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清話事人> 第19章 刁難

第19章 刁難

  第19章 刁難

  【各位讀者,如果覺得本書寫的還行,就麻煩今晚或者明天上午,讀完最新一章,翻到最後一頁,這對作者晉級很重要。今晚10點左右,會再發一章。】

  來人竟是府衙的方捕頭,面色陰沉。

  後面跟著兩個親信隨從,腰間掛著王法,走起路來叮叮噹噹。

  他們也不懼這一院子的紋身好漢,就這麼徑直闖了進來。

  st☕o9.com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一個隨從瞅見了槍棒架上的牛尾刀,立刻捧在手裡。

  獻媚似的送到方捕頭面前。

  「看來,舉報屬實。」

  「你們存菊堂購置這麼多刀劍,想幹嘛呀?」

  「《大清律》里,哪一條不准民間持有刀劍了?」李郁分開眾人,笑著說道。

  「《大清律例·兵律·私藏應禁軍器》,凡民間私有人馬甲、傍牌、火筒、火炮、旗纛、號帶之類應禁軍器者,一件杖八十,每一件加一等;私造者加私有罪一等,各罪止杖百、流三千里。

  非全成者,並勿論,許令納官。其弓、箭、槍、刀、弩及魚叉、禾叉,不在禁限。」

  李郁一口氣說完了本朝關於刀劍的法律,瞬間站到了上風。

  臉色陰晴不定的方捕頭,瞅著眾人臉色不虞。

  「方捕頭,請裡面喝茶!」

  這是給他一個台階下,無非是想勒索點銀子。

  什麼熱心群眾舉報,都是扯淡。

  ……

  按照往常,方捕頭肯定借坡下驢。

  打個哈哈,喝個茶,然後拿到銀子就走人。

  畢竟存菊堂不是普通百姓,可以隨便拿捏的。

  銀子,刀子,靠山,存菊堂都有。

  不過,今日的方捕頭非同往日,飄了。

  他竟然舉起牛尾刀對著李郁:

  「你一個秀才功名都沒有的癟三,竟敢和我講大清律?」

  「信不信我現在就鎖了你,拿回大獄。」

  「誰敢鎖我,就剁了他。一個不入流的衙役,殺就殺了。大不了蘇州托織造老爺出面,再送千把兩銀子給諸位老爺。」

  院子裡,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有人面露懼色,有人握緊了手裡的槍棒,還有人罵罵咧咧的圍了上來。

  李郁把眾人的反應都記在了心裡。


  面露懼色的那些人,慢慢邊緣化。

  罵罵咧咧圍著方捕頭的,要提拔!

  「伱們想造反嗎?敢圍攻官差?」兩個隨從狐假虎威。

  不過,兩人的腿腳卻有些不聽使喚,抖的厲害。

  開玩笑,被十幾個手持兵器的潑皮圍住,誰不怕。

  還是在人家的地盤上。

  ……

  大門,緩緩的關起來了。

  林淮生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他竟然去把門關起來了。

  擺出了關門殺狗的架勢。

  方捕頭也是急了,放下了手裡的刀。

  「你們好歹也是業內知名的堂口,這麼衝動幹嘛?」

  「這年頭掙錢不易,要珍惜飯碗。」

  「有什麼話好好說嘛,何必動刀動槍的。」

  既然方捕頭服軟了,李郁也不會繼續咄咄逼人。

  瞬間笑臉相迎:

  「天兒太熱,火氣大。」

  「今晚得月樓,我做東。幾位都來啊,千萬別給我省錢。」

  「好說,好說。」

  方捕頭驚魂未定,就想趕緊離開這鬼地方。

  蘇州府一向民風淳樸,百姓溫順善良,不喜鬥毆。

  最近這是咋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若是胡師爺聽了這話,肯定會給他糾正一下觀念。

  春秋戰國時期,那會還不叫蘇州,叫會稽。

  蘇州的先民們可是驍勇善戰,悍不畏死的典型。

  一言不合就抄傢伙往死里干,不死不休。

  就好像是打遊戲一樣,不把命當回事。

  雖身材瘦小,卻是當年優質的兵源。

  後來,北方戰亂,衣冠南渡,帶來了財富。

  再後來,隋煬帝開大運河,南來北往,日子好過的不得了。

  於是,蘇州人變的惜命了,講道理了。

  人吶,光腳的時候都狠!

  一旦富了,過上好日子了,就崇尚君子動口不動手了。

  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

  言歸正傳。

  方捕頭悻悻的回到了家中,琢磨著報復。

  他已經很久沒被人這麼當眾折面子了,一時間接受不了。


  而存菊堂和織造署公子的關係,甚至當場結拜的事,他都略有耳聞。

  只能恨恨的摔了一個茶碗。

  「千萬別犯在我手裡。」

  ……

  一艘小船,載著李郁駛出府城。

  船艙內,有一個嚴實的長條木箱。

  林淮生在划槳,他依舊沉默。

  隔一會從袋裡摸幾個油炸花生米塞嘴裡,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李郁打開木箱,眼神發亮。

  兩支火繩槍,兩支燧發槍,都有七成新。

  福成辦事,路子果然野。

  其中一支的鋼印被抹去了,依稀還能猜到出處,京師火器營流出來的。

  根據對清廷的了解,這應該就是清軍最先進的火槍了。

  福成曾經說過,八旗的火器優於綠營的。

  其中,京營八旗的火器又優於各地駐防八旗。

  這是一個神奇的階梯分布的鏈條,層層壓制,確保安穩。

  這是一種仿製的贊巴拉克重型火繩槍。

  打準噶爾的時候,吃了虧,又繳獲了很多。

  所以,清廷就仿製裝備了自己人,反正這個時代沒有智慧財產權保護。

  半個時辰後,小船抵達了目的地。

  清月村,是湖邊的一個漁村。

  距離新堂口僅有1里,雞犬相聞。

  ……

  和青木堂開戰,胳膊受傷致殘的小五家,就在清月村。

  說起來這個村的名字,也有一番無奈。

  以前是叫明月村,後來文字獄日益猖獗。

  地方官害怕出事,就主動改名為了清月村。

  村子裡有幾十戶人家,都是赤貧階層。

  小五家有兩間茅草屋,有的人家連岸上落腳處都沒有,只能住船上,稱為疍民。

  李郁默然不語。

  只是吩咐小五把他帶來的肉處理了,再燒一鍋鮮魚湯。

  小五的奶奶是個勤勞的老人,生活的滄桑在臉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皺紋,幸而健康看著還行。

  「老人家,你去幫我們燒燒飯洗洗衣服,每月給你1兩銀子,如何?」

  「這,這也太多了。」

  老婦侷促的直搓手,不知所措。


  新堂口遠離府城,一日三餐都要燒。

  不像以前在閶門,經常買現成的吃,或者出去吃。

  閶門周邊商業繁華,從十兩一桌的魚翅席到一文錢一個的窩窩頭,應有盡有。

  ……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