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打誤撞
朝鮮復**在東北的活動大大牽制了駐紮朝鮮的日軍的手腳,加上李默涵在東北部署了重兵,日本人輕易不會從朝鮮方向向東北進攻了。李默涵也不擔心日本會從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隨即選取一點進行打擊,因為眼下的中國有海無疆,大部分海域並不由中國說了算。這一點有好處也有壞處,就是日本人只能選擇極少數的幾個不太涉及其他西方列強利益的地點下手。這點,至少讓聊勝於無的中國海軍少了疲於應付之苦。
李默涵在山東的大規模軍事調動不可能瞞過日本人的眼線,日本人也很快地調兵遣將,打算把沒能從袁世凱和《二十一條》上得到的東西用自己的三八大蓋和聯合艦隊搶回來。
可是,還在巴黎分贓的西方列強們卻不願意看到遠東再爆發一場大規模戰爭。在英法等國看來,他們的戰後重建需要日本為他們提供大量的工業設備和其他物資。一旦日本和中國交戰,勢必會使得日本的工業再次轉向軍事生產,這極有可能遲滯他們的戰後重建計劃。更為深遠的,是會影響到聯合出兵干涉俄國內戰的計劃。
於是,英國公使朱爾典、法國公使康迪、美國公使芮恩施邀請了日本公使日置益和新上任沒多久的外交部部長陳友仁在東交民巷碰頭,對中日矛盾進行調節。
陳友仁,祖籍廣東順德,1878年出生於西印度群島的特立尼達。其父親曾參加太平天國運動,並是東王楊秀清身邊的貼身侍衛,後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其父登船逃往中美洲地區並在此地安家。陳友仁從小接受英國教育(特立尼達為英國殖民地),是當地著名的華人律師。1911年秋天,陳友仁與往年一樣到英國去度假。在倫敦,他遇到了老朋友菲利普?陶和伍連德博士。當時辛亥革命爆發的消息剛剛傳到倫敦,埋藏心底已久的愛國之情讓三人熱血沸騰徹夜難眠,經過再三考慮,決定馬上回國。本來他還想先回家安排一下,但理智告訴他,如果回去,定會被兒女情長所困,於是狠下心來,只給妻子發了電報,告訴她自己的決定,並吩咐把孩子送到英國去接受教育,然後匆匆啟程回到中國。
sto9.𝘤𝘰𝘮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1911年,陳友仁取道西伯利亞第一次回到國內,他開始參加了北洋軍閥政府,被交通部聘為法律顧問。1914年,他離開交通部,任《北京每日新聞》編輯。
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中國政府宣布支持協約國,陳友仁發表不同意見,他贊成採取中立政策,他認為「日本可能利用它的協約國地位,把德國人從山東半島驅逐出去,並取而代之,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侵犯中國的主權。」他的這一言論直接違背了官方立場,並被迫辭去了職務。於是,他自己創辦了英文《京報》,自任主筆。1915年,袁世凱圖謀帝制,梁啓超撰寫了《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反對袁氏稱帝,當時只有陳友仁的《京報》獨家刊登轟動一時。
出於他精通西方法典及堅持反帝立場,當時陳友仁被稱為「鐵腕外交家」。
日置益態度很傲慢,他宣稱日本已經在《巴黎和約》上簽了字,而《巴黎和約》是具有法律效益的,作為一個文明國家,就應該遵守這份已經生效的和約。
陳友仁則毫不客氣地說道:「我國並沒有簽署該條約,所以該條約對我國沒有約束力。」
日置益大聲說道:「你這是在挑戰整個文明世界。」
陳友仁呵呵一笑,說道:「誰說的?我國只是要求日本放棄對山東和青島的非法要求而已。」
就這樣,陳友仁和日置益你一句我一句,針鋒相對地辯論了一下午。
朱爾典、康迪和芮恩施淪為了看客,既無奈又無力。於是,芮恩施假借抽雪茄把朱爾典和康迪叫到了外面。芮恩施很直接地說道:「日本人乘著歐洲戰爭的機會獨霸中國,幸好中國除了一個強人才遏制了日本人的野心。」
朱爾典和康迪都點頭表示默認。
芮恩施又說道:「根據我們收到的來自俄國的戰報,紅俄勢力正節節勝利,白俄恐怕會全面戰敗。到時候誰能收容他們呢?只有中國。如果紅色俄國建立,那麼誰有那麼多的人力物力來牽制他呢?我看,還是只有中國。」
康迪說道:「我看中國人沒這麼大的本事。畢竟在日俄戰爭中,日本人打敗過俄國人。」
「那是沙皇俄國,那個國家就像那些嗜酒的俄國佬一樣臃腫和懶散。但是紅俄不一樣。」朱爾典表示他比較認可芮恩施的看法,中國地大人多,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和戰略縱深來牽制紅俄,而日本肯定做不到。
芮恩施為康迪點上了一支雪茄菸,然後問道:「你還記得那副威廉二世畫的菩薩騎火龍嗎?」
康迪點了點頭,答道:「當然記得。」
朱爾典說道:「如果日本人征服了中國,得到了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那麼那幅畫就會變成現實了。雖然我不怎麼喜歡那位曾經的德國皇帝,但是對於東亞局勢的看法,我到和他是一致的。中國和日本必須相互牽制,甚至仇視。」
康迪有些費解,他問道:「那麼先生們,我們今天把他們兩人找來,不是為了調停和避免戰爭嗎?」
芮恩施笑了,說道:「有的時候,為了阻止一場戰爭,我們必須發動另一場戰爭。」
芮恩施話音未落,就聽房門被重重地推開了。陳友仁和日置益一前一後走了出來,陳友仁向朱爾典、康迪和芮恩施行禮,「謝謝你們的咖啡,我還有要事,先告辭了。」
日置益也是鞠躬行禮,「告辭了。」
康迪做了個聳肩膀的動作,「看來他們沒能達成一致。」
芮恩施說道:「我們覺得我們應該暗中幫助中國人一把,這樣才能讓戰爭不至於一邊倒,這兩個國家才能長久的敵對下去。」
朱爾典吐出一個煙圈,笑道:「我同意。」
「那我們改怎麼做呢?」康迪問
「這個~」芮恩施其實也還沒想好
「公使先生。」就在三人還在挖空心思的時候,英國公使館的一個職員拿著一份電報找到朱爾典,「公使先生,在青島附近,日本人的飛機轟炸了中**隊。」
*****分割線*****
日本的軍用航空草創於明治末年,即便是到了大正年間,日本的軍用機絕大多數也是自歐美等地買回來的洋貨,其上的各種裝備和武器自然也是響噹噹的進口原品,如假包換。
日本在航母上的發展速度甚至可以和英美這些傳統海上強國媲美。日本的第一艘航母,或者說是水上飛機母艦,是「若宮丸」號。而且這艘軍艦在1914年9月,就實現了世界歷史上首次從海上發起的空中攻擊。「若宮丸」號在海面上吊運了4架水上飛機,然後使用這些飛機轟炸了德軍在中國青島的目標。「若宮丸」號在一戰期間,就有了實戰的經驗。但追根溯源,「若宮丸」號來源於日本在1905年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一艘俄國貨輪,排水量7700噸。1913年,日本決定將「若宮丸」號改裝成一艘水上飛機母艦。其實俄國的這艘貨輪,是英國1900年建造的。如果說「若宮丸」號當初不能算廢艦,那麼13年艦齡也足以成為「舊艦」了。
但是日本當時兵部相和兵部大臣的主要人員來自陸軍,奉行政策也是大陸政策!所以陸軍實力龐雜!再加上日本的海派和陸派爭奪權力,所以陸軍方面較重視陸軍發展,海軍受艦戰等戰略戰術觀點影響注重發展軍艦!加之由於對航空母艦目標過大的擔憂,所以日本對此限制!特別是珍珠港戰勝,更加優化海派力量!所以空軍是在受海陸兩派權力之爭中受限制的!
因為當時就全世界範圍來看,空軍不是戰鬥的主力,大部分日本軍界大佬都認為空軍不需要獨立的指揮。再者如果空軍獨立,會侵害傳統海軍和陸軍派系的既有利益,所以空軍根本獨立不了。雖然日本當初學習歐州大陸的航空戰術,但是日本是1個島國,四面是海。而當時的戰機也沒有空中加油技術不能遠飛,故而作戰半徑不大。日本本土也沒有大型的空軍補給基地,為了綜合航空海上海下的戰鬥能力。日軍大力發展航母技術。因此空軍就跟著戰艦群一起,形成空軍依賴海軍的局面。這是當時實行的戰略,也配合當時的實際需要,海軍領著空軍在海上戰鬥。上岸以後,空軍也是支援陸軍的作戰。因此,構成日軍陸軍飛行戰隊以及陸軍航空本部。總之,海軍和陸軍就是始終不讓空軍獨立。
雖然若宮丸上的飛行員有了一定的實戰經驗,但畢竟還是出在航母發展的初級階段。缺少經驗的飛行員加上法爾芒水上飛機並不是那麼太好的性能,使得在青島附近進行飛行練習的日本飛行員把一顆炸彈誤投到一直正在運送給養物資的國防軍運輸隊的頭上。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