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瓦拉幾亞經濟發展效果
第43章 瓦拉幾亞經濟發展效果
年底的波雅爾會議上,摩爾多瓦的15名波雅爾也參加了會議,他們都是支持大公的。因此,那些反對派貴族再想怎麼鬧事也沒有辦法了。
更何況,兩國統一後,他們賺的錢也不少。這下更沒有理由去反對大公了。
大公的勢力在會議上形成壓倒性優勢,於是通過了一系列練兵和稅收法案,所有波雅爾都要開始繳稅,只不過按照實際情況來進行減免。
當然,米爾恰最關心的還是新首都的建設。布庫爾耶什蒂是瓦拉幾亞首次大規模使用農奴勞役,將近一萬名農奴和一萬名自由民在工地上建設。
這裡本來是一個要塞,在得到定都的消息後,不少建築隊開始承包大大小小的工程。一些貴族和商人也在這裡購買土地和房產定居,他們都是支持大公的勢力。當然,他們在新首都的建設和貿易中更容易發揮作用。
瓦拉幾亞的經濟逐漸發展後,其他國家的城市也容易受此影響,比如匈牙利的邊境城市布拉索夫。
布拉索夫位於匈牙利南部,這座城市被南喀爾巴阡山脈包圍著。而匈牙利國王的努力下,布拉索夫城成為連接歐洲和奧斯曼帝國的一個重要商站。此外,這個城市的免稅政策令當地的薩克森人得以獲取暴利,並加強他們在當地的政治影響力。而這些富庶的商人,更是當地具獨殊風格建築的始作俑者。
布拉索夫後來成為德意志騎士們的封地。自此,新殖民者開始不承認當地居民的特權,更不再認同他們作為公民的身份。這使得他們不能再在當地經營手工業的生意。
他們開始轉移到瓦拉幾亞,在邊境處定居。
瓦拉幾亞生產的麻布、牲畜、蜂蠟非常受歡迎,一些商人就開始從事轉口貿易,將這些東西販賣到其他地方。而因為大量商品的進入,布拉索夫的紡織業停滯不前,畜牧業開始萎縮,而上層貴族商人還在一個勁的壓榨,於是,東正教成為那些底層民眾的唯一信仰。
東正教會以克盧日為中心,團結那些受到壓迫的民眾。瓦拉幾亞文字也傳播了過去,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親瓦拉幾亞勢力,不過那些貴族懶得管,只要不耽誤自己賺錢,愛怎麼弄怎麼弄。
米爾恰在波雅爾會議上正式宣布,廢除之前大公打造的銀幣杜卡特,改用銀幣列伊和銅幣巴尼為官方貨幣,並且以瓦拉幾亞文字作為官方文字。
得,人政哥一千多年前完成的東西現在才在瓦拉幾亞實行。不過也不晚,起碼還沒到19世紀那個以強為尊的時代。割地、賠款、被吞併、被掌控,想都不敢想。
除了這些,在今年的波雅爾會議上,米爾恰宣布又一件大事:設立參政院。參政院和御前會議不同,參政院是常設機構,由各部門負責人、大主教和法官組成,大公在這些人中選出一人作為宰相(彼得的建議),負責輔佐大公和主持政府工作。
參政院分為五個廳,第一廳負責立法和行政;第二廳負責商貿、手工業、貨幣;第三廳負責監視;第四廳負責財政;第五廳負責外交。
米爾恰的權力開始逐漸集中,而他也擁有拉一派打一派的政治手腕。他大量的提拔那些識字會讀寫的商人和破落貴族子弟,但同時在經濟上給予波雅爾特權。四捨五入下來雙方都能夠滿意,這樣就能維持王朝的統治。
給予貴族經濟的便利包括:貴族可支配在其土地上的作坊與工廠;貴族可在其世襲領地上建立交易中心,但其開市日期應與鄰近市場錯開;貴族有權在城市擁有、建築或購置住房與工廠,貴族可銷售符合法律規定的任何貨物,不得禁止貴族擁有或建立各種作坊、工廠。
貴族為增加收入,大規模興辦實業,開展貿易活動。其興辦的實業大多採取以下三種形式:「1,如果貴族個人具有經營才能,可以毫不困難地借到資金,興辦實業;2,如果資金和其他資料齊備,貴族就會利用地產從事製造業;3,地主與能夠提供他所缺少的資金、經營經驗的商人或農民合夥辦實業。」而他們廣泛加入到貿易中,其改革阻力也就小了很多。
康斯坦察是瓦拉幾亞最大的商業城市,擁有商人296人,其中負責外貿的26人。瓦拉幾亞國內商業通過店鋪、集市和市場來進行,在商業流通領域,商人大獲其利。
在對外領域,彼得的重商主義開始出現效果。瓦拉幾亞後半年在關稅的收入增長了三成,絲綢、蜂蠟、牲畜和葡萄酒的收入增長最快。瓦拉幾亞開始形成初步的富商階層,他們活躍在匈牙利、君堡、奧斯曼、波蘭立陶宛等地。當然他們也搶奪了原本屬於熱那亞和羅馬商人的利益,特別是在給君堡運送糧食時,他們總能用最好的價格給運送。而康斯坦察造船廠的建設也讓自家遠洋航行成為可能。
彼得預訂了第一批熱那亞船隻已經到貨,這批有10條商船和五條護衛船的船隊就是瓦拉幾亞商會的第一支貿易船隊。他們帶著滿滿當當的貨物來到加拉塔,隨後轉向特拉比松和北高加索,努力的使瓦拉幾亞在黑海貿易中擴大份額。
當然,瓦拉幾亞也是會發國難財的。就比如處在生死存亡的保加利亞,糧食價格不知道漲了多少,而瓦拉幾亞的糧食和各種副食通過久爾久出售,而農民的囤貨行為又讓價格抬升。一來一往,保加利亞的財富就流到瓦拉幾亞去了。
至於特蘭西瓦尼亞的礦產、波蘭立陶宛和波西米亞的奢侈品都開始流入瓦拉幾亞,這個落後的小國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趕。並且很快還要在新的一年裡讓周圍刮目相看。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