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鐵十字> 第62章 其他項目

第62章 其他項目

  眾人一致為這個天馬行空般的創意給折服,紛紛開始自行想像元首剛才描繪的畫面,達爾格斯中校牢牢將「飽和攻擊」的字眼記了下來,最近元首總在不經意之間流露出很多新詞彙,第一次聽的時候感覺陌生與詫異,但再思考一番又覺得很有說服力與概括力,說明元首不僅站得高望得遠,更有常人所不及的創新力與洞察力。作為一名有上進心的副官,他決心將元首的思想記錄並傳播出去,他相信戈培爾部長一定會對自己刮目相看的。

  間諜風波就在談笑風生間解決了,這次特殊的遭遇再加上V1火箭的特徵也基本決定了其不可能大量生產、起碼在德國不會大規模生產的命運,霍夫曼決定把這包袱甩給瘋狂的日本人,一來可以給美國人添堵,二來也能從日本換點真金白銀,別的不說,讓日本用潛艇運點鎢、錫、橡膠等材料過來都是好的。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看了兩個試驗項目後,接下來的項目介紹就只有理論介紹與靜態模型展示了,哪怕真有實物可以操作,剛剛逃過一劫的多恩伯格也不敢再拿出來顯擺。

  「元首請看,這是火百合(Feuerlilie)火箭項目的模型。」

  多恩伯格領著眾人到了第三個項目試驗基地,「起初它是帝國航空部(RLM)用於研究高速飛行的項目,在接到研製有關防空火箭的任務後,該項目主要負責人布勞恩博士和布澤曼(Busemann)博士一致決定將其按照防空火箭來設計,目前它有兩種設計型號,分別是F25和F55(數字代號代表以厘米表示的彈體直徑)。」

  布勞恩解釋道:「雖然共享一個代號,但兩者其實是不同的產物。F25採用固體二乙二醇醚火箭引擎,工作時間6秒,預計推力500公斤。我們將其設計為既能從傾斜發射架上發射,也能從飛機上發射的跨音速火箭。從我計算的結果來看,它擔任防空任務還有很大不足,他的最高速度約為950公里/小時,但射高只有3000米——這大大低於大多數轟炸機常規突襲高度。」

  F25最初只是一枚探空火箭,其研發目的是為了收集跨音速區的氣動數據,為向軍備部爭取經費和項目支持才按防空火箭的性質靠攏,不過布勞恩的動作不慢,不僅製作了模型而且還為戰鬥部和引信預留了位置。出現在霍夫曼眼中的靜態模型為是一個細長的圓柱形彈體,長2米,預計重120公斤,後掠形彈翼位於彈體中部,翼尖處有小翼,單片尾翼上裝有水平翼,上面的舵面負責控制火箭的飛行姿態。

  F55的模型看上去就要粗壯得多,它長4.8米,外形與F25既有相似也有區別——無尾式造型,彈翼被置於末尾,翼尖也有小翼。按布澤曼設計為超音速火箭,使用一台液體燃料火箭,設計射高5000米,最大時速約1400公里/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F55的火箭發動機是康拉德(Conrad)博士設計的,他同時也為『萊茵女兒』(Reintochter)的兩款火箭設計了發動機。推力大約能達到6.5噸,不過工作時間短了一點,只有7秒鐘,這也是為什麼火箭射高一直不盡如人意的緣故。」布勞恩知道無論是F25還是F55,擔任防空任務都存在射高不足這個顯而易見的缺陷,末了還特意捧了一下對方,「康拉德博士設計的兩款型號研製進度比我們要快,指標也更成熟一些。」


  霍夫曼是知道康拉德大名的,歷史上要不是他在空襲中死於非命,第三帝國在這個領域的研發工作進展還會更大,於是熱情地與對方握手,康拉德顯然很感激布勞恩的推薦之功,便笑著解釋道:「布勞恩博士主要把精力都放在A-4火箭上了,他研究火百合只不過是為了項目配套而順手為之,而『萊茵女兒』卻是萊茵金屬公司一開始就按照防空標準去研製的,故而進度要快一些。它同樣有R1和R3兩種型號,其中R1型是兩級固體燃料,R3型是液體燃料加固體助推器。」

  順著他的介紹,眾人考察了「萊茵女兒」的模型,這個有著如同花瓣一樣彈翼的火箭造型看上去要優雅得多,在彈體下端有四片尾翼,中部有六片穩定翼,頭部有四片操縱翼,總長5.74米,最大射高6000米,採用無線電指令控制,翼尖帶有發光裝置以方便操作人員目視遙控。

  參觀到最後,除了模型作品外霍夫曼等人還聽取了一些尚未最後定型或尚存於圖紙上的項目,比如由華格納博士主持設計的Hs117地對空火箭(內部代號「蝴蝶」),這也是一種兩級發動機火箭,初級助推系統用固體燃料,1750公斤的推力使火箭能在四秒鐘內達到1100公里的時速,次級主推系統用液體燃料,發動機還在考慮採用寶馬BMW109-558或者Walter109-729型號。總設計長度4.3米,重量420公斤,升限11000米,但戰鬥部只有25公斤。

  比如理察·沃格特(Richard·Vogt)博士主持設計的、用於對付英國雷達站的反輻射(雷達)滑翔炸彈——BV246,內部代號「冰雹」。這種炸彈有一個十分簡潔的外形,雪茄形的機身,修長的雙翼與正常布局的尾翼。在設計中兩片長長的主翼是用鋼筋混凝土澆鑄而成,目的是利用重量大的特點確保炸彈和載機分離時乾淨利索,避免相互干擾引起危險。飛行過程擬採用無線電指令控制,最大打擊距離在150公里以外,與已研製成功的Hs293反艦滑翔炸彈採用的同一個思路,無非是導引頭與引信有所區別。

  又比如******·蒂爾博士在A-4火箭基礎上研發的「瀑布」防空火箭,尺寸、飛行時間均小於A-4,但最大射高可以超過15000米,按照蒂爾博士的發展思路,在發射初期火箭速度較慢的時候由地面操縱手目視操縱,通過調整尾噴口的四個石墨燃氣舵控制其概略射向;飛行中段用兩台地面雷達分別照射目標和火箭,用計算機解算方位差後發出無線電指令,使火箭沿目標照射雷達波束飛行;飛行末段則使用無線電近炸引信和紅外引導頭控制火箭飛行。

  除這些比較成型的項目以外,還有一些研究人員林林總總報上來的預備項目,其中包括BV143空對艦火箭,這是類似於V1的海上版,彈體下按照一條觸臂以保證火箭始終在離海面2米的高度飛行;又如Hs298火箭,是以「蝴蝶」為基礎的空對空型號,擬採用無線電指令控制,也考慮發展線控型號,同樣採用25公斤重的戰鬥部。

  霍夫曼發現這些項目很全面,包括地對空、空對地、空對空、空對艦、地對艦、地對地、反輻射、反坦克等多種類型的火箭都在開發過程中,幾乎涵蓋了後世出現的各種類型,進度不一而足,有些已基本接近完成,有些還停留在試驗論證階段,還有一些乾脆還是設計圖紙的產物。但無論何種設計與發明,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領先甚至是獨一份的,他為之感到驕傲。正是基於這份探索和成就,真實歷史上美蘇兩國在瓜分第三帝國的遺產上建立起了龐大的飛彈庫、發展了可觀的衛星與空間產業。為打贏這場戰爭並繼續占領世界科技的領先點,他決意將他所了解到所有關於飛彈的知識都告訴這些科學家們,雖然他的研究能力比不上其中任何一位普通工程師,但論起對飛彈體系的梳理和未來發展的描述,他才是這個世界的權威。

  明確元首要幹什麼的多恩伯格立即找了一個大型會議室,並迅速按照學術交流的方式為霍夫曼布置好了話筒與黑板,望著台下黑壓壓一片第三帝國的科研精英,霍夫曼拿出當初在陸軍武器局技術論證會議上的架勢開始講解起來。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