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羅馬必須亡> 第448章 凱撒的進攻選擇

第448章 凱撒的進攻選擇

  第448章 凱撒的進攻選擇

  等到招兵有一定成效之後,凱撒甚至住到了城外的軍營中,民眾們時不時看到一身鎧甲的他在操場上視察新兵們訓練……

  羅馬民眾們期盼著三個月之後凱撒率領大軍北上、驅逐蠻族,但凱撒自己卻不想等待那麼久。

  當民眾還以為凱撒天天待在軍營、不辭辛苦的訓練新兵時,他已經喬裝打扮、悄悄潛出羅馬城,在奧斯蒂亞港乘船,到達了與台伯河口隔海相望的撒丁島。

  這裡已經聚集了奉凱撒命令陸續到達的七個軍團、約三千名騎兵(其中大半是從龐培部隊中投降過來的),總共四萬多人,此外還有200多艘戰船和大量的運輸船隻。

  實時更新,請訪問🎈sto9.com

  凱撒從離開埃及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憚心竭慮的思索如何快速的平定義大利北方。根據不斷獲得的尼克斯軍隊和高盧叛軍的情報,通過與特雷博尼烏斯等將領的商討,他制定了一個頗為冒險的海上突襲計劃,並且在羅馬城內處理行政事務期間,他就頻繁寫信督促集結在撒丁島的軍隊進行精心籌備。

  在以往歷次的北方蠻族入侵時,羅馬派遣軍隊迎擊,都是要繞道東面的皮塞努姆地區,途經里米尼,再進入北意行省……

  凱撒認為傳統的行軍路線耗時太久,也容易被敵人所防禦,會導致戰爭的進程延長,而羅馬如今危機四伏,他實在不宜在義大利北部耗時過多,所以決定另闢蹊徑——走海路。

  伊利里亞行省北部、亞得里亞海東岸有不少可供登陸的地點,但那裡地勢狹窄,不利於大部隊的展開,而且尼克斯軍隊還加強了對塔爾薩提卡城的防禦,從之前盧基烏斯對該城的進攻來看,並不是那麼容易攻克的,一旦造成長時間的圍攻,那就違背了凱撒的初衷。

  北意行省東部、亞得里亞海灣除了伊斯特利亞半島上的普拉之外,再也沒有可供登陸的合適地點,而普拉則被尼克斯軍隊嚴防死守,所以登陸義大利北部的東面海岸不在凱撒的考慮範圍之內,那裡不但沒有合適地點,而且亞得里亞海狹窄,大型船隊進出很難避開敵人的耳目,難以達到突襲的作用,反而給登陸造成極大困難。

  除此之外,還有義大利北部的西面海岸。但那裡幾乎被亞平寧山脈所籠罩,沿海滿是連綿高聳的山崖,沒幾個像樣的臨海城鎮,更別提是港口。

  西法行省的海岸倒是有一些適合登陸的地點,尤其還有一個未曾淪陷的城市——馬西利亞。凱撒完全可以率領大軍乘船進入馬西利亞港口,再收復西法行省,進攻高盧地區,以達到圍魏救趙的作用。

  但凱撒不打算這麼做,因為他覺得對羅馬最有威脅的是尼克斯軍隊,該軍隊不可能因為他進攻高盧地區就趕來救援,反而更有可能趁著羅馬軍隊主力不在、加快向羅馬城進軍。而且登陸西法行省之後、想進入北意行省西部,要麼走狹窄的海濱大道——斯考利,要麼只能翻越阿爾卑斯山脈。一旦敵人得知他軍隊的動向,封鎖這些道路,羅馬軍隊就很難從西面陸路進入北意行省,那麼整個戰爭的進程就會被拖長。


  凱撒經過反覆的考慮,最終將目標定在了北意行省西部海岸唯一的一個海港城鎮——熱那亞。

  亞平寧山脈北端群山上的積雪融化後流到低處,形成一條條溪流,大部分從南向北匯入了波河,也有少部分從北向南直接流入地中海,其中有兩條相距很近的河流經年累月的沖刷山嶺,其裹挾的泥沙在入海口形成了一片不算大的平坦低地。

  早在幾百年前生活在亞平寧山脈北端的利古里亞人就發現這片低地的北端有一個天然良港,於是修建了熱那亞這座港口小鎮。

  等到羅馬人開始稱霸地中海,人口不多、地處偏僻的熱那亞小鎮受到了重視,不但因為它是北意行省西部與外界進行海貿的重要港口,還因為它是羅馬通向西法行省海濱大道——斯考利大道的重要樞紐。

  但即使是這樣,由於受限於地利,經過幾百年發展的熱那亞城面積依舊不大,人口也不算多,甚至為了方便運輸和儲存貨物,很長一段時間它都沒有城牆,直到前些年海盜猖獗,才被迫修建了一道簡易的城牆。

  熱那亞的位置如此重要,維欽托利自然不會忽略,派遣了將近2000戰士駐守該城。

  但根據羅馬探子收集到的情報,這支駐守熱那亞的高盧叛軍不但對該城周邊地形不熟悉,竟然沒有在西邊那條河口旁建立崗哨,而且也比較懈怠,晚上就全部縮在城內,很少在城頭巡邏。

  於是,在三月初的一個月圓之夜,凱撒派出一支船隊,為了避免被該城的高爐叛軍發現,還特地繞了一個大圈,最後抵達距離熱那亞城西三里外的另一條河的河口,這裡有大片的灘涂地,便於船隻沖灘。但是這裡泥滑沙陷,個人行進尚且困難,大部隊登陸則幾乎不可能,所以即使在白天高盧人也很少到這裡巡邏。

  但船隊中的幾百名水手和木工毫不猶豫的跳入河灘地,拖拽著特製的舢板,背負著工具,在能將自己雙腿深深陷入的淤泥中辛苦勞作了近兩個小時,終於搭建起了一座簡易的碼頭,其長達上百米的「船橋」一直延伸到岸邊斯考利大道旁。

  接著第十三軍團士兵們攜帶著長梯、攻城弩炮、以及拆卸過的攻城車等攻城器械,開始登陸。

  去年第十三軍團就在凱撒的帶領下躲過龐培艦隊的封鎖、乘船穿越亞得里亞海、冒險登陸伊庇魯斯海岸,士兵們已經有了不少經驗,而且事先在撒丁島還經過多次的訓練,所以他們組織有序,很順利的就到達了岸邊。然後按照計劃,先切斷熱那亞城與外界的通路,再悄悄包圍整座城鎮,經過一番休息和整備之後,在天剛蒙蒙亮之時開始全力攻城。

  城中駐守的高盧戰士主要來自高盧南部,他們從小到大都生活在山林之中,第一次來到海邊,很不習慣濕冷的海風吹拂和無休止的海潮咆哮,再加上他們與高盧大部隊隔著崇山峻岭,時間長了,又沒有發現任何羅馬軍隊的蹤跡,抱怨之心和思家之情在心底迅速生長,於是他們變得懈怠,天一黑就只想著躲進屋裡睡個好覺。


  所以當羅馬第十三軍團士兵抵近熱那亞城下的時候,絕大部分高盧戰士還在睡夢之中。直到羅馬士兵破城之後,高盧戰士才匆忙聚集起來、進行反撲,不少人甚至都兵甲不整。

  戰鬥持續至上午,最終高盧戰士被包圍全殲。

  占領熱拉亞城的第十三軍團立刻打開港口、開放碼頭,滿載著凱撒軍隊的龐大船隊陸續在各個港口靠岸。

  由於凱撒事先經過周密準備,熱那亞碼頭儘管忙碌而熱鬧,但整個登岸過程被組織得有條不紊。

  剛剛完成登陸的第七軍團在凱撒的催促下,稍事休息之後就攜帶著兩天的口糧,向北進軍,而隨後登岸的其他軍團也陸續向北進發。

  熱那亞和波河平原之間隔著長達七十多里的崇山峻岭,不過多條河流流淌其間,形成了連通南北的平坦河谷,羅馬人又因為商業的需要,在河谷中修建了堅實的道路,因此羅馬軍隊的行軍不但迅捷,而且還很順利。

  即使在半途中遭遇了一個高盧人的哨卡,那本是維欽托利特意囑託手下建立的,它的作用是每天都要派人去熱那亞了解情況,然後再向高盧軍隊總部匯報情況,由此可見維欽托利了解熱那亞的重要性,因此保持著警惕。

  但哨卡內的高盧戰士們長時間未見敵蹤,不免懈怠,等發現羅馬軍隊時,已經陷入了包圍。

  請...您....收藏_(六\\\九\\\書\\\吧!)

  羅馬第七軍團輕鬆碾滅了這個哨卡,花了一天多時間走出了山谷隘口,很快抵達了托爾托納城下(Dertona)。

  托爾托納是因為熱那亞而繁榮起來的小鎮,作為商品中轉地的它並沒有像樣的城防,但高盧人依然在這裡駐紮了一百名戰士。

  或許是因為他們來自阿維爾尼部落,嚴格的執行著首領維欽托利的要求,在羅馬軍隊尚未逼近時就早早發現其蹤跡,趕緊逃離托爾托納,趕往高盧軍隊總部——皮亞琴察。

  羅馬第七軍團不費一兵一卒占領托爾托納,控制了隘口。

  此後,羅馬各支軍團陸續到達,傍晚時分凱撒帶領著輜重隊進入小鎮。

  高盧軍隊的首腦們也在傍晚時分收到了原本駐守托爾托納的高盧戰士快馬疾奔傳遞而來的消息:羅馬軍隊來啦!

  以維欽托利為首的首領們大為震驚。

  之前高盧軍隊首腦們與尼克斯國王達成一致意見「在北意行省迎擊羅馬軍隊」之後,掌控北意行省西部的他們都覺得羅馬軍隊從北意行省東部南面來襲的可能性最大,不過北意行省西部雖然被阿爾卑斯山脈、亞平寧山脈三面環繞,但依然有幾處地方便於羅馬大部隊行軍、進入北意行省西部,因此值得引起重視。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