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夏之白在屋內走來走去。
曾幾何時。
他也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
雖然這種感覺還挺爽的。
望著木板上炭筆留下的文字,夏之白心中同樣百感交集,在以前,他對史書中的話理解很淺,就連這句『春燕歸,巢於林木』,都認為是個很美的畫面。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只是後面隨著年歲漸長,再讀到這些句子,只感到一陣膽寒。
史書中諸如此類的太多了。
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此處卻是省略了幾十萬趙軍性命。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關東蝗大起,飛西至敦煌。
永嘉之亂,長安戶不盈百。
選男女羸弱者,以給軍食。
當然還有最簡潔的一句話:歲飢,人相食!
這簡短的一句話,卻是數以百萬計百姓的流離失所,數百萬人的累累白骨,因而對於劉三吾等人,選取《蘭亭集序》等多篇焚琴煮鶴的文章時,他是極其不滿的。
一泓清泉潺潺地流動,幾個書生儒士坐於亭台之中,他們中有人操琴,有人煮茗,有人唱誦詩歌,隨後他們推杯換盞,飲茶作賦,這個場景是十分的浪漫愜意,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但這種日子註定是少數。
殘酷血淋淋的現實才是大多數人的常態。
吃人是所有史學家忌諱的,也是史學家一致認為是『反人類』的,但在史學家的筆墨下,『人相食』卻是屢見不鮮,《資治通鑑》、《舊唐書》等等史書,都有過明確的記載。
越是深入歷史,越是沉浸其中,他就越發感到心寒。
也越發佩服魯迅的一針見血。
尤其是『吃人』二字,當真是道出了歷史最為殘酷的一面,也是最現實的一面,而他這些年,一直想達成的,便是想讓『人相食』、『易子而食』不再發生,至少在華夏的大地上,不要再發生。
不過很難。
夏之白去過地方,了解過地方的生產情況,而且也查閱過不少的史書,就最近的幾個王朝,唐宋元,還有明,它們畝產糧食的產量都沒有超過四百斤。
雖然『人相食』的背景,很多程度源於,嚴重的土地兼併、貪腐、戰亂等問題,還有就是大明一朝都避無可避的天災,在這種情況下,糧食生產效率只會大打折扣,難以供養全國百姓,大明平心而論,救災是歷朝歷代制度最完善的,也是最健全的,即便如此,依舊難以救助。
根本還是在於生產效率太低了。
不過生產效率這玩意,一時半會難以解決。
他也沒辦法解決肥料的事,想開啟肥料這個『高科技』,難度係數實在太高了,近乎要點滿現代絕大多數的科技點,這不是當下大明的科技水平短時能達到的。
他目下做的努力,就是提高生產效率。
同時解決糧食『運輸難』問題。
大明的賑災治災制度是很完善,但效率並不高,因為現在官府能藉助的只有騾馬、船舶等工具運輸,漕運的效率是高,但難度很大,尤其是隋唐之後,黃河泥沙驟增,絕大多數航道都難以通行,像河南、山東、甘肅等地,想等到糧食,只能指望效率極低的騾馬。
等糧食運到,耗時長久不說,承擔運輸的開銷也是出奇的高。
而明滅亡的原因之一便有『賑災不力』。
非是不力,是沒辦法。
因而夏之白極力的想發展技術,弄出『鐵馬』,還有疏通海運,就是方便天下更好的運輸貨物,至於提高農業水平,只能靠時間一點點的磨,再則便是通過開海,開啟大航海,去美洲找到紅薯、玉米等高產物種,他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保證天下不再出現大範圍的餓死人。
這也是夏之白要告訴給呂滄他們的。
他們的志向,當是以結束天下長久的『苦難』為目標。
見呂滄等人都抄寫完畢,又都思考了一陣,夏之白則依循著慣例,開始隨機點人了。
在一陣躲閃下,這場提心弔膽的詢問,終於結束了。
夏之白笑著道:「你們回答的其實都沒有太大問題,大明剛結束戰亂,你們中絕大多數都是體會過顛沛流離的生活,因而對這些話是有一定感觸的,你們回答的沒錯。」
「燕子歸巢正常當歸於屋檐下,但當時的燕子卻一反常態,不僅沒有歸於屋檐,反而在林木中築巢。」
「這看似非常文雅的句子,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場腥風血雨。」
「赤地千里,百姓流離失所。」
「這是亂世慘象!」
「伱們都是從戰亂下活下來的,眼下的安寧來之不易,因而更應懂得珍惜,更要懂得感恩,你們的恩情不在我,而當用於讓天下更多人能得太平,讓更多人能吃的起飯,不至於再餓死,不至於再顛沛流離,流離失所。」
「我不希望你們當士人。」
「士人眼界太高,眼裡只有風華,只有宏圖大志。」
「我要你們眼放在地方,致力於改善天下民生的『老農』,致力於讓天下更多人能吃的起飯,能不再受戰亂之苦,也不用再面對天災時表現的那麼無助,讓天下得到真正的安寧太平。」
「這很難。」
「但這就是你我生活的時代。」
「也是你我一輩子逃脫不了的命運。」
「也是我對你們殷切的期盼。」
「大明這個王朝是在天災之下誕生的,也註定會多災多難,而作為大明治下的百姓,應當有救濟天下之心,我不求你們日後能做多大的貢獻,但只是讓你們謹記。」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天下鮮少出現真正的豐衣足食,我教你們讀書認字,教授你們學問和道理,便是想讓你們長大後,能為天下百姓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好事,讓豐衣足食,不再成為盛世的代名詞,只是大明治下的一個基礎常態。」
「.」
簡短的說了幾句,夏之白講解起了這篇節選。
對於節選內容,呂滄等人領悟的很快,除了一些字有些識不得,裡面的具體內容,基本上是一點就通,因為他們對裡面描述的場景,實在太過熟悉了,甚至.
這就是他們過去親自經歷的事。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