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要做就做壟斷的生意
劉昪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四名商人。
張世平和蘇雙做的是邊境貿易,用後世的話來說是個進出口商,不過在這個時代又沒有世界貿易組織,也沒有五大善人維持國際秩序,所以在這個時代做進出口的,都得有點武力才行。
張世平和蘇雙都是涿郡人,和張飛是老鄉,能做販馬的生意也自然是因為其手底下有一支頗為精銳的馬賊,另外還與烏桓部首領丘力居交往甚密。
而甄儼和糜竺都屬於是做內銷市場的「渠道商」。
點頭回應後。
劉昪指了指兩側席位。
「四位,請坐!」
漢代的坐都是跪坐,也就是每個人一張蓆子,面前擺一個小矮桌,然後跪著,屁股通常會坐在腳後跟上。
但劉昪不太習慣。
所以就命人製造了一套稍微「現代化」的家具。
也就是現代長劍的靠背椅子。
幾名巨商也不是沒見過類似的東西——現在被稱為胡床的東西,其實就是椅子的前身。
幾人小心翼翼坐下,然後抬頭悄悄打量這位一戰滅南匈奴部,得到并州北部豪傑們景重的太平道新主、天策軍首領劉昪。
甄儼與糜竺私底下眼神交流,都從對方的臉上看到了震驚之色。
張世平與蘇雙還好,這兩人出身草莽,和中原的諸侯們雖然有生意往來,但並沒有交往過深。
甄儼和糜竺兩人可不一樣。
在中原做商人,通常都要依附於豪族、巨宦。
糜氏便得到了徐州牧陶謙的庇護。
而甄氏則是依附於袁氏。
在黃巾之亂時。
甄儼和糜竺可是見過盧植、朱儁這兩位剿滅黃巾的關鍵人物的。
這兩人坐在劉昪身邊。
那從并州、幽州諸黃巾殘部傳出來的消息,恐怕就是真的了!
這位天策大將軍,就是少帝劉辯!
哪怕在洛京,董卓指生為死,給少帝辦了葬儀,但只要有盧植、朱儁兩位大漢忠臣在少帝身邊。
少帝未必不會有復起的時候,更何況....他手底下還有一支強大的鋼甲軍!
作為商人,糜竺和甄儼都知道,投資的訣竅就是要在商品價值升值之前入手!
什麼叫做奇貨可居,這便是奇貨可居!
甄儼糜竺互相看了看,又悄悄看了一眼「進出口商人」張世平和蘇雙,頗為有默契的沒有在這兩人面前談論劉昪的身份問題。
「你們可都是擁萬金的巨富啊,本將軍也頗為想要聽聽各位給我講講生意經。」劉昪微笑道,「本將軍可以交個底,鹽、鐵的產能沒有任何問題,你們能買出多少,吾便有多少,但必須要保證天策府的收益!」
要多少有多少?
幾名商人互相看了看。
他們都很清楚,現在的大漢天下就像是個火藥桶。
關東諸侯們眼看著就要會盟討伐董卓了。
即便沒有參與的諸侯,也必然有加強自身實力的需求。
鐵,在這個時候就是硬通貨,絕對不愁賣。
而且由於漢代冶鐵廠都是官營,黃巾之亂、靈帝崩、誅閹宦、董卓亂政等一系列事件讓不少官營冶鐵場已經廢棄。
以至於鐵的價格直線上升。
曹操散盡家財招募了三千壯勇,也只是勉強裝備了長矛而已。
披鐵甲者不過上百曹氏家族子而已。
袁紹麾下有兵八千。
然而其軍中也不超過兩百副鐵甲。
可以說若是真的鐵要多少有多少的話...這關東諸侯可不得卯足了勁,一人下買個十幾萬斤,每人打造上千幅鐵甲拉出去。
到時候。
關東十八路諸侯,合兩萬鐵甲兵。
嚇都要把董卓嚇死。
當然了,由於熟鐵畢竟不是鋼,需要工匠反覆打制,才能得到堪用的甲片,再通過鐵甲匠人把甲片紮起來,要打造一副鐵甲的工藝還是挺複雜的——這也是限制了古代軍隊披甲率的原因之一。
「大將軍,您要是有足夠的鐵,那根本不會缺銷路,現在在漠北草原上,十斤鐵可以換一匹馬,兩頭牛,十隻羊!」
張世平站起來拱手道。
「不知道大將軍需要多少匹馬?」蘇雙也站了起來。
劉昪聞言不由得微笑道:「本將是做大事的,十萬不嫌少,百萬不嫌。」
張世平和蘇雙互相看了看。
這位天策大將軍的口氣還能真大,百萬匹馬......怕是把鮮卑部打包賣了,也未必能湊出這麼多馬來。
天策府當然很需要馬。
不只是用於作戰的戰馬。
等開春後,大規模的屯墾拓荒,也是需要耕馬來拉犁的,雖然中國古代牛耕才是主流。
但這是因為漢地本就缺馬,因此再用不起馬耕。
而若是如張世平所說,一斤鐵就能換一匹馬。
那自然是用馬耕的效率更高了。
同樣體重的情況下,馬的力氣可比牛大,耕地的速度也更快。
見兩人露出了為難的神色,劉昪微微一笑,說道:「你們一年能賣出多少匹馬?」
張世平急忙拱手道:「約有兩萬匹!」
才兩萬匹?
劉昪眉頭皺了起來。
蘇雙見狀急忙補充道:「馬在漠北不是什麼稀罕物,只要將軍需要,每年十萬匹都能弄到。」
劉昪微微搖頭,道:「你們現在手上有多少匹馬?」
「兩萬。」
「全部賣給本將軍,然後每個月再至少販來五千匹如何?」
「一個月五千...」
兩人互相看了看。
在草原上一匹馬十斤鐵,送到天策府就能換二十斤鐵!
一倍利。
其實不算多大的利益,畢竟他們要去塞外貿易,還要把馬拉回來。
但關鍵是,他們每個月能得到五萬斤鐵!
這對兩人而言,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二十斤鐵,一匹馬!能吃得下嗎?」
劉昪道,他當然也不會敞開了給塞外草原送鐵。
這可是戰略資源,要卡著數量的。
見兩人在思索。
劉昪又看向糜竺和甄儼。
「糜氏甄氏皆為中原大商,暫時每家每個月包百萬斤,沒問題吧?」
每個月百萬斤,也就只有一百噸而已,大概就是四個鋼卷的重量而已,兩台半掛便可拉走......
這根本就不算多大的數量。
漢朝巔峰時期年產鐵十一萬噸。
只是現在潁陽等地的官營鐵廠被破壞,漢朝產鐵量直線下降,這才催高了鐵的價格。
而對劉昪而言。
他根本就不擔心輸出太多的鐵會讓天策府受到威脅——天策府是有煉鋼的技術的。
漢朝的工匠們也能通過不斷摺疊鍛打出鋼來——也就是所謂的百鍊鋼。
但產量有限。
完全無法和天策府相比。
劉昪短期的目標是通過輸出熟鐵收割一筆,好暫時解決天策府的財政上的危機。
而長期的目標。
則是通過低價傾銷熟鐵,摧毀其他地方的冶鐵業——擁有最新煉鐵技術的天策府冶鐵技術比漢朝現在使用的冶鐵技術先進太多了,成本低得多,產量、質量高得多。
這樣一來。
劉昪完全可以通過熟鐵傾銷,擊垮各地還在運營的官營鐵廠。
徹底壟斷大漢朝的冶鐵業。
壟斷的生意,往往是最好做的。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