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琅琊老鄉
第83章 琅琊老鄉
曹嵩看出了曹操的糾結,當即就要展示一下作為父親的權威,振一振父子綱常,道:「阿瞞有何可猶豫的?難道信不過為父的眼光不成?」
又道:「太子身為嫡長,內有皇后,外有兩位國舅引為助力。早些年雖有今上寵愛幼子之說,可自太子入宮以來,今上的種種表現,未嘗不是關愛之意。
太子雖三月方才冊封,然此前太子無儲君之名而有儲君之實久矣。
你久不在京中,回來後又投身軍中,不知道這些並不奇怪。」
曹嵩說的這些曹操其實都是聽說過的,他反問道:「阿父為太子率更令後打算如何履職?」
「自然是太子說……咳咳,自當以東宮為重!」
曹操心知肚明,這問題問了也是白問,只是他心中仍覺得不踏實,道:「阿父,我想拜見太子,不知可否。」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
雒陽的曹操還在糾結感慨。
而荊州王睿則甚是高興。
太尉馬日磾以趙昱作為使者前來南郡江陵拜訪他,溝通移民事宜。
言談間王睿竟發現趙昱與他一樣,也是琅琊郡人。
這說明馬日磾對他很看重啊!
高興之餘,王睿不忘問起家鄉臨沂縣的災情。
趙昱一一作答。
臨沂靠近琅琊郡南部,算是災情比較嚴重的地區了。但被大水沖毀的一般都是窮苦百姓的土屋,豪族的高牆大院大都依然堅挺。
王睿之兄王融也算是琅琊名士,可趙昱與之無甚交往,這才不知道王睿。
又談及府中別駕從事諸葛玄為陽都縣人,喚來作陪。
陽都是趙昱所在東莞縣的臨縣,趙昱雖與諸葛玄也沒有交往,卻也聽過諸葛氏的名聲。
論及公事,王睿只道待宴會之後,還有從事鄧羲等官員亦作陪。
一時間,好像除了趙昱,所有人都很開心。
宴後,趙昱終於忍不住,再次問起荊南可選好了安置地點。
王睿卻在這時訴起苦來。
原來,自蓋勛走後,以張羨接任長沙太守。
張羨此人性格倔強不順,他此前先後在零陵、桂陽二郡擔任縣令,頗得民望。
他看不上王睿,認為其不能平亂,而王睿也覺得張羨一點都不文雅,二人兩看相厭。
武陵太守曹寅更是與王睿素有矛盾,只是抓不到對方的錯處,不能以彈劾使對方罷官。
荊南四郡中靠北的兩個剛好與王睿不和。
王睿遣人去詢問安置地點的準備情況,要麼敷衍,要麼推託,只知道確實在準備了,至於準備的情況如何?
全然不知。
聽到此話,趙昱哪裡顧得上什麼同鄉之情,只覺得王睿無能到了極點,怒道:「朝廷最初定策時便只暫定下五萬戶安置荊南,使君既不能協調,為何不早日上書言明?」
移民荊南四郡,肯定不可能一刀切地將人口均分為四,開發程度最高的長沙郡必然要多留一些人,地理環境差一些的武陵、桂陽自然要少留些人。五萬戶,二十餘萬人,不算多也不算少。在災後統計中,即便有土地作為大餅,願意遷徙定居的五萬戶百姓還尚未湊齊。
在不執行強制手段的前提下,移民的效果遠沒有劉辯想像的那麼好,甚至,有財產皆沒者寧願為奴,以此逃避個人的賦稅和徭役,也不願背井離鄉生活。
不過考慮到就算遷徙的百姓不足,也可以動員本地的蠻族編戶齊民,遂未改政令。
見場面有些僵持,治中從事鄧羲連忙打起了圓場:「元達勿擾,此二郡太守必不敢違背朝廷詔令,必然已經備好了土地。」
諸葛玄也道:「公若不信,玄明日便與公順江而下,待到長沙,君一見便知。」
趙昱這才收斂怒氣,想起主客之別,如今可是在對方的地盤,但又放不下面子,只匆匆拱手,言明明日去長沙郡,便告辭回驛捨去了。
唯有王睿自覺偷雞不成蝕把米,後悔道:「悔不聽二位的良言。」
諸葛玄與鄧羲很是無奈,他們早就勸過王睿別想著借這個機會去攻擊張羨和曹寅。
起初王睿倒是接受了他們的建議,但奈何當知道趙昱是同鄉之後,王睿終究是按耐不住激動的心。
結果……
「這該如何是好啊?」
諸葛玄安慰道:「我明日陪同元達公前往長沙,路上一定多同元達公說和,使元達公勿向他人提起今日之事。」
鄧羲也安慰說:「若其考察長沙能安置受災百姓,想來也不會同使君計較。」
王睿再度嘆息:「想不到我竟要靠張羨忠於職守來救我。」
鄧羲與諸葛玄對視一眼,兩人往日也沒見王睿這般進退失據啊,一時無言。
作為琅琊老鄉,諸葛玄以為王睿大概是關心則亂吧。
而出身南陽的鄧羲則想到,若當初王睿徵辟他時是這種表現,這屬官誰愛當誰當!
……
次日,趙昱果然沒和王睿告別,直接與諸葛玄一同出發往長沙去了。
路上,諸葛玄好說歹說,口乾舌燥,直到說的趙昱面露不耐之色才停。
但奈何趙昱一直沒改變主意。
諸葛玄又不敢真的讓趙昱永遠閉嘴,只能絞盡腦汁地去想別的辦法。愁的頭髮都掉了不少。
待進入長沙郡內,郡守張羨聽聞消息,立馬召集長沙郡北各縣令、縣長齊聚迎接。
張機亦在召喚之列,他心知移民之事刻不容緩,也沒時間苦心鑽研,只把一些最基本的寫了出來。
待收到郡守召喚後,他知張羨在荊南素有人望,便私下裡先向張羨奉上成書。
如今的他還未有未來的成就,書也是倉促間寫成的,但他了解荊南的氣候變化、毒蟲草藥,光是將這些匯聚在一起,便已經是大功一件了。
張羨不是庸人,自然看出此書的價值。
他對張機早有耳聞,不願意占這個便宜,將書還給了張機,道:「虧你還與我同為南陽人,竟以為我會奪下屬的功勞嗎?此書既是你所作,自該由伱獻上,難道你認為此書要假託我的名號藉助我的名氣才能派上用場嗎?」
遂帶著張機獻書。
糾個錯,毛弘改為梁鵠,不影響閱讀,這下真的被遺忘了。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