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暮漢昭唐> 第三百零九章 趙雲在此!

第三百零九章 趙雲在此!

  第370章 趙雲在此!

  www.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失去組織度的兵馬,其實和豬群沒多大區別,甚至因人有畏懼心理,比亂逃亂散的豬群更好抓!

  故歷代軍事難題便是如何在撤退中保存更多兵馬,而酈嵩選擇抽隊撤軍,其目的就是希望用少數兵馬的性命換取大多數兵馬有序撤退。

  正是因酈嵩撤軍有序,加有騎卒於左右游弋,張郃才不敢讓兵馬自行追擊,而是為了避免被並軍倒戈一擊,每追擊一段距離,便要整理隊形。

  故今從高空中俯瞰下去,能見到並軍千餘精銳留後,阻擊了張郃頗久,才被冀軍擊破。被擊破的留後兵馬發生潰敗,任由冀軍兵馬追殺,僅少數精銳得以脫身逃離。

  與此同時,因有兵馬阻擊張郃,酈嵩所率並軍與冀軍拉開不小的距離,並朝青山口速撤。而張郃擊破留後兵馬後,為了能斬獲更多並軍兵卒,繼續率兵追擊,誓要大破酈嵩。

  這一追,張郃便從白天追到太陽西斜,從劉公橋追至青山谷道。

  沿途中並軍為了能擺脫追擊,不斷捨棄輜重,若非尚有秩序,怕不是丟盔棄甲而逃。冀軍兵將眼饞途中戰利品,然因張郃勒令不准撿拾,兵將只得一門心思追擊。

  顯而易見,酈嵩若盲目用兵,或是慌亂撤軍,將會在張郃的追擊下慘敗而歸。

  然即便如此,亦有掉隊的並軍士卒因跟不上撤軍速度,扔了手中的兵器,向追擊的冀軍士卒求饒。張郃顧不上理會乞降兵馬,僅留數百老弱收攏降軍,而他率大軍繼續追擊。

  太陽西斜時,酈嵩、郝昭連撤三十里,已是能用肉眼見到青山口,這讓並軍兵將鬆了口氣。憑青山道口地形之崎嶇,足以甩開張郃追兵。

  「將軍將至青山口了!」部曲指著前方,激動說道。

  見到眼熟的山口,酈嵩回首而望疲憊的軍士,慚愧說道:「今中張郃之策,乃我之過失,怪我貪功冒進。」

  「走吧!」

  郝昭策馬而來,手中攥著韁繩,安慰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將軍何必自責,今能保全大軍已是不易。況將軍出青山口,亦是為解蒲吾之圍。」

  郝昭之言不假,今酈嵩燒糧斷後兵敗,非是酈嵩莽撞行事,反而是他因戰況所作出的選擇。僅是沒想到這戰機來自張郃所設計策,故意向並軍放出消息,誘酈嵩出青山口燒糧。可以說酈嵩與張郃之間對決,張郃憑先手設伏勝了一籌。

  酈嵩感嘆了聲,說道:「張郃非凡將,用兵多機變。能被袁紹所重,兵略果然不俗,是為我軍之大敵!」

  張郃非袁紹嫡系文武,其以討黃巾建功,任韓馥帳下軍司馬。袁紹入主冀州後,張郃在與公孫瓚交手中屢建功績,得以被袁紹賞識,拜為寧國中郎將。在袁紹為魏公時,今進位討寇將軍。


  如在歷史上,曹操襲官渡時,張郃能被袁紹委以重任,與高覽率兵進攻曹營,從側面便能知張郃兵略絕不能小覷,否則袁紹豈會委託大任於張郃。

  曹操得張郃時,能用韓信評價張郃,雖有誇張成分,但能見張郃兵略;劉備知斬夏侯淵,以不得張郃為憾,可見張郃用兵水平如何!

  僅是張郃臨陣反叛之事太惡劣,以至於曹魏不敢重用,常讓大將督遣張郃。

  見酈嵩誇獎張郃,騎將呼衍樂不然,說道:「不慎中計,何以高估張郃。若張郃深諳兵略,豈會不遣一軍別抄青山口,將我軍覆沒於此。」

  話剛說沒多久,便見右側丘陵上忽然鼓聲大作,冀軍旗幟樹起,喊殺聲響徹丘陵上下,聲勢浩大,則令並軍將士大為恐慌。

  見此一幕,酈嵩神情震驚,今撤逃於此,兵馬已是疲憊不堪。而今張郃伏兵於此,豈不是要團滅大軍。而呼衍樂欲哭無淚,恨不得自扇巴掌,怪自己烏鴉嘴。

  「哈哈!」

  張郃追兵距並軍兵馬僅有數里距離,見到自己安排截斷青山口的兵馬到位,不由得意大笑,謂左右兵將,說道:「張虞帳下大將有四人,分為張遼、張楊、徐晃、酈嵩。其中酈嵩為并州名將,久鎮北疆,名聲響徹漢胡,更有數千兵馬退明公大軍之功,深受張虞所器重。」

  「然觀酈嵩才能,其先中我計,再被我軍伏擊,莫非為虛名之輩。而張楊因姻親幸進,之前已敗我手。唯張遼、徐晃二將不知兵略幾何,能否與我較量!」張郃略有自傲說道。

  「恭賀張將軍!」

  辛評盛讚道:「敵軍兵馬萬人,此番如能大破之,將能重創敵軍士氣,更能助顏將軍破蒲吾,令山東敬服。如明公知將軍功績,必會下令重賞,封侯進官指日可待。」

  張郃故作謙虛,說道:「能輔明公一統寰宇,是為郃之志向。」

  「張將軍忠奉公事,令評敬佩不已!」

  建功之下,張郃的熱血言語竟讓辛評以為張郃是為袁紹之忠臣。殊不知張郃僅是純粹的打工人,能在危急時刻不反叛便是不易。

  在張郃、辛評慶賀之下,並軍兵將見前有伏兵,後有追兵,軍中已是漸生騷亂。

  「將軍撤吧!」

  見形勢不妙,親信連忙勸酈嵩撤退。

  酈嵩看了看左右,再瞧了瞧呵斥不住的兵馬,神情不由恍惚了下。出征之前,他可是信誓旦旦要建功立業。今出師不利,莫要將大軍折損於此不成,而這可是他親手所帶兵馬。

  「君侯授萬人兵馬於我,而今慘敗於青山,我無臉見君侯!」酈嵩悽然說道。

  從張虞一路發家以來,酈嵩幾乎是無往不勝,安有經歷兵敗的滋味?尤其當前身受重任,本欲得勝建功,然今現實兵敗,要將自己一手所帶的兵馬折損於此,這讓酈嵩一時接受不了。


  「走吧!」

  相比心態有些崩潰的酈嵩,郝昭雖不舍帳下兵馬,然他尚能接受。今仗打成這樣,已經沒什麼好說,只能回去向君侯請罪,下次捲土重來。

  「我率兵馬出青山,今兵馬滯留於此,我豈能貪生獨走。伯道可率騎撤走,向君侯回稟報此事。」酈嵩不舍兵馬,有意留下作戰,說道。

  同時,震耳欲聾鼓聲愈發清晰,其中夾雜的呼喊聲讓並軍將士心中愈發恐慌。丘陵上的伏兵借山勢衝殺而下,前排並軍士卒稍作抵抗便逃走,毫無昔日追隨張虞無往不破的並軍雄兵模樣。

  不僅於此,追擊的騎卒策馬衝鋒,雜亂的馬蹄聲所帶來的震懾,讓尾部步卒大為慌亂。昔日驍勇的並騎或許是中伏緣故,心神不由大亂,竟阻擋不住冀騎的衝鋒。

  見將士慌亂而走,軍官們怒急攻心,連連抽打屬下,然卻無濟於事。不少兵卒脫離大部隊,向著青山口逃亡,仿佛回到青山口便能得生。

  見酈嵩遲遲不肯走,而敵軍已與本部廝殺成團,郝昭著急說道:「將軍為君侯器重之將,於山西多有名望。今若折損於此,豈不讓軍心動搖。勝敗乃兵家常事,待君侯率兵出山,將軍重振旗鼓,未必不能大破張郃。彼時取張郃首級,再祭奠是役死難軍士。」

  酈嵩有意出逃,然礙於顏面,實在是做不出這種事。畢竟張虞帳下大將中,他可是能與張遼、徐晃齊名,而今若是棄軍而走,不僅無臉見張虞,更無顏回見眾將。

  最⊥新⊥小⊥說⊥在⊥⊥⊥首⊥發!

  總之,酈嵩身上的形象包袱重,他可不似善機變的張郃能夠做出臨陣倒戈,及棄馬而逃等事。

  在酈嵩內心糾結之時,忽然便聞左右親信驚喜呼叫。

  「將軍!」

  親信指著青山口道,喊道:「我軍援軍到了!」

  酈嵩、郝昭二人尋聲望去,卻見一支騎兵打著『趙』旗如迅風般而出,來將不是別人,正是追尋二人的趙雲。

  見此一幕,振奮了並軍將士士氣。甚至之前脫離軍伍而出逃兵卒,見到熟悉旗號不禁止住腳步,欲觀戰場形勢,看是否要歸隊廝殺。

  「度遼勿憂,趙雲在此!」

  趙雲持槊策馬,率數十騎快行,直向將旗奔去。

  酈嵩驅馬迎上,在道口與趙雲相會。

  「度遼!」

  「子龍來得正值時候!」

  酈嵩激動說道:「張郃追擊在後,伏兵夾道而擊,我軍兵馬潰散,軍令難以下達。雲中、西河二軍為並軍精銳,勞君率騎迎擊,看能否救出大部。」


  趙雲向酈嵩拱手,正色說道:「雲已初知形勢,今張郃追殺急切,我軍如若撤出,恐山東形勢難以挽回,張燕敗歸井陘,君侯將失連通幽州之道。雲率兵至此,願一試張郃勇武。」

  「善哉!」

  酈嵩大喜過望,毫不在意自己主帥身份,說道:「子龍如有計策,則嵩與伯道願受子龍差遣,率軍奮進並擊張郃。」

  酈嵩倒是坦蕩,他雖在意形象包袱,但他卻更在意將士性命,以及山東之形勢。畢竟換一種角度考慮,酈嵩作為主帥,今如能反敗為勝,他自有一份功績。

  見酈嵩將指揮權交於自己,趙雲神情收斂,說道:「昔度遼虛張聲勢以驚袁紹,而今不如以此計再退張郃。」

  「當下形勢大利張郃,欲讓張郃深信,需驚擾張郃。」酈嵩說道。

  「雲願為也!」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