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
紅日西沉,朔風漸冷,暮色慢慢降臨。
馬車緩緩行駛在寬闊的大街上,朝著北面皇城而行,王伏勝和張多海趕著車,薛仁貴策馬跟在車邊。
武媚娘與李治並坐車內,將自己探知的情況,一一與李治說了。
李治沉吟半晌,道:「他們這條件倒不算過分,只是這將領人選,倒不好拿捏。」
武媚娘笑道:「何不讓薛將軍去?」
車外的薛仁貴聽到後,心中一緊。
李治道:「讓我再想想吧。」
他倒不擔心薛仁貴能力,而是擔心他過去後,會遇危險。
sto9.co🎊m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吐谷渾國內親吐蕃勢力太強,連前任吐谷渾王都被刺殺了,更不提外人。
不過派薛仁貴過去,也有一樁好處。
按照歷史走向,再過十幾年,便是大川非之戰,這也是薛仁貴最慘烈的一仗。
薛仁貴失敗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點可能是高原反應。唐軍對付吐蕃時,最大的難題便是高原反應。
只要唐軍進入吐蕃區域作戰,就容易戰敗,反之,吐蕃進攻大唐,同樣敗多勝少。
所以提前讓薛仁貴適應一下高原作戰,有助於將來進入吐蕃本土作戰。
次日,李治處理完公文,便將薛仁貴喊進大殿,將此事和他說了。
薛仁貴聽完後,拱手道:「臣願意前往吐谷渾作戰。」頓了一下,又道:「陛下,臣有個提議。」
李治道:「你說。」
薛仁貴道:「臣希望不要告訴吐谷渾,我們出兵援助他們的事。」
李治愣道:「你的意思是咱們不出兵?」
薛仁貴道:「臣是想讓他們以為咱們不出兵。」
李治猛然醒悟,道:「朕明白了,你想出其不意出現在戰場上,打吐蕃一個措手不及!」
薛仁貴道:「正是如此。吐谷渾國內吐蕃細作太多,倘若讓他們知道我們出兵,也相當於告訴吐蕃人!」
李治點點頭,沉吟道:「可不讓他們知道的話,我軍進入吐谷渾時,豈不會被他們誤解?」
薛仁貴道:「我們可以將此事告訴東女國,我軍先進入東女國境內,偽裝成東女兵,與他們一起策應吐谷渾!」
東女國位於四川西北部,與大唐茂州相鄰。
唐朝在松州屯有重兵,直接調松州兵給薛仁貴,便可先去茂州,再進入東女國境內,再北上援助吐谷渾,神不知鬼不覺。
李治道:「這個主意可行,但軍糧的問題,又如何解決,不讓吐谷渾知道咱們出兵,他們如何供糧。」
薛仁貴道:「可與東女女王商議,讓她找吐谷渾開條件,讓吐谷渾給她們一批軍糧,她們才肯出兵,料來吐谷渾不會拒絕。」
李治道:「甚好,就按你說的做,等皇后回復弘化公主後,你就去找東女女王。」
當天晚上,武媚娘把弘化公主請入宮中,說大唐天子答應了她的請求,同意派一名將領。
弘化公主大為欣喜,又請求唐朝派人召集東女羌、党項羌的使節,由唐朝將領主持,讓三國坐在一起,共商抗吐大計。
李治先派人把李勣請了過來,將作戰計劃和他說了。
李勣聽到天子竟要對付吐蕃,頗為詫異,不過既然不用本國出太多兵馬,也就沒有反對。
李治又讓他舉薦一名將領,如今薛仁貴不能露面,另需一名將領代表大唐指揮。
李勣舉薦了右領軍衛郎將,程務挺。
程務挺是程名振的兒子,只有三十歲不到,李治覺得他太年輕,怕他誤事。
李勣微笑道:「陛下不必擔憂,那程務挺年少老成,有乃父之風,而且他年紀輕,更容易迷惑吐蕃人輕敵。薛將軍之事,可不必告訴他,也就不會誤事。」
李治這才同意了,命人把程務挺喊了過來。
程務挺是典型的大唐健兒,從小跟在程名振身邊,在邊境長大,人長的彪悍雄健,渾身都是陽剛之氣。
他聽李治讓他統領諸羌對付吐蕃,忙問:「陛下,那臣手下有多少本國兵馬?」
李治道:「沒有,你只負責指揮羌人。」
程務挺急忙擺手,道:「那不成,那不成,蠻夷只認拳頭,不聽道理,我一個兵不帶,他們如何肯聽我的?」
李勣瞪了他一眼,道:「你小子,敢跟陛下討價還價,陛下下了詔,你遵旨就是,哪那麼多屁話!」
程務挺咕嚕了兩句,拱手道:「末將領命就是。」
李治倒很喜他耿直的性子,笑道:「你這次就當個歷練,朕給你派五十名千牛衛,護你安全,吐谷渾有很多吐蕃細作,你可要當心。」
程務挺笑道:「那臣就試試。」
次日,在李勣安排下,程務挺將慕容信、東女女王、党項使節,都請到郊外一個園子裡,商議聯盟之事。
三人見唐朝派一個毛頭小子,心中不大高興,卻也不敢多說什麼。
程務挺按照李勣的吩咐,只把自己當個中間人,聯絡三國,讓慕容信主持同盟之事,他只聽就是。
慕容信也不客氣,當即分派任務。
他讓党項羌負責聯絡青海湖東南部分的羌族小部落,舉唐朝大旗,拉攏他們加入同盟。
到時由党項羌領導他們,作為北路軍,支援白蘭城。
東女羌則拉攏金山一帶的小部落,作為南路軍,北上支援白蘭城。
眾人議定之後,賓就女王回到長安城南的一間小院,這是她的臨時住所。
剛過院門,留守女護衛便告訴她,有人來訪,正在大廳等候,還是位熟人。
賓就女王進入大廳,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坐在廳中等候,赫然是那日打敗都布的唐朝勇士。
賓就女王半是驚喜,半是驚訝,笑道:「閣下是奉你家主人之命,來找我的?」
薛仁貴拱手道:「大唐千牛衛中郎將,見過女王殿下。」
賓就女王大吃一驚,錯愕道:「你、你是千牛衛中郎將?那、那你家主人是……」
薛仁貴朝北面一拱手,道:「那日與女王相見之人,正是我大唐天子!」
賓就女王呆愣住了,好半晌,才回過神來,喃喃道:「難怪他總以主人自稱,原來他竟是大唐皇帝。」
想到大唐皇帝待自己如此友善尊重,心中既感喜悅,又有幾分受寵若驚。
薛仁貴道:「女王殿下,末將奉聖人之命,有要事與你相商。」
賓就女王神色一正,道:「大唐天子如此誠意,東女雖小,願附尾翼,為大唐馬首是瞻。將軍盡可直言。」
薛仁貴便將計劃說了。
賓就女王聽完後更加欣喜,覺得唐人謀略非常高明,欣然同意。
薛仁貴回宮向李治復了命。
李治琢磨著,出兵吐谷渾的事,怎麼也必須等到明年正月之後。
眼下他需得關注另一件事,軍糧。
長安庫存的糧食不多,程知節的大軍又在不斷消耗,他既不打算去洛陽,就必須儘快解決運糧問題。
要解決此事,就必須大量製造火藥,炸毀三門峽礁石。
最近已經有大臣注意到,他從太醫署調了大量硫磺和消石。
這些大臣並不知道他是為研製火藥,只當皇帝年紀輕輕,就有沉迷煉丹的趨勢,故而隱晦的勸諫了幾次。
隨著時間推移,虎圈的事遲早會被滿朝文武知道,到時候勸諫的大臣肯定更多,也更直接。
未免麻煩,他決定把火藥的事公開給大臣,獲得他們支持,這就需要一次公開試爆。
另外,這次試爆,不僅是做給大臣看,也是驗證火藥威力,到底能否破開山門峽礁石!
所以還需等一等,等盧承慶和閻立本勘探三門峽回來,讓他們也參與試爆,才能驗證此事。
在等待的第三天,李治收到御史彈劾褚遂良的奏章,說他違規將府宅開在坊牆上。
彈劾之人是個監察御史,也不知是武媚娘指示他,還是王伏勝提醒。
總而言之,李治一直在等這份奏章。
他當即批准奏章,限褚府三天之內,拆除那扇大門。
這也是告訴滿朝文武,他已下定決心,不會再召回褚遂良。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