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當季漢眾人穿越到三國劇組> 第569章 不是,濃眉大眼的荀彧總不是賈文和的人了吧?

第569章 不是,濃眉大眼的荀彧總不是賈文和的人了吧?

  第569章 不是,濃眉大眼的荀彧總不是賈文和的人了吧?

  經過這些年的相處,荀彧發現了劉備等人的奇異之處。

  最為簡單的就是,明明劉備身處關中,卻能夠知道涼州的消息。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9.com

  倘若是推測也就罷了,偏偏劉備每次都能一清二楚,仿佛是有人當著他的面匯報一樣。

  此外支持劉備的賢才不在少數,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賢才來投荀彧倒是覺得正常,問題是他能夠確定這些賢才此前沒有見過劉備。但當這些賢才見到劉備時,其中竟有幾人眼睛飽含淚水,泣不成聲,言辭里又充斥著激動和慶幸。

  特別是從益州而來的賢才,這些賢才並非全是益州人,按常理來說勢必爆發衝突。

  結果卻是超乎了意料,不管是益州本地人還是外來人都秘密聯合在一起,在劉焉的眼皮子底下漸漸占據州府的要職。

  這些賢才藉助一場大勝,趁著劉焉不備,直接將劉焉及其僭越的證據送到了長安,仿佛很早之前就知道劉焉會造反。

  而這些賢才這麼做似乎不單單是為了大漢,還為了劉備

  饒是荀彧腦海中都不受控制地浮現兩個字,天命。

  結合剛剛劉備嘴裡提到的持續了一千二百年的科舉

  以及傳聞中的仙人託夢

  心中僅存的幾分懷疑徹底打消,荀彧複雜的問道:「大將軍,日後會有士族的位置嗎?」

  「當然。」劉備認真地說道:「天下很大,大得大漢的疆域都顯得那么小,為何容不下士族呢?更何況改制並非一蹴而就,眼下但凡是全心全意支持朝堂的士族,朝堂就不會棄之如敝履。」

  這番話並非是虛詞,持續了一千二百年的科舉不是一誕生,就替代了原本的選官制度。

  是經歷隋唐兩朝才最終確定下來,據甄德所言進士科在唐初僅是常科的一種,直到宋代進士科才成唯一科目。

  他和賈詡商量後,準備效仿唐初,將明經科設為對武勛和士族的綠燈。而進士科,則是留給寒素的上升通道。

  等到寒素的比例漸漸上來,明經科也會像唐代那般漸漸地被取締,這是大勢所趨,並非人力所能扭轉。

  他相信憑藉荀彧的智慧不難看出其中的道理。

  將心中大致想法告知荀彧後,劉備問道:「不知這個答案文若可還滿意?」

  荀彧嘆了口氣,擠出了個微笑,「自然。」

  劉備露出了同樣的笑容,他知道荀彧算是被自己說服了。


  只是這回

  劉備緩緩地搖晃茶盞里的茶水,思緒已經飄向了遠處。

  這回實在是為難敬達了啊。

  隨後劉備和荀彧離開了太常府,回到大將軍府後,劉備屁股還沒坐熱,就收到了遼東來報。

  「公孫伯圭大破公孫度」

  他心底湧現一抹喜悅,哈哈哈,好好好,兄長大獲全勝,我這就進宮為兄長邀功!

  太常府考校一事,不到一日的功夫就傳遍了整個長安。

  一眾士族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低下了高傲的腦袋,他們眉頭擰成了麻繩,憂心忡忡地說道:「壞了,我等士族竟輸給了寒素,更壞的是日後日後我等要跟寒素相爭,這該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兄台莫慌。」

  「哦?來君可有妙計?」

  來敏安撫道:「賈文和手眼通天,但此事事關重大,並非賈文和一人能夠決定。待我宴請朝中同僚,明日朝會時,出言駁斥賈文和,或許還有轉機。」

  「有勞來君了。」

  翌日

  百官們一如既往參加朝會,其中士族出身的高官們達成了一致戰線,推舉中散大夫伏完代為喉舌。

  然而事態的發展往往超乎意料。

  伏完正準備搶奪先機痛批賈詡時,作為最終拍板的劉備竟快人一步,率先衝著攝政王、皇太弟劉協說道:「殿下,護烏桓校尉公孫伯圭討滅叛賊,平定遼東,戰功赫赫,臣以為理應升遷。」

  按常理來說公孫瓚的升遷事宜應該是板上釘釘,昨日劉備二話不說直接趕赴宮,一進寢宮就見劉辯身著盛裝等候多時,還不等劉備開口劉辯就激動地將公孫瓚的封賞給說了出來,詢問劉備有沒有不妥後,便當場下令擬詔。

  可以說今日朝會不過是走個過場,劉協點點頭就能完事。

  劉備看著眼睛發亮的劉協總覺得有些不妙,協兒該不會犯軸吧?

  下一刻隨著劉協的開口,證明了劉備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只見劉協起身慷慨道:「公孫校尉勇武非凡,平定遼東更是大功一件。要我呃,要孤看封什麼鄉侯,怎麼都得是縣」

  咯噔。

  劉協的話語卡在了喉嚨,他心底一沉,面色驟然發白,手下意識的摸向屁股,他總覺得屁股有些發疼

  奇了怪了,我也沒挨皇叔的鞋履啊,為何莫名的有些害怕

  猛然間劉協想到了很重要的一點,他偷偷瞄了眼劉備,果不其然劉備的臉色變得很難看,眼神更是變得銳利起來。


  劉協給劉備使了眼色,皇叔啊,我聽聞公孫伯圭是你拜把子大哥,也是我的叔父。皇兄坐在皇位上的時候扣扣嗖嗖,論到我了,我大方點還有問題嗎?

  劉備就像是沒有看到劉協的暗示,依舊滿臉的嚴肅。

  礙於鞋履的威懾,劉協只好作罷,他改口道:「咳咳,那還是鄉侯,封平虜將軍吧」

  見劉備神情漸漸緩和,鞋履威脅解除後,劉協長舒了口氣。

  劉備並不是沒能看出劉協的暗示,但朝令夕改實屬大忌,這種苗頭剛一浮現就應該掐滅。

  隨著劉協話語的墜地,百官紛紛稱讚,沒有人出言反對。

  不過伏完等一眾士族出身的官員面色皆是一沉,對於他們而言公孫瓚的大名如雷貫耳。

  公孫瓚本是庶子,在宗族內得不到重視,連求學都是靠著其岳丈的資助,對士族可是恨得咬牙切齒。

  一個賈詡就讓人難以應對,再來個公孫瓚不是雪上加霜?!

  想到這裡,一眾士族出身的官員都心底發怵,行動遲緩。

  偏偏就是這一遲緩,讓賈詡捷足先登,從而陷入被動。

  賈詡出言道:「殿下,大將軍。臣有一言。」

  「太常卿,請說!」劉協頓時來了精神,朝堂上的人大多他都不熟,但賈詡他可是太熟了!

  馬叔說過太常卿可是一等一的軍師,羽扇輕輕一揮就能夠讓敵人的大將長子還有愛馬有來無回!

  伏完心底一顫,壞了,晚了一步!

  「殿下,大將軍。昨日臣在太常府設立了一場考學,考的是《左傳》」說著賈詡將考學的題目交了上去。

  劉協接過來一看,下意識驚呼道:「嗯?這三題這三題!嗯好像也不難啊,連孤都會」

  百官的嘴角微微一抽,不是,殿下,朝堂之上能不能不要大驚小怪啊

  劉備用眼神提醒劉協,意識到自己失態的劉協,連忙擺正態度,正色道:「太常卿,請繼續。」

  賈詡點了點頭,「經過這場考學,臣發現士族子弟全對人數不過三人,反觀寒士大多都能三題全對。這些士族子弟在郡縣大多都有賢名,若是按照原本的取官制度,選上來的官員都這樣的貨色,將會禍及大漢啊。」

  對啊!

  劉協覺得賈詡說得太對了,這些人連這三題都做不出來,那不是比他還不如?

  劉協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若是讓現在的他治理天下,怕不是會讓天下變成一團亂麻。

  讓連他都不如的人去當官,還是處理政務的官,這不是在禍害大漢,那什麼是禍害大漢?!


  劉協問道:「既然如此,太常卿,你以為該如何選官?」

  「回稟殿下,臣以為應當廢除察舉改為科舉,日後不得再舉孝廉。想要當官必須考學,需在各州州治通過鄉試,才有當官的資格。」

  此話一出,頓時掀起了渲染大波。

  朝臣皆是心底一顫,賈文和是要將士族逼上死路啊!

  伏完暗道一聲不好,前有賈詡後有公孫瓚的他只得急忙開口,「殿下,大將軍!不要聽信太常卿的一面之詞啊!單單是太常府的考學說明不了什麼,士族之中不乏有才有德之人啊!」

  「中散大夫所言極是,殿下,大將軍,不要聽信太常卿的一面之詞啊!」

  伏完的話語贏得了相當一些官員的支持。

  「這」

  劉協面露難色,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向劉備求助,並非是他不想,而是與劉備相處多時的他明白了個道理。這個時候向劉備求助,劉備也不會伸出援手,他知道不是劉備不管不顧,而是劉備在鍛鍊他。

  劉協看向賈詡,「太常卿,群臣皆阻,你又有什麼話說啊?」

  「回殿下,若是諸君覺得不妥,不如我等挑選一些寒士和一些名門之後,讓他們學習同一部典籍,再比較比較誰優誰劣。」

  「殿下,臣以為不妥啊!誰知道太常卿會不會從中作梗,依臣看取官之法改不得改不得啊!」

  「殿下,祖宗之法改不得啊!」

  在賈詡和公孫瓚的刺激下,在此之前一個二個被譽為賢臣名士的官員爭相反對賈詡,生怕劉協倒向賈詡。

  這讓劉協不禁頭疼,心裡越來越煩躁,這些人一個個都說自己是君子,眼下為何如此不堪?

  最終劉協徹底忍不住了,他大吼道:「住口!都給孤住口!讓爾等比,爾等不比,一味地抨擊究竟是何意?!」

  反對賈詡的群臣皆是一愣,他們呆呆地看著皇位旁的劉協。

  劉協看上去稚氣未退,但擰起眉頭,面色冷峻的模樣,倒是有幾分天子威儀。

  他們這才意識到,這位年幼的攝政王是真的怒了,雖然劉協只是儲君,但劉協代表的皇權可是實打實的。真的觸怒劉協,那可難辦了。

  作為喉舌的伏完更是猛得驚醒,不對啊,貌似跟來敬達說得不一樣,我等為什麼要勸殿下?要勸應當要勸皇叔啊!怎麼會這樣,難道我等之前有人跟賈文和媾和在一起了?不對啊,南陽高門也就罷了,益州大族會跟賈文和媾和嗎?

  不管伏完怎麼思索,也是為時已晚。

  劉協衝著他們露出一副惋惜而又痛恨的表情,然後失望地搖了搖頭,當目光落在劉備身上時,他的神色才稍稍緩解,「大將軍,你怎麼看?」


  協兒這演技未免有些浮誇了吧

  劉備下意識點評起了劉協的演技,好在他的反應十分迅速,當即止住了紛亂的思緒。

  在眾目睽睽之下,劉備眉頭微皺,露出了為難的表情,他嘆道:「殿下,依臣看,太常卿如此安排不妥。各地士族皆有功於大漢,不如由各地士族出資助朝堂興辦學堂。出資最多或是有功大漢的士族,准許郡縣向朝堂推薦族中德才兼備之士。鑑於太常府考學一事,這些推薦的士人還是要經過考校。當然這些士人不必與寒門相爭,他們統一歸為明經科的考學。寒素則是要參加郡縣,州府的考學,才能為官」

  劉備說了很多,寒素一步步考上來的進士科,從事的官位大多需要奔波,從計算錢糧開支到府庫用度,甚至還有勸課農桑。反觀明經科多半是文書性質的官位

  伏完聽得有些迷糊,不過士族出身的官員當中不知是誰說了一聲好,一堆士族都跟著說好,就連荀彧都在說好。

  伏完心想,看來還是大將軍厚道啊!聽起來比賈文和要強上許多。來敬達沒有提到讓我等勸說大將軍應該是大將軍不用勸?

  對,對對,肯定如此!

  伏完越想越覺得很有這個可能,至於方才感受到的不對勁,懷疑士族中是否有賈詡間者統統被他拋在了腦後。

  退一萬步,就算賈詡再詭計多端,荀彧也不可能是賈詡的人吧?

  你看連荀彧都叫好,那還有什麼問題呢?

  要是再反對,等到公孫瓚班師回朝,那可大事不妙了!

  朝會散後。

  劉備特意接見了來敏,他握住來敏的雙臂,「敬達,辛苦你了。」

  「主公,不辛苦不辛苦。能為主公分憂,是臣的榮幸。」

  「敬達可有什麼要求?我絕不推辭!」

  「要求?沒有沒有!」來敏百般推脫。

  然而在劉備的堅持下,來敏只得接受劉備的好意,他嘿嘿笑道:「主公,臣不善政事也不通武藝,臣這嘴巴還惹人厭煩。臣能幫到主公足矣,若是主公非要臣提個要求,主公,臣想擔任主公家令」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