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從酋長到球長> 第839章 新詞彙(上)

第839章 新詞彙(上)

  印度公司邁出了擴張殖民的第一步,走的是完全不同於南部沿海地區的貿易主導模式,卻最終要順理成章地走到那種模式。

  這個可以湧現出暴發戶、野心家的新舊交替的時代里,不僅僅有陳健參與的各種活動,還有許許多多民間的力量開始為了利潤、名聲、或是為了尋求刺激,開始探索這個世界。

  北方的幾位毛皮商人出資組建了一支大約一百八十人的武裝探險隊,承諾提供各種物資,將來收穫的所有利潤按照四六分成。

  他們相信從北方莽莽的林海松濤出發,或許會有一條抵達西海岸的通路。路總是有的,但是不是一條值得走的路,取決於是否有大量的水系可以作為連接中轉的通路。

  北方的毛皮如今也是大有銷路,可以換取大量的白銀,商人們相信這會是一場獲利豐厚的探險。

  一百八十多人的探險隊攜帶著嚮導,帶著八分儀和測角儀,撐著古老樣式的樺樹皮小船,順著河流不斷前行,靠打獵為生,記錄下他們這一路的所有見聞,並期待自己是第一批通過陸路抵達西海岸的國人。

  這樣的探險隊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各種各樣不同目的的人在同一件事上聚在一起,或為名,或為利,或為夢想。

  或許,一個膽大妄為的船長收下別人的贊助,去做許多人不敢去嘗試的試圖尋找到一條穿越寒冷的北方寒冷海域的直通歐洲的航線,有人認為北邊或許有一片大洋或是水路。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𝘀𝘁𝗼𝟵.𝗰𝗼𝗺

  或許,十幾個人喝過酒後頭腦一熱,變賣了家產撐著一條小船出海,盼望著能夠找到一座滿是黃金白銀的島嶼。

  或許,數百個對現實不滿且失望但又不想要改變的人,仔細商量過之後,買了一艘小船和足夠的種子糧食去一些海外之地建立屬於這數百人的夢中之城。

  這樣或那樣的目的,讓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更加清晰,讓原本那些靠思維、感覺或是理應如此去定義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對世界認知的提升,不僅僅是地理學上的世界,而是包含了許多不同意義的世界。

  殖民主義的觸角向外擴張的時候,都城的街頭暫時還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些成立的形形色色的公司會對世界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和傷害。

  在陳健與荷蘭人就允許福建泉州漳州的沿海手工業者前往荷蘭人控制的島嶼或是城市的問題還在絞盡腦汁的談判的時候;在華夏印度公司在一位充滿野心的年輕人踏出地租獲利第一步的時候;在南洋公司正準備擴大股本以拉攏一些大家族股份合作權錢結合,並且準備在非洲建立起第一個殖民主義的奴隸貿易據點的時候……都城的許多人卻沒有在討論這些事,而是被兩本書所震驚,並且成為了許多人閒談的時候的必備話題。


  一本是林曦在陳健幫著修訂過後以航海見聞、詳實畫作、和只是暫時提出了家養物種和野生物種間的選擇、南方相隔幾十里的同種象龜和鳥類為了適應環境而產生的各種變化的、並非全本只是前兩卷的《物種進化、守道而存》。

  另一本則是蘭琪在林曦的那本書出版後不久,借用了很多物種進化守道而存概念的、將生產力生產工具作為一種「道」、將生產關係和社會形態作為可進化的某種「物」、只是一本小冊子和航海見聞集合的、沒有預設立場的《關于氏族、聚落、國家、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合理與不合理的對財富的掠奪、男女關係等問題的雜記》。

  這兩本書不是憑空出現的,林曦在十年前就已經受到了陳健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影響已經如同長在樹林中的菌子的白色的根絲,在一場夏日的暴雨之後,這片林才發現那些各式各樣的蘑菇一夜之間冒了出來。

  而這樣暴雨,便是之前那一次本可以很早回來卻偏偏繞到了澳洲紐西蘭南美的那場環球航行。那些已經萌發的意識隨著這一場航行,終於破土而出,十年的準備也讓這本書在都城一經刊行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書名是守道而存,或者說叫適者生存,始終沒有說強者生存的概念。

  而林曦在前兩卷最後的結語露出的擔憂,也成為了這本書在都城的茶館酒肆可可咖啡年輕人聚會等地被熱衷討論的緣由之一。

  社會屬性的人,和物種屬性的人,是相同的概念嗎?這是林曦的疑惑,也是她當初對月盟誓不去考慮社會屬性的人的原因。

  在那些充足的關於守道而存的證據之後,林曦試著詢問人明白了這些道理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如果人是一個物種,並且以物種概念去考慮人,那麼最佳的選擇應該是放棄任何的接生、醫藥等手段,這樣人這個物種才可以比之前更為強壯更為強大。

  如果人是一種社會屬性,並且以社會性的考慮人,那麼接生、醫藥等手段,就是有意義的且是必須要做的。

  而問題在於,對人而言,人們所希望的人,也就是包含自己在內的這個集合,到底是物種屬性優先?還是社會屬性優先?

  林曦真的不想考慮人的社會屬性,她只想安安靜靜地將人看成一種動物,可是現實卻沒有給她這樣的機會。

  從加拉帕戈斯群島得到的象龜和曦曦雀的樣本上來看,林曦提出了新物種誕生的一個條件就是生殖隔離。包括其實可以生,但因為地理隔離或是因為求偶方式的不同導致的難以結合,都被視作生殖隔離的一部分或者說起點。

  本來,這只是單純的博物學的學術問題,可是有人卻把這種生殖隔離創造新物種的概念牽扯到了人的身上。

  配合著陳健所描繪的、攜帶私貨的《環球見聞錄》,有人在看過林曦的這本書後,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


  既然說生殖隔離是新物種誕生的基礎,但這種基礎又分為受精前隔離與受精後隔離,那麼歐洲的貴族與平民之間到底是同一物種?還是已經分為了兩個物種?

  同樣,這種情況在國內也一樣存在,那些大家族之間的通婚,以地位、經濟等原因導致的受精前和隔離,與那些動物的因地理隔離導致的求偶手段所導致的不同有什麼區別嗎?

  如果沒有區別,那就是說不僅僅是分出了同是人的階層,而在博物學的角度上實際上已經產生了生殖隔離成為了不同的物種。

  如果說是不同的物種,那麼弱肉強食就是合理的。獅子當然要吃羊,這是自然之道,天經地義。

  但是,羊不會吃羊。所以,如果說還承認人是一個物種,富人窮人還是相同的物種,那麼弱肉強食的社會就是不合理的。

  同樣,如果說是不同的物種,那麼獅子固然可以吃羊,而且是用尖牙利爪吃。那麼,羊也一樣可以抵死獅子,只不過用的不是尖牙利爪,而是用的犄角。既然如此,任何的起義與反抗,似乎都可以賦予正義性,因為總不可能說獅子可以吃羊,而不准羊反抗……

  這是陳健所沒想到的人們對這本書的反應,當聽到人們在談論這些事的時候,不由不大吃一驚,重新審視自己的很多「經驗」所帶來的思維錯誤。

  至少,他覺得自己在這件事上犯了沒有立足現實實事求是的錯誤。

  與正常世界線上關於物種進化的書一經出現所帶來的影響截然不同,一如當初陳健抄襲哈姆雷特的時候去掉了那些給予基督教文化圈才能理解的糾結一樣。

  正常的世界線上,進化論挑戰了神創不變論,所以在歐洲掀起了徐然大波,那是有歐洲的傳統文化作為基礎軒然大波。

  正常的世界線上,赫胥黎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經傳播到中國,也引起了知識分子的反思。一則是因為子不語亂力亂神導致的世俗文明沒有神創不變的基礎,另一則就是當時整體的社會環境就在亡國滅種的邊緣,而且當時看來顯然是不適者。

  於是,在這個變動的世界線上,進化論的出台所造成的影響立刻被拉到了社會變革上。

  因為此時的共和國正經歷著一場醞釀了十年的新舊交替的風波,外部並沒有亡國滅種的危機,內部沒有神創不變論的基礎,而且由於陳健潛移默化的宣傳和數百年前的準備,造成了一種「萬物相通、天道可以指導一切、理性與科學可以印證社會」的風氣。

  這個時間節點上的進化論一經出爐,也就不可避免地將問題引向了社會變革的方面。

  那些整天泡酒肆茶館客廳聚會的年輕人們,陷入了一種空談的哲學思辨,對於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嘗試著去了解、去找出共同點、去解釋世界。

  進化論的出爐,也讓急需各種不同的「名正言順」的利益團體們發現了新的天地之道,並且為自己所想要達成的目的找到了新的磚瓦,不斷加固。

  長久以來的自成體系所帶來的慣性,並不會因為陳健出海環球航行就立刻改變,國人對於世界的了解還是基於數百年的慣性,理論也總是試圖解釋偽裝成世界的「國家」,所以從一開始就有的天下觀讓這些年輕人把視角放到了全部人組成的天下,而不是國與國之間的獨立物種的矛盾。

  天下與民族國家的世界,並非是同一個概念,原本割裂的階層和隨著生產力進步帶來的舊秩序瓦解和貧富差距的加速度上升,讓進化論一經出現便引發了一場關於人的討論。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