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氣喪
那兩隊精銳宋軍俱是披鐵甲出戰,端是悍勇無畏,臨近護城河前甚至主動仰射幽州城頭,並且要求之前就在進攻的宋軍士卒結陣回射,故此,雖然因為城頭上箭矢不斷,屢屢有所死傷,卻是不妨礙他們跨過已經失衡遍野的護城河,翻過矮小的羊馬牆。
即便是有著戰場地位的差距,但都不影響宋軍持續向城牆逼近,整個北面城牆下面持續有人成功翻越那道狹窄的羊馬牆。
這種現象一開始遼軍將領並沒有太在意,因為即便己方沒有派出部隊背城而戰,但也肯定會藉助羊馬牆進行近距離弓弩箭矢射擊,在這樣的交叉而又密集的弓弩之下,這個區間本就是九死一生的。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可是長久下來,隨著宋軍攻勢兇猛,居然有幾架雲梯越過羊馬牆後成功在城牆上架起,這就有些荒唐了。
雖然整個宋朝在中國古代史上一直被詬病重文輕武,從而導致武德不昌,但此時宋初的軍隊卻是經歷了唐末五代以來七十餘年的混戰,在太祖趙匡胤的帶領下,轉戰南北一統五代十國以來的混亂局面,確確實實是戰火里淬鍊出來的強悍軍隊。
不管他們現在是否開始墮落了,墮落到什麼程度,此時此刻,依然是東亞,乃至於全世界最強大的一支冷兵器軍隊。
這不是誇張,乃是鐵一般的事實。
公元十世紀末期,拜占庭帝國由於歐洲部分的官僚貴族勢力開始抬頭,直接影響了帝國的政局,從而導致了軍事逐漸走向失敗。德意志地區的既不神聖也不羅馬的神聖羅馬帝國正處於其早期發展階段,正面臨著內部政治分裂和外部軍事威脅的雙重挑戰。西亞的阿拔斯王朝正在任由突厥將領掌握軍權,任意廢立甚至殺害哈里發時期,在政治和經濟上陷入了困境。不僅擊潰了拜占庭帝國,還多次圍攻巴格達的塞爾柱土克曼人才剛剛處於萌芽狀態。
此時此刻放眼世界,只有東亞地區的文明依然獨領風騷。原本在遼太宗時期滅亡石晉的大遼國幾經內亂,如今正在蟄伏時期。而現在在燕雲地區暴揍遼國的大宋,自然而然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天下無敵手。順便還能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碾壓其他所有國家,只是令人嘆息的是這種軍事上的強盛類似曇花一現,往後便是向著深不見底的深淵滑落下去,再也不復往昔。
隨著這幾架雲梯的架起,適才被派遣出戰的那兩隊精銳宋軍趁著幽州城頭之上一時動搖的態勢,竟然不顧一切的開始往上攀爬而去,居然在城頭滾木落石之下插著一身箭頭攀爬到了城牆之上。
只見那不知名宋將與身後宋軍在城頭遼軍包圍之下竟毫無懼色,反而舉盾持刀在城牆之上大砍大殺起來,而城上遼軍原本就是一支遊牧習氣非常濃厚的軍隊,他們「輕而不整」「長於弓矢,拙於劍戟」,組織度和紀律一般,擅長的是騎射騷擾,面對中國軍隊往往「成列而不戰,俟退而乘之」,正面突擊能力較差。
在當此之下,一時之間竟奈何不得這隊宋軍,反而被對方逐漸占據了上風,一度動搖了整個幽州北面城防。
原本正在城頭指揮的權知南京留守事韓德讓與知三司事劉弘皆是一時驚惶了起來,反而是權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耶律學古看出了門道,急忙令人去調集城頭協防的幽州本地漢軍孫延壽所部過來,結成陣勢正面抵擋這隊宋軍,而遼軍則是退向後方以箭矢射殺。
而城頭宋軍在城頭其他部位並沒有像此處這邊進展,從而導致城頭這股宋軍慢慢成為了孤軍,不過半響,這兩隊突上城頭的宋軍不是被遼軍偷襲射殺,便是在正面對戰中死於幽州漢軍之手,形勢一下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而城下的督戰的趙光義眼見戰場大部並無突破,不由扼腕嘆息起來,深深的看了一眼幽州城頭,仿佛知道這是他此生距離幽州最近的一次一般。而侍立在旁的趙德昭眼見城頭局勢愈發不利,如在不設法接應,城頭那幾百宋軍恐怕要被遼軍斬殺殆盡不可,這是嚴重影響軍心的事情。
故此只得低聲提醒道:「官家......」
這時候的趙光義才又再度回過神來,先是命人向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傳令接應城頭宋軍,崔彥進原本一直關注城頭形勢,一度要以節度使之尊親自帶頭攀城,只是其人還未成行,城頭形式卻是變換了過來。
其人心中原本那微弱的希望也不由破碎開來,此時聽聞趙光義傳來的旨意,不由也是長嘆一聲,或許是想到如今正在城頭拼殺的同袍,隨即其人再度振奮起來,先是令內供奉官江守鈞親自帶餘下步卒攜弓帶箭凸出戰場前部,和城頭之上遼軍對射,而自己卻是打算自己帶人在衝鋒一波,給城頭其他部位遼軍製造壓力,從而使城頭那數百宋軍能夠回撤。
而此時城頭宋軍在遼軍的不斷擠壓之下,形勢愈發不利,而那帶頭砍殺的宋將也似乎從嗜血中清醒過來,一面舉盾護衛,一面四下環顧,而片刻之後,卻是頓感遼軍攻勢一送,耳邊也傳來了鳴金收兵的指令,其人就算再是不甘,也明白今日這場攻勢到此結束了,隨即長嘆一聲,下達了撤退之令,而他自己卻仍是做持盾舉刀之態親自斷後。
而城頭守軍在見識了這股宋軍之悍勇後,竟也只是在後跟隨目送宋軍安然返回。
至此,七月三日的這場攻城之舉至此便慘烈結束,並以失敗告終。
而他的影響卻是相當強烈的。
在宋軍大舉圍攻了幽州十餘日之後,並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特別是今日攻上城頭卻還是讓人趕了下來,就代表著這場戰事進入持久階段,宋軍正式頓兵城下了。
總的來說,就是趙光義沒有在第一階段作戰,即消滅北漢之之後履行諾言發下賞賜;然後又馬上發動第二階段作戰,進軍幽州,是犧牲了將士的利益,置內部的隱憂於不顧而去乘敵人之隙。
即便他雖然贏得先制人的戰略優勢,但代價實在高昂,特別是今日之後,大家都明白不能迅速決勝,軍隊中士氣不振的弱點便表露無遺了。
而趙德昭也只知道,此時是他必須要做些什麼的時候了。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