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戰與和(八)
天啟三年三月初九日。武昌城淪陷的消息。隨著由漢陽陳道亨以下二十六名文武官員署名的奏章。以八百里加急傳到了京師。早春的京師春寒料峭。這個消息更加使人心寒。
接著又傳來一份塘報:第九代楚王朱華奎在武昌城陷落之時。被海寇軍俘虜了。楚王府已經被海寇擄掠一空。楚王以下王妃、王子、公主等全部王族成員。無一能逃出武昌城的。
過了僅僅一天。荊州知府傳來一份奏章。報告說海寇軍炮艦十艘已經轟擊了荊州城。並有靠岸登陸的跡象。……
大明朝廣闊的內陸。除了交通不便的四川。已經被分割成南北兩塊。朱家天下岌岌可危。
這些消息震動了整個朝廷內外。讓沉迷於自己高超木工手藝的天啟皇帝也不得不扔下了工具。召集內閣重臣們議事。這一次內閣大臣會議。連剛剛升任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徐光啟都被召集來了。
徐光啟實在是官場另類。熱衷做實事。不願意加入黨爭。卻被黨爭所誤:東林中人借用他學術上的名氣。卻不贊同他的政治主張;而正在擴大實力的魏忠賢本來想籠絡徐光啟。但見他很不上路。因此就處處排擠徐光啟。藉口他與海寇議和誤國。讓他去欽天監重修曆法。
新軍叛亂之後。徐光啟雖然並無直接責任。但是因為新軍最早是他主持建立的。因此受了連累。差一點要被撤去侍讀學士之位。至此。徐光啟遞交辭章要求回鄉。卻被首輔葉向高挽留。
這一天中午。徐光啟被幾名小宦官從欽天監叫出來的。還沒搞明白怎麼回事。就被拉到了乾清宮朝見天啟帝。
在正殿。徐光啟見到了早已到達的內閣首輔葉向高、東閣大學士韓爌。隨後陸續到來的有剛剛拜為文淵閣大學士的朱國禎。以及為東林黨人所不齒的顧秉謙、魏廣微兩位新晉內閣大學士。顧秉謙、魏廣微這兩位都是鬍子一把的人了。還眼巴巴地跑去向魏忠賢獻殷勤。前者公然對魏忠賢說想要拜魏忠賢為父。只是「本欲拜依膝下。恐不喜此白須兒。故令稚子認孫。」
而魏廣微與魏忠賢同鄉。就自稱「宗弟」。自認是魏忠賢侄兒。召拜禮部尚書。參與機務。時人稱之「外魏公」。天啟三年初。他剛剛入閣任大學士。其父好友趙南星惡之。閉門不納。對人就說「見泉(魏允貞。魏廣微的父親)無子」。
顧秉謙、魏廣微能夠入內閣為大學士。都是依靠了魏忠賢的幫助。因此。此時的內閣事務。已經漸漸被魏忠賢插手控制了。
隨後。六部主事也都到了。這些職位很多在東林黨人手中。有吏部尚書張問達、戶部尚書李長庚等。禮部尚書盛以弘原為潼關衛指揮使世職。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由庶吉士累官禮部尚書。有明一代。有衛所世職而憑科舉顯貴者。僅有盛訥、盛以弘父子而已。對東林黨人一向表現友好。和楚、陝等其他黨派反而不和諧。
兵部侍郎董漢儒出席會議。主要是因為兵部尚書孫承宗還被海寇軍困在金陵城內。此人卻不是東林一派。正在向魏忠賢靠攏。
刑部尚書是個年近七十的官場老人。名叫孫瑋。字純玉。渭南人。為萬曆五年進士。由地方到中央。南京到京師。六部各級、監察都御使等等。他全都歷任過。為官還算盡職。卻也十分小心不願得罪人。因此官運並不亨通。卻是穩步上升。對東林黨素來表示好感。
工部尚書鍾羽正不屬於東林中人。但是也不攀附魏忠賢。他字叔濂。青州益都鍾家莊人。今年已經69歲。出了名的老好人。在河南滑縣就任知縣時。地方上稱他為惠民好官。如今就等著致仕退休。鍾尚書是由一名小宦官攙扶進殿的。給天啟皇帝磕完頭後。還得小宦官攙扶著才能站起身。
排列在最後的就是風雲人物。東林魁首左都御史趙南星。字夢白。號儕鶴。別號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高邑縣)人。如今已經73歲的趙南星鬚髮皆白。身材高大、精神抖擻。他比那位需要攙扶才能站直身子的工部尚書鍾羽正年紀還要大。卻是老當益壯的樣子。說話聲音洪亮。完全不像個73歲的老頭。
在這些大明朝最高階文官的對面。天啟皇帝朱由校年輕的臉上滿是不耐煩的神色。他才18歲。自幼備受冷落。雖然師從孫承宗。但是沒多少文化。不過卻是木工天才。自學成才的頂級木匠。而管理國政、處理天下大事。這對他來說是非常枯燥無味的事情。如果不是因為事情涉及楚王這樣的皇族。而且還是名城大邑失陷的大事。他根本不願意坐在御座上見這些大臣。嫌他們太煩。
在他身後站立著的。就是他最信任的魏忠賢。這時的魏忠賢其實剛剛成為司禮秉筆太監。前任司禮秉筆太監。曾經是魏忠賢恩人的王安大太監。在一月前方才被魏忠賢整死。
掌握著大明帝國至高無上權力的人發話了。聲音急促而沙啞:「諸卿家。海寇犯境已經三個月。圍了金陵、陷了安慶。孫師傅當下還被困南都。如今海寇更是打破武昌。藩王失陷與賊中。此乃是開國以來從所未有之事。而今。諸位先生、諸位大臣。對付這海寇有何辦法。撫還是剿。今日務必議個章程出來。」
眾人都向內閣首輔葉向高看去。這位第三次擔任首輔的政壇老人拱手道:「陛下。微臣等枉為人臣。不能剋期蕩平海寇。平定海疆。實在罪該萬死。目前局面。惟有對海寇行款。方可與民休息。並專力練新軍。置辦火器。再圖剿賊大局。」
所謂行款。就是一種政治術語。實際就是議和。
眾人面面相覷:皇帝陛下首先拋出「剿與撫」二選一的話題。首輔立刻提出要對海寇行款。這似乎是早就商量好了似的。一唱一和。
當下。內閣之中比較老成持重的東閣大學士韓爌贊成先行款。再圖恢復。而性格耿直坦率的文淵閣大學士朱國禎則站出來表示反對。
屬於魏忠賢一派的顧秉謙、魏廣微也表示反對向海寇「行款」。
這次內閣六部緊急聯席會議。一開始內閣中就分裂成兩派。使得眾人大感意外的是韓爌、朱國禎兩位大學士的態度。他倆以前一向比較附和首輔葉向高的意見。和魏忠賢也不是一路人。但朱國禎今天卻和葉向高唱起反調。魏忠賢安插在內閣中的兩位大學士則是和他保持了統一戰線。
反對者的主要意見是:不能姑息海寇的狂妄舉動。要以舉國之力收復失地。朱國禎具體建議:乘著海寇軍主力在江南。遼東的女真八旗尚有餘部在與海寇交戰。應該乘機出兵收復遼東。
東林黨人在對待實際政務時。也一向秉承「敵人的意見無論如何必須反對」這樣的原則。葉向高現在顯得很孤立。生怕那些東林同僚站出來發言。就一直暗中示意六部主事們先不要發言。在內閣分歧嚴重的情況下。主要為東林支持者的六部主事、都御使等人。雖然大多不同意招撫。但是礙於葉向高的面子。確實都不方便發表意見。
葉向高對中華公司有好感。這大家都知道:另外。他的家族還暗地裡與中華公司有貿易往來。在葉向高致仕在家時。與中華公司也有往來。他對台灣那伙海商的實力有著比較多的了解。因此他主張招撫。
大傢伙在這時都轉向徐光啟。六位大學士分裂成兩派。只有他還沒有表示立場。
魏忠賢趨前一步。為年輕的皇帝遞上一杯茶水。暗地裡用目光示意。
朱由校皺皺眉頭。轉向徐光啟:「徐先生。上一回招撫海寇。是你主持。雖然事情沒有辦好。卻也讓國家安穩了幾年。此次海寇軍再次以開海禁為藉口。興兵犯境。你以為該如何辦。」
從本心而言。天啟帝朱由校不想打仗。魏忠賢私下慫恿他先提議「行款」:那些自詡正直的東林黨人一定會反對招撫。這樣。魏公公就有機會清除異己了。
沒想到。葉向高居然一開始就建言招撫。魏忠賢措手不及。他安排進入內閣的兩位大學士不得不提出反對意見。
所有人都矚目徐光啟。他被逼得沒辦法。只好站出來先伏地磕頭。然後站起身道:「微臣前次招撫海寇。事半功倍。半途而廢。雖為東南百姓爭得數年安穩日子。實在是上托皇上威靈。下賴將士用命。微臣以駑鈍之材。辜負皇上寵信之深;自入內閣以來。內而各地流賊兵變遲遲未滅。外而海寇入犯。藩王失落敵手。致使陛下午夜憂勤。寢食不安。實在罪該萬死……」
「卿的困難。朕甚明白。不用多說。」天啟帝朱由校不耐煩地打斷徐光啟的自責。逼問道:「朕來問你。當今之計。撫與剿。哪個比較合適。」
徐光啟早已料到皇上遲早會問他這個問題。心中已有準備。只是。他的意見一說。勢必會得罪魏忠賢一派。直接被捲入到黨爭之中。這是他一直想避免的情況。
「微臣以為。為今之計。只有先行款。爭取數年時間練新兵。置辦新式火器。才能收復遼東與東南沿海。」
徐光啟說完這段話。意有未盡地說道:「微臣以為。在目前而言。撫局對國家有利。暫時是可恃的。倘若趁此時戒飭將士。整頓甲仗。休息補充。這就是勾踐臥薪嘗膽的意思。」
顧秉謙站出來反對。用他的崑山方言說道:「徐學士此言差異。海寇如今席捲東南。勢力囂張。如姑息其作為。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成為朝廷的腹心大患。況且。如今海寇虜我藩王。此時行款。朝中反對者必定很多。……」
徐光啟心中暗道:海寇如今已經是心腹大患了。這些傢伙還看不清時局。他一激動。正要發表一些難聽的言論。葉向高及時站出來道:「昔時對俺答議款。反對者何嘗不多。等到款事告成。俺答受封。貢馬互市。從此相安無事。朝廷得解除西北邊患。併力用兵東胡。眾人始知對俺答行款為得計。今日之事。與之仿佛。」
首輔一發話。得到示意的趙南星、吏部尚書張問達、戶部尚書李長庚立刻站出來附和葉向高。
眾人議論一番之後。大家都看著御座之上的最高仲裁者。
天啟帝朱由校看了看身邊的魏忠賢。鼻子哼哼兩下。指著徐光啟道:「諸位卿家說法多多。我看徐先生說得對。行款一事。就還是由徐先生主持吧。葉先生。你覺得呢。」
葉向高趕緊低頭:「聖上英明。微臣必定輔佐徐大人。辦好此事。」
魏忠賢又向朱由校暗中示意。年輕的皇帝忽然想起來什麼:「哦。對了。對海寇行款一事。邸報一概不許抄傳。也不得另發塘報。今日所議之事。不可傳出外頭。諸位可知曉。」
徐光啟很不情願地接下來這個「行款」招撫的任務。
葉向高對他還是不錯的。雖然對徐光啟信仰洋教、專心西學的離經叛道行為不以為然。但是也佩服徐的學識和正直為人。在這天會議結束後。葉向高請徐光啟到自己家中敘談。
在內書房。葉向高斥退僕役。只留徐光啟一人。兩人相對而坐。各自覺得心意相通。相視一笑。
「徐大人博學多才。自然知道我在宮中所言俺答議款之事。與今日之局勢絕不相同。」葉向高直指主題:「而今之計。行款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想必徐大人也是這麼思慮的吧。」
徐光啟點點頭:「首輔大人為國不惜自家名聲。在下佩服。實際而論。當日同俺答議和。隆慶皇帝治世有方。國家的底子還很雄厚。加上內有張居正、高拱等名臣在朝。外有戚少保等名將鎮守九邊。朝廷實力比俺答強大得多。才能如此行款。今日的情形。根本不能同當年相比……」徐光啟嘆息一聲:「在下接辦此事。如同千斤重擔上肩。前路茫茫啊。」
葉向高也是嘆息一聲:「朝廷內外諸公。沒有幾人能看清這個時局。再不練新軍、置火器。恐有不忍言之事發生……徐大人。議和行款之事拜託你了。我在朝中。盡心竭力推動練新軍、置火器事。你得為朝廷爭取一點時間……」
兩名平素政見並不一致的大明朝重臣。如今被中華軍攻占武昌這件事震驚之後。卻取得了對時局認識上一致的意見。然而。大明朝廷之中。究竟有幾人能有這樣的見識和氣度呢。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