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明:1392> 第31章天子當守國門

第31章天子當守國門

  乾清宮。

  朱元璋看著余良送過來的奏疏,默然不語。

  年年如此,歲歲這般,災害從未停止過,仿佛從大明建立的那天起,各地的災情,就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朝廷雖然疲於應付,但也在盡最大能力撲救。

  此刻端坐案前的老朱,狀態更顯蒼老,早已斑白的鬍鬚輕輕顫抖,有些意興闌珊地說道:「年年災害,歲歲不絕!鳳陽又不知要死傷多少,還有山西,川蜀,哎!」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咱頒發的政令雖有點成效,但人力終是有限啊。」

  他沉沉地嘆息一聲。

  天災不比人禍,自己雖然是大明國君,但老天爺可不聽他的話,不會順著他意願來。

  建國至今,災情從來就沒斷過,朝廷的那點家底,根本不夠用來賑災的。

  難!

  真的是太難了!

  余良也跟著思索,大明從建立到亡國,所歷經的大小災害,光紀錄在案的就接近四千次,其中還不包括那些沒有紀錄的。

  這在華夏幾千年的史書上,都是個恐怖的數字。

  面對這樣的災害數量,明朝國祚能撐二百七十多年,已經是到了極限。

  「皇爺爺,大明現在處於艱難的時期,靠天已經養不起百姓了,這還沒到農曆九月,北平都開始下雪了!如果寒流繼續南下,只怕要不了百年,農作物都將難以生長,屆時糧食減產,朝廷國庫空虛,再頻發災害......到那時,處境恐怕會更艱難。」

  「寒流南下?什麼意思?」老爺子好奇問道。

  余良想了想,解釋道:「就是寒冷的空氣,準確來講,淮河以北在未來百年,怕是都要因為寒流,導致農作物大量減產,如今天下太平,人口井噴,而災害卻愈演愈烈,規模一次比一次大。」

  「你怎麼知道這些?」

  「孫兒在民間,在民間聽老人說來的。」

  余良心虛地瞟了瞟門外,心說知道就是知道,這玩意怎麼跟您老人家解釋,完全沒法解釋的啊!

  他眉頭緊蹙,明初既是個好時期,也是個黑暗的時期,老天要殺人,還是一批一批的殺,根本不去區分好人壞人。

  朱元璋輕哼了聲,隨即站起身子,慢吞吞的向前走,一旁的老太監眼疾手快,趕忙取出大襖,披在老爺子肩上。

  這會已到酉時,太陽西落,空氣中已有了絲絲涼意。

  朱元璋漫步走出乾清宮,沉聲道:「那你準備怎麼做?讓戶部調撥糧米?」


  余良沉吟片刻,「戶部本就入不敷出,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將糧食運到山西,而通往山西的最好辦法,就只能是從燕雲過紫荊關,將糧食運到太原府。」

  在來乾清宮之前,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從燕雲運送糧食去山西,雖然勞師動眾,但勝在燕雲和山西接壤,中間有馳道相連,可以用最短的時間,直接將物資運到太原府。

  然後再經太原府,分散到山西各府郡縣。

  「孫兒,你可知燕雲也沒多少糧食儲備,若是將糧食運到山西,雖然可以解決一時的燃眉之急,但轉瞬間就會導致燕雲缺糧。」

  「治標不治本啊。」

  朱元璋聞言搖了搖頭,燕雲雖是軍事重鎮,有大量糧食儲備,但同時那裡的兵馬也是非常多的,時常還要支援遼東。

  若是將糧食調往山西的話,結果不言而喻——

  拆東牆補西牆。

  「可賑災不能遲緩。」

  余良想了想,又試探著問:「皇爺爺,咱們的水師戰船,雖不能遠航,但在近海航行應該沒有問題的吧?」

  一旁憂心忡忡的老朱,聞言有些詫異,挑眉道:「近海航行自然沒有問題,你想動用水師?」

  「要不然,咱們調水師去海上捕撈!」余良說的很肯定,「大海內水產豐盛,靠近燕雲的渤海,靠近山東的黃海,靠近兩淮直隸的大明海,都可以用水師下海捕撈。

  「渤海捕撈的水產,運到遼東,燕雲地區,用燕雲地區的糧食,去支援山西,大明海和黃海捕撈的水產,可以從長江進入運河,北上運往鳳陽等地。

  「至於川蜀,也可以通過水師運送水產,雖然到了川蜀之後,這些水產可能會有些不好吃了……

  但總歸要比啃樹皮,吃草根要強的。」

  時不我待,現在山西已經出現大量流民,啃樹皮吃觀音土的事情不絕於耳,山西布政使幾次上書,懇求賑災。

  可朝廷也是困難!

  一年的糧產就那麼多,收入擺在那裡,根本沒有辦法。

  朱元璋閉目苦思:「水產能吃不假,可運輸保存過於繁瑣,而且調動水師,又不知道要花多少錢,戶部今年已經是赤字。

  若是以往,還能印刷寶鈔解決的困境,但自從你把寶鈔提舉司的寶鈔全部焚毀後,朝廷難啊!」

  老爺子揉著太陽穴,數次大規模北伐戰爭,他開國前的繳獲,早就揮霍的七七八八所剩無幾。

  如今的內帑都要跑老鼠了,而國庫依舊破敗,再度調動軍隊,可是要給錢的。


  沒錢糧,誰願意給你賣命。

  就算是皇帝,那也要講道理的不是?

  「那總不能看著山西和川蜀地區,還有鳳陽祖地的百姓,因為吃不上飯而餓死吧……」余良咬了下唇,堅持說道。

  官員們呈上來的奏章,寫的都很輕巧,但他堅信,地方的局勢恐怕更糟糕。

  朱元璋眉頭緊鎖,沉默片刻後詢問:「要調動多少水師,才能供應三地的糧食供應?」

  「至少,至少要五千水師將士,船隻越多越好,分別前往渤海、黃海、大明海進行捕撈,水師久經沙場,五年前還在遼東旅順港經歷血戰,讓他們去捕撈,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

  聽見老爺子鬆口,余良不假思索,直接說了個數字。

  將士的數量,自然也是越多越好,可眼下國力艱難,能不動就不要亂動了。

  除非繼續印刷寶鈔,強行去搜刮民間財富。

  可那無疑是殺雞取卵的買賣。

  朱元璋盯著余良,目光深邃,像是在思考。

  自古以來,英雄豪傑無不想建功立業,而他朱元璋已經是人間的帝王,更是趕走了異族,恢復漢家江山的帝王!

  他還有什麼目標呢?

  老朱曾經想過這個問題,那就是想要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讓大明朝的子民生活富足,最起碼再也不要經歷他兒時的苦難。

  為此他幾十年兢兢業業,勤政愛民,肅清吏治,可太子的突然亡故一度讓他陷入深層次的迷茫,甚至是陷入莫大的惶恐中。

  自己老了!

  繼承人卻沒了!

  對於國家來說,這是極為嚴峻的事情,萬幸蒼天憐憫,眼前孫兒憂民思政之舉,不失仁君風采。

  想到這兒,朱元璋轉過身盯著余良問道:「你說說看,將來你繼位,要如何做這皇帝?」

  余良驚疑道:「皇爺爺?」

  老爺子聲音低沉:「咱問你什麼,回答就可以。」

  余良想了想,正色道:「天子當守國門,君王應死社稷,方能還百姓太平。」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還百姓太平......朱元璋喃喃複述著這句話,渾濁的眼眸當即一亮。

  這才是他的目標啊!

  「大丈夫當如是也!」

  老爺子拍手叫絕,回身大喝:「來啊,斟酒!咱大孫這番話,當浮一大白!」

  ......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