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嫡宋> 第四十五章 詩賦

第四十五章 詩賦

  太平興國四年五月初六,隨著劉繼元出城降宋以及劉繼業改名楊業事件之後,因為後漢乾祐三年隱帝劉承祐派使者到魏州(今河北大名西),前去誅殺郭威,導致郭威起兵反叛建立後周。

  自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河東節度使劉崇在太原稱帝建立北漢起,至宋太平興國四年五月北漢末帝劉繼元投降止,共計二十八年曆四帝的北漢正式滅亡!

  趙光義先是赦河東常赦所不原者,命錄死事將校子孫,瘞戰士。戊子,以榆次縣為新并州。優賞歸順將校,盡括僧道隸西京寺觀,官吏及高貲戶授田河南。

  大致就是赦免了河東地區通常不被赦免的罪犯,記錄那些在戰鬥中犧牲的將校們的子孫,以便日後給予撫恤和照顧,然後妥善安葬戰死的士兵。對於原本漢國歸順的將領和校官,他給予了優厚的獎賞。

  此外,他還下令將僧侶和道士全部編入西京的寺廟和道觀中,對官吏以及富裕的家庭則在河南地區授予田地。」

  戊子日,他將榆次縣設為新的并州。再以隨軍轉運使兼勾當北面轉運使劉保勛知并州,主持太原政務。

  待做完這些後,趙光義兌現了他的承諾在端午攻進太原城,於是第二天便大規模召集全城飲宴,大宋自齊王趙廷美、武功郡王趙德昭以下,投降的北漢國主劉繼元、宰相李惲以下眾人盡皆參與。

  宴席上趙光義志得意滿,消滅了北漢,誰還能再質疑他的權威呢?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com

  一時之間在宴席上顧盼自雄!

  待得酒過三巡,這位飽讀詩書的趙官家突然有了吟詩作賦的興致,先是驟然起身在席間踱步,借著酒興念將出來:

  漢國烽煙起邊關,鐵騎北征戰鼓喧。

  將士奮勇破敵陣,旌旗獵獵映寒天。

  三軍齊力斬豺狼,一鼓作氣定乾坤。

  平晉功成天下賀,凱歌高奏入中原。

  山河壯麗展新貌,百姓安居樂陶然。

  歷史銘記此壯舉,千秋萬代永流傳。

  這一幕使得坐於席間隱藏自身的趙德昭目瞪口呆,這車神二叔打仗水平目前看不出來,但這詩文水平卻是不賴,古有曹植七步成詩,今有車神杯酒成詩!

  趙光義吟誦完畢,志得意滿道:「古有漢竇憲勒石燕然,今日朕平漢國,得太原,當效仿之,今日且做此詩為記。便將此詩名為平晉詩罷。」

  這廂方才語罷,便有一年輕臣子起身祝賀,這人看面目大約十七八歲年齒,看其舉止,大約是江南之地書香世家之人,不知怎麼會在這大軍之中?!

  趙光義此時正是顧盼自雄,聽聞有人祝賀,猛然回頭看向這人,突然大笑道:「看卿舉止,似是飽讀詩書之人,不知可有詩賦啊?」


  這人等的就是這個時機,聞言當即大喜,略略一沉吟,便道:「臣聞陛下雄詩,心有所感,在陛下面前獻醜做一《平晉賦論》。」

  只見趙光義頷首點頭應許,命侍從去為其取來紙筆。

  隨即只見這人先是鋪好紙筆,然後自宴席末尾轉出來到殿中先是朝趙光義一拜,躬身道謝。

  在迴轉桌前提筆,只是微一沉吟,便落筆寫下,只見眾人皆是做期待狀,等著這廝做好,到時才好言語!

  故此諾大殿堂便只有紙筆接觸所傳來細微且柔和的聲音。

  不多時,便見這人停筆,將紙張遞了上來,只見趙光義從內侍手中接過紙張,先是目光隨意的瞟著,繼而端正坐姿,雙目瞪圓,凝神細看......

  台下眾臣見趙光義如此反應,便都紛紛將目光看向宴席末尾這人,不知這廝是寫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東西出來?

  而末尾這人卻是昂首挺胸,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這讓眾人更加拿捏不准了。

  再說端坐於几案之後的趙光義目之所及正是:昔者有漢據險,踞晉陽之地,傲視中原,烽火連天。宋承天命,奮六師以平亂,志在一統華夏,安萬民於太平。於是,征伐之令既下,三軍踴躍,如龍如虎,誓師北征......

  就連趙德昭都期待了幾分,待趙光義閱畢,便主動上前道:「不知這位大才所做詩賦如何,竟讓官家心神震動至此,還請官家將此等雄文讓臣等傳閱一二。」

  趙光義聽聞便點頭頷首,將紙張遞給適才的內侍,其原本便有想讓眾人傳閱的意思,此時見趙德昭開口,便正好順水推舟成全了此事。

  旋即那紙張經由內侍遞給了齊王趙廷美,大半炷香之後,只見齊王趙廷美閱畢輕嘆一聲,之後再不發一言。

  隨即便將紙張交由內侍傳遞給趙德昭,待趙德昭將其接過,便細細閱讀了起來,原本他前世大學時便是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加上此身之積累,此時看將起來,亦是毫不費力,目之所過,瞬解其意。

  差不多同趙廷美一般看了大半柱香的時間後,便全文閱畢,此時趙德昭內心中回想的便是:

  這十七八歲之人此詩賦,通過生動的筆觸和嚴謹的論證,闡述了大宋發動北伐太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深入分析了此時的政治局勢、軍事力量對比以及民心向背等因素,指出了平定漢國對於維護國家統一、鞏固政權、發展經濟的重要意義。

  同時,他也對車神二叔的英明決策表示了高度的讚揚和堅定的支持。

  同時這不僅是一篇具有深刻政治意義的政論性文章,也是一篇文學價值極高的賦文。在文學上,它採用了賦體文的形式,以華麗的辭藻、生動的形象和嚴密的邏輯結構,展現了自己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才華橫溢的創造力。


  可以想見,此文一出為這人贏得怎樣聲譽和地位,其人日後的政治生涯便是一帆風順了。

  可惜可嘆,有著如此才華和見識之人竟不為自己所用?

  想到此處,趙德昭又頓生寂寥之感!

  不過隨即又振奮了起來,自己的主線任務之一即將到來!

  只要自己完成,如此俊才還不是輕易收入自己囊中,只是不知道此人喚個什麼名姓?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