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江南戰事(下)
這一天的中午。太陽懶洋洋地露出雲層。剛剛下過雪的長江兩岸依舊白茫茫地毫無生機。中華軍海軍第二艦隊副統領、飛龍號艦長施大瑄中校下令飛龍號起錨升帆。準備出發。有著兩層甲板、70門大炮的飛龍號擺動龐大身軀。慢悠悠地駛向長江上游。很快。屬於台灣艦隊的「瀾滄號」蓋倫型巡洋艦攜帶著48門大炮超越了「飛龍號」。打出了紅色先鋒旗。作為艦隊前鋒跑到了最前方。
「瀾滄號」曾經是施大瑄任第二分艦隊提督時的旗艦。施大瑄在船尾舵艙內看著它飛快地沖向前方。哈哈一笑。對自己的傳令兵說道:「升戰勝旗號。吹海螺號。給瀾滄號壯行。」
飛龍號船頭。麥大海的親兵指著主桅杆大叫道:「統領大人。您瞧。戰勝旗。」
麥大海、楊七、陳衷紀三人聞聲抬頭。果然見一串五顏六色的旗號升上主桅杆。旗語的意思就是「勝利」。人稱「戰勝旗」。
那眼尖的親兵有喊起來;「瞧啊。瀾滄號也掛上戰勝旗號了。」
麥大海哈哈一笑:「還沒開戰。就已經打出戰勝旗號。未免太過輕敵了。」不過。他的樣子並無責怪之意。只是想了想後對親兵說:「傳我的命令給施艦長。讓他備好火箭彈。防火隊員到位。」
……
這一日下午江面上刮的是東北風。這一段長江江水是西南-東北方向。瀾滄號帶著十艘縱帆快艦正好是順風駛往安慶方向。十幾里地一會就到。安慶城隱約可見之時。江面也開始寬闊。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瀾滄號的瞭望水手早就看見了敵人。此時發出了戰鬥警報。
安慶城南的長江水面上。層層迭迭、密密麻麻分布著無數各式各樣的船隻。此時明軍也已經看到了中華軍戰艦。但是大隊船隻中間已經升帆啟航的船只有一半左右。其餘的還在手忙腳亂地拔錨升帆、或者放下划槳。水手們忙忙碌碌跑來跑去。
江南有明軍的臨時跑壘。此時已經開炮;江北安慶水門城樓上。也有大炮轟隆作響。不過。這些大炮完全無的放矢。打出的炮彈距離瀾滄號還有老遠就落入水中。明軍的自製大炮質量低劣。無瞄準具。還都是固定炮位-無法高低調節、不能左右轉動。所以。瀾滄號一開始還是小心地沿江心主航道前進。後來發現明軍炮彈百發而無一中。於是就大膽地駛近岸邊。用艦炮轟擊岸上炮台。
沒多久。被開花彈、榴霰彈、實心彈等各種炮彈蹂躪過幾遍後。明軍的岸上炮台全部被打啞了。
這時。明軍戰船已經全部啟航。第一批火船開始出擊。
安慶參將齊中越早上給明軍大營帶回了中華軍已在江心洲的情報。南京兵部尚書陳道亨下令召集所有在安慶地區的明軍將領開會。但是。他沒有命令明軍立刻進入戰備狀態。當然。即使下了命令也不一定能得到多少執行。
周起元得知消息後。就跑到陳道亨所在的安慶府衙。見到陳道亨後就要求立刻集中操江水師和江防各營先行出發。主動迎戰中華軍。陳道亨一邊喝茶。一邊等著各路明軍指揮官到齊。搖著頭道:「莫急莫急。仲先老弟。軍情似火。待之以靜。你這等急切。可談不上一個『綿』字噢。」
周起元字仲先。號綿貞。陳道亨那他字號取笑他太著急。很有點倚老賣老的意思。周起元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騰起的惱火。拱手到:「老大人。軍情緊急。海寇軍火器犀利。如讓他們到了安慶城外江面上。開炮轟城。生靈塗炭、玉石俱焚。到時城內人心必定大亂。可是……」他的本意。指城內明軍被大炮一嚇。會士氣低落。
陳道亨聽懂了。但是依舊搖頭:「仲先老弟此言差異。自古以來。攻城戰都得在岸上打。海寇軍該無例外。海寇軍不識兵法。逆流千里。孤軍深入大江。左右皆無掩護。所謂千里撅上將軍也。安慶以南。江面開闊。正是千餘火船發威之地。我等在此重演當年赤壁舊事。不已快哉。」
周起元在蘇州任職。中華軍海軍以崇明島為基地的分艦隊時不時會來金陵以下江面「演習」。他是親眼看見過中華軍戰艦大炮齊射的場面的。他沒見過戰列艦的齊射。只見過三桅巡洋艦攜帶40門大炮的射擊場面。
他不算什麼懂軍事的人。但是有一點他很明確:中華軍艦隊在長江上是沒有正面敵手的。他們只一路水軍孤軍西進。確實犯了兵家大忌。但是他們的敵人要能打敗他們。才能把這個「大忌」變為事實。以中華軍艦隊的火力之強。就是這樣直通通地一頭撞過來。以明軍的實力。確實無可奈何。
「老大人。兵貴神速。乘著海寇過江心洲時得分兵兩路。我們在南端江心洲出口釋放火船。正好可以乘機燒他們一個冷不防。江心洲南端出口狹窄。海寇船大不易掉頭。正是我軍火船攔截的好地方。」周起元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作戰構思。如果明軍按他的方法出擊。還是能夠給中華軍造成一點麻煩的。
但是。陳道亨只是略略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老弟此計甚妙。然安慶城內外已密布炮台。待海寇軍來此之時。水陸夾攻。一樣能奏奇功。不如且聽聽諸位大人的意見吧。」陳道亨指指門口。各路明軍主帥、將領已經紛紛趕來了。從本意上。陳道亨就壓根不想聽周起元的意見。他認為這個年輕人實在不夠穩重(周起元實際也五十歲了)。不曉兵法。陳道亨的軍事經驗就是來自對付白蓮教亂民起事。所以他堅持認為對付海寇。也得以靜制動。
各路明軍統帥、將領一開會就是半天。等大家決議主動出擊時。已經到了中午。於是陳道亨認為不能讓兵士餓著肚子打仗。就決定吃完午飯再出動。
結果。當中華軍海軍瀾滄號巡洋艦出現時。明軍船隊措手不及。當瀾滄號和所屬炮艦輪番炮轟明軍炮台。將明軍陸上火力點全部拔除之後。明軍戰船才開始圍上來。
「海寇軍戰船好大。可謂是艨艟樓船了。我們的火船點著了。」安慶知府餘江在周起元身後叫道。
「不要點火。他們的大部隊在後面。」周起元在安慶水門城樓上大喊起來。但是沒有用。明軍雖然知道眼前的中華軍戰艦隻是打先鋒的。但是還是有人迫不及待地點起了火船。
瀾滄號和十艘炮艦都放下了船邊的防火船撐杆。開著炮在火船攻擊隊形前繞圈子。將那些火船一一擊毀擊沉。
明軍操江水師將領非常惱怒。不顧一切將本部火船全部點燃。派出大堆手劃小船拖著火船前進。足足有三百多條火船橫列在整條大江上順流而下。將江面航道全部堵上。不讓中華軍海軍艦隻有迴旋的餘地。
瀾滄號掉頭撤退了。
安慶水門城樓上。觀戰的明軍官員們一起發出低低的歡呼聲。只有周起元皺起眉頭。低聲嘟囔:「這只是開始……」
中華軍長江特遣艦隊的主力已經通過了江心洲航道。正在江面上列陣。前方瀾滄號的煙花火箭信號已經接二連三升起。明軍已經被引誘追擊過來了。
陳衷紀在船頭看著西面漸漸騰起的濃煙。冷笑著說:「大明的長江江防一向形同虛設。我軍上次一直打到安慶。這一次一定能打到武昌。」
麥大海一邊舉著望遠鏡一邊說道:「軍情部傳來的情報。只要把安慶這些明軍戰船全部打沉。由此往上直到武昌。大明已經沒有什麼水師部隊了。」
楊七的陸戰隊負責攻占安慶。要在最後才出手。此時很悠閒地搬著把藤椅坐在船頭。笑著說道:「這一路上來。我們幾乎是所向無敵。在這長江水面上。大概從沒人能這麼威風過吧。」
陳衷紀在江南這些年。全國文風最盛就數江南了。他也沒少受到薰陶。還是看了不少書的。當下他立刻糾正楊七的說法:「七哥說得不對。就在百年前的正德年間。就有海盜叫做劉七的。由黃州直下南京、鎮江。只帶了十三艘船、百餘號弟兄。縱橫千餘里長江。明軍千餘戰船、十萬官兵無所作為。竟然就不能擋住他們這麼一點人馬。這可是你的前輩啊。」
楊七悠然神往。臉上露出羨慕敬佩之色:「真的嗎。這大佬名字里也有個七。真是我的前輩……」
「瀾滄號來了。」麥大海忽然大聲說道。楊七和陳衷紀都趴到船頭舉起望遠鏡。剛好見到明軍的火船大隊揚著濃煙順流而下。瀾滄號筆直地向江心洲方向衝來。
麥大海收起望遠鏡。嚴肅地說道:「諸位。開始了。」
……
明軍的火船明顯點起太早。等到了江心洲附近。已經有不少火船自己解體沉沒了。有水師官兵比較懂戰術。一直把船衝到中華軍戰艦附近才點起火。不過。能這樣做得明軍士兵極少。能做到的就更少了。不說那些中華軍艦隻周圍的撐杆。就是中華軍密集的炮火。幾乎就已經使得明軍火船無法貼近中華軍戰艦了。
身處長江江面上的幾乎所有明軍一線軍官。很快都明白了解到:火船戰術失敗了。
中華軍海軍從來就是以遠程攻擊為主。不打算和明軍貼身肉搏。他們的密集火力和防火撐杆能夠做到這一點。僥倖能貼近中華軍戰艦的明軍戰船。想爬上中華軍戰艦都很難:戰列艦也好、巡洋艦也罷。對於明軍任何一條戰船來說。都是龐然大物。那些戰列艦的底層炮艙都是40磅以上青銅重炮。在近距離內對明軍戰船發射霰彈時。簡直就是大屠殺。一次射擊就能把幾艘明軍戰船上無遮蔽的水兵一掃光。而明軍的佛郎機、碗口銃、鳥銃都得仰射。打在中華軍戰艦身上無疑是擾痒痒。中華軍水兵、炮手都躲在炮窗、船舷後呢。
大多數過早點燃的火船。不是自我燃燒解體。就是被中華軍戰艦擊沉。企圖衝到中華軍戰艦身邊親密接觸的明軍戰船。大多數在半途被擊沉;一部分被戰艦防火撐杆擋住。然後自我燃燒完結或者被擊沉……
到了傍晚。所有的火船都已經燒毀或者正在燒毀。還能活動的明軍水師戰船正在四散潰逃。楊七帶領著4000名陸戰隊兵士在安慶城東北岸邊登陸。開始向安慶城進攻。以瀾滄號為先鋒的中華軍艦隊。小心地從正在燃燒的火船殘骸邊經過。在夜幕降臨時刻來到安慶城水門外江面上。
麥大海擦擦汗。在飛龍號船頭下令:「全體戰艦向安慶城開炮。所有火炮最大射程;霹靂火箭彈發射燃燒型的。也是最大射程。」
一整夜。長江江面上的炮火就沒停過。安慶城內的火光四起。到黎明時分。半座城池都籠罩在了火光中。
明軍所有部隊在這個夜晚都陸續逃離了。陳道亨也隨著水師營殘餘戰船向武昌跑去。周起元和他在一起。已經對戰局完全失望了。
第二天一大早。楊七帶領陸戰隊進入安慶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一個月之後。中華海軍長江特遣艦隊出現在了武昌城外江面上。
與歷史上那些在未知迷霧中艱難跋涉的先驅者相比。穿越者最大的優勢就是知道歷史走向----不單單是技術的發展史。他們知道哪種構造方式會被歷史證明是成功的。而哪些構想則被證明不行。
因此。尹峰打造的這支中華軍艦隊。參考的目標很明確。再加上尹峰從穿越前所帶資料的幫助。如今就戰艦水平而言。已經達到了另一時空十七世紀未十八世紀初的最高水準。而明軍的水師。從鄭和時期的煌煌巨艦墮落到了使用改裝小漁船的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
此戰之後。大明朝廷政府軍除了在廣州、威海衛、天津衛還有水師部隊外。萬裏海疆、千里長江上。已經沒有一艘戰船了。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