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很會玩啊
第191章 很會玩啊
無論是不是從業者,今天的賓客從旭慧公司的成立現場離開,都或是帶著震動,帶著滿腹疑惑,亦或者之以鼻的。
還有人私底下討論,那是和李潔雲一起來的人,「你們說,黃姐那個公園式住宅」
如果是真的,那還安逸嘞!」
「是啊,是啊,還說要建造買得起的房子,不過也只是說說吧!」
「不好賣,現在房子貴了誰買啊,想多了吧」
「能不能批到地還不好說呢,你說搞房地產,他們哪來那麼多錢?」
「房地產要錢嗎?不是和行長關係好就行了嗎!陳旭冉啊,她關係那麼廣,你沒看到今天招行的行長在場,就高高瘦瘦那個,有項目直接抵押,銀行放貸,預售回款,接著拿地,誰會自己出錢啊?搞越大的地產公司,貸款越多,政府銀行都怕你倒了,大開方便之門!這是資本運作!」
「也不好說,這裡面有哪個鏈條斷了,就慘了。所以沒那麼簡單的—黃慧芬我是不看好能做起來的,別只是陳旭冉的一個擋箭牌,到時候人家有關係背景深,直接抽身走了,她們自己陷進去!」
「哎,誰說呢,人家畢竟還是認了黃慧芬乾姐姐的!」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說什麼呢,黃慧芬家以前是怎麼的,大家都清楚,兩人之間無親無故,平白人家會認你當乾姐?也不想想,這裡面水有多深啊——」
「說的也是」
南光公司來觀禮的人,有如是討論的。
也有同業的人在回程的路上,說著黃慧芬提出的這些概念:「公園改造項目置換的土地建房,放銀行抵押貸款一般也就是60%,就算報表做得好,關係到位,給你70%,
80%,這些錢搞那麼多建設,像是黃總說的那些落地,她就算回收購房款,填上利息,還能掙多少?」
「而且工程上要全部用國標鋼筋,材料達標,不達標承諾購房款十倍賠償,我說句實話這年頭哪有卡的這麼嚴格,0.1毫米鋼筋的差距,就是多少錢成本了,施工上面完全照做,要費多少功夫?差不多得了————」
類似於這樣的聲音,也是不少,隨著參加的人返程,星散於城市的各個角落。這本來就是不容於時代的呼喊,會有一些波瀾,似乎最終也會歸於平寂。
時代大潮轟轟烈烈,會捲起各種各樣的思想,理想,充作浪花,泡沫,消失於拍岸的礁石上,或者蒸發於熾熱的陽光,不會為任何人停留。
只是這樣的夜裡,莊妍月隨著父母回家,路上莊雪峰還在和劉君討論張晨家。
「陳旭再有個哥哥是區長,她關係是過硬的,我還在考慮,要不要也給張晨家入一股,說實話,黃姐的那些理念,還是比較打動我。
劉君警了他一眼,「你到底是為了黃姐入股,還是覺得人陳旭冉漂亮入的股?」
「嗨,你說什麼呢,當著孩子,別胡說八道的。我根本就是從前景出發,沒準張晨他們家這公司,還不錯。
你看-因為合鮮居那個地,牽出了我們公司里監守自盜,要是這個地方放任下去,
這個窟窿以後有多大?到時候你真把人給抓了?我帶出來的人,看人家老父母也不好交代。
張晨家接手合鮮居,沒過多久,政策變了,規劃出台,那裡要打造商業,價格一下子翻了幾倍。張晨家第一桶金吧,現在他爸那邊搞了個公司,這麼久了,以前技術線還有人肯跟他出來干,說明什麼,他爸人品還不錯,以前積累了一些東西,讓人看到信心。而陳旭再這麼一個女主持,也肯投資合夥黃姐。我覺得啊-張晨這家人,是有些「運」在身上的。」
莊雪峰道,「你要真說什麼,我說不上來,但我認為投資嘛,有時候就是投資你看中的人,而我是投資的運,這人氣運好,也可以入一股,我就覺得,張晨家這氣運,還是蒸蒸日上的。」
劉君不說話,又道;「你說,張晨她媽那些話,會不會是張晨背後出的主意?」
莊雪峰一愣,「怎麼說?」
「我在文化局,聽王博文上報文化節的時候,第一天說的不清不楚,讓他第二天來,
結果第二天,完全不一樣,條理清晰井井有條,我提前看了他的腹稿,列印的,但是上面有些後來改的東西,不是王博文的字跡。而是張晨的。」
「你怎麼認得出張晨的字,丑嗎?」莊雪峰疑惑。
劉君搖搖頭,「反倒不然,他的字寫得出奇的好,我當時去育德送錦旗,見過張晨寫得作文,都說字如其人,那些字的轉折銳角,就像是機關單位里那些抄寫員要記錄一個會議又快又好的字跡一樣,如果不說是張晨的字,我都懷疑是我們單位里的宋姐譽抄的。」
「他怎麼能給王博文出主意?嘿,也不意外,當初我們一起吃飯,就是他對你提出的文化節概念,當時我們還以為是王博文籌劃的東西。」
劉君點頭,「如果是王博文籌劃的,為什麼最後王博文的稿子裡全是張晨的筆記也可以說張晨擔任了秘書的角色,但這樣的項目,讓當時高二的張晨來深度參與,本身也說明了問題。」
莊雪峰點點頭,「這個孩子,還是有點意思。」
劉君道,「你要投就投吧,反正你搞得也是投資的生意,與其往遠的投,還不如就投近在尺的,我們還能方便觀察,做到心裡有數。」
「是這個理。」莊雪峰點點頭。
聽著父母在車的前座說著張晨家,莊妍月倒是有些心思不屬,她在想張晨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看似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但那寫得極好的作文,黑馬一樣的成績,文化牆板報的驚艷,cosplay的創意和那些想法—就像是今天所見的花園一樣,每每和張晨相處,總能感受到峰迴路轉的那種新奇。
還有莊妍月的眼帘在車行駛倒映著窗外燈光的光影間,明暗相間。
他當時—.是真的?
「妍月!」
「月月!」
父母的聲音打破了她的沉浸。
這才轉過頭,看到車門打開著,車已經到了車庫,劉君站在外面,奇怪的看她。
「在發什麼呆呢?」
「噢!」莊妍月起身,快速下車,動作掩蓋了耳畔的紅霞,「沒,沒有!」
回到家,進入自己房間,莊妍月愣愣的看著桌面,突然拿起桌面的《金題考卷》,攤開來,然後開始刷題。
外面客廳,莊雪峰咕膿道:「小公主怎麼不在狀態,今天我們倆說到她最關心的張晨家,她也是走神。」
劉君道:「她今天不是和張晨一直在一起嗎?難道吵架了?」
莊雪峰了房門,「怎麼會?張晨我看挺穩重的,怎麼會和她吵架?」
劉君又道:「難道欺負她了?」
莊雪峰斷然搖頭:「那更不可能!」又看劉君的表情,「嘶!」一聲,「你是說那種欺負?」
劉君不動聲色,又道,「我去看一眼!」
莊雪峰就豎著耳朵,聽到劉君徑直到樓上,把莊妍月門打開。
「想不想吃水果?哦,你——.做卷子啊——
不一會劉君從樓梯下來,不可思議道:「你女兒在刷試卷呢!看來誤會了!」
莊雪峰開懷:「哎呀,抓緊一切時間啊,懂事了,高三了就是不一樣!」
榕城商報,都市報沒過多久,就刊登了旭慧公司的成立相關報導,因為是陳旭再的地產公司,所以頗受矚目,在報紙刊登後,居然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頭天報紙刊登後,張晨和王爍偉晚自習下課出去覓食,走到書報亭,這時候的書報亭外面會擺一圈報紙,銷量好的都市報,商報,都在其中,現在又是房地產熱階段,很多報紙都有特別針對房地產業的版面。
甚至很多人就是為了獲取這些信息而買報紙。
所以書報亭老闆很聰明的把「榕城房產」版面擺在最顯眼的外圍。
兩人一眼就看到了關於旭慧地產的報導,「這位榕城女主播一姐一一創業成立公司啦!」
「旭慧公司女老闆承諾,未來要打造老百姓住得起的精品住宅!」
土爍偉戳了戳張晨,「你媽上報紙了!」
兩人買了相關報導的報紙,拿回去看,只是上面有人物肖像的都是陳旭冉,很自然,
陳旭冉自帶熱點和流量,只有下方的文字報導中,會有「旭慧地產總經理黃慧芬表示」之類的報導。
總歸是沒有自己老媽的照片的。
饒是如此,張晨也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了,換去年,誰會想到陳旭冉竟然和黃慧芬搞起了房地產?
關於陳旭再創立了一家地產公司的消息隨著報導在榕城大街小巷傳播,甚至本地論壇里也有人討論,當然很多關於陳旭冉背景的揣度,一個美女主持的緋聞,始終是普羅大眾最喜聞樂見的。
當然,這其中關於她的合伙人黃慧芬,就自然而然被人給忽略了。
看到關於論壇的討論,張晨雖然不管黃慧芬和陳旭冉之間的創業,但還是忍不住想看看黃慧芬那番言論造成的影響。
報紙會設有市民回信欄目,一般針對的是前兩期的熱點事件,會有滯後性。
張晨在第三天的下午放學在校外的書報亭買了相關的報紙,看當期的市民回信欄目。
這一期的報紙就是針對前天的旭慧地產成立這個熱點新聞的來信了。
張晨揣看報紙回到教室,展開來。
都市報第一則刊登了一個退休教師的來信:「編輯同志:看到貴報報導的精品房計劃令人振奮!這位女企業家提出『管家服務進社區」與『社區大學」的構想極具前瞻性。我們這代人經歷過筒子樓的集體生活,深知良好社區氛圍的重要性。建議將戲曲、書法等傳統文化納入社區大學課程,讓精神文明與物質生活同步提升。」
「我是一名汽修廠工人,最近工友都在討論「住得起的精品房」,但我算了一筆帳:
按報導中承諾的500元/㎡精裝標準,在城南按照現在的房價,八十平米的房子,至少要賣到30萬,可我們廠技術骨幹月薪才1200元。所謂「管家服務「會不會變相收取高額物業費?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管核查,精裝標準會不會是變相收錢。」
「我是師範大學學生,黃總提出的「社區圖書角+技能培訓「模式,正是我們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的課題。懇請報社牽線,希望暑假能到該項目實習,見證理想照進現實。」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特別關注社區大學的定位。建議開設兒童託管班與家長課堂同步進行,讓主婦群體也能學習計算機等實用技能。另外期待開發商兌現『預留30%小戶型」的承諾,真正解決年輕家庭住房問題。」
報紙刊登的來信肯定是篩選過的,有不同階層對各自利益的關注。
但整體反應的還是對旭慧地產承諾建房的向好期望。
只是張晨沒想到會引起這樣的反響,本來以為是黃慧芬兩人的小打小鬧,看來陳旭再的名人效應在本土帶來的影響,出乎了自己的預估。
但是眼下引起關注並不是好事,因為關注越大,人家自然會注重你的承諾,而張晨知道,自己老媽許下的這些承諾,全是理想化的東西,在這個年代,舉步維艱啊但是也沒有辦法了,攤子已經鋪開,硬著頭皮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實際上也等不到張晨憂慮大家會過於關注這些東西,沒過幾天,新的房產版面上,又開始大篇幅介紹了另一家地產公司的宣言,幾乎就是將黃慧芬說的那些理念,添油加醋,
再加大的宣傳了一遍。
只是這回更高大上,人家還要學習學習新加坡組屋模式,建設高端商品房同時,配套建設面向低收入群體的租賃公寓,真正實現「住有所居「。
針對黃慧芬的管家模式,人家顯得更專業,管家團隊全體具備急救等專業資質,以便獨居老人夜間突發疾病及時響應,參考香港屋苑管理模式,在交付前建立標準化服務流程。
張晨看著這家名為「逸品地產」的公司,心想好傢夥,果然是後世橫行一時的地產界一哥,這個時候就展現出了浮誇的作風了。
逸品地產後世在榕城做到了本土第一,公司在98年創立,這個時期已經是崛起的勢頭上了。只是後來因為時代變革,老闆暴雷,公司面臨各種債務問題。
但是在此後十年,還是狠狠橫行了榕城本土地產圈一時的。
沒想到啊,果然不負盛名,自己老媽黃慧芬理想化的一番言論,眼看好像引起了社會熱點關注,逸品地產就立即拿來用了,而且憑藉更強的營銷和宣發,儼然變成了自己的東西。恐怕沒過多久,就沒人知道這一套最早來自於黃慧芬了。
這是什麼——氣運剝奪術?
這老闆很會玩啊!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