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木字輩(十一)
三個月後
同年(建安十七年)
小滿
朝堂上明面上反對曹操稱公的人,都被剷除了,只剩荀彧和暗地裡的一些人。
荀彧是唯一一個明面上反對曹操稱公的人。
𝙨𝙩𝙤9.𝙘𝙤𝙢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但是曹操的黨羽們都不敢污衊荀彧。
荀彧不是孔融。
曹操可以隨隨便便殺孔融,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殺荀彧。
處死荀彧這種事,只有曹操本人能做,其他人都擔心曹操和荀彧突然和好,那自己污衊荀彧,豈不是自尋死路?
在涼州
馬超韓遂再度反叛,並且與張魯結盟。
張魯派兵支援馬超。
張魯韓遂馬超三方勢力聯合起來攻打夏侯淵蘇林徐晃。
曹操派遣使者,用馬騰作為威脅,要求馬超投降。
在揚州
在呂蒙的建議下,孫權在濡須口北面又建造了濡須塢,以抵禦曹操南下。
又一個月後
夏至
之前已經歸順的梁興,也參與反叛。
夏侯淵統領一萬精銳步騎,回去剿滅梁興,留下蘇林鎮守安定郡,阻擋馬超韓遂叛軍東進。
涼州刺史韋康向平西將軍蘇林求援。
蘇林擔心被叛軍圍城打援埋伏,故而沒有救援,而是準備等夏侯淵帶領精銳回來以後再做打算。
又兩個月後
處暑
夏侯淵剿滅了梁興叛賊,關中再無叛軍,並且火速前往支援涼州戰場。
涼州刺史韋康因城中無糧,於是向馬超投降。
馬超認為韋康是斷糧而降,不算真降,所以殺死韋康。
這麼做其實也沒問題。
如果斷糧而降也算降,也可以得到優待,那以後每個人都堅持到斷糧而降,那還怎麼攻城略地?
羌道令(羌道縣縣令)趙昂也被迫投降。
他暗地裡想要反叛馬超,卻又擔心馬超殺他兒子,因為所有涼州官吏都被迫向馬超送家屬當人質軟肋,趙昂也不例外。
人質軟肋是漢末三國的特色,不得不品嘗。
馬超有人質軟肋在曹操手裡,也就是父親馬騰。
趙昂也有人質軟肋在馬超手裡,也就是兒子趙月。
但他們都選擇犧牲軟肋。
趙昂的妻子王異(士異)勸道:「為國家除賊,為君父復仇,豈能在乎一個小兒的性命?」
趙月是她的親生兒子,但她卻決定捨棄兒子。
於是,趙昂趁馬超帶兵攻打蘇林時,突然反叛,重新占據涼州治所冀城。
馬超連忙放棄攻打蘇林的計劃,回去圍攻冀城。
馬超用趙昂的兒子趙月威脅,要求趙昂王異夫妻投降。
王異直接朝自己的兒子趙月射去一箭,以表明自己忠君報國的決心。
雖然趙月沒被射中,但還是讓馬超驚訝。
既然人質軟肋沒用,馬超索性殺死了人質趙月。
人質沒用時必須殺,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
如果因為對方不在乎人質,你就不殺人質,那以後所有跟你作對的人都會故意不在乎人質,從而讓你釋放人質。
所以,為了讓剩下的人在乎人質,就必須把沒有價值的人質殺掉。
看到親生兒子趙月被馬超殺害,城牆上,趙昂王異夫妻倆怒目看向馬超。
又一個月後
秋分
當冀城快要被攻破時,蘇林夏侯淵終於帶著援兵趕來。
起初,馬超氣勢如虹,擊敗了蘇林和夏侯淵的進攻。
但是,蘇林想了一個絕招。
在涼州境內搶收糧食,收不到的糧食直接燒,從而斷馬超的糧。
曹軍沒糧可以從關中運過來,但是馬超沒糧,那就真的沒糧,因為馬超的大後方只有兩個郡,糧食生產太少,撐不住多久。
不過這麼做也導致一個惡果,許多涼州百姓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被火燒了,他們不得不向關中遷徙乞活,一路上餓死者眾多。
不僅如此,曹操還殺死了人質馬騰,以此威懾其他人。
這就是反叛的下場,別以為我曹操搞這麼多人質軟肋是做慈善給他們養老的,你敢反叛,我就真敢殺,所以你最好別反叛。
馬騰必須殺,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
不殺馬騰,那人質軟肋政策就失去了效果,以後反叛者會越來越多。
又一個月後
霜降
馬超實在是無法獲得糧食了,搶劫也搶不到,百姓也沒口糧,除非他願意學曹軍吃人脯。
在一起斷糧的狀態下,曹軍是無敵的。
因為其他軍隊吃不消人脯,但是曹軍吃得消。
這就是人脯優勢!
因此,雖然曹軍和馬超軍都缺糧,但是馬超軍卻頂不住了。
當年呂布就是這麼戰敗失去兗州的。
馬超不敢向曹操投降,畢竟連續反叛過兩次了,曹操肯定不會放過他。
他帶著殘兵敗將和剩下的家屬,前往漢中投奔張魯。
馬超逃亡後,蘇林夏侯淵乘勝追擊,攻略了漢陽郡。
韓遂也趁機奪取了隴西郡。
夏侯淵虎步關右,封都鄉侯,升任征西將軍,兼任涼州刺史,假節,都督涼州諸軍事,負責防備韓遂。
蘇林升任安西將軍。
又一個月後
小雪
趁著冬季到來,刮西北風,加上關中無戰事,曹操再次南征孫權。
只能秋冬季節南征,因為秋冬季節刮西北風更多,東南風更少,被火燒連船的機率更低,而且秋冬季節瘟疫更少。
曹操起兵五萬,對外號稱四十萬大軍。
孫權緊急集結三萬大軍,準備抵禦曹操南征,並且向劉備求援。
在南征時,曹操特別要求尚書令荀彧隨軍出征。
又一個月後
冬至
隨軍出征的荀彧突然死亡,死因不明。
曹操對外宣稱荀彧是憂慮而死。
但也有小道消息說是曹操用空盒賜死了荀彧。
對於這類消息,曹操積極闢謠。
緊接著就是,留在許都的蘇斌,在曹操的示意下,被天子任命為尚書令,接替了荀彧的位置。
與此同時
劉備以援救孫權,抗拒曹操,作為理由,要求劉璋繼續給自己更多兵馬錢糧。
劉璋對劉備屢屢索要錢糧有些厭煩了,因此只給了約定的一半。
劉備因此聲稱劉璋違約,準備討伐劉璋。
張松也不斷寫信催促劉備起兵攻打成都,他會在成都作為內應。
又一個月後
大寒
曹操攻破濡須塢,在濡須口與孫權對峙。
曹操五萬大軍,對外號稱四十萬大軍。
孫權三萬大軍,對外號稱十萬大軍。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