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駱駝隊短時間沒什麼有效進展,金哲又將目光放在父皇曾說過一項技術上。

  坎兒井!

  這是一種適用於少雨地界,正好酒泉附近正是這一地貌。

  只不過,金哲並不具備相關知識。

  於是,金哲就請教華歆這方面的知識。

  可華歆作為古人哪懂什麼叫坎兒井,他無奈地說道:「殿下,您提及的坎兒井,在我所知的古代典籍中並無直接記載此名,但依您所述,它似是一種利用地下水源進行灌溉的系統,這在古老的農耕文明中,確有類似的智慧體現,比如我們中原地區的井渠之法,或是西域一些地區利用地形開挖暗渠引水灌溉的技藝。雖名稱不同,其核心卻在於巧妙利用自然,克服乾旱。」

  金哲聞言,心中略感失望卻也不失希望,他意識到,或許可以通過融合古今智慧,創造出適合酒泉地區的獨特灌溉系統。於是,他決定進一步探索,不僅限於向華歆請教,更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各地,尋找可能了解此類技術的工匠或智者,同時,他也命人搜集一切與地下水利用、地形改造相關的古籍資料,試圖從中汲取靈感。

  在此期間,金哲自己也沉下心來,研讀水利、地理方面的書籍,試圖自學成才,他明白,這項技術若能成功實施,將對解決酒泉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乾旱問題具有重大意義,不僅能緩解民生困苦,更能為他的治國理念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9.com

  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哲的視野逐漸開闊,他開始構思一個宏大的計劃,不僅要挖掘坎兒井,還要結合管理手段,建立一套高效的水資源分配與監控系統,確保每一滴水都能發揮最大效用。而這一切,都需要他不斷學習、實踐與創新,將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的科技完美融合。

  華歆作為金哲首席謀士自然要參與其中,不斷給出意見和建議:「殿下,您所構想的這一水利體系,實乃前無古人之壯舉。我建議,我們首先應深入民間,了解百姓實際需求與現狀,確保我們的計劃能夠真正惠及每一戶人家。同時,可派遣專員前往中原及江南等地考察先進的水利技術與管理經驗,取其菁華,去其糟粕,以適應我們西北的特殊環境。

  再者,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明確水資源的使用權與保護責任,既能防止濫用水源,又能激發民眾參與水資源保護的積極性。此外,還需注重培養專業人才,無論是水利工程師還是管理人員,都是實現這一宏偉藍圖不可或缺的力量。

  最後,殿下不妨考慮引入一些激勵機制,比如對節水成效顯著的地區或個人給予獎勵,以此激發全社會的節水意識,形成上下一心、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如此,您的治國理念定能在實踐中開花結果,不僅解決乾旱之困,更能引領西北地區走向繁榮富強。」


  金哲點頭道:「此乃老成之言。」

  隨後,金哲補充道:「我們還要加強水資源管理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智能監測系統和大數據分析,來精確掌握水資源的分布、使用情況及變化趨勢。這不僅能有效預防水資源浪費,還能為科學調度和合理配置水資源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同時,推廣節水技術和設備,比如高效節水灌溉系統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在農村農業領域尤為關鍵,它們能大幅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無謂損耗。

  再者,教育與宣傳亦不可忽視。通過在學校、社區乃至媒體平台廣泛開展水資源保護知識的普及活動,讓節水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可以舉辦節水創意大賽,鼓勵民眾發明創新節水方法,既豐富了節水手段,又增強了民眾的參與感和成就感。

  總之,多維度、多層次的策略並行,輔以持續的努力和堅定的決心,我們定能克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金哲深信,通過這些綜合措施的實施,未來的西北地區將會是一片水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生態環境優美、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景象。」

  華歆提醒道:「陛下曾說過,實踐出真知,殿下切勿忘記這一點。」

  金哲點頭贊同,補充道:「華歆所言極是,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我們應當鼓勵更多的節水項目在西北地區落地生根,讓節水理念不僅僅停留在口號上,而是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行動。比如,建立節水示範社區,展示先進的節水技術和生活方式,讓民眾親眼見證節水措施帶來的積極變化,從而激發他們的節水熱情,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

  同時,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的節水技術和管理經驗,結合我國西北地區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和發展,構建適合本土的節水管理體系。此外,加大對節水教育的投入,從娃娃抓起,將節水意識融入教育體系,讓下一代從小就樹立正確的用水觀念,成為節水型社會建設的生力軍。

  總之,節水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只有當我們每個人都成為節水行動的主角,才能真正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碧水藍天的美好家園。」

  於是,兩人便在酒泉郡西部敦煌郡試驗一番。

  這裡是大皇子金臨都不曾涉足的地方,金哲對此十分上心。

  只要在此地做出一番成就,金哲就能證明他比大皇子要更加優秀。金哲與助手深入敦煌郡的鄉村與城鎮,首先著手於教育體系的改革。他們與當地官員和教育者緊密合作,將節水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從娃娃抓起,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和實地考察,讓孩子們了解水資源的珍貴與稀缺性,學會簡單的節水技巧。同時,他們還組織了一系列以「節水小衛士」為主題的競賽,激發孩子們的參與熱情,讓節水理念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在成人層面,金哲推行了節水知識普及講座和技能培訓,邀請水利專家、環保人士走進社區,為居民講解節水技術和家庭節水小竅門,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節水行為。此外,他們還利用地方媒體和社交平台,廣泛傳播節水的重要性,營造全民節水的良好氛圍。

  為了檢驗節水教育的成效,金哲團隊在敦煌郡設立了多個節水示範點,包括農田灌溉系統改造、公共用水設施升級以及居民小區節水改造項目。這些示範點不僅展示了先進的節水技術和設備,還成為了節水教育的實地教學基地,吸引了眾多學生和市民前來參觀學習。

  隨著時間的推移,敦煌郡的節水成效逐漸顯現,水資源浪費現象明顯減少,地下水位有所回升,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金哲的節水行動不僅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讚譽,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為他在節水型社會建設中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一系列舉措不僅證明了金哲在節水工作上的決心和能力,也讓他深刻體會到,通過教育引導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節水型社會建設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可以一步步變為現實的偉大實踐。

  而後,金哲回歸正題,開始為修建坎兒井做準備。

  這是一項惠及百姓的大好事,本以為會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萬萬沒想到,金哲遭受的第一重阻礙就來自當地百姓。

  「為什麼?」金哲不理解,問華歆道:「華歆,我們明明是為了改善灌溉條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讓大家都能受益,為什麼村民們會有牴觸情緒呢?」

  華歆嘆了口氣,解釋道:「四皇子,你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村民們也有自己的顧慮。一來,他們對傳統的灌溉方式習以為常,害怕改變會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二來,修建坎兒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期內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勞作;三則,是信任問題,他們還不確定這項工程是否真的能為他們帶來長久的利益。」

  金哲聽後,眉頭緊鎖,但他很快振作起來,說道:「理解是溝通的第一步,我們必須先解決村民們的疑慮,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我們可以組織一些宣講會,邀請水利專家來解釋坎兒井的工作原理和節水效果,同時展示其他地區成功實施後的變化。另外,發動黨員幹部帶頭參與建設,用實際行動贏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至於人力物力的問題,我們可以爭取上級政府的支持和社會的捐贈,儘量減輕村民們的負擔。」

  金哲停頓了一下,目光堅定地望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制定一套長遠的發展規劃,確保坎兒井項目不僅僅是解決眼前的灌溉問題,而是能成為推動村莊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比如,我們可以結合坎兒井的建設,發展特色農業,比如節水型果蔬種植,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讓村民們的收入真正有所增加。同時,我們也可以探索鄉村旅遊項目,利用坎兒井這一獨特的文化遺產,吸引遊客前來體驗農耕文化,這不僅能增加村民們的收入來源,還能提升村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和資金的有效利用,我們需要建立一套透明的監督機制,讓每一位村民都能參與到項目的監督中來,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每一項工作都能高質量完成。此外,我們還要加強對村民的技能培訓,讓他們掌握更多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知識,為未來的自我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後,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文化的傳承同樣重要。坎兒井不僅僅是水利工程,更是我們民族智慧和勤勞精神的象徵。我們要在項目實施的同時,注重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通過舉辦文化節慶、故事講述等方式,讓年輕一代了解坎兒井的歷史和意義,讓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得以延續。」

  金哲的話如同一股暖流,溫暖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大家紛紛點頭,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村莊未來的美好圖景。

  在這樣的願景引領下,村民們開始積極行動起來。他們不僅投入到坎兒井的維護與現代化改造中,還自發組織了文化學習小組,邀請老一輩人講述坎兒井的建造故事和它在當地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這些故事,如同一串串珍珠,串聯起了村莊的記憶,也讓年輕一代深刻體會到了先輩們的智慧與辛勞。

  同時,村裡的學校也將坎兒井文化納入了課程,通過實地考察、手工製作模型等形式,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學習和傳承這一文化遺產。村裡的藝術家們也不甘落後,他們創作了一系列以坎兒井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包括壁畫、雕塑和民間工藝品,這些作品不僅裝飾了村莊,更成為了傳播坎兒井文化的新載體。

  隨著這些努力的持續推進,坎兒井不僅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利用,更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激發了村民們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村莊因此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探訪,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文化、經濟與社會的和諧共生。

  金哲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欣慰與自豪。他知道,這一切的成果都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更證明了知識與文化傳承對於村莊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而他,也將繼續作為這一進程的推動者,與村民們一起,共同書寫著屬於他們的美好未來。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