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東歐的雄鷹> 第655章 後記 皇帝生平介紹

第655章 後記 皇帝生平介紹

  第655章 後記 皇帝生平介紹

  彼得一世,1380年生於瓦拉幾亞的肯普隆格。是羅馬皇帝米爾恰一世的長子。

  1391年開始,彼得一世成為了多布羅加的領主,並率兵抵擋住奧斯曼帝國的進攻。在父親米爾恰一世占領摩爾多瓦後,短暫出任當地的總督,並為穩定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𝘴𝘵𝘰9.𝘤𝘰𝘮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1400年,米爾恰廢掉巴列奧略王朝末代皇帝約翰八世,自己登基為帝。開啟羅馬帝國的巴特蘭王朝。彼得成為帝國繼承人,同時開始四處征伐,恢復羅馬帝國的疆域。

  1400到1410年,彼得帶領軍隊陸續收復了安納托利亞、塞爾維亞等地,將疆域重新恢復到馬其頓王朝時的疆域。同時積極向北擴張,占領了烏克蘭的大片地區,將裏海變成自己的內陸湖。

  在外交上,帝國扶持匈牙利的瑪麗和那不勒斯的拉斯洛來為帝國打造屏障。又支持二弟米哈伊和三弟弗拉德分別成為莫斯科大公和布蘭登堡選帝候,走出了家族勢力擴張的第一步。

  1410年,米爾恰一世退位,結束了他將近十年的皇帝生涯。彼得登基,稱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對以麥加為首的異教徒勢力進行打擊,同時拉攏不同派系的新月派教徒為帝國工作。憑藉寬容的理念,從其他地方投靠羅馬帝國的異教徒達到高峰,他們成為羅馬帝國的臣民,為帝國繳納賦稅。

  而在西方,情況就只剩下打擊。彼得一世出兵占領的羅馬,在經歷一千年的失陷後,羅馬重新歸羅馬帝國管轄。

  而對於帝國的敵人—威尼斯,彼得一世也是毫不留情,將所有人都變賣為奴,並且用土填平威尼斯的河流。這個曾經叱吒風雲的商業共和國就這樣成為歷史。

  從摩爾多瓦、奧斯曼帝國,再到波蘭、教宗國、威尼斯。超過八個國家被羅馬占領或者聯合其他國家占領,徹底實現了對東歐的主宰。

  彼得一世的高光時刻自然是1420年出兵占領麥加和麥地那,當地民眾為彼得送上天房的鑰匙。彼得在這裡設立麥加專制公,由皇帝本人擔任。

  除了開疆拓土,彼得一世還多次派人向東方聯繫。特別是最強大的明朝,彼得一世在位期間就派遣了四次大規模使團前去。在明太宗到明宣宗時期,兩國關係穩中向好。

  後來,因為明英宗北上出了點問題,加上沒有對海上的需求,開始進行海禁。但因得益於羅馬帝國的貿易利潤和對方承包海防的好處,僅在寧波和天津各留一個港口使用。其他人不得下海,違者全家處死。

  而羅馬尼亞也在最重要的印度建立殖民地,東方重要的航道都被占領,這為帝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在征服阿拉伯半島後,彼得一世開始將重心放在國內治理。通過東方來的考試制度來建立忠於皇帝的官僚階層,並鼓勵農業開墾和工商業發展。

  彼得一世在他的官員看來他十分勤奮,因為經常工作到半夜,被指和查士丁尼一世一樣,是一位「不眠的皇帝」,他親自管理許多事情。對城市和省份的管理也非常關心。

  而就在他出征回來後不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編纂的百科全書完成。裡面涵蓋各地歷史、文化、地理、特產、經濟等方方面面。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作品。因為這個,為後世史學家研究歷史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彼得一世的治理下,羅馬帝國重新煥發出活力。從1420到1440年間,羅馬遭受了三次西方十字軍和六次東方進攻,但都被擋了回去。彼得一世再次領兵出征,帶領匈牙利和布蘭登堡聯軍將原本就碎的神羅打的更是碎了一地。逼迫西吉斯蒙德同意將布蘭登堡選帝候提升為普魯士國王。羅馬帝國恢復地中海和東歐霸權的情況基本完成。

  1444年,彼得一世退位,將皇位傳給皇太子亞歷山大。結束了他34年的在位生涯,隱居在康斯坦察的大修道院。

  1453年5月29日,羅馬帝國巴特蘭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彼得一世去世,終年73歲。在他死後,全國哀悼。這位為歐洲,乃至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君主,最終葬在聖索菲亞大教堂,教會將他進行封聖,民眾稱他為彼得大帝,而他的榮譽也成為歷代皇帝想要達成的目標。在此之後,羅馬帝國沒有進行過一次王朝更迭,巴特蘭王朝統治帝國超過600年,直到現在。

  如今,紫色雙頭鷹依然飄揚君士坦丁堡的上空。他還是那個羅馬帝國,榮光永存。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