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暫緩擴張
新漢四年(212)。
洛陽,南宮。
金茂看著手中南方傳來的捷報。
繼孫策發現後世菲律賓之地後,又發現印度尼西亞等大小島嶼數百。
文聘所率領的北海艦隊由於出海經驗豐富,更是膽大地繼續往南,發現澳洲大陸。
南部軍區張遼等將也不負所望,在日南郡西邊發現馬來西亞等地,暫時還未通過馬六甲海峽前往印度洋。
實時更新,請訪問𝙨𝙩𝙤9.𝙘𝙤𝙢
說實話,交州還未完全開發,結果南方諸多大陸一個又一個地發現,今後幾十年倒是不用為耕地發愁了。
更別說,周泰曾發現的美洲大陸。
目前,光太平洋沿岸的陸地足夠金茂這輩子去開發移民。
因此,兩個新的問題又出現。
軍事和殖民。
現役三十萬大軍會隨著老兵退役而減少,那麼新兵還要不要招了?
前幾次徵兵,全都是臨時決意,並沒有完善的徵兵律法。
漢朝舊有的徵兵制度雖然不適用於當前環境,但對於殖民地卻又恰到好處。
閒時務農,戰時為兵。
戰鬥力肯定不如職業兵,但勝在多功能、多環境適用。
可一個制度並不是隨意就能搬用,比如殖民地該由誰來管理,繼續使用諸侯分封?
為此,金茂特意召見軍機大臣賈詡、司徒戲志才。
目前為止,三公只出一位,九卿大多空缺,滿朝重擔都在賈詡身上。
金茂倒是想要召回周瑜、荀攸、虞翻等人回來當大官,但這些人要麼自覺資歷尚淺,要麼自覺無力擔任,委宛拒絕。
沒辦法,只能讓多次辭職不成功的賈詡一直挑大樑。
不過,除了各部門頭腦沒定,下面各副職、大吏全都齊全,不至於讓中樞運行癱瘓。
「二位皆是我新漢擎天柱。」當今皇帝金茂連封禪的時間都沒有,一天到位處理各種事物,如今威嚴日重。
「對眼下軍制有何見解?」
賈詡閉眼修養生息,戲志才自然明白這是要他先發言。
已經四十二歲的戲志才,這些年納了不少妾室,也為其開枝散葉,生了兩個兒子,加上嫡女、庶女,孩子有八個。
歷史上不知緣由地死亡,現在戲志才滿頭銀髮似乎昭示著原因,很可能是累死的。
當朝對各級官員和百姓的身體十分關心,醫學得到極大發展,不說百姓,像戲志才這種級別每年都有一次體檢,甚至配備有專門的醫療團隊專門為大臣們服務。
即便如此,戲志才這幾年還是有些力不從心,今年已經提過一次辭職,但金茂不允。
實在是高端人才太少了。
臥龍鳳雛還沒完成手中的任務,不然,金茂肯定第一時間調回來當牛做馬。
西部需要周瑜坐鎮回不來,荀彧沒了信任不敢啟用,剩下顧雍已經在朝任大司農,闞澤只想教書,荀攸需要坐鎮東北。
其他步騭、張昭之流還深陷南部大開發抽不出身,司馬懿之輩就在軍機處打一輩子的雜。
曹操、袁紹手下的謀士,基本上死絕,沒死絕的也只能混個一官半職,不可能進入中樞。
說實話,每次回想起來,金茂就有些後悔,當初是不是殺太多士族了。
因為新時代的知識分子培養起來費勁啊,一代人就是十幾二十年。
回歸正題。
面對金茂的提問,戲志才開始對當下軍制說出自身的理解:「陛下,舊漢兵制乃是全民皆兵,若有不願服兵役者需繳稅,新漢開國不久,百姓多願掙軍功,來出人頭地。」
「陛下何不順應民意,沿用舊制?一如漢承秦制?」
金茂搖頭道:「全民皆兵所耗頗多,與今軍制有衝突。」
「戲卿言之有理,全民皆兵確能激發民心士氣,然則,時移世易,新漢面臨的挑戰與舊漢不可同日而語。」金茂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朕意已決,新漢需建立一套更為高效、靈活的軍事體系,以應對未來可能之威脅。」
「朕欲推行『精兵簡政』之策,減少常備軍數量,但提高軍隊質量與戰鬥力。選拔精銳之士,輔以先進兵法與武器裝備,使之成為無堅不摧的鐵軍。同時,加強地方民兵與郡國兵的訓練與調度,遇有戰事,則迅速集結,形成強大的軍事支援力量。」
「此外,朕還欲設立軍事學院,廣開才路,不拘一格。不僅從士族中選拔將才,更要重視寒門子弟,讓他們有機會通過學習兵法、武藝,為國家效力。如此,既可解決知識分子培養之難題,又能促進軍隊內部的活力與多樣性。」
戲志才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躬身道:「陛下高瞻遠矚,此策若能實施,新漢軍力必將更加強盛,天下安定可期。」
金茂微微頷首,繼續說道:「當然,變革之路必定不會一帆風順,需得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朕將親自督導,確保新軍制順利實施,同時,也需卿等忠良之士,鼎力相助,共謀新漢之未來。」
「朕深知,寒門之中不乏有志之士,他們或許因出身貧寒而難以施展才華,但正是這股未被雕琢的璞玉之質,方能鑄就鐵骨錚錚的將士。因此,朕擬設立『英才培育營』,專門招收並培養來自民間的青年才俊,不論其出身貴賤,只重其才德兼備。在營中,他們將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學習先進的戰術兵法,同時也不忘文治教化,以培養文武雙全之人才。」
「此外,朕還打算推行『軍功授爵』制度,以實際戰功作為晉升的主要依據,打破世家門閥對軍職的壟斷,讓每一個在戰場上流血流汗的將士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與尊重。此舉不僅能激勵士氣,更能促進軍隊的公平競爭與持續發展。」
「為了確保這些政策的有效執行,朕將成立專項監督機構,負責監督各級官員在選拔、培養、晉升等方面的行為,嚴防貪腐與不公,確保每一個有志青年都能在公平的環境中脫穎而出,為國效力。」
「同時,朕也期待各位愛卿能夠廣泛搜羅人才,不拘一格,將那些隱藏於民間的瑰寶引入朝堂與軍營,共同為新漢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我們不僅要強大軍事,更要富國強民,讓新漢成為四海之內皆仰望的強盛之國。」
戲志才拱身行禮道:「陛下英明,但與臣所言並不矛盾。」
「哦?」金茂感興趣地問道:「卿可直言。」
戲志才說道:「臣聽聞陛下曾說過,曾經有一個過度,男子到了十八歲就要進行服兵役檢測,合格者入伍,不合格退回原籍。」
金茂點頭:「不錯,確有此事。」
戲志才繼續說道:「陛下之制,旨在強軍,然則民間尚有無數才智之士,或擅農耕水利,或通醫理藥術,或精天文地理,或工機械巧技,皆為國之瑰寶,不可輕易埋沒。臣斗膽建議,除卻兵役制度外,當設立『民才選拔』之制,於每年秋收之後,廣開才路,不拘一格,無論士農工商,凡有一技之長,能為國家所用者,皆可報名應試。」
「此制一出,必能激發民間活力,使潛藏於鄉野的賢能之士得以脫穎而出,為國家效力。他們之中,或有能改良農具,提高產量,使百姓豐衣足食者;或有能治病救人,防疫減災,保我民眾安康者;更有甚者,能發明創造,推動科技進步,引領新漢走向前所未有的輝煌。如此,則軍事強盛之外,更有民生富足,文化昌盛,新漢之強,將不僅僅局限於疆土之廣,兵力之盛,更在於民心之向背,文明之高度。」
「陛下,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乃國家之根本,富國強民,實為長治久安之道。望陛下採納臣之建議,廣開才路,讓每一份智慧與力量都能匯聚成海,共同推動新漢巨輪,乘風破浪,駛向更加輝煌的彼岸。」
金茂聞言,龍顏大悅,撫掌笑道:「卿言甚是,朕心甚慰。即刻著手籌備『民才選拔』之事,務必做到公平公正,廣開才路,不拘一格。讓天下人皆知,新漢之強盛,非一人之功,乃萬民之力也!」
「再者,朕欲設立『民生改善署』,專門負責監督並推進各項利民政策之實施,從農耕水利、醫療衛生到教育普及,無一不精,無一不細。朕深信,唯有民眾生活安康,方能心向朝廷,共築盛世。卿等當群策群力,將此署打造成為連接朝廷與百姓的橋樑,確保每一份溫暖與關懷都能精準送達。」
「同時,朕欲推動『文化交流』之策,鼓勵各地文化、技藝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使新漢之文化更加豐富多彩,百花齊放。設立『文淵閣』,廣納天下典籍,編纂史書,傳承文明,讓後世子孫能從中汲取智慧,繼往開來。」
「此外,環境保護亦不容忽視。朕欲頒布『綠野令』,倡導植樹造林,保護水源,嚴禁濫砍濫伐,確保新漢之山川河流得以永續利用,留給子孫後代一片綠水青山。此等舉措,不僅關乎自然之美,更關乎國家長遠發展之根本。」
「卿等皆是國之棟樑,望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共同為實現新漢之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朕相信,在眾卿的輔佐下,新漢必將屹立於世界之巔,成為萬民敬仰之文明國度!」
「再者,教育乃國家之根本,民族之未來。朕決定增設『博學館』,廣開才路,不拘一格。館內藏書萬卷,涵蓋古今中外之精華,既重經史子集以承先賢之智,亦引西學東漸,啟迪民智,培養兼通中西之棟樑。同時,推行『全民教育』之策,使閭閻小兒至耄耋老翁,皆有機會受教於學,知識之光普照四方,新漢之民方能心明眼亮,共築強國之夢。」
「農業乃立國之本,朕深知其重要性。故將著力推廣先進農耕技術,引進良種,改良土壤,興修水利,確保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同時,鼓勵商賈貿易,暢通物流,促進經濟繁榮,使新漢之市場繁榮昌盛,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軍事上,朕主張強兵富國,但非窮兵黷武。將加強軍隊訓練,提升裝備水平,培養一支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軍隊,以保衛疆土,維護和平。同時,加強邊防建設,鞏固國防,確保新漢之疆域安寧無虞。」
「此外,朕亦深知,民生多艱,需時刻關注百姓疾苦。將設立『惠民署』,專門負責解決民間疾苦,如賑災濟困、醫療救助、養老撫幼等,確保每一戶人家都能感受到朝廷的溫暖與關懷。新漢之治,當以民為本,民心所向,方能國運昌隆。」
「總而言之,朕願與卿等一道,攜手並進,在繼承與發展中不斷創新,在挑戰與機遇中奮勇前行。讓新漢之旗幟,在歷史的長河中高高飄揚,成為後世子孫永遠的驕傲與嚮往!」
「為達此願景,朕將倡導『文武並重』之策,不僅強化軍事力量,更要繁榮文教事業。設立『博學館』,廣開才路,鼓勵士子研習經史子集,同時引進西方科技與學術,以培養既精通傳統經典又具備現代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如此,則新漢之文化將如江河之水,源遠流長,既不失其深厚底蘊,又能與時俱進,煥發新生。」
「農業乃國家之根本,朕將推動『興農計劃』,鼓勵農耕技術創新,引進優良作物品種,修建水利設施,提高農田灌溉效率,減少自然災害影響,確保糧食豐收,百姓安居樂業。同時,促進工商業發展,設立市場規範,保護商賈權益,鼓勵海外貿易,讓新漢之財富如涓涓細流匯聚成海,國力日益強盛。」
「教育乃立國之本,朕將推行『全民教育』,無論貧富,皆有受教之權。增設學堂,普及基礎教育,設立獎學金制度,資助寒門子弟求學深造。更要重視女子教育,打破陳規陋習,讓女子亦能習文識字,掌握一技之長,為新漢社會注入新的活力與智慧。」
「環保與可持續發展亦是朕心之所系。朕將頒布『綠野法令』,保護自然環境,嚴禁濫砍濫伐,治理水土流失,恢復生態平衡。同時,鼓勵綠色能源的研發與應用,減少污染排放,讓新漢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