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的1999> 第1252章 戴氏三兄妹

第1252章 戴氏三兄妹

  第1252章 戴氏三兄妹

  徐良找了個角落坐下來,雷俊、李澤湘也迅速走了過來,開始匯報各自的戰果。

  大家今天晚上的主要目的就是挖人。

  「我剛剛跟蘇姿豐女士接觸了一下,她現在是飛思卡爾的CTO,可能瞧不上咱們這座小廟。」

  李澤湘語氣頗有點失落。

  徐良雖然也有些失望,但心裡也有所準備。

  「不來就不來吧,崑崙也不一定就適合她。」

  雷俊繼續道:「我剛剛碰到戴氏三兄妹中的妹妹戴偉立,她想跟我們合作,成為崑崙手機的晶片設計供應商。」

  戴氏三兄妹在業界名氣不小,全都畢業於加州伯克利大學,而且也基本都扎堆在晶片領域創業,且個個成就不凡。

  大哥戴偉民在1995年創辦了思略科技。

  閱讀更多內容,盡在sto9.co🎈m

  後來以35億美元的交易對價,把公司賣給了EDA軟體三巨頭之一的Cadence楷登電子。

  2001年回國在魔都創辦了芯原股份,創業方向是晶片IP,算是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後來還成為了國內晶片IP第一股。

  二哥戴偉進創辦的公司,先是以5億美元的價格被楷登電子收購。

  後面又在2007年二次創業,創立了GPUIP企業圖芯。

  主要做圖像處理器IP授權。

  華為海思推出的四核架構處理器「K3V2」,用的正是圖芯的GPUIP,未來這家企業也會被芯原收購。

  三妹戴偉立與印尼華裔丈夫周秀文,在1995年一起創辦了Marvell美滿電子。

  並於200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主要做儲存晶片設計,市值巔峰曾達到六七百億美元。

  根據統計,三兄妹一共做了6家晶片公司。

  其中兩家上市,三家被收購,還有一家正在發展,成功率高的簡直不像話。

  算是華人晶片領域的創業精英。

  徐良雖然沒見過他們,但也聽過他們的名字,有一定的了解。

  雷俊繼續道:「美滿電子以設計儲存晶片起家,巔峰時期一度占據全球60%市場份額。

  雖然這兩年有所下降,但依舊是行業大玩家。

  為了開拓新業務,他們開始研發處理器晶片,目前已經簽約成為中移動OMS計劃的的晶片設計合作夥伴。」


  「OMS?」徐良問道。

  雷俊:「聽說良心手機和海信手機都有意加入OMS計劃。」

  徐良恍然,中移動的OMS計劃,他聽陸琦匯報過,左右不過是一個換皮作業系統而已。

  遲早要涼。

  不過美滿電子卻可以藉機打入華夏市場。

  徐良目露思索,如果崑崙半導體能成功收購戴氏三兄妹的產業,到是可以填補自身不少短板,大大縮短發展時間。

  「她人呢?」

  雷俊:「看您太忙,已經走了。說改天再來拜訪。」

  徐良點了點頭。

  崑崙手機想要對抗蘋果,搞不好還要藉助這家公司的幫助。

  崑崙工業北美分公司總裁盧正雄匯報導:

  「我這邊和伯克利化學系終身教授楊培東聊了一下,他是納米材料方面的頂級專家。

  不過我們企業不涉及材料這一塊兒,不好招募他。」

  這人可是納米材料領域的頂級大牛。

  1993年獲得中國科技大學應用化學學士學位。

  1997年獲得哈佛大學化學博士學位。

  1999年進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任教,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

  2001年至2004年連續獲得美國阿爾弗雷德·斯隆獎。

  2003年被美國「技術評論」雜誌列入世界100位頂尖青年發明家。

  2004年獲得美國材料學會青年科學家大獎,是第一位獲得該獎的中國人。

  2007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沃特曼獎。

  1971年出生的他到現在還不到四十歲,但已經榮譽滿身。

  可見其有多牛叉。

  「老盧,這你就錯了。楊培東不只是納米材料領域的頂尖科技學家,還擅長納米電子學,我們崑崙工業有能源事業群,跟他專業相當對口。」

  盧正雄訕笑,「關鍵是我們無法提供頂級的科研環境,有些科學家對這個很看重,想拿諾貝爾。」

  徐良嘆了口氣。

  盧正雄說的也是現實問題。

  崑崙工業集團雖然在他持續不斷砸錢的情況下,已經是華夏最頂級的工業集團,放到全球也是行業前列。

  但底蘊太薄弱了,跟美國這些頂級大學,以及IBM、英特爾、微軟等頂級公司確實不能比。


  關鍵是,很多頂尖的科研設備,西方是對華夏禁運的,你有錢都買不到。

  「他留在美國大學裡,長遠來看,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上一世中美貿易戰開始後,老美眼看傳統手段不管用,開始無所不用其極。

  對全美的華人科學家進行審查。

  那些跟華夏國內科研機構有關係的頂級科學家,要麼徹底跟東方切割,要麼被FBI抓緊去。

  白色恐怖下,所謂的科研環境完全就是個笑話。

  雷俊不明白他的意思,笑道:「人各有志,自己的選擇就得承擔後果,好壞都與旁人無關。」

  徐良笑著點了點頭。

  如果不是崑崙工業集團嚴重缺乏頂級科學家,徐良才懶得管別人怎麼選。

  只是現在國內的人才還沒成長起來,為了公司的未來,他不得不儘可能多的吸收矽谷華人科學家。

  哪怕對方不願意回國,只要能加入崑崙工業的矽谷實驗室,也能榨取一定的價值。

  晚上九點左右,整個宴會便散場了。

  回到家。

  海倫還沒休息。

  「怎麼沒睡?」

  「這不是等你嗎。」

  徐良來到她身邊坐下。

  女人很自然的靠到了他懷裡。

  「今天的晚宴怎麼樣?挖到你想要的人才了?」

  「都是一些在各行各業聲名卓著的人物,讓他們放棄現有的事業跳槽,哪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總要周旋一段時間,才能開花結果。」徐良道。

  「要不要Facebook集團收購一家晶片公司?」

  她也清楚崑崙工業在晶片方面的困境。

  徐良略作思索後,「不需要,頂尖的晶片設計公司不便宜,跟Facebook未來的企業發展戰略也無法形成有效配合,意義不大。」

  Facebook集團的未來戰略是成為世界頂尖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社交娛樂帝國。

  所有業務,包括併購和重組都要圍繞著這個目標前進。

  晶片顯然並不在其中。

  不過,她這句話到是提醒自己了。

  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迅速發展,晶片將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王冠。

  頂尖的晶片公司,英特爾、AMD、高通等都很難謀劃。

  但這時候市值還不到百億美元的『英偉達』確實一個不錯的目標。

  現在的它還只是一家看似普通的GPU公司,但隨著AI時代的到來,其市值曾一度超過蘋果公司。

  如果把它拿下來,那怕不是全資收購。

  將來也能締造一家類似『海倫·徐』分支的強大家族。

  不過這支家族應該怎麼構建,還要破費一番思量。

  起碼現在他並沒有合適的人選。

  單純的漂亮女人,即便有他的支持,也很難守得住上千億美元的資產。

  所以,他需要尋找一個類似海倫、亞歷珊德拉這種背後有強大家族的女人結合。

  當然,這也會讓聯姻的家族,覬覦徐氏的資產。

  但滿足一家的要求,永遠比滿足周圍無數家族更容易。

  只要等徐氏家族第二代們成長起來,再通過不斷聯姻擴大社交圈,家族也就穩固了。

  最後,這一切的前提是他不能死。

  只要他活著,徐氏家族各大分支都能順利紮根發展。

  他死了……

  死都死了,什麼都無所謂了。

  「你在想什麼?」

  看他不說話,海倫問道。

  「再想下一步我們徐家該怎麼發展。」

  海倫饒有興致道:「有想法了嗎?」

  「有沒有興趣做『貝萊德』的大股東?」

  「貝萊德?哪家收購了美林資產管理業務的華爾街機構?」

  徐良點了點頭。

  「為什麼是它?花旗、大摩、美林、高盛不都是很好的標的嗎?」

  「很簡單。你說的這些,除了高盛都會被這次次貸危機重創。貝萊德不同,作為純粹的資產管理公司,它靠著管理費和分紅創造收入。

  所以資產池中沒有巨量負資產。

  我們的投資會更安全。」

  還有一點徐良沒說,次貸危機的爆發,深刻改變了美國的金融模式,導致很多投資機構和無數投資人不再信任華爾街的投行。

  他們把資金更多的投入到低風險的指數基金和債券基金。

  這造成了資產管理機構的迅速發展。

  不管是貝萊德,還是先鋒領航,都迅速成為管理資本數萬億美元的資本巨頭。

  驚人的資金量,讓它們成了華爾街新的統治者。

  甚至銀行都不得不向資本管理巨頭旗下的貨幣基金尋求流動資金支撐自身業務。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