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三國:廢帝劉辯?吾乃黃巾賊!> 第三十九章、荀文若,郭奉孝!

第三十九章、荀文若,郭奉孝!

  李儒的計策果然毒。

  當天,董卓便在朝堂中宣布,西涼軍找到了病入膏肓的少帝,結果在返回洛京途中死了。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朝堂內的大漢忠臣們自然是不相信的。

  洛京城內剛剛有關於少帝的童謠流傳,董卓反手就來個指生為死。

  世界上哪裡有那麼巧的事情。

  看著臉色緊繃著的王允、袁槐等人。

  董卓心中冷哼一聲。

  這段時間,他已經把朝堂內的大臣換了不少。

  但像是王允、袁槐等人卻一時半會兒動不了。

  「太常卿何在!」

  站在劉協旁邊的董卓手按著劍柄,目光銳利的從每一名朝堂上的大臣的臉上掃過。

  「在!」

  一名文官急忙出列,額頭上的冷汗滴到了崇德殿的地上,他弓著身體,拱手,不敢直視董卓。

  「命你負責國葬之事,以帝王禮厚葬弘農王!」

  董卓話語落下。

  「不可!」

  太傅袁槐上前一步,瞪著董卓道:「諸大臣還未見過弘農王梓宮,豈能草率!」

  「我見過了!」

  董卓冷眼盯著袁槐。

  「弘農王棺槨已覆,爾等莫不是要開棺?」

  董卓怒道。

  「太常卿,此事必須要在十日之內的完成,另外還要快馬通報各州郡!」

  「遵..遵令。」

  .........

  「什麼?給弘農王辦葬儀?少帝崩了?!」

  冀州,渤海郡,渤海郡城南皮城太守府內。

  渤海太守袁紹被驚得花容失色。

  「主公,少帝是生是死很難說,但若是洛京朝廷辦了葬儀,那少帝是生是死也就不重要了...」

  在袁紹下首,袁紹謀士郭圖臉色難看道。

  現在天下諸侯都在串聯,醞釀以少帝名義起兵反董——歷史上,董卓在聽說這事之後,第一時間就把少帝殺了,而現在,少帝不在洛京,董卓便準備辦個葬禮,讓少帝「政治性死亡」。

  袁紹緩緩坐了下來。

  他當然知道這是董卓的陰謀。

  天下諸侯也知道這是個陰謀。


  但董卓掌握京畿,諸侯們對此也無可奈何。

  一旦朝廷辦了葬禮,連少帝陵都建起來了。

  那諸侯們就無法用少帝的名義起兵了。

  「此等毒辣的計謀,必出自李儒之手!」

  郭圖搖了搖頭說道。

  「現在要如何應對?」

  袁紹掃視了一眼帳內諸臣。

  儘管他只是渤海郡的太守。

  理論上,他還是冀州牧韓馥的屬下。

  但因為袁紹誅殺宦官的功勞,以及在洛京時與董卓尖銳的對立,在加上他袁氏子的身份,讓袁紹成為了冀州最有聲望的人物。

  讓冀州牧韓馥極為忌憚,甚至畏懼。

  東郡太守橋瑁假作三公通過驛站發送文書給州郡,號召各地起兵討伐董卓。

  韓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屬商議,問大家說:「如今應當助袁氏呢,還是助董氏呢?」

  韓馥的屬下劉子惠當面反駁韓馥說:「興兵是為國家,如何說什麼袁氏、董氏!」

  劉子惠之言自然是站在了大義之上。

  但韓馥一句「助袁還是助董」便已經表明,在天下人看來,能領導諸侯們上洛的,也就是袁紹而已,諸侯聯軍討伐董卓,便是袁氏、董氏之爭,可見袁紹此時的威望。

  因此,後來袁紹讓韓馥把冀州牧的位置讓給他的時候,冀州上下無不擁護,也就顯得很正常了。

  此時的袁紹也是極有信心,他的官職在諸侯之中不算高,但威望卻無人能比。

  而中平六年已過,接踵而來的是初平元年,袁紹字本初,年與字相合,他也堅信自己一定是那個平定禍亂再興漢室之人!

  「主公,便是少帝崩了,董卓依舊是國賊,諸侯討伐國賊,興復漢室,依舊是占著大義之名,只需聯繫各地諸侯會盟,大軍西進,誅殺董賊即可!」

  郭圖道。

  袁紹點了點頭。

  沒有劉辯的名頭,諸侯討董也是箭在弦上了。

  他扭頭看向了自己另外一名頗為受到他器重的謀士審配。

  「正南,你有何看法?」

  審配回過神來,拱手道:「主公還記得郭嘉郭奉孝麼?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不如招他來問問?」

  袁紹皺了皺眉。

  前些天,審配向他推薦了一個謀臣。

  此人年歲不大,但卻有些傲氣,尤其是他的目光,在看向自己的時候居然有一種審查的意味。


  這讓袁紹不喜。

  袁紹擺了擺手,道:「不必了,此乃軍國大事,不宜輕授他人。另并州有黃巾軍復起的消息,還攻滅了南匈奴王廷,看來這一支黃巾實力不小...若他們與董卓合謀,當如何?」

  對於諸侯們而言,一支能夠攻滅南匈奴的黃巾軍,也是需要注意的威脅。

  董卓起家西涼,麾下嫡系乃是西涼軍,後來又通過呂布吞併了丁原的并州兵。

  涼州、并州都是邊地,一百來年來持續不斷大大小小的戰爭。

  漢人和羌人、漢人和匈奴人、鮮卑人,持續的戰爭也讓西涼兵、并州兵成為漢朝有數的精兵。

  若是再和并州起來的黃巾合流。

  關東諸侯聯軍,未必能斗得過并州、涼州的邊兵。

  .......

  與此同時。

  南皮城內的一處宅邸內。

  木炭在火爐里燒的通紅,驅散了東海之濱的一絲寒意。

  爐子上的陶罐熱著黃酒,兩名年輕士子對坐。

  「奉孝,前些日子你不是去了袁紹袁太守的帳下麼?怎麼,那位袁氏子沒有禮賢下士?」

  其中一名年齡大了一些的士子笑道,和煦的笑容帶著儒雅,不緊不慢的語氣,讓他看起來頗有氣度。

  「文若兄莫要取笑我了,郭嘉才薄德淺,袁太守可看不上...」

  那面容頗為俊朗的年輕人也是笑著回應道。

  荀彧聞言不由的大笑了起來。

  他剛到冀州之時,也與袁本初接觸過。

  這位名滿天下,誅殺閹宦的首功之臣,荀彧卻難為之效力。

  袁紹表面上是個有德之人,禮賢下士,還頗能聽得進諫言的模樣。

  然而在骨子裡,袁紹看似能聽得進勸誡,但卻是個頗為剛愎之主。

  荀彧料其難成大事,如今只是暫住冀州避難。

  荀彧本為少帝劉辯生變的守宮令,呃,也就是負責給皇帝掌管筆墨紙硯的官兒,也勉強算是個天子近臣。

  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

  荀彧不願為董卓效力,棄官而逃,到冀州避難,時值如今之亂世,也有擇雄主而侍的想法。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