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求訂閱求月票】
第914章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求訂閱*求月票】
「并州國庫還有多少錢?」言晏問道。
「……」安期生也沉默了。
并州國庫帳面流水非常巨大,甚至超出了億,堪稱諸侯之最,但是并州國庫卻從來都是左手進,右手出,幾乎沒有一個子能在國庫中滯留超過兩個月。
這在其他諸侯看來,簡直離亡國不遠了,但是并州就是能如此艱難的存活下來。
只能說并州賺錢的能力和花錢的速度持平了。
收支平衡!
也意味著,并州短時間內是不能再有其他大的舉措了。
「孤是不是有些亂花錢了?」言晏尷尬地咳了兩下。
并州沒錢,好像很大程度上也跟他有關係。
安期生很想點頭,但是還是給言晏留了點體面。
言晏這些年花錢都不經過大腦的,不是去和魏咎搞水師,就是跑去跟李瑤弄洛陽水利,而這些東西回本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愛卿覺得這天下,財富都在誰手上?」言晏突然問道。
「自然是在那些貴族、百家手中!」安期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百姓手中才多少錢,商賈的錢也是要交給他們背後的貴族和百家,所以財富永遠是掌握在那些貴族和百家手中。
當然,墨家例外,墨家賺錢的速度完全跟不上他們花錢的速度。
「愛卿以為,諸子百家,最希望的事情是什麼?」言晏眼前一亮繼續問道。
「自然是將門派發揚光大,將學說運用到朝堂之上,讓天下人都能認可自己!」安期生倒是很懂百家的心思。
尤其是儒家,雖為顯學,但是諸侯從沒有人將儒家之學說作為國學。
秦國重法家,趙國重兵家,現在的并州也是重視法家和兵家,更是重用道家、名家和法家士子,反而出身儒家的言晏卻很少重用儒家之人。
「所以,愛卿覺得,諸子百家想不想廣收門人,發揚光大?」言晏笑著問道。
「這是自然的。只不過一家一派發展太大,都會遭到地方和朝堂打壓!」安期生點頭。
百家像發展也不容易,一旦勢力過大就會引起地方官府的忌憚,也就會被針對,使得百家很難發展壯大,而且諸子百家也都有自己的地盤,大頭也都被上頭的百家吃掉,剩下的才輪到那些小家小派。
「若是并州允許百家在并州宣揚學說,招收弟子,你覺得有多少家會來?」言晏繼續問道。
安期生皺了皺眉,且不說多少家願意來,單是在并州勢力龐大的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兵家和陰陽家,就願意其他家進來?
「并州還是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言晏意味深長地說著。
安期生瞬間秒懂了,這是赤裸裸的陽謀,一個給諸子百家設下的陷阱,卻讓諸子百家不得不往裡跳。
對於排名中下的百家來說,這是一場饕餮盛宴,是一次發展壯大的機會,所以他們會不顧一切的飛蛾撲火,明知道并州不懷好意,還是不得不往裡跳。
對於上層百家來說,這是一個威脅,一個可能動搖自家地位排名的危險,但是他們卻無可奈何,因為并州是言晏的一言堂,是羽林衛和并州血騎統治的并州。
「臣這就回去商討,拿出具體的方案!」安期生倒不認為這對道家能造成多大影響。
并州和天下戰爭已久,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所以現在和未來數十年都將是他們道家和黃老一脈的盛世,其他家不可能動搖他們在并州的地位。
至於其他家,就看有沒有傻子跳出來當出頭鳥,看不清形勢,故步自封了。
真有這種,那註定會被時代所淘汰。
畢竟想力爭上遊的百家可不再少數。
「去吧!」言晏點頭。
并州沒錢去修建鄉校,讓適齡孩童入學並提供生活補貼,但是諸子百家有啊。
并州允許百家在并州宣揚學說,招收弟子,但是相應的百家也必須自己出現在并州規定的區域內建立鄉校,招收門人。
真想擴大招收範圍和影響力,可以,并州給他們提供地方,會在北掖王城建立一座屬於百家的頂級學宮,頂級辯論場,吵贏了,那你就有資格在并州擴大招生範圍。
諸子百家,說到底比拼的關鍵還得是門人弟子數量,連弟子和門人數量都不夠,誰去幫你宣揚學術學說,沒人你拿什麼去跟人吵架。
三日後,安期生與丞相府的官員們商定出了一個簡單的章程。
首先是願意進入并州的百家,必須有一位頂級學者加入并州在王城建立的學宮之中擔任博士,同時也要將自家經籍存入學宮之中,不然你來了也搶不到最頂級的門人。
其次,各家按照實力大小劃分,必須在并州各郡城建立一座屬於自家的學館,讓各地學子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進入學館學習。
最後,百家必須派出一定數量的先生進入并州各縣學、鄉校擔任至少三年的教師。
於此同時,所有學子在入學期間一切開銷,都必須有各家自行承擔。
言晏看完丞相府遞交上來的章程後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就像是後世的大學一樣,想要收到合適的天才學生,除了學校自身的名聲,還要有足夠的補助才行。
對現在的諸子百家來說,他們不差錢,差得只是朝堂的支持罷了。
若是并州能提供適齡孩童入學,並且願意承擔一部分學童的入學消耗,那麼百家能招收遴選的弟子門人將是極大的擴充。
至於等到這些學童升學至郡院,至自家學館學習,那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頂級天才了,出錢培養他們又算什麼呢!
言晏在這道奏疏上批註修正後就蓋上了國璽,正式通告天下諸子百家。
修改的也不多,就是百家學館中有弟子能夠合格出師,擔任并州一縣、一郡之長,或是有弟子對并州做出大貢獻者,并州也會給予這些學館以支持,形成良性競爭,真正讓百家看到他們學說能被朝堂重用,而不是許諾的空頭支票。
而隨著詔書的頒布,天下諸子百家都陷入了瘋狂,想盡辦法拿到一個郡設立郡學學館的資格。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