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暮漢昭唐> 第十四章護匈奴副校尉

第十四章護匈奴副校尉

  雒陽,北宮。

  劉宏坐在御榻上,放下手中奏疏,問道:「昔鄭縣令張虞為郎官時,光祿勛時拜尚書令,不知卿可記得此人?」

  劉虞沉吟些許,笑道:「臣怎會不記得此人?乃臣以為張虞年雖為弱冠,但才能出眾,見識不凡,故出任鄭縣令。」

  

  「陛下或不記得此人,但應該會記得《駁募鮮卑為兵疏》。」

  「《駁募鮮卑為兵疏》?」

  劉宏略有記憶,驚訝說道:「朕記得此奏疏乃尚書郎官所奏,莫非此郎官便是張虞?」

  「然也!」

  劉虞微微點頭,笑道:「張虞出身雲中,深諳胡俗,通曉胡語。昔於客曹任郎官時,便為諸卿口譯胡語。故知朝廷欲征鮮卑為兵時,大驚失色,遂擬奏此疏。」

  劉宏露出深思之色,說道:「如此看來張虞乃德才兼備之士?」

  劉虞笑了笑,說道:「張虞年紀雖然輕,但卻少年老成,行事多穩重。今雖舍職而入雒陽救故主,但卻未不顧鄭縣政事。據臣了解所知,張虞自上任半年以來,政績多有建樹。」

  「如除南山食人之惡虎,清多年所積之刑獄,濟千名三輔流民。鄭縣地窄田少,張虞發大族開山借田,增口戶田數。如觀以上之所為,可堪良吏之名。」

  鄭縣離雒陽太近了,稍微派人查下,便能知張虞的政績。今眾人得知張虞即便奔波救王允,亦未放棄治理鄭縣,已是無話可說,反而佩服張虞盡職盡責。

  在這種情況下,張虞名聲在雒陽中漸起。眼下除了能鄙夷張虞出身卑微外,有心之人已是找不到可以詆毀張虞的點。

  而劉虞出於愛才的心理,願幫張虞說些好話。

  「今若繼續羈押張虞,看來倒是朕的不是了!」劉宏搖頭而笑,說道。

  「恕臣直言,陛下本無羈押張虞之念。」劉虞笑道。

  劉宏笑了幾下,對劉虞的話不置可否。

  對張虞這種能為故主出頭的官吏,他頗是欣賞。但欣賞歸欣賞,不代表他會贊同這種行為,將張虞交於廷尉處置,既有出於維護法律的念頭,更有殺殺張虞威風的想法。

  但自關了張虞起,張虞的名聲反而越來越大,不少人希望赦免張虞。這讓劉宏不由猜忌張虞是否故意入獄,好讓他的名聲傳開。若張虞提前預謀入獄以來揚名,而這年輕人的心計也太深了!

  不管張虞是否故意,就今時情況而言,還是要順應人心,釋放張虞出獄。

  劉宏沉吟少許,說道:「王允呈張虞疏,其自言聞并州遭胡劫掠,今欲投身戎伍,為國家守邊,不知卿以為如何?」


  劉虞捋須微思,說道:「今邊塞動盪,選鄉人守鄉土,不失為良策。而單觀張虞才能,武更勝於文,弓馬更勝文政。眼下邊塞有難,而張虞欲為國家守邊,何不如壯其志。」

  鄉人守鄉土乃東漢眼下御邊的基本方針,如幽州的公孫瓚,涼州的董卓二人無疑是鄉人守鄉土的代表。

  并州地區因常年作為漢胡的衝突地帶,自然也有相應的邊人守邊土,如郭縕、王柔、令狐發等人。

  劉宏微微頷首,詢問左右,問道:「并州武官何處有缺?」

  侍中楊琦躬腰而答,說道:「陛下,并州武官少有空缺,今欲置張虞,仆以為不如拜其為護匈奴副校尉,以佐中郎將,內護匈奴,北驅鮮卑。」

  「護匈奴中郎將為何人?護匈奴副校尉又是何官職?」劉宏問道。

  楊琦思緒片刻,說道:「今護匈奴中郎將乃太原王柔,雖與王河內同姓同郡,但卻無親族淵源。而副校尉為中郎將副職,俸祿比千石。」

  「中郎將多有上疏言營兵寡弱,不復舊時之數,懇請朝廷調撥兵馬。故不如令張虞出任副校尉,以增守防備。」

  楊琦字公挺,楊震之孫,楊賜為其從父,而楊彪為其從弟,與王允關係甚好。

  劉宏思慮少許,說道:「既然如此,釋放張虞出獄,拜其為護匈奴副校尉。」

  「諾!」

  很快,張虞將拜護匈奴副校尉的消息便在宮中傳開。

  偏殿內,得聞消息的張讓眼神陰冷,心中多有惱怒,有股力無處使的念頭。

  他兩度下手,強行將王允下獄,若不讓王允吃虧,他的臉往哪放?

  若無張虞橫空出世,獻萬民傘於陛下。他敢肯定,王允即便能出獄,也得脫層皮。而今王允不止出獄,且還更上一層樓,出任河內太守,離開雒陽,這直接將他的臉打疼了。

  張虞小子實在狡猾,從鄭縣令到護匈奴副校尉,直接跑到邊疆任職,讓他鞭長莫及,無法尋機報復。

  而尚書台里,初為郎官不久的荀攸得聞張虞出獄並拜副校尉官職時,心中多有感慨。

  前年,張虞還是與他同飲的友人,今時竟已成為雒陽名人,更是官拜副校尉,與眾人拉開差距。今時想來,當真令人唏噓!

  與此同時,張虞從詔獄裡釋放出來,王蓋、王晨、郭圖、程普、酈嵩、孫資等友人前來迎接,車隊聲勢不小。

  「恭賀濟安出獄!」

  張虞向眾人回禮,笑道:「虞在獄中月余,多謝諸兄奔走,得以令虞出獄。今日出獄歸府,虞當與諸君不醉不歸。」


  「請!」

  「濟安請上車!」

  王蓋已不復初與張虞接觸時所表態出的嚴肅姿態,神情頗是親和。顯然經王允一事,王蓋已不認為張虞不如自己,或是說他從心裡開始敬佩張虞,不認為張虞高攀王氏家族。

  「多謝堂兄!」

  「同請!」

  人群中的孫資眼神中更是透露出崇敬之色,昔日他與張虞同拜入王宏門下,他深受王宏器重,故得以入太學讀書。

  當初與張虞接觸,無非覺得張虞為可交往之人。張虞幫襯他家裡之事,讓孫資視張虞為友人。而後張虞拜了孝廉,與王霽立有婚約,孫資雖為好友而歡喜,但內心深處頗是嫉妒。

  今時隨著張虞愈發出眾,而他一直在太學苦讀,二者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這讓孫資從嫉妒、羨慕、歡喜等複雜感情直接轉化為崇拜之情。

  「彥龍安好!」

  「恭賀濟安!」孫資身形壓得很彎,說道。

  「要不與我同坐一車?」張虞見孫資孤伶一人,邀請道。

  「多謝濟安!」孫資感激道。

  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張晨與孫資同坐一車,驅車前往王府。

  途中,從鄭縣趕來的郝昭、張豐等人策馬在車前開路,挺胸抬頭,好似得到禮遇的人是他們。

  回到王府,王允已設下筵席,為張虞出獄而慶賀。

  宴上,王允喝了幾杯,見自己在宴上,眾人難以放開,便以有事為由離開筵席。

  而張虞自與眾人飲酒作樂,到微醺之時,才被王允叫到後堂。

  「虞拜見叔父!」

  「且坐!」

  王允讓婢女為張虞上醒酒湯,說道:「飲酒不可貪杯,興致已達便可散。若是飲酒至醉,則非君子所為。」

  「多謝叔父教導!」

  張虞跪坐在席上,神情依舊謙遜。

  王允從案几上抽出信件與張虞,說道:「君父來信,言參合塢之事。」

  張虞當即拆開書信,卻見父親在信上講述鮮卑南下劫掠,因提前察覺到胡人發起劫掠,眾人躲入塢中,避免了人員的大量傷亡,僅有十餘人在守城中傷亡。

  在損失上,更多是在財產上,比如外圍的牛馬被劫掠,因劫掠導致了邊塞互市取消,家中經濟會受到影響。

  「如何?」王允關切問道。

  「鮮卑南下劫掠,因有塢堡庇護,並無太多傷亡,僅是財物略有折損。」張虞說道。


  「今人無事便好,錢財乃身外之物。」王允說道。

  「虞也以為如此!」張虞心中的憂慮已散,笑道。

  王允微微頷首,笑道:「關於濟安任命,陛下已有詔令下達。」

  「哦?」

  張虞興致頓生,拱手問道:「不知能否回并州任職?」

  王允捋著髯須,笑道:「據我所說,陛下拜濟安為護匈奴副校尉,俸祿比千石,輔中郎將內都匈奴,外御鮮卑。」

  「護匈奴副校尉?」

  張虞在腦海中思索許久,說道:「自西河郡治南遷之後,匈奴王庭亦隨之南遷。今若出任護匈奴副校尉,我需至西河郡上任!」

  「然也!」

  王允說道:「西河處漢胡之交,毗鄰雲中、定襄、雁門,而今鮮卑南下劫掠,時值用武之際。」

  頓了頓,王允笑道:「濟安離并州多時,今拜官而返,亦能尋機與霽兒完婚。」

  張虞笑笑不語,在鮮卑撕毀合約,南下劫掠之際,出任護匈奴副校尉,他將具備領兵作戰之權。有了兵權,他才能立軍功,並且合法擁有兵馬。

  「對了!」

  王允似乎想起什麼,說道:「濟安此番能出獄,多虧大將軍與太尉幫襯,另光祿勛亦會為濟安言語。故濟安在離京之前,需登門拜訪諸公,以表感激之情。」

  「諾!」

  張虞拱手而應。

  不用王允叮囑,張虞在出獄之後,都會登門拜訪眾人。畢竟拜訪總比不拜訪好,若是能結下情誼,更是件好事。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