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從根本上解決解決問題
婦人驚愕之餘,連忙推辭:「這可使不得,公子,您給的錢太多了。」
朱瀚微笑道:「大嫂不必客氣,我們是行商的,這點銀子不算什麼。只希望你能用這些錢改善一下家裡的生活。」
婦人感動得熱淚盈眶,連連道謝:「多謝公子,您真是大好人啊!願菩薩保佑您一生平安。」
離開小攤後,朱標感慨道:「瀚王叔,你總是這樣慷慨解囊,真是令人敬佩。」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𝙨𝙩𝙤9.𝙘𝙤𝙢
朱瀚搖了搖頭,認真地說:「標兒,這並非慷慨,而是責任。我們是皇族,理應為百姓分憂解難。況且,這些錢對於我們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他們來說,卻是生活的希望。」
兩人繼續前行,來到了一家鐵匠鋪前。鐵匠鋪里爐火正旺,一位滿臉落腮鬍子的鐵匠正掄著鐵錘,汗流浹背地敲打著一塊燒紅的鐵塊。朱瀚與朱標走進鋪內,鐵匠見狀,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恭敬地行禮。
「兩位公子,可是要打些什麼東西?」鐵匠的聲音粗獷而有力。
朱瀚環視四周,注意到角落裡堆放著一些簡陋的農具,心中一動,問道:「鐵匠大哥,這些農具可都是您打制的?」
鐵匠點了點頭,憨厚地笑道:「是啊,公子。這些都是我們村里人耕田種地的傢伙事兒。雖然簡陋,但勝在結實耐用。」
朱瀚想了想,說道:「鐵匠大哥,我們想買些農具,同時還想請你多打制一些,送給村裡的鄉親們。當然,工錢我們會照付的。」
鐵匠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公子,您真是大善人啊!鄉親們正愁著沒有趁手的農具呢。您放心,我一定多打制些,保證質量上乘。」
朱瀚滿意地點了點頭,又詢問了一些關於鐵匠鋪經營的情況,鼓勵他繼續努力,為鄉親們提供更多幫助。
離開鐵匠鋪後,朱瀚與朱標繼續在市集上緩緩前行,市集上的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兩人不時停下腳步,與攤販和過往的村民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瀚王叔,你看那邊,有人在賣自家編織的竹籃。」朱標指著不遠處的一個攤位說道,眼中閃爍著好奇與興趣。
朱瀚順著朱標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位老嫗坐在簡陋的攤位前,手中不停地編織著竹籃,動作嫻熟而有力。攤位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竹製品,每一個都透露出匠人的精心與細膩。
兩人走上前去,老嫗抬頭見是兩位氣度不凡的公子,臉上露出了和藹的笑容:「二位公子,可是想買些竹籃?」
朱瀚微笑著點頭,蹲下身來仔細端詳著攤位上的竹籃:「老人家,您的手藝真是精湛,這些竹籃既美觀又實用。」
老嫗笑得合不攏嘴:「哪裡哪裡,不過是些粗活罷了。公子若是喜歡,就挑幾個帶走吧。」
朱瀚挑選了幾個竹籃,正準備付錢時,朱標卻攔住了他:「瀚王叔,這些錢還是讓標兒來付吧。我們此行,本就是為百姓而來,怎能讓您破費呢?」
朱瀚聞言,笑著搖了搖頭:「標兒,你的心意我領了。但今日不同往日,這些錢就當是我為鄉親們盡的一份綿薄之力吧。」
老嫗見狀,連忙擺手拒絕:「二位公子,這使不得,使不得。老身編這些竹籃,本就是為了換些銀錢補貼家用,怎能讓公子破費呢?」
朱瀚堅持道:「老人家,您就收下吧。我們此行,就是為了了解百姓疾苦,為你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些錢,就當我們的一點心意吧。」
老嫗見朱瀚態度堅決,只好感激地收下銀子,連聲道謝:「多謝二位公子,多謝二位公子。願菩薩保佑你們一生平安。」
離開攤位後,朱瀚對朱標說道:「標兒,你看這位老嫗,雖然生活艱辛,卻依然保持著樂觀與堅韌。這正是大明百姓的真實寫照啊。」
朱標點頭贊同:「瀚王叔所言極是。百姓們雖然生活在困苦之中,但他們從未放棄過對生活的希望。我們作為皇族成員,更應該為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朱瀚與朱標繼續在市集上漫步,每經過一個攤位,都會停下腳步,與攤主和過往的村民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時,他們來到一個賣布匹的攤位前。攤位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布匹,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艷。攤主是一位中年婦女,面容慈祥,正忙著給一位老婦人量布。見到朱瀚和朱標走來,她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熱情地招呼道:「二位公子,可是要買布?」
朱瀚微笑著回應:「我們確實想買些布匹,不過,我們更想知道,這些布匹賣出去後,能給您帶來多少生計?」
攤主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意外,隨即感慨道:「公子真是體恤民情。實不相瞞,今年收成不好,布匹也賣得不如往年。但只要能賣出去一些,總能給家裡添點糧食。」
朱瀚點了點頭,從懷中取出一錠銀子,放在攤上:「這些銀子,您拿去置辦些貨物吧。百姓的生計,也是我們皇族的牽掛。」
攤主驚訝之餘,連忙推辭:「這可使不得,公子,您已經幫了我們很多了。」
朱標在一旁勸道:「大嫂,您就收下吧。我們此行,就是為了了解百姓的真實生活,盡我們所能給予幫助。」
攤主見狀,眼中含淚,感激地收下了銀子:「多謝二位公子,願菩薩保佑你們。」
離開布匹攤位後,朱瀚與朱標繼續前行。不遠處,一個賣糖葫蘆的小販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小販是一位年輕的小伙子,穿著樸素,手中拿著一串串紅彤彤的糖葫蘆,笑容滿面地招呼著過往的孩童。
朱瀚走上前去,買了幾串糖葫蘆,遞給朱標一串:「嘗嘗看,童年的味道。」
朱標笑著接過糖葫蘆,咬了一口,甜蜜的滋味瞬間在口中化開:「真甜,跟小時候一樣。」
這時,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走到他們面前,眼巴巴地望著他們手中的糖葫蘆。朱瀚見狀,溫柔地將手中的糖葫蘆遞給了小男孩:「來,這串給你。」
小男孩驚喜交加,連忙接過糖葫蘆,感激地說了聲:「謝謝大哥哥!」然後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朱瀚和朱標看著小男孩滿足的樣子,心中也充滿了溫暖。朱瀚輕聲對朱標說:「看到這些孩子,我就更加堅定了要為百姓謀福祉的決心。」
朱標點頭贊同:「是啊,瀚王叔。我們身為皇族,不僅要享受榮華富貴,更要為百姓排憂解難。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
朱瀚微笑著點頭,目光溫柔地掃過周圍歡笑的孩子和感激的村民,心中滿是欣慰。他轉身對朱標說:「殿下,看到這一幕,我更加堅信我們的努力是有意義的。接下來,我們還需要繼續深入了解民情,為陛下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建議。」
朱標贊同地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瀚王叔說得對,我們此行不僅是為了幫助百姓解決眼前的困難,更是為了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我們必須將所見所聞,原原本本地稟報給父皇。」
兩人正說著,一位年約六旬的老者顫巍巍地走過來,向朱瀚和朱標深施一禮:「二位公子,老朽有話想說。」
朱瀚連忙上前扶住老者,溫和地說:「老人家,您請說,我們洗耳恭聽。」
老者嘆了口氣,緩緩說道:「老朽是村中的長者,見多了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如今雖有朝廷的賑濟,但百姓的日子依舊艱難。老朽斗膽問一句,二位公子可有什麼辦法,能從根本上改善我們的生活嗎?」
朱瀚沉思片刻,認真回答道:「老人家,改善民生非一日之功,需從多方面著手。首先,我們會建議朝廷減輕賦稅,讓百姓有更多的餘糧和銀兩度日。其次,鼓勵農耕,興修水利,以應對天災。再者,加強教育,讓百姓的後代能有更多的出路,不再重複老一輩的艱辛。」
老者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二位公子言之有理,老朽代全村百姓謝過二位。若真能如此,那真是我等的福分啊!」
朱標也接過話茬,誠懇地說:「老人家放心,我們此行便是為了體察民情,為百姓謀福祉。您的每一句話,我們都會如實稟報給父皇,力求讓朝廷的政策更加貼近民生。」
這時,一旁的一位年輕農夫也忍不住插話道:「二位公子,我們村中的年輕人大多沒有讀過書,只能守著幾畝薄田過活。若真能有更多的教育機會,那真是太好了!」
朱瀚聞言,目光更加堅定:「放心,教育乃是國家之根本,朝廷定會重視。我們會向父皇建議,在各地增設學堂,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讀書識字,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年輕農夫聽後,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連連道謝:「多謝二位公子,多謝朝廷!我們一定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努力學習,報效國家!」
朱瀚與朱標在村民們的感激與期待中繼續前行,每遇到一位村民,他們都耐心傾聽對方的心聲,給予真誠的回應和建議。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對民情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
傍晚時分,兩人來到了一戶破舊的農舍前。農舍的主人是一位中年寡婦,帶著兩個孩子艱難度日。見到朱瀚和朱標,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與羞澀,連忙請二人進屋。
屋內簡陋,僅有幾件破舊的家具,但收拾得井井有條。中年寡婦,李嫂,顯得有些局促不安,她忙不迭地搬出兩張舊木凳,請朱瀚與朱標坐下。兩個孩子,一男一女,怯生生地站在母親身旁,好奇又羞澀地望著這兩位不速之客。
朱瀚溫和地笑道:「李嫂,不必客氣,我們今日來此,只是想了解一下鄉親們的生活狀況,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幫上忙的。」
李嫂眼眶微紅,感激地說:「二位公子能來,已是天大的恩賜。只是我們家境貧寒,怕是沒有什麼能報答二位的。」
朱標連忙安慰道:「李嫂言重了,我們身為皇族,為百姓分憂解難是分內之事。只是看您家中光景,似乎頗為艱難,不知可有什麼具體的困難,我們可以向朝廷反映?」
李嫂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家中本就不富裕,去年又遭了災,收成幾乎全無。官府雖有賑濟,但家中兩個孩子正在長身體,那點糧食哪裡夠吃?我這做娘的,只能日夜操勞,多接些針線活,勉強餬口。」
朱瀚聞言,心中更加酸楚,他轉頭對朱標說:「殿下,像李嫂這樣的情況,恐怕不在少數。我們必須將這些問題詳細記錄下來,向父皇稟報,爭取更多的援助。」
朱標點頭,目光堅定:「瀚王叔說得對,我們不能讓任何一個百姓在困境中孤立無援。」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小袋碎銀,遞給李嫂,「李嫂,這是我和瀚王叔的一點心意,希望能暫時緩解您家的燃眉之急。」
李嫂連連擺手,堅決不肯收:「這可使不得,二位公子已經幫了我們太多,我怎能再收你們的銀子?」
朱瀚輕輕按住李嫂的手,誠懇地說:「李嫂,您就收下吧。這些銀子雖不多,但也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您知道,朝廷並沒有忘記您和鄉親們。我們會竭盡全力,為您們爭取更多的幫助。」
在李嫂的推辭聲中,朱瀚堅持將銀子塞到了她的手中。兩個孩子也仿佛感受到了這份溫暖,怯生生地走近,用清澈的眼睛望著兩位公子,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
這時,小男孩鼓起勇氣,小聲說道:「謝謝二位大哥哥,等我長大了,也要像你們一樣,幫助別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