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龍之海上帝國> 第70章 兵器工場

第70章 兵器工場

  昨天晚間剛剛到達台灣的尹峰,今天一大早就帶著馬加羅,趕著去已經初具規模的台灣城東工場區。早先到達的暹羅、澳門兩地的僱傭兵、工匠已經被分派到工場區了。

  路上,曾景山攔住了尹峰一行:「哎,你這樣可不行,到了地頭也不先回一趟公司總部,很多事等著你拍板呢。」

  尹峰陪笑道:「三哥,這不是紅毛夷的事緊急嗎,沒辦法。這樣,你和我一起去趟工場區,有事邊走邊談。」

  曾景山和他並排走著,一邊把一些公司的事簡單扼要地報告給他。曾景山不愧是曾家從小就培養的經商人才,這幾年跟著尹峰在海外增加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對尹峰的一些理念很容易就接受了,做事井井有條,比尹峰還細緻周到,絕對是個公司總經理的好角色。

  「對了,那個姓包的傳教士來了快半個月了,到處瞎逛,和安和平那些信洋教的拉拉扯扯,不是個事啊。」曾景山很不滿地說著。經過呂宋島死裡逃生的一場經歷後,曾景山對西洋教和西洋番人有很深的不信任感。

  「姓包的傳教士?哦,巴拉達斯,呵呵,等一下我在公司總部見見他,說不定是能為我們服務的人材啊!」

  曾景山搖搖頭,表示不相信。

  工場區用一條筆直的街道和住宅區分開,由人工挖掘的河道引入水源,把工場區用河道劃分出整齊三塊:公司所屬的民用工場作坊,公司所屬的兵器工場,以及其他商行或私人開設的工場作坊。這是尹峰的主意,不但可以便於管理,這人工河道也能作為工場作坊生產用水源,以及作為防火滅火用的水源。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兵器工場被一道簡易磚牆圍了起來,是一個四方形的大院子,戒備森嚴,簡直是城中之城。防守這裡的都是經歷過呂宋島一役,被尹峰搭救過的華人、海盜以及水手火槍隊隊員。

  一名黑衣護衛隊員打開大門,讓尹峰等人進入兵器工場。先是一處小小的空地,小廣場中央豎著中華公司的藍底中字大旗。正對大門的左側是一排新建的紅瓦平房,每間屋門口都有盛滿水的大缸一口,被一道繩索與其他區域隔開,這裡嚴格限制外人帶武器進入,除了尹峰。這是火藥作坊。

  大門右側則是連片的工棚,很多人在做木匠活。在木匠工棚後面,隔著一道磚牆則是敲敲打打的鐵工棚,都是在打造弓箭及刀槍劍斧等冷兵器。

  正對著大門的,就是火器工場了。眼下,在火器工場的大棚一角,圍著一大群人,有西洋來的佛郎機人,有本地的工匠,正在七嘴八舌地爭論著什麼。他們共同面對的,是攤開在面前長桌上的一張燧發火槍圖紙。

  這張圖紙就是尹峰畫的,在具體的設計上結合了前世的資料和呂宋繳獲的實物,以法國人馬拉.魯.布魯朱瓦1620年後改進的燧發槍為基礎。


  尹峰等人在呂宋繳獲的燧發槍,傳說中最早由西班牙庇里牛斯山土匪在16世紀中期發明。當時被叫做密克雷特槍,意思是「土匪槍」;其中的原因是傳統的火繩槍在漆黑的夜晚點燃後,其耀眼的火光和濃烈的火藥味對於那些半夜偷東西、搶劫的賊人來講,往往很容易被人發現。但新式的轉輪發火槍價格昂貴,比如尹峰手頭的那種轉輪發火手槍,只有貴族才用得起,土匪自然也買不起。所以,這種用燧石夾與撞鐵相互擊打發火的燧發槍就應運而生。後來,這幫土匪被西班牙政府招安,成立了最早的燧發槍部隊。

  同一時期的荷蘭也發明出了最早的燧發槍,被稱為「小偷槍」,主要是登堂入室的偷雞賊護身用的。同樣由於火繩槍使用上的弊病,荷蘭小偷們產生了用燧石夾與撞鐵相互擊打發火的念頭,隨即也發明了一種新式結構的燧石發火槍。人們將他們發明的這種槍取名為「小偷槍」,荷蘭語叫「斯納普漢」。

  尹峰在畫這張圖紙時,每每感嘆:偉大的發明總是來自雞鳴狗盜之徒!

  小偷槍和土匪槍之間存在的最大不同點是火藥蓋的構造不同:前者是手動式,後者是自動式。

  小偷槍火藥蓋的打開和關閉都要靠手動,增加了射擊的操作程序。另外,擰緊燧石夾的螺絲必須便用工具。

  土匪槍則不同。它的撞鐵和火藥蓋裝在一起,撞鐵一旦撞擊到燧石夾,燧石會自動倒下,火藥蓋隨之自動打開。而且,燧石夾的螺絲可以用手來擰緊。由於土匪槍結構簡單,因此其造價成本也低。

  不過土匪槍由於機械故障較多,容易出啞彈或炸膛;小偷槍開火前手續麻煩一點,但是啞火概率很小。這兩種燧發槍流傳到法國時,諾曼第利基物鎮的火槍工匠,馬拉.魯.布魯朱瓦被火槍的狂熱愛好者法王路易十二(1610-1643年在位)起用,終於設計、製作出了新式隧石槍;這就是在世界上流行了近300年的燧石發火槍。

  中國最早的燧發槍也是來自西方,明未畢懋康的《軍器圖說》於明崇禎八年(西元1635)成書刊印,本書載有的「自生火銃」,就是一種燧發槍,這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燧發槍。這差不多比西班牙人發明燧發槍遲了80多年。明朝的皇帝可能會對做木工感興趣,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對火器有興趣的。

  尹峰的設計基本就是來自後世流傳的布魯朱瓦設計方案。他無恥地剽竊了布魯朱瓦還沒來得及發明的東西,從而開創了世界火槍歷史的新時代。

  在布魯朱瓦的設計基礎上,他根據後世的經驗,對槍作了不少改進,如加長槍管,使火藥燃燒充分,安裝了瞄具,減去不必要的重量,使用胡桃木等優質木材全木托,改變口徑以提高射擊精度和增大射程,同時還有定裝彈藥的設計。

  他加入了本該再過80年後才出現的卡座刺刀設計。


  刺刀,中國叫銃劍,嘉靖年間的中國就出現了銃劍,不過沒有得到推廣使用,曇花一現後就消失在了中國歷史中,在明未的戰爭史中再也無人提及了。

  只是這「劍「是插入槍口的,不能同時開槍射擊。在國外,法國西南部的一個城市Bayonne,文件記載中提到刺刀於1647年時第一次在此使用。法國人的刺刀也是在火槍發射了彈丸之後,把刺刀裝上,當成長槍使用,而刺刀柄是塞入槍管來固定,因此也不能同時發射槍彈。此種刺刀就是所謂插入式刺刀。法國的要塞專家凡班(Sebastien Le Prestre De Vauban)在1688年發展出了套在槍管外的套筒型槍刺:在槍管外有一個突起的卡榫,在套上刺刀後扭轉入套筒的凹槽固定,以便火槍手在裝上刺刀後,仍能由槍口裝填彈藥。

  中外工匠對這種燧發火槍的最大爭議就是扳機聯動燧石夾機構,以及刺刀的設計。

  早在今年年初,馬尼拉工匠行會的頭領鐵匠李大魚的兒子李躍被任命為工業總管兼兵器工場經理。李大魚戰死在馬尼拉城下後,他的徒弟和夥計一直跟著李躍來到台灣,李躍以閩南工匠全體的名義集資入股。他一心一意要為父親和兄弟們報仇,對於主管火器製造很有熱情。

  但是,明朝的火器製造都控制在官府手中,在明前期的幾位皇帝都將它的製造技術和操作方法列為尖端軍事機密,不允許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更不允許民間和地方官員擅自製造和隨意使用。火銃製造只能在工部的兵仗局、內府的軍器局內進行,直到正統十四年(1449年)朝廷才解除了不允許地方自己製造火銃的禁令,不過也僅限在邊防要地,嚴格控制數量和種類。火銃在明代被視為「神器」,火銃的製造常常帶有神秘的色彩,按慣例,製造火銃一般只能安排在春季進行,而且必須選擇「吉月吉日」。

  李家雖然作為世代匠戶,但是最多為朝廷官府打造過冷兵器,從來沒有製造火槍鳥銃的經驗。

  好在,中國人最不缺乏的就是仿製能力,為李旦施洗的馬尼拉大主教曾經說過:任何西班牙的產品,只要被華人工匠看過,就能製造出一摸一樣甚至更好的同類產品。中國人山寨的能力,幾百年後越發地發達,連高科技戰鬥機也能「山寨」……尹峰把繳獲的其中一支燧發槍交給李躍,工匠們把它解剖了。

  一個月後,一把完全一摸一樣的燧發槍出現在了尹峰面前,而且同樣能打響。

  但是,這種燧發槍屬於早期「土匪槍」,生產工藝流程似乎很複雜,由於全是用手工在卷好的鐵棍上鑽出槍膛,光一根槍膛的製作就得熟練鐵匠耗時一個月。半年多時間,直到尹峰去澳門時候,雖然李躍動用了最好的工匠,整個兵器場總共才製造出20枝燧發槍。

  這張圖紙是尹峰去澳門前畫好的,他有點操之過急了,想一步登天搞出一種實用性的燧發槍,列裝他的護衛隊。問題是李躍等人還沒完全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燧發槍生產流程,要讓他們立刻升級到下一代的燧發槍的生產中去,確實有點勉為其難了。一直到現在,他們還沒能根據圖紙生產出一枝成功的樣品來。


  直到葡萄牙僱傭兵和工匠的到來,使得問題有了解決的希望,畢竟他們對火繩槍生產流程十分熟悉,無論什麼槍,槍管和托手都是一樣的,根據燧發槍特點稍加改動,基本就可以完成生產了。但是尹峰這張圖紙上,關於刺刀和新的燧發機構引起了中外兩幫的爭論。

  由於澳門來的華人翻譯不熟悉火槍製造的術語,也聽不太懂閩南方言,完全是在給爭論的雙方添亂。尹峰在邊上聽了半天,但對葡萄牙語中關於工業和火槍的術語也是不太明白,不得要領。他只好先把人群中的李躍拖了出來。

  李躍這才發現了尹峰等人,連忙給他們拱手施禮:「尹船主,曾東家,讓你們見笑了,我……」

  尹峰笑了笑,趕緊打斷他的道歉:「沒事沒事,你倒是給我們說說,為了何事爭吵?」

  原來,他們是在為這種扳機擊發燧石然後點燃火藥的成功概率,以及刺刀卡口能否經受住刺殺等兩個問題在爭吵。

  這種討論和爭吵,在尹峰看來絲毫不奇怪;原先的歷史軌跡中,法國雖然最早製造出實用的燧發槍,但是在17世紀中期還曾經禁止裝備這種槍,因為將軍和國王懷疑燧石的那幾點火星能否點燃火藥;刺刀的發展史上也有類似的經歷。

  尹峰直截了當地說:「李兄是老匠人了,我本不該多言。不過,我有個建議:為什麼不先把東西做出來,然後在實際使用中驗證你們的問題,然後再考慮解決的方法呢?」

  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實李躍等人實際也是一時間沒想到這層關係而已。

  尹峰解決了一些火器場的問題後,又去了趟火藥工坊。出來時他對曾景山說:「三哥,我們以後將要大量生產火藥和槍彈,可能還要生產炮彈,所以,我們得把火器工場搬出這裡;就在急水溪支流或者曾文溪邊上找個地方,以後火器工場將會是我們公司的重要部門。」

  曾景山聽不太懂:「你這是什麼意思?我們都覺得在火器上的資金已經用得太多了,這個可是沒什麼回報的啊!這些火器我們能從佛郎機人這裡買來,何必要全部自己生產啊?」

  尹峰很奇怪曾景山的想法:「我知道這是筆近期看不到收益的投資,不過,你想過沒有;萬一有一天我們和佛郎機人在海上發生衝突,誰會賣給我們火器?再說了,除了我們自己裝備火器,多餘的可以賣給那些南洋的土邦小國,錢不就賺回來了嗎?」

  曾景山嘆口氣:「就算你有道理,可是眼下公司的銀子已經不多了,出海貿易的商船大多數還沒回來,這裡馬上就要對付紅毛夷,銀子大筆大筆花出去,我實在是捉襟見肘啊!」

  尹峰吃了一驚:「我走的時候,不是還有80萬兩現銀嗎?除去每月工人的工食銀不能動,我們……」他看見曾景山在不斷搖頭,苦笑地說:「難道這個月都過不去了嗎?」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