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光宗耀明> 第272章 課題攻關,功成驚天下

第272章 課題攻關,功成驚天下

  第272章 課題攻關,功成驚天下

  「還有這槍機彈片。」趙士禎指著那扳機處裡面,「臣制魯密銃時,用了一條寸余長軟韌精鋼片,槍機捏之則落。如今依陛下之見改為扳機,固然不會誤捏,只是那銃床之內就尤需精巧,裝好殊為不易。這一條難處,臣等倒是有法子。」

  他說的都是現如今的稱呼。

  槍托結構,被稱為銃床。魯密銃還是火繩槍,點火時火門附近會有一陣爆炸和濃煙。為了瞄準和手持,槍托是比較長的。而魯密銃的扳機不是往後摳的,而是一個往槍柄里捏握的銅片,像是按鈕一般。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𝚜𝚝𝚘𝟿.𝚌𝚘𝚖

  捏緊銅片,就會壓住槍托里的一塊鋼片。這塊鋼片是彈性很好的那種,帶動擊發的龍頭完成點火射擊。

  現在這新銃沒有火繩了,但敲擊引藥池的鳥喙般龍頭仍然存在。

  因為新銃是燧發性質的,那麼雖然沒有火繩,只要倒好了引藥,握起槍托時確實容易誤捏原先那種設計的扳機直接擊發。這就不合適了,萬一誤傷隊友那就是得不償失。

  而改了扳機的設計,又對扳機裝置里的彈力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

  彈力結構其實非常多,弓的原理是彈性,如今一些高端馬車也有減震的片狀彈簧。

  扳機射擊到一個摳動激發和復位的問題,朱常洛聽到他說裡面是用鋼片的,自然就想到了彈簧。

  但關鍵問題倒不是這個,而是冶鑄工藝的問題。

  要提高射程,就要讓子彈和槍管口徑之間的縫隙儘可能的小。在槍管冶鑄和子彈加工都沒辦法進行標準化精密生產的情況下,恐怕必須想到一些巧法子才行。

  朱常洛又反覆端詳著手中的這桿槍。

  他當然貢獻了一些點子,比如現在被他們稱之為栓榫的結構。

  因為想搞定裝彈,所以現在搞出來的是後油紙包著的子彈,前面是彈頭,後面是火藥。

  裝彈靠的就是這個栓榫結構。現在的火槍,擊發裝置還做在一側,專門有個藥槽作為火門。那麼槍管的主體部分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已經搞出來的這個栓榫結構沒有用上彈簧,純粹靠拉動手推。

  設計已經比較精巧了。完成一次射擊之後,先轉動扳手讓它脫離卡好的狀態,向後拉就露出了裝彈的槽。再往前推,這子彈就被推入槍管。

  設計精妙之處在於推桿的前端是一個略大於槍管內徑的厚鋼片,而厚鋼片前方沿著槍膛內部邊緣還留了一個短短的小鋼針。

  它的好處在於,栓榫復位轉動重新卡好之時,那根小鋼針就能隨之旋轉。往前推子彈入槍膛時,它就已經刺入子彈底部的厚油紙。再有一個轉動,它就能恰好劃開子彈後面的油紙,讓子彈里的火藥與火門裡倒進去的引藥充分接觸。


  如今看著這個小鋼針,朱常洛自然就想著更進步一代的撞針式子彈。

  雖然越先進的越精密,越需要精度高的工藝,但不見得沒有辦法。

  「如今這銃管只能靠大匠來親自製作?」朱常洛問了一句,「你說十桿里不見得有一桿合用的,是哪些方面不合用?」

  趙士禎說道:「射出去的遠近。每杆銃的銃管大小總有些微差別,彈丸大小也有些微差別。有的裝不進去,有的裝進去就顯小,只和魯密銃一般遠。」

  李成梁眼睛又亮了一些:「那也成啊!」

  就算射程一樣,射速快了呢!至於說戰場上亂中出錯什麼的,多備一點,訓練精熟一點也行啊。

  朱常洛知道精密製造不是倉促之間能弄成的,他忽然想起那個著名的故事。

  製造精度的問題又不是大明獨有,在西方也一樣。趙士禎他們對朱常洛所說的子彈的解決方案是滑膩的油皮紙,西方好像也幹過在子彈上抹豬油牛油這種事。

  雖然只是為了潤滑,但最後成了宗教褻瀆笑話。

  朱常洛又看著圓圓的彈丸,這種形狀自然也與他熟悉的子彈形狀相去甚遠。

  他想了想之後,覺得仍舊該試一試再說。

  於是他吩咐道:「拿筆墨來。」

  趙士禎還以為他是想寫手諭去安排資源解決他所說的幾個位置,沒想到皇帝提起筆之後開始畫了起來。

  朱常洛先畫的是子彈。

  沒什麼空氣動力學的概念,但錐形彈頭與尖銳的箭矢自然是異曲同工。

  彈頭的底部,他也改成了凹進去的一個半球型,留著一圈薄薄的邊緣。

  後面才是火藥,整體前窄後寬。

  而子彈外殼和底部,他都在旁邊注了一下:銅鐵殼。

  繼而子彈底部中間又畫了個小點點,標準:燧石。

  趙士禎懵懵地看著這個圖樣,看了看皇帝說道:「陛下,以油紙包,擊發時火藥尚可將之幾乎燃盡,再倒一倒銃管內藥灰沫便可。若是銅鐵殼……還有這燧石放入彈內……」

  「不忙。」

  朱常洛又換了一張紙,畫著另外的結構。

  就算不是火器專家,畢竟已經琢磨這件事好幾年了。既與趙士禎他們深入交流了解,也通過百家苑那邊琢磨了好多年的自然科學。

  朱常洛畫著簡圖,趙士禎他們就會有後續的考慮。

  現在無非解決那兩個問題:槍管和子彈口徑的穩定性問題,燧石點火的材料問題。


  定裝子彈絕對是方向。如果現在口徑精度問題不好解決,那麼就通過火藥爆炸能量利用效率來解決。燧發的觀念既然有了,那麼用撞針在子彈內部引爆火藥,無非就是去尋找更合適的擊發物而已。

  朱常洛先畫了一個玩意,看著趙士禎問道:「知道這是什麼嗎?」

  趙士禎有點迷糊地看著皇帝:「這臂釧……」

  「冶鑄那邊,專門試製這韌鋼臂釧,就叫它彈簧吧。」

  所謂臂釧,是女子穿戴的飾品,正與彈簧沒什麼區別,只不過或金或銀罷了。

  槍械里彈簧更好用,朱常洛決定讓他們攻克這個課題。

  朱常洛又在上面畫了個鐵片,再上面是迭起來的幾個子彈,嘴裡說道:「若彈殼是銅鐵,壓下去,栓榫退開後便可彈起,再想想如何不一次全彈出來,恰好卡住一顆一顆子彈便於推入銃管。」

  說罷又畫著銃管,後粗前細:「藥包外有一層銅鐵殼,又有銃管和栓門阻著,若能引燃藥包,把這彈頭衝出銃管便好。彈頭前尖後圓,之所以彈底形似小圓坑,便是用那受熱脹一脹之妙。如此一來,彈丸不必做得與銃管內徑一般大小,略小一些也是可以的。彈頭上再抹以油脂。」

  邊畫邊說,到了栓榫部分又改了改。原本那根用於往前推子彈的內杆,現在被他簡略地改了改:「這栓榫後又是一個小的韌鋼臂釧,就叫彈簧吧。扳機如何與之相連,你們再做思量。若能製成,不必再有引藥。拉一拉栓榫便可既彈出舊彈殼又上一新彈,瞬息數發,殺敵應該更遠甚於這新銃。」

  李成梁看著他驚為天人,雖然不確定這玩意搞得出來。

  而朱常洛也知道難點主要在哪裡。

  子彈和槍管不夠貼合、沒有膛線什麼的就算了吧,不去深究這些,只要槍膛內的火藥不會沿著仍舊留存的火門往外宣洩火力、把能量充分用在推出彈頭就好。

  「三個難處,朕一一著人來辦。其一,這藏於彈內、猛裝既會炸燃的物事,朕令人或尋或煉,總有所得。其二,這彈簧,你讓鐵廠這邊的大匠依樣以精鋼試製或再煉新鋼。其回彈力道,應該既合用又易於拉動壓下。其三,上兩個問題若能克服,其後彈頭、彈藥各配多少,既不崩壞彈殼又能將彈頭推得遠,朕會讓人去大量試、細細算。」

  放下了筆,朱常洛拿著已經有的這支燧發槍:「卿等能製成此銃,朕相信朕設想的這種新銃也能製成。在最難的銃管和彈丸冶鑄大小如一問題上流連,莫不如想些別的法子。」

  他只用提示自己知道的大概結構,後面就只是幾個技術難關罷了。

  當年那麼多紅色學習里知道先烈們如何在極簡陋的情況下自製槍械,那一點點淺薄的積累派上了用場。


  軍工園如今的冶鑄水平其實是可以的,從毫米級進化到微米級的精度,朱常洛不去想這麼不現實的問題。與其想這些,不如後面讓他們怎麼改進工藝流程,儘量提高標準程度。

  但是他知道雷汞、雷管這些大大有名的玩意,無非後面讓那些煉丹的道士們和百家苑的一些人朝這個方向去研究。

  而彈簧這種東西,現在既然有材料做片板狀的玩意,那就說明有彈簧鋼。品質就算不如後世強,但皇帝給了明確思路,誰說大明的頂級大匠們試製不出來彈簧?

  最後子彈口徑設計和裝藥量,更只是一個大量實驗和對實驗結果的數據分析過程,確定最終標準。

  朱常洛看著李成梁的表情笑了起來:「有魯密銃和鳥銃,如今也夠用了。再加上虎蹲炮、佛朗機炮和這種如今改進的明威炮,大明兵器輸於誰?既如此,再有創製,不如出世便驚煞天下敵!」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