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遭遇厄難星
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的人。
他們也看到了在網絡上流傳的視頻。
其實在他們裡面。
有許多人都知道2013年的那一件事情。
只不過當時根本就無法解釋。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那一顆小行星,肉眼可見的。
如同流星一樣。
在藍星上其實也不是無法看到流星雨之類的。
只不過眼睜睜看著流星在空中解體。
這是大家都未曾體會過的。
可能有人說了,為什麼毛子國那一顆行星沒有預警?
其實並不是沒有預警。
在太陽系裡,本來就有許多類似的隕石在圍繞著太陽運行。
比如最為出名的哈雷彗星。
就是圍繞著太陽系一顆擁有固定軌道的彗星。
只不過我國古人早就已經觀測到了。
將其命名為掃把星。
這一個名字可以說是非常形象了。
因為它長長的尾巴,划過天空的時候就像一個掃帚一樣。
同時當它出現的時候,伴隨著各種不好的事情。
所以被大家認為是一顆不祥的星星。
當時觀星和各種占卜學,可都是古代封建皇朝里必備的。
欽天監和各種國師什麼的。
除了觀測星象來制定曆法以外,還需要根據星象來占卜吉凶。
所以我們後來為什麼會將一個倒楣的人稱作掃把星。
就是這樣來的。
除了哈雷彗星這樣出名的以外,還有其餘很多大大小小的隕石。
在圍繞著太陽系本身在運轉。
其中極少數會和藍星相撞。
毛子國在之前就知道這一顆隕石會降落在西伯利亞。
但是他們覺得,這只是正常的隕石而已。
並不值得去關注。
因為大多數的隕石都會在藍星的大氣層里就燃燒殆盡。
就算有僥倖保留一部分的。
砸下來也是在荒無人煙的地方,根本就不會造成多大的災難。
反而是成為了一些隕石愛好者的素材。
目擊隕石,可是有一些人一輩子都遇不到的。
藍星上有許多之前留下來的隕石。
如果你進入這一個圈子的話。
可以知道隕石其實是很稀疏平常的東西。
這也能夠看出來。
隕石掉落在藍星上,其實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也難怪毛子國之前並沒有在意。
可是在西伯利亞那一顆隕石卻超出了他們的預料和估計。
不管是大小還是跌落的地方。
幸好最後被某種不知名的力量給直接擊碎。
不然人類可能在2013年的時候。
就要遭遇到滅絕的危機。
「你們怎麼看葉先生所說的,那一股神秘勢力?」
「到底是誰擊穿了2013年西伯利亞上空的隕石。」
他們現在有一點聽天由命的感覺。
畢竟他們能夠做的事情,都已經做完了。
「不知道,當初毛子國他們也進去過調查。」
「可是關於那一顆隕石的任何消息都沒有公布出來。」
「就連是什麼隕石都不清楚。」
「當年通古斯大爆炸也是一樣啊。」
「同樣沒有找到任何隕石的痕跡。」
「當時有人說可能是一顆冰隕石。」
「所以才沒有任何的痕跡。」
正常隕石的話,94%的隕石都屬於是石隕石的範疇。
剩下的是鐵隕石,也就是俗稱的隕鐵。
小說和各種電視劇里,會用這樣的隕鐵來打造武器什麼的。
並且一般都是傳說中的神兵利器。
經過酸蝕以後,會有鐵隕石特有的維斯台登紋。
這是現代科技無法仿造出來的。
在實驗室里也無法復刻出來的隕石花紋。
具體來說,維斯台登紋是隕石是時間的產物。
維斯台登紋是怎麼生成的?
以大約每百萬年降低1至10度、極度緩慢的降溫條件下。
錐紋石板會在鎳紋石的晶格中沿著某一個晶軸平面的方向成長。
錐紋石在固體金屬內擴散成長的溫度介於700至450°C。
每一顆八面體鐵隕石中的維斯台登構造形成時間大約需要兩千萬年至兩億年。
在極端緩慢的冷卻速度下經歷數千萬至億年,鎳鐵晶體在固體內增長的長度只有幾厘米。
這是長時間冷卻才會有的東西。
可以說是獨屬於鐵隕石的浪漫。
這是現代人類無法製造出來的東西。
因為這是印刻在了鐵隕石的裡面。
就是任何一個切面上,只要酸洗過都會有。
而不是某種鍛造出來的花紋。
也有人模仿維斯台登紋,但那只是表面上有而已。
切掉那一層,裡面就沒有了。
所以說想要知道一顆隕石是不是真的。
看維斯台登紋就知道了。
如果有,那必然是真的隕石。
但也不是說,沒有維斯台登紋的隕石就是假的。
畢竟並不是所有隕石都有這樣特殊的構造。
在隕石里,只有5%是鐵隕石。
剩餘的1%是石鐵隕石。
矽酸鹽與金屬混合。
分橄欖隕鐵和中鐵隕石。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
就是冰隕石,一整顆隕石是冰水宇宙塵埃的混合物。
但是這一些一般極難被人觀測到。
因為還沒有穿透大氣層就會燃燒殆盡。
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關於真正冰隕石的證據。
大家都只是處於懷疑的狀態而已。
「如果說真的有那麼一股神秘力量在保護我們藍星。」
「那我們現在所做的,是不是徒勞無功。」
「不會的,我們不能夠將希望寄托在那什麼虛無縹緲的神秘力量身上。」
「我們只能夠依靠自己。」
很快明天就是他們發射的火箭和厄難星相遇的時間點了。
這一次他們全神貫注。
所有人都打醒十二分精神。
火箭里的核彈引爆時間,還有降落所在的位置。
都是非常關鍵的菜。
這還是需要人手動去控制。
畢竟各種位置的效果可能導致的後果,會完全不一樣。
如果炸歪了,可能會加速厄難星的到來。
也有可能是會導致厄難星的撞擊地點改變。
另外炸的位置不對,可能會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導致最後整個計劃失敗。
「已經到達預定軌道。」
「一分鐘後開始和厄難星接觸。」
「能不能擊中,就看現在了。」
「我們早就已經過了各種嚴密計算。」
「火箭必然會出現在厄難星的必經之路上。」
很快他們屏幕里出現了那一顆長達11公里的厄難星。
在宇宙背景之下,這只不過是小不點而已。
但對於人類文明來說,這是足以毀滅整個人類文明的災難!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