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蜀漢之莊稼漢> 第1369章 出塞

第1369章 出塞

  第1369章 出塞

  延熙九年的最後一個月,大漢由南至北,雒陽的姜維柳隱,河東的蔣斌王含,上黨的石苞胡遵,皆在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將,隨時有可能向河內發起合圍。

  而坐鎮晉陽的馮大司馬,則是派出前軍,兵鋒直指井陘,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意圖。

  一時間,南至雒陽,北至晉陽,漢軍全線壓境,讓河北壓力大增。

  雖說即將進入最寒冷的隆冬季節,大雪徹底封山,對漢軍通過太行山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同時也給予了防守一方的魏軍極大助力和便利。

  但這些年來漢軍對魏國造成的陰影,仍是讓河北人心惶惶。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com

  不過相對來說,作為進攻一方的漢軍,看似天時不濟。

  實則也有一個意外的好處。

  那就是大雪封山後,漢軍可以徹底地遮蔽戰場,封鎖消息,讓太行山東面的河北,無從得知漢軍下一步的動向。

  細作想要傳送消息,那就得繞道雒陽。

  這麼一來,不說關卡重重,就是順利成行,送至鄴城的消息也早就過時了。

  也就是說,司馬懿得到馮某人達到晉陽的消息,極有可能是明年開春以前的最後一個消息。

  司馬懿甚至有些懷疑,自己的對手違反常理地挑選這個時候出兵,未必沒有這個因素所在。

  所以說,馮某人還是想要利用這個時間差,搞什麼陰謀詭計嗎?

  司馬太傅有些憂心忡忡。

  當然,好消息是,因為大雪封山,漢國那邊同樣也很難得到河北的消息。

  太行山,就如同一團龐大的戰爭迷霧,遮蔽了雙方的視野。

  接下來,就看雙方統帥如何排兵布陣。

  不得不說,作為魏國最後的希望,司馬太傅還是一個稱職的對手。

  他不但在漢軍可能突破河北的每個關口,都做了布置。

  甚至還能猜到馮大司馬的幾分心思。

  就在馮大司馬派出的前鋒抵達井陘,準備嘗試尋找通過井陘的辦法,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時,季漢鎮東將軍已經悄然抵達平城。

  與他同行的,除了率領虎騎軍的趙廣,還有劉渾,禿髮闐立,步度根,劉豹等諸位胡騎義從首領。

  而前來迎接他的,正是平城護鮮卑校尉府長史,同時也是學院的首席大師兄,張遠。

  「末將拜見鎮東將軍。」


  「無須多禮,起!」

  鎮東將軍面容清冷,嘴裡僅僅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向著護鮮卑校尉府走去。

  張遠連忙起身,跟在鎮東將軍後面。

  進入護鮮卑校尉府,讓無關人員退下,鎮東將軍這才又開口問道:

  「準備得怎麼樣了?」

  跟著鎮東將軍邁入護鮮卑校尉府的大廳,張遠聽到問話,連忙回答:

  「將軍請放心,所有東西都已經準備完畢。」

  鎮東將軍毫不客氣地坐到主位上,掃了一眼跟進來的諸將,示意他們都坐下,然後這才看向張遠:

  「塞外的情況呢?」

  平城從高祖皇帝被圍白登時起,數百年間,屢廢屢建,一直以來,都是漢胡的分界線和爭奪地帶。

  甚至在平城北邊不遠處,現在還殘留著前漢修築的關塞遺址。

  從平城出發,越過山口,不用走多遠,就算是已經進入了草原。

  「今年冬日來臨之前,校尉府又派人前去掃蕩了一遍,同時我們安插在沒鹿回部的人傳回消息,那邊一切正常。」

  張遠回答了一句,目光看了一眼劉渾和禿髮闐立等人。

  負責掃蕩的人,正是這兩人。

  這幾年來,平城大棒和大棗並用,生生把平城到居庸關靠近邊塞的這一帶,搞成了無人區。

  至於鎮東將軍提到的沒鹿回部,則是拓跋鮮卑的核心部落索頭部的姻親部落。

  如今沒鹿回部的大人是竇賓。

  竇賓這個竇,聽說跟橫跨兩漢的政治家族扶風竇氏,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繫。

  因為竇賓的父親,傳說是後漢雁門太守竇統之子。

  而竇統,又傳說是竇章之子。

  竇章是誰?

  扶風竇氏嫡系子弟,竇融玄孫。(註:竇融是東漢開國功臣,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至於竇賓的大人竇統為什麼放著好端端的雁門太守不干,跑到草原上當個胡人部落首領,聽說是為了避竇武之難。

  竇武,靈帝時的大將軍,在「黨錮之禍」時與與劉淑、陳蕃合稱「三君」,欲除宦官,事敗自殺,被梟首於洛陽都亭。

  當年竇武事敗後,宗親、賓客、姻屬,悉被誅。

  就連時為太后的竇妙(竇武長女)都被軟禁於雲台。

  所以竇統為了避難,北亡草原,倒也說得通。


  如果說這一切是真的,那麼竇賓作為竇統之子,身份可能確實不一般。

  當然,傳言終究只是傳言,是不是真的,誰也不知道。

  扶風竇氏經過竇武一事,本就已經沒落,再加上當時朝政持續混亂,宦官弄權。

  緊接又是黃巾起事,天下大亂,關中自然也不能避免,到處都是軍閥混戰。

  在這種情況下,扶風竇氏能緩過一口氣就算是難得了。

  想要重新恢復昔日盛況,做夢去吧,夢裡啥都有。

  所以對北方草原上有胡夷自稱是竇氏之後這種事,扶風竇氏表示我不知道我沒聽說:

  只要你不跑到扶風強行認親,你就說自己是劉漢之後都無所謂。

  當年孝愍皇帝(即漢獻帝,孝愍皇帝是劉備給的追諡)從長安東歸洛陽,胡人首領劉去卑護送有功。

  這個劉去卑,可是在孝愍皇帝面前說自己是光武皇帝之後呢,也沒見孝愍皇帝把他怎麼樣。

  (註:劉去卑先祖是度遼將軍劉進伯,在征討匈奴時被擒,其子尸利,匈奴單于以為谷蠡王,號獨孤部。)

  當然,竇賓想要攀附名門竇氏,借竇氏之名壯大自己的部落,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檀石槐死後,鮮卑分裂,內亂不休,大部落吞併小部落,小部落依附大部落,那都是草原上天天上演的事情。

  那個時候,幾乎沒有立足之地的索頭部,正是依附於沒鹿回部,一起對抗西部鮮卑。

  後來竇賓在與西部鮮卑的某次爭鬥中兵敗,幸好被拓跋力微所救,這才得以逃回部落。

  竇賓為了報答拓跋力微,不僅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而且把長川之地劃分給索頭部。

  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拓跋力微不但壯大了索頭部,而且還統領了拓跋鮮卑,一躍成為如今草原上最大的勢力。

  同時也最有可能成為鮮卑族歷史上的第三位雄主——前兩位是檀石槐和軻比能。

  按理說,以沒鹿回部與索頭部的關係,兩者之間應該很融洽才是。

  可惜的是,竇賓或許跟拓跋力微的關係很不錯,不過他已經老邁了。

  現在掌管著沒鹿回部日常事務的人,是竇賓的兩個兒子竇速侯、竇回題。

  與竇賓相反,竇速侯和竇回題對自己的妹夫拓跋力微,卻是頗有微詞,甚至可以說得上是仇視。

  在他們看來,索頭部能有今日之盛,全是因為當年沒鹿回部的支持。

  真要追究起來,索頭部還是沒鹿回部的從屬部落呢!


  如今索頭部興起,不但沒有報答沒鹿回部,甚至拓跋力微為了顯示自己的公正無私,在各個部落之間的糾紛中,從來沒有偏袒過沒鹿回部。

  一絲偏袒都沒有!

  這讓沒鹿回部非但沒有從姻親部落的身份中得到任何好處,反而是在其它部落面前落了幾次面子。

  這樣就算了,隨著漢國勢力不斷深入草原,感受到威脅的索頭部居然還想讓沒鹿回部加入拓跋鮮卑。

  也就是說,索頭部想要讓沒鹿回部成為從屬部落。

  果然,漢人的話是道理的:升米養恩,斗米養仇。

  大人當年真是瞎了眼,養了一頭白眼狼騎到自己頭上。

  那個時候,大人甚至還想著要分給拓跋力微一半土地呢,也不知道圖個什麼。

  所以幾年前拓跋沙漠汗第一次到平城,在山口被沒鹿回部刁難,也就理所當然的事情。(第1169章)

  竇速侯、竇回題接管部落以來,沒鹿回部與索頭部之間,已經是日見疏離。

  特別是拓跋力微與司馬懿結盟以後,得到了司馬懿許諾送出遼東之地,拓跋鮮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向東不斷遷移。

  而沒鹿回部則是被平城的榷場吸引,非但沒有跟著索頭部東遷,反而是不斷地向平城靠近。

  張遠作為學院的首席大師兄,呆在平城出任護鮮卑校尉府長史,除了本職工作,還有一個秘密身份。

  那就監視草原,收集胡人部落情報。

  拓跋鮮卑是山長的眼中釘,張遠是早就知道的。

  這個眼中釘,並不是因為拓跋鮮卑與賊人勾結,而是要追溯到十餘年前。

  當年山長在隴右時,這個胡人部落就不知死活地派人伏擊過山長,想要搶奪山長手裡的《武安君兵法》。

  張遠當時還跟在山長身邊,全程經歷那件事情。(第0711章,當歷史遇到虛構)

  別人不知道,難道身為山長的學生還不知道,什麼叫心狠手辣?

  也不知道面對今日名震天下的大漢大司馬,拓跋鮮卑有沒有後悔當年所為?

  這大概也是他們寧願與魏賊聯盟,也不與大漢交好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對索頭部的情報收集,張遠是一絲一毫都不會放過。

  沒鹿回部與索頭部之間的恩怨,自然也是在調查中逐漸浮出水面。

  身為馮鬼王手把手親自帶出來的學生,就算是學不到自家師長深謀遠慮的精髓,但在耳濡目染之下,好歹也能略知一二。


  通過拓跋沙漠汗直接在拓跋鮮卑安插釘子的計劃已經失敗了。

  但把沒鹿回部當作跳板,很快就成為了第二個方案。

  最後一次肅清平城到居庸關一線的胡人,遮蔽戰場,封鎖消息,準備物資,這就是張遠這大半年所做的事情。

  聽完張遠的匯報,鎮東將軍這才面色稍霽,點頭道:

  「做得不錯。」

  然後目光轉向其他人,不容置疑地下令:

  「我們在平城只休整三天,三天之內,爾等諸部,必須做好開拔的一切準備。」

  眾將一聽,皆是凜然起身:「喏!」

  三日後,劉渾和禿髮闐立作為前鋒,領軍先行一步。

  作為主將的鎮東將軍,站在營寨外,看著輔兵正把各類物資綁到爬犁上。

  爬犁,似車無輪,似榻無足,覆席如龕,引繩如御,底平似犁,利行冰雪中。

  爬犁本是馮家馮小娘子的玩物。

  當年馮大司馬還是涼州刺史的時候,收納了不少從草原上南下的胡人部落。

  其中有一個叫索回部的小部落,因為鮮卑內亂,所以被迫從大鮮卑山(即興安嶺一帶)一直流浪到涼州。(第949章)

  這個小部落之所以能引起日理萬機的馮刺史的注意,是因為他們部落有鹿。

  用來拉車的鹿。

  這種鹿,是他們從大鮮卑山帶出來的。

  耐嚴寒,力大可拉車,夜裡視物如白晝。

  小冰河時代,連大江都能結冰,更別說北方的氣候了。

  所以原本應該是生活在大鮮卑山一帶的鹿,在這個時代,再往南一些,也可以正常生活。

  因為這種鹿體格大,力氣大,又像馬一樣可以拉車,所以大夥稱之為馬鹿。

  大漢重新把河南地(即河套)收歸版圖,在涼州人工繁殖的馬鹿,也可以遷到九原培育。

  至於從九原到平城,那就更簡單了。

  隆冬的北方,厚厚的大雪覆蓋了每一寸裸地。

  原本是給馮家小娘子在冬日裡遊玩的鹿車,此時卻成了大軍運送物資的最主要工具。

  一個重型爬犁,甚至可以有兩頂小轎那麼大,負載千斤(漢斤)物資沒有一點問題。

  不用擔心鹿拉不動,一隻不夠就上兩隻,兩隻不夠就上三隻。

  索回部的人,生來就是與鹿為伍,訓鹿是一把好手。


  像鎮東將軍坐的鹿車,還安裝有睡棚,棚子是用鹿皮搭成,左右各留個小窗,裡面還有火盆。

  長途在外可過夜和抵擋風雪。

  當然啦,也不是每個將領都有這個待遇,比如說趙三千,他的睡棚用的就是狗皮……

  看著輔兵們把物資都綁結實了,領頭的又大喊道:

  「都抹好油了沒?沒抹的快抹上!不然出塞以後被凍死,可沒人管你!」

  所謂的油當然不是食用油,大漢還沒有奢侈到這種程度。

  多是用南中產的桐油,以及馮大司馬的花外室早年讓人尋找回來的蓖麻,這兩種東西提煉出來的油脂。

  特別是蓖麻油,除了在冬日裡塗抹到皮膚上防凍裂,同時還可以用作防凍液。

  在嚴寒的冬日裡,大部分的油脂早就凍住了,但蓖麻油不會。

  可謂是冬日裡必備的上等好物。

  如今的大漢,經過這些年推廣種植,從南中到關中,都有種植蓖麻。

  因為蓖麻籽榨出來的油不但是戰略物資,而且植株本身還可以做麻。

  光是這一點,花小五就稱得上是居功甚偉,給她兒子封一個侯,真不過份。

  至於被凍住的桐油,用來燒火取暖也是極好的。

  大漢這些年紡織業的蓬勃發展,為大軍提供了足夠的保暖衣物。

  甚至有一部分還是用涼州所產的棉花做成的棉衣。

  「帽子戴好,手套戴好,走,走起!」

  「叭!」

  鞭子在空中甩出一個空響,比普通鹿要高大不少的馬鹿,開始邁開步子,拉著爬犁,向著平城北邊的山口而去。

  爬犁在雪地上劃出一道深深的印痕。

  但雪地很滑,馬鹿稍一用力,「哧溜」一下就能拉出老遠。

  這可比馬車輕鬆多了。

  跟在爬犁後面的還有狗,每一條都很肥壯,特別是頭犬,幾乎有小牛犢子那麼大。

  這是拉爬犁的第二梯隊。

  這些狗,是大漢狗管事端木哲多年心血才培育出來的品種。

  第三梯隊則是馬匹,非必要不用。

  可以說,鎮東將軍這一次出塞,背後是大漢這麼多年苦心經營出來的強大體系作為支撐。

  但凡後勤保障稍有欠缺,就算是換上馮大司馬,都沒有膽量敢在隆冬季節領大軍出塞。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