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御前何人?鈕祜祿海瑞!
第479章 御前何人?鈕祜祿.海瑞!
清軍水師南撤,吳軍水師北歸。
長江終於恢復了平靜,只剩死魚飄蕩~
……
岸邊蘆葦盪中,
突然駛出了很多漂浮物,
百姓們圍觀了炮擊全過程,此時劃著名自家的小船、木排甚至是木桶下水,爭先恐後撈戰利品。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𝚜𝚝𝚘𝟿.𝚌𝚘𝚖
清吳兩邊艦隊開戰前為了減輕負重,提前扔掉了很多的物資。
百姓們撈上來就能換錢。
長江的平靜又被打破了。
漂浮的死魚、死屍、大塊木板被撈的乾乾淨淨。
魚能吃,屍體的衣服洗洗還能穿,木板能給土坯房擋風。
窮困潦倒的百姓們沒有什麼忌諱。
許多人還默念著要是每個月都打一場水戰該多好,家裡肯定能富裕很多。
……
地獄號,艦長室。
尼德蘭人韋森,和撒克遜人維特坐在一張桌子上。
兩國本是冤家,但兩人不是。
韋森:
「以往當兩國戰艦在海上遭遇時,為何皇家海軍總是搶占上風?」
維特:
「這是傳統,皇家海軍一定要拼盡全力搶上風。不過,艦長先生,為什麼你們每次都主動去下風位置,逆風向我們發動進攻?」
韋森老臉一紅,
隨即說道:
「逆風進攻,一旦戰事不利,可以迅速調轉船頭逃。這時,就變成了順風,逃脫的概率很大。」
……
維特煥然大悟:
「~確實追不上。」
韋森又補充道:
「還有支索帆,你們也開始採用這種設計了。」
維特點頭:
「支索帆,除了頭頂看著一團亂糟糟之外,支索帆確實是很棒的設計。」
「那當然,海上馬車夫的名頭不是白來的。」
【支索帆:掛在不同桅杆之間的斜帆,對船的機動優勢和適航性都有幫助。尼德蘭人首創並嫻熟應用。】
最終,
倆人拋開成見,得出了共同結論:
尼德蘭人控帆更勝一籌。
但撒克遜人炮術和綜合素質明顯占優。
韋森將此次戰鬥經歷詳細記錄,抵達武昌後提交上去。
不出意外的話,整條船能拿到一筆很不錯的報酬。
數百名歸化水手默默的為吳軍效力,可不是因為什麼國際精神,而是為了金子。
……
洞庭湖水師也頗為幽默。
一口氣逃到嘉魚縣。
王霖下令暫停逃亡,休整。
要激勵士氣,
自然離不開銀子和女人。
他眼珠子一轉,下令扣押了前來勞軍的嘉魚知縣和士紳代表。
然後,
縱兵殺進縣城。
命令一出,水師群情振奮,士氣暴漲20個點。
所有人都放開手搶劫、殺人。
先洗了官庫,再搶了沿街店鋪,然後把士紳們洗劫一空。
想了想,
乾脆把士紳都殺了。
這樣省得日後有人打官司,控告罪狀。
……
唐家灣,槍聲響起。
趙莊文帶著大隊人馬頂著傷亡一口氣沖了過去。
吳軍區區1個步兵班攔不住~
主力都去江邊支援友軍了。
如果沒走,
唐家灣就是趙莊文的絕地!
只能說,這傢伙命不該絕,一路瘋狂逃竄~
……
2日後,
陸軍大臣林淮生趕到武昌。
他將首功給了第4軍團,但也承認第2軍團的協功。
之後,
他給了鄭河安一個機會。
「湖廣總督陳祖洛麾下有10000蒙古騎兵、10000綠營兵,在漢水以南區域駐紮。只要他們不進攻你部,你就不要管他們。你部的目標2處,荊州城和宜昌城。」
鄭河安在地圖上找到了位置,
沿著河流行軍沒有迷路風險。
這很重要~
「另外,注意繳獲糧食。不要給清軍狗急跳牆、焚燒糧食的機會。」
「遵命。」
鄭河安興沖沖的走了。
傷兵留在城中養傷,其餘人補齊彈藥,準備渡江。
……
長江之上,
舟船如雲,來回穿梭。
將士兵們運送到對岸。
龜山炮台,成了廢墟。
在武昌失守之後,
守衛炮台的500新軍放火炸了炮台,然後溜了。
吳軍有些惱火,
若是綠營兵就不會放這把火。
因為綠營兵都是聰明人,知道燒了勝利一方的戰利品,就是損了人家的財路。
那,
勝利一方有可能為了泄憤而追擊。
……
隨著吳軍控制了武昌周邊,江面穿梭的船隻也日漸稠密。
非戰艦,而是民船。
2萬大軍前線打仗,背後至少需要10萬民夫轉運。
當然,
換成水運,1萬民夫和3000條船就夠了,節約人力物力無數~
數次戰役下來,
吳軍內部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重視航運!
江河湖泊,都是吳國的友軍。
李郁在此基礎上再次擴展概念——海洋,也是友軍。
陸運在水運面前,弱的不值一提。
一輛畜力車,拉個兩百斤。
一艘漕船,起步就是1萬斤。
一艘海船,起步就是20萬斤。
若比較,運輸途中損耗更離譜。木架車會散架,牲畜會累死,船隻要按時保養,10年沒問題。
……
近期,
李郁一直在關注各大礦山關於蒸汽機抽水的使用報告。
待基本成熟後,
蒸汽機即可投入實用行業——蒸汽工廠、蒸汽船、蒸汽火車。
秉承了江蘇老鄉一貫的性格——冒險欠缺,沉穩有餘。
看官需知,
當江蘇人掏出100塊說「梭哈」的時候,兜里至少還揣著1000塊。
當福建人掏出100塊說「梭哈」的時候,兜里很可能只剩下一把刀了。
……
洞庭湖水師繼續逃竄。
竄入湖南地界,路過臨湘縣城時。
臨湘知縣和士紳們不願出銀子勞軍,態度冷淡~
原因很簡單,
水師在湖北是客兵,客兵≈土匪,所以湖北地方上必須小心伺候著。
回到湖南,就不是客兵。
你若敢搶,自然有巡撫大人治你。
不過,
承平已久的文官們終究是忘記了官場規則的前提——和平時代。
……
總兵王霖想了想,
打不過吳賊,還打不了老鄉嗎?
當即下令麾下水師擺開陣勢,大炮齊轟,一不做二不休,再洗一城。
這一次更狠,
甚至強擄壯丁2000人編入水師陸勇。
搶來的年輕女子和銀錢更是裝滿了4條大船~
「弟兄們,打起精神。」
「都給我喊,武昌大捷,水師凱旋,返回洞庭湖駐地。」
「嗻。」
新敗的水師,士氣大振。
有吃有喝有賞銀,返回駐地日子不要太好過。
……
等到武昌淪陷、湖北巡撫王傑陣亡的消息傳來,湘人震驚,已經是後話了。
王霖做過匪、當過官。
他看的很透徹。
湖廣糜爛,局勢危如累卵,誰敢追究自己縱兵搶劫2個縣城的罪過?
800里洞庭是自己的主場。
逼急了,
先把洞庭湖周邊搶一遍,然後宣布投吳。
不是狂妄,
而是他真有這個底氣。
洞庭湖接近6000平方公里,差不多是太湖和鄱陽湖加起來的總面積。
誰能奈何了自己?
只要牢牢把住手裡的戰艦水勇,朝廷只會派人來安撫自己、犒勞自己,屁都不敢放一個。
亂世,
有兵在手比什麼都強。
王霖和手底下的中高級軍官天天拜把子,局勢失控,就得靠兄弟義氣籠絡人心。
……
河南南陽府衙。
幾十頂紅纓帽低著頭不敢出聲。
最新軍情傳到,乾隆當場就懵了。
整個人肉眼可見的佝僂,往日的自信蕩然無存。
「王傑,王傑~」
聲音悲痛~
前幾天,
剛收到王傑摺子,闡述了他的宏大戰略——想以武昌堅城拖住吳軍主力,令其損兵折將的構想。
這才幾天,棺材板都釘上了。
乾隆悲慟詢問:
「諸位臣工,李逆到底有何能耐,竟使八旗勁旅、索倫精銳、各省綠營紛紛敗於他手?」
「為什麼?憑什麼?」
……
雅雀無聲。
就連和珅也不敢出頭接話。
然而,
總有初生牛犢不怕虎。
從京城剛趕來的和琳突然出列,高聲說道:
「奴才認為前線之敗非戰之過。表面敗於軍事,實則敗於正治。」
石破天驚,
一些膽小的臣子只覺耳朵里響了個炸雷。
和珅也一臉惶恐,揪著和琳袖子,
低聲喝道:
「狂悖,退下。」
落在眾人眼中,明顯是弟弟年輕氣盛~
……
乾隆的眼睛好似刀子在這小子的臉上刮來刮去,
語調陰冷:
「你繼續說,大膽的說!今日言者無罪,朕想聽點刺耳的聲音。」
「嗻。」
和琳深吸一口氣,
繼續說道:
「我大清祖制周密嚴謹,層層相扣、層層牽制,實乃謀百世之優制。然世間之事,凡有一利必有一弊。」
「朝廷面面俱到,帶來的後果就是官民麻木、滿漢猜忌、妥字當先。」
「這就是奴才的第一個論點——不**!」
和珅插話:
「和琳你狂妄,御前大放厥詞,還不住嘴?」
乾隆大怒:
「和珅你住嘴!」
……
和珅訕訕退到一側,表情似乎在感慨——恨弟不成鋼。
和琳好似瘋了,
繼續大放厥詞:
「不分滿漢,只要給予有能力的人自主權,他們就能爆發出可怕的戰鬥力,替朝廷死死頂住吳賊。我八旗健兒騎射定天下,可無奈天下太大,滿人太少。所以,朝廷還是要多多依靠漢人、信任漢人。」
在場眾官聽得後背發寒,
自由是什麼?
就是原先的團練束縛還是太多,還要將人、財、事權徹底下放。
說的再露骨點,就是默認地方節度使、軍閥的存在。
偷窺皇帝臉色雖然難看,但沒有爆發。
說明這番話雖然刺耳,可皇帝還是聽進去了。
……
和琳瘋勁還在興頭,
一開口,
又嚇的大家心裡哆嗦:
「打仗,打的是錢糧。吳賊有錢,我大清就沒有嗎?」
周圍眾官紛紛低頭,
心中大罵,
和珅和琳你們這一對混帳兄弟,怎麼好意思問這個問題?抄了你和府,起碼夠朝廷開銷5年。
乾隆點頭。
他認可這個說法。
大清肯定有錢,只不過錢不在明面上。
一時間,
他竟是想起了崇禎舊事,眼神更陰冷。
……
和琳繼續慷慨激昂:
「有錢,就有武器。有錢,就有強兵。」
「譬如衝天炮(臼炮),吳賊在湖北2次使用,殺傷效果斐然。可我大清就沒有嗎?」
乾隆一愣。
聖祖爺那會,朝廷就掌握了衝天炮技術。
當作最高機密秘藏百年。
如果不是實在啃不動金川碉樓,自己斷斷不會派工部侍郎何國宗,親赴金川督造衝天炮,並現場指導開炮。
……
和琳毫不客氣的揭穿:
「奴才的第二個論點——不**。我大清應當自放開火器限制。讓前線軍隊裝備最好的武器和吳賊打消耗。」
乾隆沒吭聲。
放在5年前,保證這位叭叭叭的鈕祜祿.海瑞流放寧古塔,蹲一輩子。
其實和琳說的頗有道理。
放開限制,官兵才可能有機會和吳賊拼消耗,而不是現在這般被吳賊壓著打,打的抱頭鼠竄~
但是,
滿人制衡漢人,主要靠軍事優勢。
可如果漢人掌握了先進火器,那滿人的騎射還有優勢嗎?
至少在軍事領域的優勢幾乎消失,以後維持天下只能靠正治和制衡術。
如此一來,
前門驅虎,後門進狼。
怕是真的從此,滿與漢,共天下。
帝心糾結,難以決定。
這一切都悄悄落在了和珅眼裡。
……
和琳的觀點,
總結提煉一下就是:
當前戰爭,大清束手束腳,沒能發揮出應有的實力。
屢戰屢敗的原因有2點:
不**、不**。
最後,和琳拋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三不策略:
「不設限制,不擇手段,不惜代價。」
不設限制——不限滿漢、不設制約、不限武器。
不擇手段——包括但不僅限於刺殺、襲擊、破壞、造謠、收買,無所不用其極。
不惜代價——只要能贏,什麼都能給,什麼權都能放。
……
有一漢臣忍不住出列,
質問道:
「和琳大人,您可曾想過萬一吳賊是壓下去了,但地方實力派尾大不掉,手握兵權,朝廷又該如何?」
和琳說的很直白:
「王大人您肯定讀過南明歷史吧~爾等漢人最愛內鬥,越亂越要斗,你們漢臣為首的地方勢力如果真的能團結一心,當初就沒我大清什麼事了。」
此話一出,
當面之人面紅耳赤,被噎的說不出話。
因為,
雷區太多,怎麼說都會惹麻煩,不如沉默。
南明,
那可真是一段好歷史,看完了讓人抬不起頭,不敢直視太陽和人心。
……
乾隆表情複雜,
半天才開口道:
「茲事體大,需從長計議。」
「軍機處和眾臣僚可再議,各省督撫也需就此事各自擬寫摺子,一併呈送御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