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科學在偷偷進步(一)
兩條看不到的經線,就是兩個有資本在海外搞事的有活力的社會組織的瓜分線。
這兩條線的背後,是一個已經成型的、最不希望分裂或是沿海獨立的大型資本集團。此時的共和國是資本最好的宿主,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的利益一致,正在被逐利性逼著對外擴張。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分裂、獨立這樣的事,於南洋公司這樣的資本集團來說是他們最不想見到的事,對工廠主大作坊主來說也是不想見到的。反正收稅均衡之類的有中層和底層,他們不需要承擔更多的義務,卻更需要一個龐大而統一的國內市場。反倒是小市民之類的中層自由主義思想有些蔓延,少部分人覺得獨立出去可以過上好日子,只不過大資本對市場、原材料和廉價人工、以及對更便於宣傳的廉價炮灰的追求會把這點小心思碾的粉碎。
殖民地還要大量的武力投資以確保收益,外部市場還有關稅和武力威脅,哪裡及得上在國內進行合理合法的地域傾銷。
陳健在國內要做的很多事就是幫這群人擦屁股。把小資產者、小農們的怨氣儘可能找到一個發泄點,不管是移民還是鼓吹政治變革還是爭取輿論和宣傳主導權,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替資本爭取時間,否則很可能被舊時代的那些掌權家族借著這些人的不滿形成詭異的急速右轉的新財閥集團和狂熱底層,這需要再撐一段時間讓資本這個舊時代的腫瘤深入到國家的每一處血肉之中,無法割除。
南洋公司的這群人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利用歐洲的矛盾爭取到了三艘合法的對西班牙殖民地的貿易船,靠的只是巨大身形的威懾和足夠當攪屎棍子的能力,沒有花費一分錢和一兵一卒。
荷蘭人流了五十年的血,換來的還是不能在西班牙殖民地和本土貿易的休戰而非停戰和正式獨立。英國人在無敵艦隊面前嚇出的汗,換來的是在亞洲香料問題上被荷蘭找到新盟友後徹底拋棄。西班牙被荷蘭人逼到破產無奈和平,換來的是陳健抓緊時機插了一腳以不干涉、不貸款、不與荷蘭結盟、共同打擊海盜為名頭換來的三艘合法貿易船。
完美的起跑線已經替南洋公司畫好,剩下的事就要靠這個資本集團自己去做了。
退股意味著和這群人徹底剝離了關係,從原本的利益同盟變為互相獨立的短期政治同盟。
相對於這一支已經脫身的商業資本,陳健明白今後十年的精力都要花在工業、技術和發展教育上。
退股的事處理完畢後,陳健準備在前往都城前看看從六七年前就開始投入每年收益一部分的科學實用技術研究院和藍翔技校。
正常來說,此時是一個工匠凌駕於理論科學家之上的年代,但這種情況被陳健強行顛倒,以系統的簡單力學、化學為基礎培養出的一大批具備了初級水平理論知識的年輕人經過七年的時間已經成長起來。
原本無序的、偶然的工匠技術的進步,也被大量的金錢和資本作擔保的專利保護手段養育起來,閩城和南安擁有很多技術水平很高的工匠,拿著超額的薪水,拿著陳健的資本、黨組織和資本集團聯合背書的專利壟斷的高價,與那些經過初級水平理論知識的年輕人組成了研發集團。
正常的技術進步是資本有需求、某項發明有利可圖、工匠嘗試、發明出來、改進、資本拿去使用。
這是一個漫長的周期,也是無預見性的正常的發展模式。
但在閩郡的實用技術研究院則完全不同。陳健出錢,提出一個「設想」或是改進的方向,靠預估資本的需求提前準備,投入大量的金錢由工匠完成研發,方向確定地砸錢砸人。
這是一種別處不可複製的辦法,也是一種別人不可複製的辦法,但這種「計劃」式的研究方向對陳健來說是最好的選擇,遠好過無序的「自由」式發展。
從他獲得第一桶金之後,在這方面的投入一直沒少,主要就是五件事。
精密的天平、在學宮展示過的玻璃的蒸汽機模型的現實化、航海鍾、新式的泵式的非風箱式的鼓風機、可控移動的腳踏式或是水力的鏜床。
這五件極為燒錢耗人的事,每年的資金保障都是充足的,不斷有通過工匠認證的外敵工匠慕名而來,加入到這五件事的研發之中。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大堆各式各樣的項目,他出海前最重要的叮囑就是這方面的錢不要斷絕,各式各樣的改進都要持續投入。
這些項目到底進行的怎麼樣了他還不清楚,但他相信走的不會太慢。工匠與科學之間的關係,需要有人歸納,也需要有人利用科學變為技術,系統的初級力學讓這一切結合的速度變得更快。
在前往那裡之前,陳健先翻閱了出海這幾年發表的科學方面的文章,這些東西有專門的人收集整理,可以說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沒有落下。
在他出海的這幾年,學術界出了很多事,一場場的爭論不可避免,而基於那些基礎理論的東西造成的研究加速也可以明顯低感覺出來。
這些書本和小冊子大致翻閱了一遍後,陳健確信的是科學圈內出了兩件大事。
在出海之前,陳健在學宮做過小球斜面下滑的實驗,講了七八天定義了質量這個哲學上的概念,算出了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給出了萬有引力這個定理的猜想。
到如今,這一切被基礎定義的東西已經開始發力,並在這些基礎定義之內不斷完善。
但很多東西陳健只是開了個頭,挖了個大坑陷進去許多的人,拍拍屁股出了海。陷入坑中的人卻不以為苦,相反還為坑中那些煩躁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
關於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就是陳健挖出的一個大坑,圍繞著這個大坑人們大致上分為了兩派。
一派可以稱之為斜面測量派,另一派被稱作基礎反推派。
斜面測量派的人繼續著陳健當初的實驗,不斷製造更為光滑的斜面、更為光滑的小球、更為完美的球體、更為準確的計時裝置,更多次的可重複的實驗。
他們確信只要斜面足夠光滑、只要球體足夠完美、只要計時裝置足夠準確,重複的多次實驗後利用三角函數就一定可以計算出更為準確的重力加速度。
而另一派的人則認為無論如何斜面都不可能光滑,現在也造不出完美的球體,所以這種測量方式的誤差實在是太大了,完全可以用別的辦法。
比如鐘擺,人們早已經通過了眼睛發現了鐘擺的等長等時性,就像是發現了物體從天而降越來越快一樣,靠的是雙眼的總結,並且給出了這樣的定理,但為什麼會等時並沒有人知道。
可隨著力學概念、加速度、向心力等問題的提出,鐘擺成為了基礎反推派的一件利器。
根據力和加速度以及向心力的關係,用當初陳健在學宮算向心力的那種原始微積分的手段,反推出了鐘擺的周期性公式和重力之間的關係——他們確信空氣的阻力比斜面更小,這樣測量的結果更為精確。
基礎反推派需要的是理論基礎,但不得不說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所有需要的理論基礎都已經出現。圓周率的計算早已完成、十分為單位的三角寒暑表也早已出現而且最早從歐洲回來的人還帶回了對照版本加以修正、以及力學加速度這些歸納成公式的最基礎的東西。
利用基礎力學反推出鐘擺的周期公式後,只需要確定鐘擺的長度,利用已有的計時器算出來鐘擺的擺動時間,再套入到公式中算出來重力的大小即可。
內部邏輯是無懈可擊的,外部操作也肯定是小於斜面的摩擦的,而且為了儘可能精確還可以利用密封玻璃罩充二氧化碳以燒鹼吸收的方式理論上連空氣的阻力都儘可能排除了——在計時裝置水平一樣的前提下,無疑後者更為精確。
前期,斜面測量派穩穩地占據著優勢。
但是當單擺公式被另一派反推出來後,整個形式發生了極大的扭轉,一場巧妙的利用了數學、化學和基礎力學的公式和實驗,戰勝了傳統的單科實驗派,並且證明了內部邏輯是可以通過演繹戰勝經驗的。
陳健按照自己熟悉的公式換算了一下他們得出的結果,也不得不承認這個結果距離正確的答案已經很接近了,大約在九點六左右,可以說這個數字已經完全可以套用了。
這個經典的故事到此並沒有結束,獲勝的一派為了回報陳健提出的理論,按照邏輯演繹的推理又做了一場轟動全國的實驗。
他們提出,既然地球是自轉的,那麼地球的赤道應該是比兩條經線要長一些的。同樣,按照萬有引力之間的聯繫,是和半徑的平方成反比的。同時,因為地球的自轉帶來的離心力,會讓重力的合力變小。
所以按照這個推論,同樣的擺長,如果在南方的山區測量,擺會慢。而在北方的峽谷凹地,擺會快。
這是一件幫助陳健的理論驗證的大事,即便陳健當時在大海上,這些人還是得到了足夠的金錢支持去完成這個實驗。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