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歸來使者
第851章 歸來使者
「二哥。」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李正在李雲旁邊,尋了個椅子坐了下來,他看著桌子上的禮單,開口道:「我又沒有蠢到這種地步。」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的意思是,現在二哥這裡缺錢,是不是可以用洛陽城裡的官產,換一些錢財,充作軍費。」
李雲這會兒,正在低頭看著這些禮單,翻看了一會兒,他才微微搖頭道:「洛陽城裡的那些官產,可以想辦法作價發賣出去,但不是你這個賣法,要規規矩矩來。」
「張貼告示出去,讓各方競價,而且要說明。」
李雲一臉嚴肅的說道:「目前,朝廷不收錢,只收糧米,絹布這些實物,以這些實物出價。」
「互相之間,按照市價折算價值。」
李正想了想,點頭道:「這樣似乎更好,但是張貼告示出去,弄得滿城皆知,城裡的百姓會不會覺得,我們發賣了城裡的財物,是變賣產業…」
「傳出去,影響也不太好。」
李雲搖頭道:「寫明白,為了征討賊軍,籌措糧草。」
「這種事情,沒有什麼好遮掩的,該是什麼就是什麼,不過要注意的是,該賣貴的東西不能賣得賤了,不然別人以為,咱們李家是干一錘子買賣的。」
「這洛陽的買賣,咱們是要常做下去的。」
「再有。」
李雲敲了敲桌子,叮囑道:「該賣什麼價格,儘量就賣什麼價格,要是有人出價高的離譜,那這些人便不是奔著買東西來的,也就不用賣給他什麼東西了。」
「直接帶著,去見杜謙姚仲,他們會知道怎麼處理的。」
李正點頭,他看著李雲,低聲道:「二哥,買客里從咱們江南來的,是不是優待一些?」
「隨你隨你。」
李雲擺了擺手,啞然道:「這種事,你們洛陽府自己做主,不必問我,凡事多看多學,有什麼不懂的。」
李雲輕聲笑道:「就去問卓光瑞,問杜姚二人,但是記住,不要去問許昂。」
「你要真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他恐怕要給我這裡遞文書告你的狀了,到時候公事公辦,還不太好收場。」
許昂,今年春天也到了洛陽,他到了洛陽,就意味著金陵小朝廷的主體,基本上都已經到了洛陽。
提起許昂,李正笑著說道:「聽聞,這位冷麵先生,近來也心思活動了一些,前段時間,把身邊伺候許久的侍女,收進了房裡。」
李雲聞言,咳嗽了一聲,按了按手說道:「不要說,不要說,只當做不知道,真要是到處說,給他知道他,他說不定要不好意思,把那女子又給冷落了。」
說到這裡,李雲感慨道:「已經這麼好些年,他也該從當年的事情里走脫出來了,要不然再過些年歲,想成家也難成。」
李正聞言,有些詫異,他笑著說道:「看不出來,二哥很關心他啊。」
「是個可憐人。」
李雲搖頭道:「這些年,人家在我這裡,也是盡心盡力,怎麼也想讓他稍微好過一些不是?」
「是這個道理。」
李正又跟李雲說了一些洛陽府里的事情,然後他才想起了正經事,開口道:「二哥先前說,洛陽府要有一些自己的人手,大概有多少人,我準備從我軍中,遴選一些過來。」
「先用兩個都尉營規模罷。」
李雲看著李正,緩緩說道:「這些兵丁,不止是負責洛陽城裡的治安,還有整個洛陽府的治安,兩千人肯定是不夠用的,具體多少人,估計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慢慢試出來。」
如今,洛陽附近是有江東軍駐兵的,而且規模很大,趙成所部的主要兵力,目前都在洛陽附近,有近十萬人的規模。
這樣規模的兵力在,洛陽大的動亂肯定不會有的。
先前,姚仲管理整個洛陽的時候,便是從駐軍里,抽調了兩個都尉營,臨時借調給洛陽府,負責整個洛陽的治安。
但是這種情況,畢竟不會是常態。
洛陽附近的兵力,將來也不可能永遠維持這個數目,以後穩定下來之後,洛陽周邊的兵力加在一起,有個三四萬人,就完全足夠應對所有變故了。
而地方治安,到最後,終歸要收到地方官府的手裡。
江東軍的手,不可能永遠這麼伸。
因為將來新朝的皇帝,不可能都跟跟李雲一樣,是江東軍的創始之人。
軍方的權柄,或者說活動範圍,一定是要規範化。
事實上,現在李雲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一個相對合理的基礎規則,讓整個新朝能夠順暢的運行下去。
這個事情聽起來很難,但是江東小朝廷已經正常運作了很多年,再加上李雲腦子裡有另一個世界的記憶,再加上這個世界的一些經驗教訓,真正做起來,並沒有特別難。
徹底掌控洛陽府,也是現在李雲的目標之一,不然他也不會著急忙慌,把李正給喊到洛陽來。
兄弟倆在書房裡,聊了半個多時辰,李正才告辭離開,臨走之前,他看了看李雲,忽然說道:「二哥,我以後不一定帶兵打仗了,但是我手底下那些兵,都是不錯的,尤其是公孫將軍。」
他低聲道:「公孫將軍,是個極厲害的將軍,還望二哥重用他。」
李雲啞然一笑:「這些事情,還用你來操心?」
「放心罷,別人怎麼樣不好說,公孫皓我一定重用。」
公孫皓,是個有些特殊的將領。
如同獻城投降的陳州刺史劉知遠一樣,作為第一個獻城投降的文官,此時的劉知遠已經被李雲拔擢為山南東道觀察使,走馬上任去了。
千金買馬骨嘛。
同樣的道理,作為第一個降將,而且作為可以很好溝通平盧軍的紐帶,李雲一定會重用公孫皓,哪怕是做給外界看,他也會這麼去做。
更何況,公孫皓的軍事能力,的確不弱。
「即將的西征,我準備讓公孫皓,跟在趙成帳下,隨軍出征。」
李雲拍了拍李正的肩膀,笑著說道:「你先前那些部下,我會妥善安排的,將來他們這些人攀爬到了高處,見了你,還得客客氣氣的叫你一聲將軍。」
李正聽了這句話,仿佛看到了將來的模樣,他也有些高興,對著李雲抱了抱拳之後,大步離開了。
李雲望著他離開的背影,背著手愣神了一會兒,這才負手回到了自己的書房裡。
之後,李雲便一直在處理政事,好容易到了傍晚時分,手邊的事情處理了七七八八,他站了起來,準備出去活動活動身子,剛走出書房,劉蘇迎面走了過來,手裡端了一碗羹湯,她抬頭看著李雲,臉上露出笑容:「大王今天又一直忙到現在?」
李某人苦笑道:「每天各種各樣的事情層出不窮,沒有辦法。」
他正要拉著劉王妃的手說上幾句話,不遠處,有宮人一路小跑過來,對著李雲低頭道:「大王,杜相公送來文書說,杜通回來了,問您什麼時候有空見一見…」
李雲一怔,問道:「什麼時候回來的?」
「說是晌午。」
李雲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點頭道:「我知道了,你去回話,就說一會兒,讓他到王府來見我。」
「是。」
隨著這個宮人退下,李雲看了看劉蘇,無奈道:「看,事情又來了。」
前幾年,九司慢慢鋪開,越來越強大的時候,李雲心裡便有些好奇,有些皇帝為什麼會被完全蒙在鼓裡,全不知情。
到現在,他已經算是一個實習中的皇帝,才終於明白了這個疑惑。
因為,坐在這位置上,每天需要接收的信息太多了,除了一些特別重要的消息之外,其他的消息,根本不太可能全部一一看進眼裡,即便看進去了,也不可能全部記在心裡。
只能摘選一部分消息閱讀,處理。
畢竟,皇帝也是個人。
哪怕皇帝不是人,一天十二個時辰連天加夜的看,各方各面的消息也是看不完的。
比如說,杜通回洛陽的事情,李雲就一點不知情。
或者下面的人報上來過,但是他完全沒有任何印象了。
天色稍稍黑下來的時候,杜謙帶著杜通一起,來到了王府書房裡,二人規規矩矩的對著李雲作揖行禮。
李雲抬手,開口道:「這麼晚了,不要多禮,坐,坐。」
兩兄弟道謝之後,各自找椅子坐了下來。
李雲看著杜通,問道:「這一趟西川,感覺如何?」
杜通微微低頭,沉聲道。
「回王上,蜀中小朝廷。」
「已經命不久矣。」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