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從科舉開始宰執天下> 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

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

  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

  方孝孺淡淡一笑,神色怡然的拱手道:「陛下自是文武雙全,正因為此,陛下才為當今聖人。」

  朱標搖頭道:「孤倒是不這麼認為,陛下是什麼情況,天下誰人不知?一介布衣出身,少年時哪有機會讀書,如今的文武雙全倒是個事實,這更多的是後天努力。」

  「因而在孤看來,文也好,武也罷。」

  

  「其實都是靠後天學的。」

  「宋代之前,文武不分家,文能上陣殺敵,武能治國安邦。」

  「孤若是沒記錯,那時士人推崇的都是文可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

  「將相一體。」

  「只是如今很多人只學了文,而有的人卻只學了武,繼而才有了區分,這未嘗不是士人的倒退,既然文武都是後天能學習的,那讓去軍營的文人看些兵書兵法,讓一些武人多看點《四書五經》,或許此事倒也不算那麼難。」

  朱標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其實並不想看到文武割裂的。

  但這種趨勢,在朝堂很明顯,尤其是藍玉,對這些文人很是不客氣,動輒打罵動手,而文人也對武人指指點點,暗中彈劾的數不勝數,就算是父皇,也為此暗暗頭疼。

  前面聽到夏之白所說整頓軍紀。

  他便想到,可否藉此消弭『文武』兩派的嫌隙,讓文武能相安無事,至少沒必要弄得那麼僵,大明需要文人治國,但也需要武人保家衛國,兩者本該是相輔相成的。

  聞言。

  方孝孺臉色一沉,連忙道:「殿下不可。」

  方孝孺看了劉三吾幾眼,拱手道:「臣有幾句不當講的話,還請陛下寬諒。」

  「說!」

  方孝孺道:「宋代之前,的確文武不分家,但也正因為此,這些人對朝廷威脅很大,文武分家這個大趨勢,看似是文人武人相互選擇,但又未必不是時勢使然。」

  「如今天下不需要那麼全能的臣子。」

  「這類人才高,定然心高氣傲,等身居高位,就很容易生出異心,歷朝歷代的叛亂者,絕大多數都如此,像那胡惟庸,便是自命不凡,哪怕已身居宰相之位,卻依舊覺得自己不滿足,因而生出了謀反之心。」

  「只區區文人尚且如此。」

  「何況文武雙全?」

  「有宋以來,亂臣賊子數量大幅減少,而且文武各有分工,也能極大提高臣子的做事效率,減少分心,繼而才有了宋代的繁榮昌盛,若是宋代的文人既要學文,也要習武,有那麼多少心思在政事上?又能為國家分多少憂?解多少難?」


  「再則。」

  「如今政事駁雜,臣子也精力有限,分工也越來越細,越來越要求經驗。」

  「因而文武分家才是最合適的。」

  朱標點頭。

  他倒也認同方孝孺說的。

  不過既然有分工,那為何不能將文武再細分?

  將文武,分為『文文』、『文武』、『武文』、『武武』,專職文事,專職軍事,還有在軍中任職的文官,在朝中任職的武官,如此豈不更加合理。

  只是朱標也看出來了,方孝孺對此很牴觸,所以朱標並未就此多說。

  他笑著道:「方學士所言極是。」

  「倒是孤想的簡單了。」

  「我大明施行的是小政府,官員數量不多,對每個官員的要求都很高,豈能再要求更多?」

  「殿下明鑑。」方孝孺連忙道。

  朱標又道:「那在軍中安排文官暫且不提,但軍隊紀律必須要維持住,而宣傳教化自來是文官的事,因而讓文官去負責是定然,孤且問你,若孤派你去北平,你可有信心在燕王手下,勒明軍紀?!」

  方孝孺臉色陡變。

  他目光陰晴不定的看了朱標一眼,想看清這是朱標的無意之言,還是真動了這個心思。

  若只是無心之言,那倒還好。

  若是真動了這個心思,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燕王朱棣自來就是個暴脾氣,對於文人更是從來不放在眼裡,動輒打罵,而且朱棣是很護自己手下人的,在朱棣麾下,想嚴明軍紀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過不了朱棣那一關。

  去北平幾乎就是送死!

  方孝孺猶豫了一陣,苦笑道:「臣恐做不到。」

  「為何?」朱標似笑非笑道:「前面學士那麼自信滿滿,為何如今卻失了信心?孤的四弟的確名聲不好,但怎麼說也是在大本堂讀了幾年書的,按你的說法,也當得起『文人』這個稱號,為何會不成?」

  方孝孺道:「燕王豈能跟尋常武將相比?」

  「那是陛下子嗣。」

  「臣自來研究學問,也實屬不擅長這些。」

  「還請殿下見諒。」

  方孝孺直接就低頭了,他在應天府呆的好好的,可不想去北平,而且他對燕王沒有什麼好眼色,若非出身帝王之家,就燕王那性子,根本就不值得高看一眼。

  朱標笑了笑:「事情的確有些難辦,但再難終究要有人去辦。」


  「總不能遇事就挑挑揀揀。」

  「再說了。」

  「孤還是對自己的弟弟有信心的,他們都是有分寸的人,只要文官得當,孤相信孤的這些弟弟是願意配合的。」

  劉三吾眼皮一跳。

  他已不敢隨意開口了。

  甚至感到後背一陣發涼。

  朱標竟想把他們安排到各大藩王那,去替朝廷嚴明軍紀,這不是把他們往火坑裡面推嗎?且不說做不做得到,就算能做到,只怕不死也要脫層皮,而且極大可能是做不到的。

  想嚴明軍紀必然要對將士出手。

  這些藩王豈會情願?

  到時免不了爆發衝突,而他們文官形單影隻,只怕活著走出軍營都難。

  劉三吾看了眼臉色極其難看的方孝孺,眼中流露出一抹得意,前面方孝孺可謂是占盡了風頭,但如今卻也丟盡了臉,而且無論朱標怎麼想,都不會安排他去。

  他一七旬老人,自是無力勝任。

  想到這。

  劉三吾就站在一旁,看起了方孝孺笑話。

  方孝孺臉色已漆黑如墨。

  他再度搖頭,拒絕道:「殿下,還是莫要嚇唬臣了,臣的確無能承擔,臣一直都在翰林院任職,對於軍中之事並不了解,讓臣前去,只會壞事,臣豈敢誤了殿下大事?」

  「還請殿下另尋他人,莫要在這事上打趣。」

  「臣心中惶恐。」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