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重生之抗戰元勛> 第五十六章 南下鬧廣東

第五十六章 南下鬧廣東

  主意一定,李劍生便和何長明、蔡中、趙伯平、楊至深、雲天、曾向陽、王漢英等幾個商量,決定,利用敵軍主力圍攻中央蘇區之時,發動攻勢側應中央紅軍。即,立即集結各縣的16個獨立營,以6個獨立營集中使用防衛湘南革命根據地,由何長明統一指揮;另10個地方獨立營和主力四營、獨立團直屬桂陽獨立一營,共12個營的兵力,由楊至深、蔡中統一指揮,集中優勢兵力攻擊衡陽的耒陽一地,做出北上的態勢出來;如有可能,順便將這裡鞏固成為根據地的一部分也可。李劍生、趙伯平、雲天等幾個,則率主力部隊越莽山,直入廣東,在粵北打幾個大仗,殲敵一部,並儘可能建立一些根據地,以沉重打擊敵人並儘可能地側應中央蘇區。另,何長明以及各縣蘇維埃政權需負責好湘南蘇區的日常事務,全力鞏固紅色政權,並大力發展生產,以滿足根據地的需要和部隊的供給。

  各方面人物一一點頭認可,又細細地討論了一些細節問題,便分頭行事。李劍生的偵察連先期行動。按李劍生的意思,先行探測廣東韶關、清遠一帶的情報。趙伯平隨偵察連行動,先期與當黨組織取得聯繫,並先期考察一部分以後可能擔任地方蘇維埃政權領導人的人選。這個時候,電台已經初步裝備了。趙伯平帶一部電台——原國黨部隊27團團部的——先期行動。三天後,特務營和三營在雲天和曾向陽的帶領下行動。幾個特種連隊也隨軍行動。同樣帶一部電台——原國黨部隊33團的——行動。又過一天,李劍生帶一營和二營行動。但這會兒已經沒有了電台,只能靠人員通報了。還好,與雲天的中軍部隊相隔並不遠,難度並不是太大。

  李劍生離開前,各地方的獨立營已全部集結。李劍生與各個獨立營的軍、政領導見上一面,又細細地交待了一回,便率部離開了。

  等李劍生率部趕到廣東境內,雲天所部已經與趙伯平所部會合,依據準確的情況、以及對坪石的熟悉,並當地黨組織的配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下子就拿下了坪石。坪石的城防局和警察局全部落入紅軍之手。李劍生率部趕到坪石後,立即修整。公審了坪石那些極為反動的勢力後,立即加強了當地政權的建設。宛治平、羅列、尹輝等幾個當地的農運領導人和地下黨組織負責人,由趙伯平引了進來。李劍生熱情地歡迎他們,一起用晚餐並共同分析了周邊的情況,並很快形成了統一意見。

  第二天一大早,各部整裝。雲天帶特務營和三營大張旗鼓地直攻樂昌。李劍生則率部偷偷開拔。五個特種連隨李劍生行動。

  果然,與李劍生預先估計的一樣,雲天的部隊大張旗鼓的攻擊,讓樂昌守軍異常緊張。雙方在樂昌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攻堅戰。但因為早就受到暗示,儘管雲天的部隊打得很猛,但傷亡並不大。一天下來,倒與守雲昌的粵軍給打了不分上下。

  粵軍,給李劍生的印象,其實是不錯的。這主要是因為南昌起義的原始部隊,就有一部分來自於這支軍隊!


  事實上,早在護國戰爭後,一直是桂系控制廣東地盤。在孫中山的支持下,由廣東省長朱慶瀾撥出其親軍20營交由陳炯明統率,移駐汕頭,成為近代粵軍的雛形。後,陳炯明、許崇智等在閩粵邊境編練軍隊,在1920年的驅桂戰爭中驅逐桂系的廣東督軍莫榮新,孫中山得以返回廣州重建軍政府,繼續北伐。

  閱讀更多內容,盡在🍍sto9.com

  但陳炯明這支傾注了孫中山全副心血的「子弟兵」,仍然脫不了軍閥的本性,在1922年北伐中叛變,炮轟總統府,之後粵軍迅速分化瓦解,分為陳炯明、許崇智、鄧鏗、李福林等部。後幾經征戰和變化,陳炯明部粵軍第一軍戰鬥力最強的第一師為鄧鏗帶走,支持孫中山。後鄧被刺,由梁鴻楷接任,獨立於陳、李二部。1925年,以黃埔學生為主的國民革命軍發起東征,盤據惠州的陳炯明被徹底消滅。李福林部本來是綠林出身,沒有什麼戰鬥力,後來編成北伐軍第五軍,再後來被陳濟棠兼併。

  廖仲凱遇刺後,許崇智被蔣介石擠走,其部被蔣吞併,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的第3師、第14師、第20師,後來演變成為國民黨中央軍嫡系的部隊。梁鴻楷也被蔣逼走,李濟深接任師長,北伐時擴編為第四軍,戰功卓著,被譽為「鐵軍」,也稱為「粵軍之母」。

  李濟深的第四軍由陳銘樞第10師、陳濟棠第11師、張發奎第12師、徐景唐第13師、葉挺獨立團編成。**領導的獨立團與12師較為親近,後來在南昌發動起義;徐景堂部較弱,後來被陳濟棠兼併。

  寧漢分裂以後,粵軍內部由暗裡的明爭暗鬥走向公開的決裂,張發奎是武漢政府的台柱力量。陳銘樞支持寧方,他手下的大將蔡廷楷當時駐在江西,參與南昌起義,後來還是叛離了,拉部隊到浙江投奔老上司陳銘樞。留守廣州的陳濟棠是胡漢民粵方政府的中堅力量,並成功吞併李福林、徐景唐等其他粵軍,勢力不斷膨脹,控制廣東並當上「南天王」。

  對於這些部隊後來的發展,李劍生也知道一些。因為再往後來,張發奎反蔣失敗,部隊交到薛岳手上,成為國民黨中央軍旁系,或「半陳誠系」,是長征時期追擊紅軍的主力部隊,抗戰時期繼承第四軍的傳統番號,其他的如94軍、99軍與其也有很多關聯。

  蔣光鼐、蔡廷楷的部隊中原大戰時站在蔣介石一方,出兵長沙配合何鍵阻擋桂軍北進,出兵中原與馮軍作戰。後來移師上海,參加著名的凇滬抗戰,其後調福建,發動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失敗後部隊被中央改造或解散。這其中的主要人物,包括陳銘樞、蔣光鼐、蔡廷楷、戴戟、區壽年、張炎等,後來大多數走向新中國陣營。

  由於這幾路粵軍先後離開廣東,從1930至1936年期間,廣東成為陳濟棠的地盤,到抗戰前夕,陳濟棠在「兩廣政府委員會」幌子下,對中央實行地方割據,對內精心經營,政績顯著。粵軍則擴編到3個軍合13個師,還有幾十架戰鬥機,空軍比蔣中央軍還要強大。

  廣東的地形圖呈等腰三角形狀,韶關、湛江、汕頭構成戰略上的三個角,陳濟棠把余漢謀的第1軍部署在韶關,香翰屏第2軍駐粵西,李揚敬第3軍駐汕頭,廣州只留一個教導師,省城兵力十分空虛——陳濟棠的部署主要是應付老蔣的入侵。

  李劍生現在直接面對的,就是粵軍余漢謀的第1軍。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