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僰道
第83章 僰道
婁發領著兩千士卒,其中一千是他原本的部曲,另一千是劉璋撥到他帳下的東州兵,補齊了他作為一名校尉該有的帳下士卒數目,眼下他到達了他此行的中轉站。
sto9.c🍀om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他打量著面前這座僰人曾經居住過的城池-僰(bo)道縣縣城,僰道縣位於江水和瀘水的交匯處,算是一處要地。
不過雖是要地,但僰道縣城比起成都城,僰道縣顯得矮小無比,更不要說寬廣了。
棘道縣城池周長看起來二三里,城牆高約三丈高左右,城牆上有刀鑿斧劈的痕跡,以及幾隻露著尾羽在外面、箭頭插進城牆的箭矢,說明僰道縣不夠太平。
這座在犍為郡南部邊緣,靠近南中地區的僰道縣,看來時不時會遭受到叟夷的攻擊。
「有校尉在,我可以安心了,這些日子,南中時不時傳來消息,這座城池陷於叟夷之手,那座城池在拼命堅守,我是朝不保夕,唯恐有失。」
僰道縣的縣長王國,對著面前頭戴武冠,腰佩長劍,身著武服的婁發恭維道。
這些日子著實有些讓他驚慌不已,作為靠近南中地區的僰道縣縣長,王國是寢不能安,食不知味,每日四散斥候,打探僰道縣周圍消息,害怕叟夷趁著他一個不小心,衝到僰道縣城下。
如今面前的婁發婁校尉帶著兩千人來到僰道,這讓他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是放下了,緊繃的面色也換做了輕鬆的笑意。
跟在王國後面的一眾僰道縣的耆老也是向紛紛婁發恭維,叟夷肆虐,對他們的危害很大,婁發的到來,給了他們一顆定心丸。
「諸君不必客氣,我受命前來,自當保僰道一方平安,這是我的職責。」婁發在一片恭維聲中,並沒有迷失自我,而是淡然向一眾僰道縣人等拱手回道,表明駐守僰道是他的分內的職責。
王國繼續熱情的招呼道:「城中已經擺好酒席,還請校尉入城歡飲。」
聞言婁發搖了搖頭,指了指正在搭建營寨的士卒,向王國拱手推辭道:「多謝王君好意,只是營寨未立,我身為主將,拋下手下士卒,有些不太好看。」
「是極,是極,校尉所言那是正理。」王國聽到婁發推辭的言語,並沒有不高興,而是對僰道縣的安全又多了一層放心。
面前的這位婁校尉有吳起治軍之風,與士卒同甘共苦,沒有拋下搭建營寨的士卒,跑到城中飲酒,可見是一名良將。
王國轉念一想,弄了個折中的法子:「既是校尉不便,那我便去搜羅些肉食酒水,送與校尉和手下士卒,稍解長途勞困。」
這次婁發沒有推遲,他拱手應下:「那就多謝王君了。」
大戰在即,讓手下兒郎吃些好的,養養元氣,對婁發來說是一件好事。
作為在巴郡平叛中,只拿到些許軍功的他,當前心情有些鬱悶。
他的幾位好友,甘寧有陣前斬殺賨人首領朴昌的功勞,因此被加為輔漢校尉,沈彌有斬殺楊家家主楊平的功勞,雖是事前就已被加為校尉,但有了軍功,沈彌的校尉一職名正而言順。
唯獨他,本來想拿下樑平縣城,但是誰能想到梁平縣令盛道竟是陣前反正了。
這下他沒有什麼大的功勞,卻是和沈彌一樣得授校尉一職,雖是面上他沒有表露什麼,但心裡總覺得有些不妥當。
於是在劉璋料理巴郡事情的時候,他趁著這個間隙,跑到江州城附近的山中不斷射殺狐狸,做了一件狐白裘送給他的明公,想著略表心意。
當時劉璋收到那件狐白裘,目光卻是沒有半點放在價值千金的狐白裘上,而是握著他的手對他說道:『子初如此箭術,當於戰場展露,而非射禽獸爾。』
『璋非不明之人,子初如此武藝,早晚必立功勳,不必為此小事勞累。』
而後劉璋親自為他斟酒,向他致以敬意。
劉璋的話讓他感覺愈發的虧欠,好不容易做成一件狐白裘,本想撈點功勞充充門面,沒想到欠下的債越來越多。
這次出征南中,他慷然出席,領下了先鋒的位置,打算這次一定要立些功勳,做出一番成績,報答他的明公。
沒有做過多的思索,婁發指揮起手下士卒搭建營寨,雖然有曲長、屯長等人的協助指揮,但有些事他還是需要過一遍,作為統帥,必須詳細的了解所立營寨的情況。
他沒有領著手下士卒進僰道縣城駐守,城中狹小,帶兩千人進去太過擁擠了,更何況不日等他的明公一到,他就要帶著手下部曲跟著一起南下了。
駐守在僰道城外,和僰道縣可以形成犄角之勢,也方便大眾隨時動身。
——
「明公寬仁,天下無二。」王商不知道自己說了多少次這樣的話,對於劉璋的德行,他是愈來愈欽佩了。
好多次他都在心裡慶幸選了劉璋出任益州牧,而不是府里年長的三公子劉瑁,相比酷似其父的劉瑁,劉璋才是上上之選。
這裡他又不由想起了率先提議推舉劉璋的趙韙,趙韙雖是腹有鱗甲,但是看起來也還是有鄉土之情,知道劉璋出任益州牧,對蜀地是件好事。
「王卿不必如此,殺人活人,當然還是少殺慎殺好些。」劉璋客氣了一下,對於王商的稱讚他都快免疫了。
這次會面王商是來和他商議巴郡反叛的那些大族的處理。
按理律例,劉璋身為朝廷指認的益州牧,巴郡大族起兵一事,是謀逆的大罪,謀反竄逆者,不止要被斬立決,還要被滅三族。
但劉璋卻放棄了誅殺這些叛逆三族,一是為了顯示他的寬仁,二是如今天下大亂,一方諸侯手下的人口至關重要。
巴郡謀逆起事的大族和一些小族,三族的人口加起來有數千人之多,一口氣殺個幾千人,太過了。
想了想,劉璋補充了一句,不該留的後患他是不會留的。
「說雖如此,該殺的還是得殺,不然不足以明律令,如謝、白、楊三家中實實在在參與了謀逆的,在梁平對壘過官兵的,一律問斬。」
「另外剩下的人都遷往汶川郡,按遠近關係拆分開來,不使他們有聯合的機會,分屬到各縣,在各縣屯田,子孫後代,非令不得遷徙。」
「自當如此。」王商拱手應下,劉璋的處理已經夠寬大了,他自是不會多說什麼。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