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司隸校尉鍾繇VS曹操
第759章 司隸校尉鍾繇VS曹操
正在哭泣的曹操聽到親兵的提醒,忙用粗糙的手掌擦乾臉上的淚水。
迷迷濛蒙之中,他就看到蒙陽方向火光沖天。
曹操眸子猛地一縮,心臟像是被人用手拽住一般。
怎麼可能!
自己不只是中計,而且連滎陽都守不住?
曹操只感覺頭頂脹得讓他崩潰。
下一刻,他慘叫一聲,兩眼一黑,直挺挺地從戰馬上墜了下去。
親兵紛紛撲了過去。
「主公!」
「主公啊!」
眾親兵圍著曹操,都失去了方寸。
就在不知所措時,一騎飛奔而來。
赫然是許褚。
許褚滿身血污,手中兩根鐵錘都丟了一根。
擠開親兵,許褚看著昏死的曹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主公昏死過去。
一萬精銳逃不出來。
自己的四百宗親子弟全部戰死。
許褚哭得聲嘶力竭。
然而,他沒有在原地不動。
敵軍就在身後。
如果不趕緊逃走,待會追兵殺到,主公就在劫難逃。
許褚一邊將曹操抱了起來,翻身上馬,一邊對眾親兵哭道:「主公之前說過,他早已經做好中計的最壞打算。」
「如果中計,就往西跑,和司隸校尉鍾匯合,再想辦法重整旗鼓。」
「所有人速速跟上!」
說完,也不顧其他人,朝著西方策馬狂奔。
眾親兵緊隨其後。
烏巢的戰場也在黎明時分徹底結束。
曹操和于禁的一萬精銳,戰死一千多人。
其他人,全部選擇投降。
田豫繼續坐鎮烏巢,並且整頓俘虜。
張邰、司馬懿、高順和徐榮則率軍直奔滎陽城和張遂匯合。
趕到滎陽城,看著滎陽城徹底被攻破,張邰、司馬懿、高順和徐榮等將士都興奮得手舞足蹈起來。
此時,張遂在滎陽城府衙大廳。
看著張邰、司馬懿、高順和徐榮等人瘋狂大笑著走進來,張遂看了過去。
張部、司馬懿、高順和徐榮等人笑聲停在進門的剎那。
只見府衙大廳擺放著一具棺。
張遂正站在棺檸旁邊看著他們。
張部、司馬懿、高順和徐榮等人紛紛乾咳。
張部一邊小跑著上前,一邊安慰張遂道:「主公,節哀吧!哪位將軍戰死?
》
待到棺檸旁邊,向裡面看了一眼,張部鬆了口氣,感慨道:「也是條漢子。」
眾人紛紛圍了過來。
待看到棺里躺著的是荀攸時,眾人神色都有些複雜。
司馬懿道:「想當初,國賊董卓禍亂朝廷,荀攸帶著一群俠義之士想要為民除害,事情泄露,他也絕不逃脫。」
「真是忠肝義膽。」
「只是,他和他的叔父荀或一般,不知道他們到底忠的是大漢朝廷,還是曹操那閹黨。」
張遂看著荀攸的屍體,也點了點頭。
不過,不管是忠於誰,這般有勇有謀的人戰死沙場,都讓人很是惋惜。
在張遂等人緬懷荀攸時,滎陽城西四十里處,赫然是一處營寨。
此刻,營寨的東門打開。
一群將領簇擁著一個身穿鎧甲,但是看起來文文弱弱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司隸校尉鍾。
此時,鍾看著東面的天空,神色極其複雜。
一個青年文士策馬上來道:「主上,我們難道不直接去滎陽城嗎?」
「都已經確定大將軍拿下了滎陽了。」
「我們也好慶祝一番。」
回頭看著眾將領,青年文士笑道:「大家都興奮得很。」
「這些年,我們可是忍得好苦。」
「如今,我們終於可以開身份了!」
鍾看了一眼青年文士。
青年文士名叫張既,他的主簿,馮翊高陵人。
之前曹操數次徵召他入許都為官,張既都不到任。
是鍾親自到他家拜訪他,邀請他出仕,他才出山的。
之前他能夠遊說韓遂、馬騰等人入朝為官,這張既立了大功。
此刻,見張既這麼說,鍾嘆息了口氣道:「再等等。」
「如果司空沒有死在戰亂中,他就要到了。」
「好歹也共事一場。」
「如今,我送他最後一程。」
眾人聽鍾這麼說,這才紛紛安靜下來。
張既也識趣地退到後面,不再言語。
不過,他倒是哼起了小曲。
今日滎陽城一破,這天下已經徹底改姓了。
之後的,都是小問題。
果然如鍾所言,這次沒有等多久,東邊天邊就飛奔而來數十騎。
為首一人,赫然是曹操。
曹操身後,則是許褚和數十個親兵。
曹操昏死過去沒有多久就醒來了。
看著哭成了淚人的許褚,曹操都不敢睜開眼睛,只能假裝繼續昏死。
一直到許褚哭完,曹操才「甦醒」過來。
主僕二人誰也沒有再說話。
他們以曹操為首,直奔司隸校尉鐘的大軍駐地。
一路上,他們心驚膽戰,就怕再遇到河北大軍的埋伏。
好在都是虛驚一場。
此刻,一行人都心力交。
曹操甚至感覺腦袋要炸裂開來。
烏巢丟了一萬精銳。
滎陽又丟了。
曹操想想這局面,就感覺無法忍受。
好在終於遠遠地看到了司隸校尉鍾大軍的營地。
而且,他們看到了鍾帶著一群將領正在營寨入口處等待。
曹操這才感覺緊繃的神經鬆了許久。
兩腿一夾馬肚,曹操揮動了下手中的馬鞭還有機會!
司隸校尉鍾這裡,還有最後的機會。
雖然形勢危急,但是,總好過當初自己為父報仇,圍困徐州治所城,突然聽到消息:陳宮背叛,引呂布入駐兗州,兗州除了兩座城池,全部淪陷!
當時,他才是真的絕望。
他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是立馬回去看看。
從荀或和程昱那裡確認了情況屬實,他當即想要投降袁紹,以後安心做個臣子。
而如今,自己只是丟了滎陽而已。
鍾見曹操過來,沖身後眾將領看了一眼,這才帶著眾將領迎了上去。
雙方會面,紛紛下馬。
鍾朝曹操行了一禮道:「司空,昨夜我想趕去滎陽營救,然而來不及了。」
「敵軍甚眾。」
「我這一萬來人,根本不是對手。」
「而且,一旦出手,就容易暴露我們的位置,引來廝殺。」
曹操握住鐘的手,感嘆道:「做得好,元常,你立了大功!」
「我素知你聰穎,果然如此。」
「如今那小子太強,我們保留將士,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