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三味帝皇城
第424章 三味帝皇城
別的皇帝聽說離開洛陽,都會覺得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但是元子攸卻認為這是一次機會。
原因很簡單,如果留在洛陽,元子攸就在爾朱榮安排的囚籠中,根本沒有掙脫的可能。
但是只要離開洛陽,那就會一片混亂,混亂中就有了和其他朝廷大臣接觸的機會,就有了脫離爾朱榮掌控的機會。
特別是眼前的奚毅!
想清楚了這一點後,元子攸幾乎是果斷的主動要求離開洛陽。
聽到元子攸同意離開洛陽,奚毅也鬆了一口氣。
自從爾朱榮在河陰屠殺宗王卿貴後,其實洛陽已經不那麼重要了,爾朱榮給自己留守洛陽的任務是看住元子攸,只要皇帝沒事就算是完成任務。
此時元天穆領兵在濟郡和邢杲作戰,只要元天穆能擊敗邢杲,就能保護住皇帝的安全。
實在不行就帶著皇帝去晉陽好了。
奚毅立刻說道:
「陛下,我們立刻北渡黃河,前往河內。」
元子攸點頭說道:
「朕就託付給奚公了。」
奚毅有些感動,元子攸又拉著他的手說道:
「國家動盪,若不是還有奚公這樣的忠臣為了國家在奔波,我大魏社稷早就亡了,請奚公受朕一拜。」
奚毅連忙將元子攸拉起來,他眼睛有些紅了。
爾朱榮並非對奚毅不好,留守他在洛陽,任命他為平原郡公,協助元子攸處理政務,奚毅已經是爾朱榮集團的前排人物,甚至在政治上可以排進前三。
可是奚毅也有一個重大的問題,他沒有軍功。
爾朱榮集團還是一個軍功集團,集團內部都是以軍功來論地位,你的政治地位再高,面對爾朱家這群桀驁武將也要靠邊站站。
元天穆能以元姓成為爾朱榮集團的二號人物,其中也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元天穆自己就很能打。
奚毅身上沒有軍功,連爾朱世隆都責罰不了,也沒有把握守住洛陽,只能帶著皇帝逃出洛陽,去投靠在相州打仗的元天穆。
洛陽百姓已經麻了。
今年新年後才三個月時間,洛陽經歷了皇帝元詡出逃,爾朱榮南下入洛,新皇帝登基殺大臣助興,新皇帝元子攸又逃的幾場大戲。
如今聽說南梁冊立的皇帝元顥又要殺進洛陽了,洛陽人又要迎接他們第三個皇帝。
洛陽百姓是「何其幸運」,一座城市要伺候三位皇帝!
上一次爾朱榮入洛,已經在洛陽燒殺搶掠過一番了,現在南梁的軍隊入洛,恐怕又要洗劫一番。
這下子洛陽百姓真的慌了,隨著新皇帝元子攸出城,洛陽百姓也開始逃出洛陽城。
可是去哪裡呢?
往東是戰區,往北的河內地區也不安全,而且普通百姓是逃荒的,河內根本容納不了這麼多的人口。
思來想去,想到當年元詡西逃的時候,曾經在城牆上號召百姓西行,現在反應過來的百姓們,紛紛向西而去!
——
雁門關。
蘇澤幾次派遣兵馬,想要讓防守雁門關的爾朱兆出城來戰,但是爾朱兆就是不上當,死活不出城。
蘇澤親自領兵來到雁門關外,看著山上的關隘,也只能長長嘆了一口氣。
雁門關難打啊。
先秦的《呂氏春秋》就曾言,「天下九塞,雁門為首」,自從趙武靈王設置雁門關開始,這裡就是中原文明抵禦北方的重要屏障。
可以說雁門關在中原王朝手裡,北境就安全,若是失守,北方就是漏了窟窿的破袋子,任由北方的草原帝國南下了。
北宋的北方防線崩潰,就是從楊業死守雁門,卻得不到宋軍支援,最後雁門告破,從此失去了主動權。
「可有破城之法?」
蘇澤詢問身邊的築城專家蘇統,對方看著雁門關說道:
「山岩峭拔,盤旋崎嶇,絕頂置關,此乃天授雄關,難,難!」
雁門關的位置太刁鑽了,在崎嶇的山頂上,大軍沿著盤旋山路而上,就要被雁門關內的守軍攻擊。
就算是僥倖到了山頂,也沒有可以攀附攻城的地方,大型的攻城器械根本運不上去。
挖掘地道,水攻,這些方法對山上的要塞都沒用。
蘇澤終於明白,為什麼這樣的要塞只能用人命硬啃了,因為實在是沒有其他辦法。
在敵人內部不出問題的情況下,以蘇澤手上的兵馬,攻下雁門關就是痴人說夢。
而且背靠雁門關的肆州地區,也是爾朱家控制的區域,蘇澤雖然已經調慕容紹宗過來了,但也只能在背後搞搞小動作。
雁門關的守將爾朱兆,雖然沒什麼戰略頭腦,但是他也是一名猛將。
又在山中轉了一圈,在雁門關東北十幾里的地方,蘇統指著一處地方說道:
「主公,這裡比雁門關的位置更險要,我們可以在這裡築城對攻。」
跟在蘇澤身後的韋孝寬也對築城之術有了了解,他定睛一看,果然這個地方比雁門關的位置還要險要。
蘇澤想起穿越前,自己也曾經去雁門關旅行過,他仔細查看這裡的地形,和印象中的景點對上了,他猛然想來,北魏時期的雁門關,和蘇澤去過的雁門關景區並不是一個地方。
蘇澤去的雁門關景區,是明清新設的關口,也就是蘇統指的這個地方,在舊雁門關東北十里的位置。
而爾朱兆把守的雁門關,是古雁門關,也就是趙武靈王所建造的雁門關。
對啊,自己要攔住爾朱家,不一定要攻打雁門啊,只要在雁門關外再築一座關城,阻擋住爾朱家不就行了?
到時候再讓慕容紹宗來慢慢經營,滲透肆州,想辦法從後方顛覆雁門。
「築城需要多少時日?」
蘇統說道:
「那要看主上需要什麼樣的城了?」
「怎麼說?」
「若是要一座不破堅城,主上請給我兩萬人,半年可成。」
「太長了,山中築城還需要派兵保護,再有一萬人築城,怕是我也撐不住。」
「那就一萬人,三個月,但是此城只能御十倍之敵。」
蘇澤盤算了一下,還是覺得不太夠,他搖頭說道:
「還是太長了。」
蘇統說道:
「那請主公另尋他法吧。」
蘇澤突然說道:
「可否以磚石築城?」
這句話說完,就連韋孝寬也一驚。
這個時代也不是沒有石頭城,比如建康台城就是用石頭築成的,這種城牆要比土牆堅固,是上佳的築城之法。
但是之所以不用,還是因為生產力不發達,用石頭築城耗資太大,需要民夫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聽到這裡,蘇統激動的說道:
「主公若是許我築石頭城!那我一定造一座千古堅城出來!不過需要盡發恆州百工,又要民夫十萬!」
韋孝寬連忙說道:
「郡公,恆州初定,若是大發徭役鑄造石頭城,怕是恆州不寧啊。」
蘇澤揮揮手說道:
「不是以石頭築城,是以磚築城。」
「磚?」
磚的使用已經很早了,蘇澤穿越前的那些明清城牆,也都是以磚石建造,但是穿越以來卻很少見磚頭。
洛陽百姓的民居要麼是木質的,要麼是土質的。
城牆也是的,要麼是石頭的,要麼是土牆。
這一點也讓蘇澤非常的疑惑,後來他才知道,不用磚做城牆和房屋的原因,竟然是因為習俗!
南北朝並不是沒有磚頭,而是磚這個東西,基本上用來修建墳墓。
當時的人以為磚五行屬土,地氣比較重,適合用來鋪路和建造地下陵寢,所以用磚來建造房屋被認為不吉利,自然也沒人用磚來建造城牆了。
這個觀念一直到宋以後才扭轉過來,因為宋代的工程建造技術大發展,使用土木已經無法滿足建造需要,而石頭又太難切割搬運,最後才開始大規模使用磚塊。
到了明清,無論是皇宮、民居還是城牆,都已經廣泛使用磚頭了。
蘇統思考了一會兒說道:
「用磚可以,可以在山下將磚頭燒好再用牲畜運上來,或者在山上直接建造磚窯。」
韋孝寬問道:
「以磚砌城真的可靠嗎?」
蘇統是砌城的專家,他立刻說道:
「以磚砌城自然是可行的,燒成的磚塊堅硬可比石頭,但是要比石頭輕便,就可以用更少的人力多次運輸上山。在砌城的時候也更加節省人力。」
韋孝寬點點頭,搬運大石頭耗費的人力是海量的,如果真的變成小塊的磚頭,確實要比直接搬運石頭節省人工,而且工程量也更小,更加靈活方便。
蘇澤對著蘇統說道:
「就在恆州設置磚窯,以恆州石炭來燒磚築城。」
石炭,就是煤,恆州地區有大量的石炭資源,蘇澤本來想要開採煤礦來冶鐵,卻發現這些煤的硫含量太高,製造的鐵器太容易斷裂。
而石炭用來取暖,又會產生炭毒,所以百姓也很少用石炭取暖燒飯,而是更願意燒柴或者使用木炭。
用石炭燒磚,卻正好可以將石炭利用起來,蘇統也覺得非常可行,興沖沖的去研究用磚石建造城池。
蘇澤當然也有「穿越者的小妙招」,比如製作蜂窩煤之類的,只等到石炭場開設起來,也是慢慢推廣石炭作為取暖的燃料。
肆州并州是爾朱家世代經營的地盤,又有山川之險。
不過爭龍天下就如同下棋一樣,在恆州站穩腳跟,蘇澤也就有了向幽、定擴張的觸角了。
東北角算是盤活了。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