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仙俠> 赤心巡天> 第2663章 非魁不名

第2663章 非魁不名

  第2663章 非魁不名

  弘吾都督宮希晏,代天子掌軍。折月長公主唐問雪,是真有「折月」之力。

  這可謂是荊國最有實力的一對夫妻,也是帝黨的中流砥柱。

  即便是荊天子唐憲岐,也要左右都顧著,常為他們的家事勞心。

  曾說「希晏是朕臂膀,問雪是朕心肝。能成一家之好,恰是本在一身。」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9.com🎶

  其信重偏愛,舉國無二。

  「堂堂霸國天子,為妹婿遮掩私生子,此事古未聞也!」

  折月長公主冷嘲熱諷的時候,大荊天子也只能唾面自乾。

  宮維章若能堂堂正正地歸於宮家,承祠受統,以其天資表現,將來必是大荊帝國最上層的人物,權傾朝野。

  折月平生愛斬刀,有一顆強者的心。要想過她那一關,觀河台上為國爭光,於天下天驕中脫穎而出,就成為一個理所當然的選擇。

  這也是宮家長輩所期望的路徑。

  宮維章的確來了,也的確一路過關斬將,殺到了八進四的賽場。唯獨出乎人們意料的是……他從未想過回宮家的門,並不稀罕那份「堂堂正正」,也不在乎折月長公主的認可。

  姜望在這一刻很想知道荊國皇帝會說些什麼,這位愛看別家熱鬧的霸國天子,在自家的熱鬧前又會如何呢?

  可惜他已經很久聽不到霸國天子們的閒聊了,倒是洪君琰和魏玄徹時不時聊天還帶上他。

  怎麼說呢……圈子下沉了。

  「好小子!有幾分朕當年的風采!」寄予厚望的爾朱賀輸了比賽,雪原皇帝還是聲如洪鐘,大笑豪邁:「公侯不足名也,朽老不足貴也!總有人以為可以躺在先輩功勞簿上混一輩子,殊不知天生地養,功德自取,受餘蔭者受餘殃!」

  他撫起掌來:「新名殺老姓,天理昭然!」

  洪大哥有時候挺招人煩,有時候又知情識趣的。

  這一開口,誰也不能當沒聽見。

  真要論起來,除了齊天子是親手開創霸業,誰沒有在先輩的功勞簿躺著?

  唐憲岐都笑了:「道歷三十四年,閣下在雪原立國。迄今三千九百年矣!洪氏原來非老姓嗎?」

  洪君琰理直氣壯:「自朕之前,不聞有黎國。自朕之後,子孫尚未有成黎君者!此非新氏,憑誰能當?」

  楚帝大笑:「朕生來貴室,雅好顏面——何能及君也!」

  洪君琰雲淡風輕地笑。這句話聽到他耳朵里,只有「何能及」。


  「折月長公主不想認這個孩子,這孩子也不想認折月長公主,你說這事情鬧得——」他微抬冠冕:「荊國送人上戰場,不先安定後院嗎?拋頭顱者,竟不知為誰家。」

  「為自己,為國家!黎皇真是敏而好學,這等常識也要求問。」

  荊國皇帝洒然道:「折月早已同宮都督解除婚約。只是為了避免外界猜疑,朝野不安,才沒有公開。她和宮維章從來都沒有關係,也就是外人閒操心!」

  「又何必有關係呢?海闊天空,神驕各翼。山河無礙,性靈自然。」

  「現在宮維章有自己的想法,要另起家名,怎不由得他去?荊國地大物博,容得下有雄心的年輕人。」

  折月長公主已同宮希晏和離!

  這位傳奇女子,的確性烈。她和宮希晏的婚約,早已不是他們兩個人的情感私事,而是真正關切社稷,根系江山……這也是所有人都覺得他們能夠和好的原因。

  但她仍是說離就離了。

  在這個超凡蓬勃的世界裡,三妻四妾尋常事,女人有本事的,面首成群也沒誰挑理。但於她唐問雪眼裡,卻是不能有沙子。

  此事的嚴重程度,的確可以「朝野不安」。

  而對荊國天子來說。

  如何能在妹妹、妹夫離婚後,還能跟這兩邊都保持良好關係,讓他們離婚不離職,繼續忠心耿耿,鞏固帝黨……這著實是考驗!

  但他今天既然說出來,自是已經處理好了。往前還有些「宮希晏在挨軍棍」之類的笑談,看來都是放出的煙霧。此事已不是軍棍能夠解決的了。

  這位武風甚隆、敢於「傾天下越邊荒」的皇帝陛下,也有相當柔軟迂迴的一面呢。

  「可惜了。」洪君琰現今對一個人的態度,全看這人對他的天下大業是否有幫助,但本身其實也是頗有豪氣的人物,倒是很欣賞唐問雪敢愛敢恨的性格——

  當初這位折月長公主一意嫁給宮希晏的時候,宮希晏還一文不名呢。

  他嘆道:「宮維章這樣的少年才俊,既不姓唐,也不姓宮,雖翅橫萬里,如何能高飛九天?」

  「黎皇當荊國是什麼地方?昔年太祖酬才,劃地而封,名爵財勢無所惜,故天下用命,叫你不得東出!」

  荊天子聲音陡然嚴厲:「你還以為雪原關鎖,是地瘠人貧嗎?你雖豪邁疏財,邀買人心,所信唯傅歡一人。你雖囊括風雪,終究事事躬親,意小天下。真當自己只是不得其時嗎?」

  「爾朱賀熱血赤子,卻教他些下作功夫,使他蒙塵染翳,你這等皇帝,怎麼養得出蛟龍?!」

  「若非神霄在即,縱中央牽拽,秦祖成全,又有誰能攔朕!我大荊兵鋒早已犁雪原為沃土,豈還容你狺狺!」


  「凍冰雪假新鮮,敗犬又復前敗矣!」

  「你才是最該埋葬的舊姓!」

  「宮維章不必以折月為母,甚至不必以宮希晏為父,以荊國為國即可。洪君琰——你且看他飛到何處!」

  看來折月長公主和宮希晏的家事,確實是荊帝的心病。又或許他故意要讓人這樣認為。現在竟是罕見地被激怒了。

  軍庭帝國的皇帝,一俟亮出詞鋒,竟似刀槍齊出,鐵蹄不停。

  聽得現場的主裁判目瞪口呆,直呼精彩。

  只可惜接下來的聲音他又聽不到了,疑似黎皇荊帝正激情對罵,洪君琰平天冠上的旒珠,都一直在不平靜地搖。

  也不知是誰這麼有私密意識,不讓他這個裁判聽。

  當然場外吵得再怎麼精彩,作為裁判的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主要職責。

  比賽還在進行中。

  場上的許知意已經豎起如焰的天師旗幟!當然只是一種傳承的秘法,一種古老的象徵——

  最早的天師許鳳琰身化炎旗,橫絕北天門,使妖族援軍不得寸進,便是勾勒的這般熾烈旗幟。

  燃身而焰,萬載不熄。

  此刻台上化為炎界。

  天下飛火,無處不熾。

  初代四大天師,各掌地風水火,於此四類的道術,最早也大都由他們開創而成。所謂「天師」,確實是庇護天下,也教化眾生的,無愧賢名。

  雖無一個超脫者,也都是站在超脫門外,捨身守天門,為人族而爭。

  傳承到了今天,「天師」之職雖然在道門外部已經削減了許多神聖性,但這些天師因循舊責而對人族的貢獻,仍是不可抹去的。

  許氏炎功,源遠流長,代代有益,自非凡種。

  暖洋洋的倒是叫裁判覺得親切。

  當初他從雷占乾的「雷界之術」得到靈感,修成「火界之術」,也成為後來「真源火界」的源起。

  相較之下,許家這「舉旗焚焰,天下為薪」,使得台上成炎界,倒是要霸道得多。

  宮維章行於火中。

  任火舌舔舐他的眉眼,炙烤他的甲身,他只冷峻地抬眸,目光在火光中穿梭,而後一步步往前。

  似乎完全不在意他和對手之間的距離,也不在乎炙烤的時間,放開手來讓許知意多做準備。

  仿佛咀嚼不到痛苦,也感受不到溫度,他像個天生冷漠的戰鬥兵器。

  唯獨其身血肉,不似凡軀,有時炸開,有時鏗鳴,才漸漸叫人發現,那焦灼之下的冷硬。


  他竟以身為刀……他在以炎界為爐,受天師旗之熾,自鍛其身!

  這是一場關乎榮譽的比賽,他當作修行。

  未有一言,已是最大的輕蔑。

  雙方已經斗過百十合,勝負未分。萬載雷擊木所鑿的名劍【青桃】,和宮維章手裡那柄叫不出名字的刀,既爭鋒以技,又廝殺以術。

  許知意將這杆天師旗幟豎起,就是為了改變戰鬥局勢,豈容宮維章如此悠閒?

  腳下轉為火宮步,豎指高起,自眉心降下。火光分割其眉骨,照亮了山根,一縷如豆之焰,燃在指尖。

  此焰為青色,焰是九層山形,階次分明。

  神通·太清兜率火!

  如果說【三昧真火】的真義,是「了其三昧,而後無物不焚。」

  【太清兜率火】的真義,就在於「生養萬事,煉鑄萬物。」

  相較於焚化,它更擅長改變事物的性質。

  許知意指懸此焰,靈眸掛霜:「初生牛犢小天下,鳳落翎羽不自哀——你掛刀來此天下台,總該知道什麼叫尊重對手!」

  整個炎界都籠上青輝,一時生機歡暢。

  步步往前的宮維章身上,立即就有鐵水滴落!

  他手中提刀,隨意地往後一甩——

  一連串的鐵水如血珠飛濺,在炎界之中,發出滋滋的聲響。

  而刀勁絲絲縷縷地外溢,一時白毫生黑甲,刀光似雨落。

  那繞身的熱意,瞬間就被澆滅了。

  「我以此鍛身,並非不尊重對手,恰恰是尊重對手的表現——對手不是你罷了!」

  宮維章縱身而起,覆身的甲葉,也將寒光遠照。

  但那明亮的刀光,已經抹過許知意的臉頰!

  啪!

  鐺!

  前聲是一朵氣狀青蓮——許知意玄宗護身法「道德意青蓮」的破滅。

  後聲是許知意緊急吹火,操縱焰光,以「上玄驚意勁」九勁合一,點在刀身,將這刀鋒撞開。

  儘管如此,她那吹彈可破的臉上,也留下了一道清晰的血線。密密的血珠冒出來,如漿果垂枝。

  好快的刀!

  許知意從未見過有人能在內府境刀快如此,這才意識到先前的刀劍交鋒不止是她留力。她留力三分,宮維章卻至少留了五分!

  但她紋絲不動,見鋒不避。

  此時頰上飛血,卻右手仗劍在後,左手二指仍懸焰,口中念念有詞:「百鍊鋼為我繞指柔,今宵火為我昨夜雪——炁演萬象,焰生萬變!」


  宮維章可以狂妄到不以她為對手,但終究會在兜率火里改變。她擅長讓改變發生!

  一朵幽黑的夜火出現在許知意面前,繼而是赤色的日火,白色的天火,金色的神火,綠色的毒火……

  漫天飄火!

  四十九朵根本火,將演武台上的溫度不斷推高,鐵不能立,石不能凝。

  宮維章腳下,幾乎變成了岩漿。

  在那些關鍵性的火焰外,又見焰花似離枝,墜著尾焰,一朵朵地落。

  焰花已經是它這個層次最完美的火形。且因其基礎性,幾乎所有修火術的人,都不能夠避開它。

  此時台下觀眾有目眩神迷者。

  也有如熊靜予,掩面默然。

  坐在她左邊的葉青雨,揮手將身周的見聞撥碎。坐在她右邊的姜安安,則是直接抱住了她。

  又是一年天驕之會。

  曾經在此驚名於世的烈陽,卻是永遠地熄滅了光芒。

  她不免——儘管知道這或許不該——抬望視線於天下台前的李一。

  其人身無贅物,極其簡約,簡潔得像是一柄懸停在彼的劍。道袍白得像是一抹劍光。

  左光烈是死在戰場。

  古來沙場無私仇!

  李一是那柄劍,嬴武是握劍的人,秦國才是推動這一切的最高意志——要去私恨於誰呢?

  今日左光烈要報,昔日左鴻要報……真是報不過來的。秦人又何嘗沒有死者。

  戰場上的事情,從來是戰場上還報。

  當年左老爺子滿天下尋人,已是打破了關於戰爭的默契。

  後來李一以道門太虞真人的身份再出現,再對他出手就意味著楚景之間的戰爭。偷襲圍獵之類的手段,絕不能在非戰爭時期,用在這樣的人身上。

  除非李一哪天陷入另外一場國戰,左囂或能以自由人的身份赴陣殺之。

  再就是等到神霄之後,或許有一天會迎來楚國和景國的戰爭。戰場之上,無所不用其極。

  或者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兩人之間的約斗。

  比如凰唯真當年於昆吾之巔約戰南天師游玉珩,雙方自擔生死,不干國事。

  但叫左囂去跟李一約戰,這事無論如何不能成立。

  當初姜望在成道之時,劍問李一,是為左光烈而鳴。可那也只是姜望的心情。

  為人父母者,哪怕心知萬般不該,意有天下大局,也難斷此怨!


  「此劍【青桃】,仿先祖佩劍【青敕】而鑄。成兵至此,生死之戰,百二十勝。」

  台上的許知意一劍而橫!

  「今以天下火,讓你看清對手誰人!」

  在她身後騰起一座青色丹爐的虛影,雖然模糊淺薄,卻有一種粲然而生、鎮壓萬界的高上威嚴。

  【太清兜率火】的神通靈形!

  在炎界和天師旗的加持下,尚在靈形的階段,就有追及靈相的威能。

  靈形出,又助火勢。此火真要焚盡一切,將天下台都改變。

  不少觀眾都駭然起身。

  但見九天十地,焰光燦轉。

  演武台上,一時除火無它!

  而後有刀鳴——

  「我欲效仿鎮河當年,以戰養戰,每步一階,直至無雙無對!」

  「這是我給你機會的原因。實非輕慢,意在太上!」

  「此刀非魁不名。」

  「在我為荊國舉旗之時,你自然能知道它的名字!」

  喀喀喀喀喀喀……

  密集的、似永不停歇的裂響,在刀鳴中迴蕩。

  那是岩漿,是烈火,是焰花,是聲音,是旗幟……所有的一切都在被分割。

  而後有一道沖天的刀光,孤似狼煙!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