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勸農

  第620章 勸農

  如果說在劉辯心中有什麼比紡織技術進步更加重要的技術進步的話,那一定就是耕種技術了。

  九月,冬小麥播種之際,劉辯於雒陽親率耕田。

  滿朝公卿大都在場,但全場的注意力都在皇帝這邊,而在皇帝身邊,則是整日在外奔勞,才回到雒陽未久的勸農校尉。

  「荊揚徐等地傳來公文,稻穀業已豐收,亟待耕種冬麥……其中卿早年推廣之功,絕不可沒!」劉辯用三腳耬車種了一會麥種,便將之交給身邊的黃敘,自己轉而同棗祗說起了話。

  水稻秧苗移栽技術看似簡單,但要和稻麥輪種結合在一起,再搭配在棗祗的主導下進一步加速發展的精耕細作,實則非常複雜。

  實時更新,請訪問sto9.𝙘𝙤𝙢

  但經過棗祗數年的努力,以及朝廷、官吏、百姓的支持配合,如今效果已經逐漸顯現出來了。

  「臣不敢居功,秧苗移栽源於陛下,而推廣之時,上下齊心,臣不過盡本分而已!」棗祗並未居功自傲,他如今負責北方的小麥新種子……雖然新種子這兩年表現的很好,但在棗祗看來新種子的可靠性絕非一兩年就能簡單驗證的,棗祗有些擔心天子急於推廣新麥種。

  「卿關於繼續驗證新麥種的奏書朕看過了,是穩妥之舉,就按照卿所言去做。」劉辯繼續說道。

  棗祗沒想到自己剛想到這一點天子就讓他一下子安心了,欣喜之餘,原本就打算上書言的事,乾脆決定在這個時候進言道:「陛下聖明!今北方各地,種麥者愈多而種粟者愈少,然臣在北方,觀百姓以麥為食,皆以鍋蒸之,一如稻粟,百姓謂之曰麥飯。然麥飯粗糙,難以下咽,食入腹中,又易克化不良,以致腹痛。民間有人以此言,麥飯有毒也。」

  「然若以麥磨為面,則幾無此憂。臣觀之,蓋因石磨於百姓而言貴重……今之石磨,或以水力,或以畜力。北方河流不及南方,小型溝渠之水亦不足以驅動石磨。而畜力又耗費頗多……今百姓較此前富足,便是能付得起磨麵之費,然民間石磨亦不足用也。」

  棗祗的這一番言論倒是有些出乎劉辯的預料,不過仔細一想他也明白,此前為什麼沒人跟他提起這個事了——畢竟此前天災人禍不斷,能有的吃就不錯了,而今從麥飯到到麵食不過是從餓不死到正常飲食的合理追求罷了。

  念及此處,劉辯對棗祗說道:「既是卿所提起,那卿便就此事上一份奏疏,計一計各處共有多少石磨,估算一下需要添加多少石磨。」

  劉辯覺得,這種社稷百姓福祉的事情朝廷還是要予以支持的,就算國庫不能出全部,也可以給予補貼,協助百姓獲取石磨。

  而且,這一年算是一個豐收年,即便考慮到修建運河的支出,國庫應該也是有盈餘的。


  棗祗聽後,當即應命。

  作為勸農校尉,這些年他走南闖北,下面也聚集了一群活躍在鄉里之間的幹吏。這些對於旁人來說的難事對他來說並不算難,遑論他本就對此事有所關注。

  見棗祗之餘,劉辯又見了小麥良種的培育者,屯田校尉李業。

  在接見的最後,劉辯拍板將二人拜為關內侯。

  也就是如今李業的麥種還缺乏時間的驗證,不然妥妥的封侯之功。

  至於棗祗,哪怕說水稻秧苗移栽技術是受劉辯的提點,但在其研究農業的過程中,極大的加速了本就在發展過程的精耕細作。精耕細作四個字,看起來也很簡單,但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從耕種的時節、種子和農具的選擇,再到播種的方式、引水灌溉的時機,還有什麼時候下地除蟲除草,都是需要一步步試驗總結出來。

  在劉辯看來,待到將來,列侯亦可期也。

  雖然棗祗和李業都不是因為軍功而封關內侯的,但無論是此前馬鈞的列侯還是此次,都幾乎沒有人提出異議,畢竟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兩者的作用絕對不遜於軍功。

  在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農業的重視之後,劉辯回到了皇宮之中。

  他準備先去西宮拜見何太后,自從南陽一行之後,何太后整個人較以前都開朗了不少。劉辯到達宮室前時,還能聽到裡面傳來的陣陣笑聲,有婦人的,還有孩童的。

  劉辯入內,只見他的兩兒一女正輪番騎在一個木狗身上,玩的正高興,而木狗設計精巧,竟然還能移動。

  而在場陪著何太后的,除了劉辯的妃嬪之外,還有另一個劉辯有過數面之緣的人——黃月英。

  對於黃月英,劉辯的態度有幾分複雜,畢竟「搶」了人家的丈夫。

  見禮之後,劉辯簡單跟後宮中人說了一些耕田的經過的趣事——譬如身體一直不太好的董司徒並不服老,自詡年少時也有過耕田的經驗,結果反而弄壞了耬車,好不尷尬。

  好在後來董司徒總算找回了曾經的手感,也找回了丟掉的顏面——起碼他耕種起來比以袁術為代表的幾乎沒有碰過農具的官吏強了不知多少。

  當然啦,因為袁歆的緣故,劉辯並沒有提起袁術的表現。

  在場的氛圍並沒有因為劉辯的到來而冷卻,只有黃月英,在妃嬪及宮女內侍之間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未久,劉辯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就在他準備起身離開去處理公務之際,忽然有小黃門前來通報——連日大雨,漢中漢水溢,流人民!

  這下,劉辯連一下耽誤都無,立馬回了雲台殿。

  而就在劉辯離開之後,聽到水災消息的黃月英心中不免有些為受災的百姓擔憂,並在心中盤算著她是否能為受災的百姓做些什麼。

  這時候,與她友善的蔡琰同樣面帶憂色地對她說道:「過去郡國每逢災禍,陛下常憂慮不止,漢中以稻為主,今正當收穫,不知會不會有糧倉被漢水衝垮……」

  黃月英在來雒陽之前,曾經聽說過很多關於雒陽的傳聞,其中特為尤甚的乃是奢靡……不過在抵達雒陽之後,黃月英不得不承認就算雒陽有作風奢靡的權貴,但起碼皇帝和皇后都非奢靡之人。

  這時,黃月英看著正被騎著的木狗,想到漢中道路和荊州的山地一樣,都有崎嶇難行的路段……或許,她可以嘗試改進一下木狗……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