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千年家族:從農奴到帝國> 第二百九十二章 文字輩(八十)

第二百九十二章 文字輩(八十)

  一個月後

  白露

  曹操大軍從蒲阪渡口過了黃河,進入關中,與西涼聯軍在渭水兩岸對峙。

  渭水不是天險,可以渡河的地方太多了。

  西涼騎兵在渭水沿岸不停地巡邏,生怕曹軍過河。

  西涼聯軍雖然對外號稱十萬,但其實都是虛張聲勢。

  關中連年戰亂,殘破不堪,就算加上涼州,也不可能養活十萬大軍。

  提供最快更新

  西涼聯軍實際兵力是五萬,跟曹操的軍隊同等人數。

  五萬對五萬,西涼聯軍唯一的優勢就是地利。

  某天夜裡

  五百精銳曹軍士兵突然渡過渭水,在渭水南岸趕緊用沙子澆水建造冰牆。

  凌晨

  西涼斥候發現了曹軍渡河,趕緊前來圍剿渡河的曹操。

  然而,五百曹軍弩兵躲在冰牆後面不停地射箭。

  衝鋒的西涼騎兵損傷慘重,

  西涼騎兵披甲率很低。

  其實,他們以前披甲率還是很高的,主要是指董卓執政時期。

  因為那個時候,西涼軍搶了西園軍的裝備。

  但是這些年,西涼軍從西園軍身上搶來的甲冑都磨損了,或者賣了,他們自己又沒能力大規模製造甲冑,所以現在披甲率很低了。

  不披甲的騎兵,在弩兵面前就是被射成馬蜂窩的下場。

  具體可以參考界橋之戰。

  其實,如果西涼騎兵不顧傷亡地強行衝鋒,完全可以憑藉人數優勢突破弩兵冰牆組成的防禦陣地。

  但是,西涼聯軍是類似關東聯軍一樣的烏合之眾,看起來人多,其實只會互相拖後腿。

  大家都希望其他人的士兵衝鋒去消耗弩兵箭矢,自己的士兵跟在後面搶戰利品,所以就沒人願意衝鋒了。

  「曹賊就幾百人,我們有幾萬人,快衝啊!」

  「對啊,你們快衝啊!」

  「你怎麼不沖?」

  「那你又怎麼不沖?」

  「你沖我就沖!」

  「我也是,你沖我就沖!」

  「那你倒是沖啊。」

  「那你怎麼不沖啊?」

  「因為我在等你沖啊。」

  「呵呵,那我也在等你沖。」


  「你不沖,那我也不沖。」

  「不沖就不沖。」

  西涼聯軍嚷嚷著,就是沒人沖。

  幾萬人竟然不敢沖幾百人組成的防禦陣地,就這麼眼睜睜看著越來越多曹軍士兵過河進入防禦陣地。

  西涼軍眾將都覺得此戰必敗了,於是讓盟主韓遂去和談。

  盟主韓遂前去曹操陣地和談。

  蘇斌趁機建議道:「丞相可以對西涼軍使用離間計,假裝跟韓遂有密謀。」

  曹操點頭,在跟韓遂和談時,不停地哈哈大笑,一旁的蘇斌也時不時插嘴說幾個笑話故事,讓韓遂也跟著哈哈大笑。

  曹操指著渭水發誓道:「我曹操指渭水為誓,願意停戰,決不食言,否則,就讓我曹操的子孫各個短命,還會被人當街殺死。」

  韓遂點點頭,與曹操蘇斌飲酒作樂。

  其餘西涼眾將不知道韓遂曹操蘇斌在談些啥,距離太遠了,只能隱約聽到笑聲。

  等到韓遂回到聯軍後,馬超對韓遂問道:「敢問叔父,曹賊與你談了些什麼?」

  韓遂如實回答:「沒說什麼。」

  確實沒說什麼,就是說一些家常,聊一聊天下美女,說幾個笑話故事。

  馬超不信,對韓遂很懷疑。

  其餘西涼將領也不信,都對韓遂很懷疑,覺得韓遂可能跟曹操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密謀。

  翌日

  蘇斌又對曹操建議:「不如假裝同意和談,以分化關中諸將。」

  曹操點頭,然後給韓遂寫了一張《關中停戰協議》,裡面規定了和談停戰後的各種事宜。

  曹操故意在協議里塗塗改改,假裝是韓遂塗改過的。

  當天夜裡

  這張協議送給韓遂後,韓遂很高興,覺得停戰有希望。

  然而

  翌日

  其餘關中諸將都要求查看停戰協議。

  韓遂只好把曹操寫的停戰協議交給眾人觀看。

  眾將看到停戰協議上有塗塗改改的痕跡,都很懷疑。

  該不會是你韓遂跟曹賊有密謀,不想讓我們看到密謀內容,所以在上面塗塗改改?

  眾人對盟主韓遂更加懷疑警惕。

  又一天後

  蘇斌對曹操建議道:「丞相,可以出兵了,並且記得讓士兵大喊那句話。」


  曹操點點頭,讓將領們去教士兵們說那句話。

  下午

  曹操撕毀停戰協議,突然進攻。

  西涼聯軍大驚。

  不是說停戰了嗎?

  怎麼曹賊突然進攻了?

  曹賊果然奸詐!

  然而,曹軍一邊進攻,士兵們還一邊大喊:

  「韓將軍你還在等什麼?!」

  「韓將軍你還在等什麼?!」

  「韓將軍你還在等什麼?!」

  聽得此話,本就懷疑韓遂的西涼軍眾將領,都不敢全力抵禦曹軍,擔心韓遂偷襲。

  韓遂有苦說不出,他現在才明白自己中了曹操的離間計。

  但現在兵敗如山倒,解釋也來不及了。

  西涼聯軍互相防備隊友,根本不願意全力抵擋曹軍的進攻,所以在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很快就被曹軍擊敗。

  西涼聯軍慘敗後,眾將領紛紛逃回涼州。

  曹操分兵多路,攻略關中。

  這次征討關中的戰役,蘇斌蘇林父子功勞很大,曹操向朝廷表奏二人的功勞。

  「韜略,吾之子房。」

  曹操這樣評價蘇斌。

  「子聚,有雲台之能。」

  曹操這樣評價蘇林。

  蘇林,字子聚,男,25歲,蘇斌次子,

  蘇林晉升為平西將軍。

  蘇斌加侍中,復縣侯,封挺侯。

  蘇斌以前就是縣侯,安康侯,是從父親蘇淵那裡繼承來的,但是安康縣後來被合併了,蘇斌的安康侯也跟著自動喪失了。

  曹操為蘇斌恢復了縣侯,給了蘇斌挺侯(縣侯)。

  加侍中,意思就是在原有的官職上,獲得侍中的權力,可以自由出入宮廷,包括皇帝的後宮。

  將軍在漢末以後是貶值了的。

  在董卓亂政以前,除了度遼將軍和中郎將,校尉就是最高的武官。

  什麼前後左右、四征、四鎮、四安、四平,在後漢都是雜號將軍,並且不常設。

  除了各個中郎將,只有度遼將軍是常設的,其他將軍都是打仗的時候臨時任命,打完仗就撤銷。

  比如曹操少年時最想要的征西將軍,就是你出征的時候任命你為征西將軍,等你打完仗了,就把你征西將軍的職位撤銷。


  將軍在以前是不常設的,只有中郎將和度遼將軍這兩個將軍常設,這兩個將軍後面就是校尉了。

  至於大將軍,真的有人覺得後漢的大將軍是武官嗎?

  後漢的大將軍基本等於副皇帝了,並不是純粹的武官了。

  所以,漢末三國時期很低級的校尉,在董卓亂政以前,都算是頂級武官了。

  不只是武官貶值了,文職一樣貶值了,只是沒武官貶值幅度大。

  一個州同時有四個州牧,八個刺史,整個天下同時有一百多個刺史,這能不貶值嗎?

  同一個縣,同時有八個縣令,這能不貶值嗎?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