚的建議,拓地以西戎,益國十二。
但是哪十二個國家,不幸淪為了秦國興盛的資糧,便不得而知了。
當時秦國的史官,也懶得去浪費竹簡,替那些小國蠻夷寫下遺書,記錄他們的過去。
現在,
甘石這群後輩,倒是在死後生出了點良心,覺得域外那麼多的國家和族群,悄無聲息的就這麼沒了,還是挺讓人遺憾的。
畢竟他們的倒下和死去,
都是諸夏君子擴張、前行的印記嘛,
不記下這些敵人的痕跡,
又憑什麼證明諸夏在域外的艱辛呢?
「行叭!」
聽到兩個老頭跟自己扯了這麼多,
何博便點了點頭,將他們一把抓住,塞到了罐子裡面。
隨後,
他悄咪咪的,將好幾個罐子塞到了張騫出使的行囊之中。
正走出西域,
再次向著大月氏行進的張騫等人對此自然一無所知。
漢使們只是湊在一起,懷念著當初在夏國的經歷。
他們感慨的說:
「等去了秦國,一定要報仇雪恨!」
一想到當初跟秦使面對面關著,互相扒拉許久,最後還是沒扒拉贏對方的事,
張騫就忍不住咬牙切齒起來。
他眺望著遠方逐漸暗淡下去的夕陽,目光堅毅,透出一股決然的氣息。
遠方,
正在出使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秦使王盛若有所感,抬頭看向東方。
然後,
沒能看到任何東西的王盛撓了撓頭,嘴裡嘀咕著,「總覺得有人在背後念叨我。」
他的同伴就說,「這肯定是因為你被貓鬧了一宿,精神不振導致的幻覺!」
王盛聽了,當即就氣呼呼的回道,「睡不著是我的問題,怎麼能怪狸奴呢?」
「好了!」
「我叫你過來,是讓你幫我找貓的,不是讓你來指責我愛寵的!」
說完,他就拉著夥伴繼續在房間裡翻箱倒櫃,想要尋找那只在秦使來到埃及後,就將之魅惑征服了的小毛團。
王盛趴在地上,伸手朝床底扒拉。
他的同伴彎腰,掀開了遮擋的帘布。
兩個人的嘴裡,還「嘬嘬咪咪」的叫著,毫無大國使臣的氣派和風範。
而在高高的櫃檯頂上,
一隻條紋靚麗,皮毛油光水滑的狸奴正好奇的看著忙碌的他們,圓乎乎的臉上透出一點茫然。
貓不知道人在忙什麼,
但貓不會去打擾人,
貓只會靜靜的打個哈欠,
然後趴在柜子上面睡覺。
只留下它的鏟屎官皺著眉頭,繼續尋蹤覓跡。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