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吞併天下(完)
洪武三年,九月。
秋收麥熟。
因為張爽命曹軍解甲歸田,中原境內無數男女團聚,壯年勞動力遍布田地。百姓秋收,輕鬆自如。
不管張爽出於什麼目的,但他只少平定了黃巾之亂,平定了諸侯之亂。
中原地帶對於張爽的擁戴,頓時高漲了起來。
這一日,大日橫空。
張爽在虎賁的簇擁下,乘車而行。
「歷史告訴我,攻占一個地方不安撫民心,很容易從內部崩潰。由強轉弱,給予敵人有可趁之機。反正劉備再強,也就那樣了。他不可能更強。我不如先花個三五年時間,繼續安撫中原。整頓大軍,最後再與劉備決一死戰,以強勢,大勢耗死劉備。」
張爽看著四周金黃的麥田,心中暗道。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隨著張爽的決定,車架與十三大軍七萬八千人向西進入虎牢關,返回洛陽。張爽轉鎮北大將軍陳登為征東大將軍,以十三軍七萬八千人鎮守徐州,俯視揚州。
令龐德,華雄三十萬漢胡騎兵遍布中原,防備劉備大軍。
…………….
襄陽,楚王宮,大殿內。
劉備與蔡瑁,蒯越,諸葛亮,張昭等人坐。劉備一臉無奈道:「曹操已亡,天下只剩下寡人。」
「大王不必憂慮,張爽若南下,必定先進攻樊城,新野。而新野,樊城經過我們的加固,穩如泰山。派遣大將鎮守,可以抵擋張爽鋒芒。張爽有軍雖然百萬,但能調動的軍隊不過六十萬。而其中三十萬為騎兵,不能渡過襄水,難以翻山越嶺。新野,樊城又靠近襄水。守住絕對沒問題。」
諸葛亮意氣風發道。
他是最近才投奔劉備的,因為初出茅廬,十分銳氣。
「孔明的甚是。」
張昭讚嘆道。
「好吧,以關羽領樊城,以張飛領新城。各將三萬精兵。以大將黃忠鎮守壽春。將十萬精兵。周瑜,文聘各領五萬精兵繼續鎮守上庸,南郡。寡人以精兵十四萬,鎮守襄陽,隨時支援四方。」
劉備說道。
「諾。」
眾人轟然應諾。
「我比袁紹,曹操強的地方就是我兵力有四十萬,而且有險要可以守護。而且還是漢室宗親。張爽想靠傳遞詔書的方式離間我的縣令。郡守。」
劉備有些振奮的想著。
…………..
劉備認為大戰一觸即發。但春秋輪轉,轉眼間已經過了三年。
時間到了洪武六年。
張爽坐龍庭,手操賞罰,高高在上。士大夫兢兢業業朝天子,治理天下。不需要張爽多麼費神,大齊天下便穩如泰山。
天下安定,府庫充足,糧食遍野。
當年舜舞干戚而苗服。自感覺實力充足。張爽決定御駕親征。還是以李儒,法正為偏師進攻上庸。南郡。
以征東大將軍陳登領十三軍南下進入揚州。
調動張郃,徐晃六萬精兵,外加徐庶四軍,二萬四千人。張遼一軍六千人,洛陽十三軍,七萬八千人,騎兵三十萬,總計四十六萬八千人的馬步軍南下進攻樊城。
…………….
隨著張爽大軍調動,楚國立刻接到了消息。
楚王宮內。
諸葛亮勸說劉備道:「大王,張爽兵力強大,可以逐一擊破張飛,關羽二位將軍。不如放棄新野,令二位將軍合兵六萬鎮守樊城。我們調動水軍從後方支援。樊城靠襄水,又與襄陽一江之隔,很容易守住。」
「好。」劉備點頭。
於是關羽與張飛合兵,以六萬大軍據守樊城。
另一邊,大齊征東大將軍陳登南下與黃忠在壽春交戰,黃忠兇悍,陳登與他交戰稍顯不利,但也沒任何問題,成功牽制住黃忠的十萬精兵。
「噠噠噠!」
馬蹄聲,腳步聲,如林如羽,如山如峰無盡的大軍在漫天的塵土中,兵臨樊城。
「齊」
字帥旗迎風飄舞,張牙舞爪。
樊城城頭。
「楚」字旌旗翻飛,旗下張飛,關羽並列而立。關羽神色高矜,張飛一臉兇悍,並不將齊兵放在眼裡。
「張爽平定天下,卻難平楚。二哥我們今天就在這裡,阻擋張爽的去路。」
張飛對關羽道。
「沒錯,張爽平定天下順利,卻是因為沒有遇到我們。」關羽眸中冷芒爆閃,說道。
大戰爆發。
…………….
張爽知道劉備難平,不僅僅是劉備是雄主。也不僅僅是關羽,張飛,黃忠,文聘,周泰,蔣欽,諸葛亮,周瑜,蒯越等奇葩組合。
更因為荊州,揚州都是有險可守,騎兵不能縱橫。
但是張爽也沒有預料到,這一場大戰打了十幾年。
劉備的防禦十分鞏固,張爽兵臨城下,攻城損失十分巨大。全靠著全國一千六七百萬的人口,源源不斷的補充消耗。
才能順利耗盡劉備的力量。
洪武十七年,張爽先殺張飛,關羽進入樊城。洪武十八年冬,張爽擊敗劉備進入襄陽,劉備敗走南郡。
張爽又追南郡,殺劉備大將周瑜。
之後雙方在長江再次大戰。
洪武十九年春,張爽渡過長江,劉備逃走到揚州。但洪武二十年,張爽攻破秣陵,陳登攻破壽春。
劉備,諸葛亮等人才被削首。
與此同時,交州歸附。
大戰結束。
之後,張爽又在南方二年,這才返回洛陽。回去洛陽之後,張爽立刻下令大封功臣,恩萌子孫。
天下平定,能動搖張爽大齊的只有內部勢力。
收攏人心,極為重要。
此刻,張爽已經年以六十。
不過張爽仍然雄心勃勃,洪武二十三年,張爽插手東胡勢力,消滅部落。以子張元為燕王,統帥大概後世的黑龍江一代。
洪武二十四年,向南滅了三韓。
以子張非為代王,以大概朝鮮半島為代國。
洪武二十五年,張爽以子張遠為趙王,率領部分百姓入主草原,建立大趙王國。
洪武二十六年,張爽以子張瓊為海王,以海州為海國。
直到洪武四十八年,八十三歲的張爽駕崩。張爽一共封了二十五個兒子為諸侯王,沒有一個諸侯王的封地是在大漢十三州境內的。
全部都是開拓疆土,北達漠北。西到黑海,南到印尼。
張氏諸侯王又各自開枝散葉,國祚無窮。
張爽駕崩後,太子張弼繼位。是為齊帝。定張爽諡號為大武,廟號高祖。是為齊大武帝,或齊高祖。
按照諡法,克定霍亂為武。則天法堯為大。
大武為張爽的蓋棺定論。
張弼治理天下也很有名望,死後為齊文帝,廟號太宗。
張齊帝國主支脈,共傳國三十六世,六百七十三年。
(全書完)(未 完待續 ~^~)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