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戾太子只想被廢> 第517章 第二封密信

第517章 第二封密信

  第517章 第二封密信

  「陛下說,正因殿下與齊王情誼深厚,此事才必須由殿下來處置。」

  

  蘇文倒並未因劉據的問題感到意外,反而意有所指的道,

  「陛下還說,陛下如今已經看到了殿下文治武功的能耐,若再能妥善處置此事,未來繼位登基將再無阻礙。」

  「繼位登基再無阻礙……」

  蘇文的話令劉據陷入了沉默。

  僅憑這句話,他便有理由懷疑劉徹已經知道了自己對安餘所做的事情,甚至可能已經猜到了自己的心思。

  而劉徹讓蘇文將這番話帶給他。

  則正是為了給他一些動力,等同於主動「加錢」,讓他遵照劉徹的意願去處置此事……

  「蘇侍郎,我父皇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可否請蘇侍郎為我解釋一番?」

  劉據心中已經有數,卻還是故意問道。

  「殿下,這是皇家的事,老奴實在不便置喙,更不敢揣測聖意。」

  蘇文卻躬下了身子,言語含糊的迴避了這個問題,不過臨了還是給了劉據一個滴水不漏的提示,

  「殿下以為陛下是什麼意思,陛下八成就是什麼意思。」

  這隻老狐狸是人精中的人精。

  對於聰明人而言,他這話看似什麼都沒有說,卻又什麼都已經說了。

  現在的劉據自然不可能聽不懂,於是終於收起了心中的一絲僥倖心理,還了一禮道:

  「有勞蘇侍郎了,請蘇侍郎轉告我父皇,我一定不會辜負他的期望。」

  「既然如此,老奴就先進宮復命去了。」

  蘇文再次還禮,低著頭慢慢的退了出去,在劉據的一聲「郭振,送送蘇侍郎」中,帶著幾名侍從離開了博望苑。

  待走到了博望苑大門外時,準備登上馬車時。

  他終是回過頭來看了一眼大門上的匾額,目光上面那三個蒼勁有力的鎏金大字。

  終於,皇室的子嗣,終歸都無法避免有這一遭吧?

  如果當初陛下沒有將劉閎召回來,沒有將他封作天祿將軍,沒有賜予他一樣的宅院,宅院上的匾額也沒有與「博望苑」規格字體相同的「逐慕苑」三字,是不是就不會有這一天了?

  畢竟當初劉閎在齊地的時候,便並未展現出任何野心。

  並且與三皇子燕王劉旦、四皇子廣陵王劉胥相比,也一直是最低調、最乖順、最知書達理的皇子。


  回想起數年前劉據不惜違抗劉徹的旨意,甚至不惜背負害死弟弟的罪名,也非要冒險使用「手術」救下已經病入膏肓的劉閎,如今竟給人一種諷刺的感覺……

  如果當初劉據沒有救下劉閎,劉閎就那麼死去,是不是也就不會有這一天了?

  同時蘇文也知道,劉徹的決定是對的。

  劉據若想順利繼位大統,並且在繼位之後地位穩固,便不能留下一個充滿野心、為了得到皇位不擇手段的弟弟。

  至於究竟要怎麼做,那就要看劉據的手段了。

  而劉徹給他的旨意中,用了「妥善」二字,也同樣是給了他一些提示。

  當年景帝雖然使用棋盤砸死過自己的堂弟,但平定「七王之亂」時,卻對諸多劉氏諸侯王手下留情,最終都給了他們自盡的機會。

  而當今天子亦是如此,雖然不少劉姓諸侯王被推恩令,被奪了爵,亦有不少人獲罪,但也同樣都是畏罪自盡。

  這便是劉徹的「妥善」,亦是仁君的仁慈。

  不過這方面蘇文倒覺得根本不是問題。

  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劉據早已今非昔比,正如劉徹說他已經看到了劉據文治武功的能耐一般……只要劉據下定決心,他便有能力將這件事辦的滴水不漏,甚至可能比劉徹所說的「妥善」更加「妥善」。

  現在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劉據是否能夠下定這個決心。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劉據骨子裡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因此行事的時候容易感情用事,做出一些欠缺考慮、甚至不利於自己的決定。

  作為劉徹最親近的近侍,他知道的事情真相自然比其他臣子要多。

  劉據曾因區區一個屈死的史婉君,親自下場誅殺魯國史家多人,最終給自己惹了一身騷,在民間得到了一個「戾太子」的諢名。

  也曾因太子詹事遭受屈打而死,當街刺死劉徹親自任命的繡衣直指江充,引得朝野內外震動,使得劉徹對他失望透頂,最終丟了太子之位。

  類似的例子蘇文還能夠列舉出很多。

  其實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如果劉據能夠不那麼感情用事,靜下心來利用官場規則與謀略,同樣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非但不需承擔任何後果,甚至在這些事情中一舉多得亦不是什麼難事……

  同時蘇文心裡也清楚。

  劉據對劉閎的情誼,僅是那次手術便可看出已勝過了一般的兄弟。

  因此這次劉據究竟會如何處置此事,是否還會受到情感左右,做出一些不太明智的決定,依舊是一個未知數。


  ……

  送走蘇文之後,劉據則在思考另外一個問題:

  ——【這封密信究竟是誰寫的?】

  密信中不但提到了劉閎指使國相卜式與安餘勾結,在南越巫術的基礎上策劃了這場借壽儀式,希望藉此讓劉徹以為壽命延長了二十年,激發他對劉據在西域功高蓋父的顧慮。

  同時還揭露了劉閎近些年與朝中大臣、封疆大吏、甚至各路諸侯王暗通款曲的事情。

  這些事情則起始於劉據被廢太子之後。

  劉據被廢太子,朝野內外立刻便有人動起了心思,私下揣測接下來最有可能被劉徹立為太子的人是誰。

  最初許多人認為最有希望的兩個人。

  一個是擁有和「博望苑」相同規格的「逐慕苑」,同時自小就頗受劉徹寵愛、還被允許住在長安的劉閎。

  另外一個則是目前最小的皇子,出自李氏的劉髆。

  雖然劉髆的生母李夫人數年前便已病故,但卻並未蓋住李氏這些年正盛的風頭,李延年和李廣利兩人都是年奉與九卿相當的都尉,李廣利還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劉徹的喉舌,全權負責下鄉巡演之事。

  就算李氏最不成器的李季,也在宮中做到了謁者,步入了劉徹近侍的行列。

  不過世人並不知道,李氏的命運早已因劉據的出現發生了改變。否則早在數年前,李延年便會因李季在宮中胡作非為受到牽連,導致兄弟二人共赴黃泉。

  而李廣利到了這個時候也已經開始領兵,苦巴巴的帶著兵馬往返於西域,時常無功而返白白葬送漢家兒郎的性命,最終自己也難得善終。

  而這一世。

  除了李清兒如同史書中記載的那般,在生下劉髆之後第三年,便忽然因病去世之外,李氏三兄弟都安然無恙。

  這完全得益於劉據給李廣利和李季帶來的震懾。

  這兩個傢伙全然沒有因李氏為劉徹誕下皇子就生出野心,一個老老實實做起了很有前途的主持人和編劇,另一個則明白自己這樣的人「出海不慎溺死」是多麼的簡單,又是多麼無足輕重,自朝鮮半島回來之後便夾起了尾巴做人,在宮中更是不敢有絲毫逾越。

  然後,就在朝野內外揣測劉閎和劉髆誰將成為太子,又該如何站隊的時候。

  劉徹的一道旨意,為他們指出了一條明路。

  劉徹真是君無戲言,兌現了劉據當初前往朝鮮半島時的諾言,在劉髆才剛滿三歲那一天,便將其封作昌邑王,命其即刻前去封地就國。

  如此,最有希望成為太子的人自然就只剩下了劉閎。


  於是劉閎的逐慕苑立刻又門庭若市起來,國相卜式每日在門前婉言勸退的權貴與望族不計其數,就連他個人收到的私人禮物都拿到手軟。

  送禮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卜式幫忙引薦,在政權更迭之前站隊劉閎,立下從龍之功。

  有時候,腐化只在一念之差。

  卜式的觀念逐漸發生了改變,開始頻頻勸說劉閎接受這些好意,否則這些好意亦有可能成為惡意。

  不知是卜式的勸諫起了作用,還是劉閎亦有了新的想法。

  劉閎開始豢養門客,也開始私下接觸這些朝中大臣和封疆大吏,暗中聯絡起了一些諸侯王與地方豪門。

  但在幾年之後。

  任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因為劉據在西域與匈奴之事上屢立奇功,居然又被劉徹復立了太子,並且擁有邊防漢軍與西域諸國的擁護,此時他的權力與地位無疑比被廢之前膨脹了許多倍。

  這無疑給了劉閎當頭一棒,也同樣給了那些已經與劉閎捆綁在一起的人當頭一棒,令所有人都惴惴不安起來。

  畢竟這干係到他們的核心利益。

  雖然原本劉據最大的後台,大將軍衛青已經因病去世,但劉據自己現在的影響力與聲望,便絲毫不亞於衛青,甚至比他還要更強。

  然而已經生出了野心的劉閎又怎捨得放棄如今擁有的一切?

  就算他捨得放棄,已經與他捆綁在一輛戰車上的人,還有這輛原本正在狂飆的戰車的慣性,也會推著他不得不繼續往前走。

  於是最終,劉閎主導並策劃了這場欺君的借壽儀式……

  這就是這封密信主要表述的秘辛。

  只不過其中只明確提到了劉閎和卜式兩人,關於那些與其暗通款曲的人,則沒有一人被點名道姓。

  「所以,是有人得知借壽儀式的計劃失敗,臨時反水舉報?」

  「不過這個人知道借壽儀式的計劃,又知道這麼多私底下的事情,必定與劉閎的關係也極為密切,應該是個核心人物。」

  劉據暗自思酌,

  「說起來,這些年劉閎一直住在逐慕苑,所做之事皆在劉徹的眼皮子底下進行,劉徹不可能沒有察覺才是。」

  「這應該才是劉徹見到這封密信之後,甚至沒有經過查證便相信了心中的內容,第二日便命我妥善處置的原因,其實這一切從頭到尾都在劉徹的掌控之中,就算受騙,也只有那場借壽儀式騙到了他。」

  「只是……」

  「劉閎真的已經徹底改變,到了為爭奪皇位不擇手段的地步了麼?」


  劉據心中依舊存疑。

  如果這封密信中還帶出了其他的人,那麼其中內容的可信度倒還更高一些。

  畢竟僅是這場借壽儀式,便不是劉閎、卜式和安餘三人能夠完成的,甚至以劉閎目前的權力,恐怕都未必能讓那兩個負責劉徹飲食的膳夫甘心自我滅口。

  而且種種跡象也已表明,還有人在這其中發揮了推動和配合的作用。

  並且這個人或這些人的權勢地位肯定還不低,畢竟也不是誰都能夠跟隨劉徹參加封禪大典,也不是誰都能夠出入劉徹的行宮……

  另外。

  劉據始終記得一件事,當初是他讓劉閎盡力去爭奪太子之位的。

  那時這個弟弟雖然尚且年幼,心智還不成熟,但在這件事上卻也是格外的努力,素來乖順的他甚至不惜受劉據指使屢次欺君……

  心中想著這些。

  劉據眼前又不自覺的浮現出了劉閎那張精緻中帶著些許稚氣的臉龐。

  說起來,劉閎如今也已年過二十,心智也成熟了許多吧?

  這次從西域回到長安,劉據還沒見過劉閎,劉閎也並未主動前來拜訪為他接風,似是與他變得生分了許多。

  不過回想當初他被廢太子,又到離開長安前往西域的時候。

  劉閎也同樣沒有前來見他或是送他,甚至連個口信都沒有……若劉閎真有什麼改變,應該也是在那時就已經發生了。

  而劉據絕不會相信,劉閎那時就已經發生了改變。

  他懷疑劉閎也在下一盤棋,而且是從那時就已經擺好了棋盤,計算好了接下來的每一步的大棋……

  正如此想著的時候。

  「報!殿下!」

  門外忽然傳來郭振的聲音。

  「進來。」

  劉據收回心緒,開口答應了一聲。

  「方才有神秘人將一塊裹著絹帛的石頭扔進博望苑牆內,中盾立刻衝出苑外抓捕,那人已經不知所蹤,只得將絹帛遞交了上來。」

  郭振快步進入堂內,雙手呈上一樣東西,

  「這絹帛上有字,似乎是一封信件,只是沒有署名……」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