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嫡宋> 第十九章 準備

第十九章 準備

  經過文德殿朝議,最終還是定下由大宋皇帝趙光義親征漢國,一統寰宇。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見皇帝下定決心,宰相薛居正、沈倫、盧多遜等亦無法再勸諫,只得同意。

  趙光義見諸臣無異議,遂開口問道:「既如此,便議一議進軍方略吧。太祖時,曾三次率軍往攻北漢,皆因遼軍南援而敗,近待如何?」

  這時,下首諸臣只得把目光看向曹彬,曹彬也無法,既然剛才自己順應皇帝心意支持北伐,那麼現下也只得道出進軍方略,好在曹彬自己本是久經沙場的大將。

  先是乾德元年隨昭義軍節度使李繼勛等人率軍六萬在遼州城下大破漢遼聯軍,因功升樞密承旨。再是乾德二年冬,任都監隨王全斌、劉廷讓等攻後蜀,在新繁大敗敵軍,再次因功授任為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後是乾德六年,太祖任其為前軍都監隨李繼勛及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党進等率軍征伐北漢,在洞渦河擊敗北漢軍,斬首二千餘級,俘獲許多北漢士兵。最後是開寶二年,太祖親征北漢,再任其為前軍都監,在團柏谷(今山西祁縣東南),戰降北漢將領陳廷山。又在太原城南與北漢軍作戰,逼近濠橋,奪得戰馬一千多匹。

  諸如此類不可勝數。

  心念電轉之間,曹彬便已擬出進軍方略躬身稟告道:「官家,之前數次攻打漢國未果的原因,主要是北遼派兵增援北漢,還有漢國太原城池確實很堅固,故此需得派一支主力軍馬,先掃清太原外圍,再主攻太原城,另外再派兩路兵馬,負責阻截遼國援兵。」

  語畢便躬身等待趙光義答覆,他作為人臣說到此處便可以了,具體由何人領軍便不是他能置喙的了。

  旁聽的趙德昭聞言不由心中暗贊:「曹彬這廝不愧是積年老軍伍,戰功顯赫的國朝大將!」

  上首端坐的趙光義聞言思索片刻後也是認可,尤其對曹彬知進退深感滿意,然後斂容嚴肅道:「便依曹卿方略。」

  「命宣徽南院使潘美為北路都招討制置使,統領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彰德節度使李漢瓊、桂州觀察使曹翰、彰信節度使劉遇、行營馬步軍指揮使米信、行營指揮使田重進等,分別從四面進圍太原。命雲州觀察使郭進為石嶺關都部署;扼守石嶺關(今山西陌曲東北關城)阻擊北遼援軍;命孟玄喆為鎮州駐泊兵馬都鈐轄,守鎮州,分別待擊從北、東兩面救援北漢之遼軍。」

  「再命河北轉運使侯陟、陝西北路轉運使雷德驤分掌太原東、西路轉運事。同時遣將分兵攻隆(今山西祁縣東南)、盂(治今山西盂縣)、汾(治隰城,今山西汾陽)、沁(治今山西沁源)、嵐(治宜芳,今山西嵐縣北之嵐城)等州,割裂北漢軍,以孤立太原。」

  說完趙光義像是想到什麼又再次思索片刻,又再次開口道:「朕再親自帶領一支兵馬,進入河北境內,以防北遼從幽州南下入侵河北,再從東邊前來增援北漢。待朕擊敗遼國援兵之後,再前往太原匯合諸將,合力攻城。」


  說完便目光如炬,再次掃視群臣。

  只見武功郡王趙德昭出列拱手,語氣誠懇的說道:「稟官家,臣雖出自皇家,但自出生以來寸功未立,幸官家厚待,封臣為武功郡王,臣內心感到十分惶恐不安,此次官家親征漢國,臣願請纓為官家帳前一小卒,請官家恩准。」

  說完躬身拜下,大有一副你不同意我就不起來的模樣。趙德昭此舉一是為了表達忠心,我把我自己放在車神二叔的眼皮子底下,讓你不用擔心我留守後方培植勢力,或者放在其他將領處又擔心我勾連將領掌握兵權。其二是好跟住車神二叔,畢竟他是中國五千年來車技最好的皇帝,真要被他跑脫,那我此生便再無機會!

  趙光義聞言並未及時答覆,顯然也是在思考著其中的利弊,片刻後顯然是想通了其中關節,開口撫慰道:「德昭有此想法,朕心甚慰,只是爾堂堂國朝郡王,不要在說什麼帳前小卒了,便跟隨我左右參議軍事罷。」

  趙德昭聞言佯裝感激涕零,再次躬身長拜。

  上首趙光義見安撫住了趙德昭,心裡不禁再次思索:「朕準備御駕親征,讓誰留守京城開封呢?以往先帝出征,都是讓朕再留守,那麼此次朕御駕親征,是不是就該讓齊王、開封府尹廷美留守呢?」

  終究還是太平興國四年的趙光義,還沒有遭受高粱河之敗,心底還是保有那麼一些氣魄在,隨即也不復多言,再次開口道:「朕既御駕親征,便著齊王、開封府尹廷美留守東京,執掌一應事務。」

  只是這留守詔書前腳剛下發,便接到了開封府判官呂端的奏疏:「聖上櫛風沐雨弔民伐罪,齊王廷美身為親賢,應當隨軍出征,作為表率。如果執掌留守事務,是不適宜的。」

  趙光義看完長嘆道:「呂端大事不糊塗!」

  隨即將奏疏拿給齊王、開封府尹趙廷美觀看,趙廷美看完之後汗流浹背,驚惶難制,顫抖著上前請求道:「臣願效德昭為官家帳前一小卒。」

  趙光義並未出言撫慰趙廷美,只是淡淡說道:「齊王有心了,便與德昭一起隨我左右參議軍事罷。」

  不提齊王、開封府尹趙廷美回府後便叫來幕僚秘議,之後便是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只說趙光義命問王繼恩傳旨翰林院擬出一份檄文來供他御覽,半響只見王繼恩捧著一摞紙回來復旨,趙光義打開便看到:

  【太平興國四年討伐漢國劉繼元檄文】

  朕聞天道好還,人心思治。自唐季五代以來,天下紛爭,群雄並起,百姓塗炭久矣。朕承天命,統御萬方,誓要蕩平寰宇,還天下以太平。今漢國劉繼元,僭稱帝號,竊據一方,不思順天應人,反行悖逆之事,欺壓百姓,抗拒王師,實乃天理難容,人神共憤。

  朕念及蒼生疾苦,不忍坐視其陷於水火之中,故發大軍,興師問罪。朕之將士,皆忠勇之士,懷報國之心,誓以熱血灑疆場,以鐵騎平叛亂。此次出征,非為私怨,實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為四海一統而戰。

  劉繼元逆賊,汝若知天命所歸,當立即開城納降,歸順朝廷,則朕必以寬仁待之,保全汝之宗族,使百姓免遭兵燹之苦。若仍執迷不悟,負隅頑抗,則待王師臨境之日,必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朕告四方百姓,凡有識之士,皆應明辨是非,共襄義舉,勿助紂為虐,以免累及無辜。朕必以誠信待人,以仁政治國,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共享太平之福。

  檄文到日,望劉繼元及其黨羽速速醒悟,勿待王師臨境,方知悔之不及!朕之大軍,不日將至,勿謂言之不預也!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