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從科舉開始宰執天下> 第231章 這才是雙管齊下!(第二更)

第231章 這才是雙管齊下!(第二更)

  第231章 這才是雙管齊下!(第二更)

  朱元璋面容如常,喜怒不形於色。

  讓人看不出神色變化。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他高坐其上,淡然的聽著梅思祖的話,良久才點了點頭,似對梅思祖的話有些意動。

  見狀。

  梅思祖連忙道:「至於夏之白說的那些,很多都是無的放矢,遷移人口,當真有那麼好遷移,問過地方灶戶沒有?若是他們不願,到時豈不是更激起民怨?」

  「古人云,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可輕易大動。」

  「夏之白焉能這點道理都不懂?」

  梅思祖冷眼望著夏之白,帶著濃濃的不屑跟譏諷。

  夏之白目光掃了梅思祖幾眼,冷笑道:「那敢問梅大人,朝廷當如何安定南方?」

  梅思祖笑著撫須,嘴角閃過一抹得意,笑呵呵道:「既然你沒有辦法,那我就來說說我的想法,首先,鹽政不易大動,地方本就不穩,又在鹽政上亂下功夫,只會適得其反。」

  「因而朝廷當適時接濟,以安定人心,穩定地方局勢。」

  「此外。」

  「朝廷當下令地方,積極吸納無業灶戶,給他們騰出一定的田地,或者給與一定的謀生之處,讓他們能有餬口機會,雙管齊下,這次南方引起的動亂,才能悉數平息。」

  「南方也才能因此穩定。」

  「治理地方,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操之過切。」

  「過剛易折,過柔則靡。」

  「需要恰到好處,將地方激動情緒平復,又給予地方百姓一定安撫,同時為他們謀求一定的生路,如此情況下,百姓才會生出希望,才會對朝廷生出感激。」

  「我大明朝才能長久。」

  梅思祖朝著朱元璋恭敬一禮,滿臉的笑容。

  他自認自己給出的解決之策,是當下最好的辦法,不僅能妥善解決地方之亂,還能安定地方百姓,而且朝廷付出的代價極小。

  他相信陛下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李善長笑著撫須。

  原本臉上的擔憂,此時也徹底消失,變成了鎮定自若。

  梅思祖是有急智的人,雖田靖、夏之白髮難突然,但在短時的手忙腳亂下,他們很快就穩定了陣腳,也飛快的想到了應付之策,而且這些處置之策,明顯更符合『上意』,也更切實可行。

  李善長挑眉看了眼田靖,最終把目光移向了夏之白。


  他很清楚。

  田靖沒有這個膽子。

  真正指使這一切的,只可能是這夏之白。

  他倒想看看。

  這個夏之白還能弄出什麼么蛾子。

  夏之白輕笑著搖搖頭,譏諷道:「敢為梅大人,當真用過腦?」

  「你這是什麼話?!」梅思祖一愣,隨即面露惱色,怒目瞪向夏之白,夏之白竟敢當眾罵他沒腦子!

  夏之白道:「既然梅大人動過腦,不可能發現不了,自己話中的漏洞,這些人是灶戶,是單列為一戶籍,在朝廷嚴格的戶籍制下,灶戶只能製鹽,不能從事其他。」

  「不廢除灶戶制,就讓灶戶從事其他,豈不是牝雞司晨?」

  「敢問依據何在,道理何在,王法何在?」

  「你是在亂法!」

  梅思祖臉色微變,惡狠狠的瞪了夏之白一眼,冷聲道:「非常時候當行非常之法,便宜行事有時也未嘗不可?」

  夏之白漠然道:「但他們依舊是灶戶,他們的子孫同樣只能為灶戶。」

  「難道朝廷還要為灶戶長開門路?」

  梅思祖一時啞然。

  這自然不能。

  但如果不這樣,那就要廢除灶戶制,這一旦廢除,牽涉到的人跟錢,就太多了,梅思祖沉默下來,目光帶著幾分祈求的望向四周官員,只是其餘官員也都不由雙目望天,一副不要牽涉到自己的模樣。

  夏之白看向四周,淡然道:「從任何角度來看,灶戶制都已不合適了。」

  「對朝廷只會是一個負擔。」

  「灶戶制存在的越久,對朝廷的負擔就越重。」

  「而且梅大人的想法,看似是為國為民,實則不然,因為代價都是朝廷在承擔,而且根本沒有解決實質問題,只是對當下發生的事,做了草草的遮掩,試圖將事情往後拖延,但拖就能把問題拖沒?」

  「即是說。」

  「朝廷花了數十萬銀兩,就為了把事情草草拖延下去,就為了讓事情不在這時鬧大,但拖解決不了問題,早晚有一日還會爆發,到時朝廷又得拿出數十萬銀兩安撫,一次復一次,朝廷還要為這糟糕的鹽政,投入多少錢糧?」

  「梅大人你當真是在為朝廷考慮?」

  「而非只想儘快息事寧人!」

  「如果大明朝的臣子,全都做這些『賠錢賺吆喝』的事,那我大明朝豈不徹底爛下去了,今日爛一點,明日爛一點,早晚有一日,大明上上下下就全爛了,等朝廷給不出這麼多銀兩,那地方豈不就徹底動亂了?」


  「我等身為朝廷官員,當以朝廷為重。」

  「豈能顧小節而失大義!」

  「若是連我等都不盡心盡力為朝廷考慮、為天下著想,難道就光指望著地方官員自己解決?就全等著事情自己消失?我們身為朝廷官員,最重要的職能,便是解決天下事,而且是要切實的解決,而非是自欺欺人。」

  「廢舊鹽政勢在必行。」

  「灶戶制已明顯跟不上大明的局勢。」

  「我等作為朝廷官員,著眼於鹽政,除了要顧及民生,還要考慮到『稅收』。」

  「過往鹽鐵都是稅源大戶,而今南方亂政之下,朝廷在食鹽上的稅收已明顯不明,雖然眼下還能收的上稅,但對於南方究竟產鹽多少,又有多少鹽上繳了鹽稅,地方官府真有審核落實?」

  「這一切都需我等為國出力。」

  「現在的鹽政,於國不利,於灶戶不利,於地方不利,已成明顯的亂政惡政,改政又有何不可?」

  「我認為不僅要改,還要大改。」

  夏之白長身而立。

  他的聲音在殿內久久迴蕩著。

  沒有其他人開口,所有人保持著緘默。

  梅思祖一臉的羞惱,只是並不敢再隨意的發聲了。

  他已察覺到了,夏之白是鐵了心要動鹽政,而且很可能就是他推動的這次朝堂發難,雖然心中憤恨至極,但在眾目睽睽之下,也決然不敢發作,只能將這口悶氣憋著。

  朱元璋嘴角的笑容已有些壓不住。

  他輕咳一聲,把目光重新吸引到自己身上,不冷不淡道:「咱不想聽你說這些大道理,咱就想知道,你既然口口聲聲說著咱大明的鹽政當改,那就將你心中改的鹽政說出來,對或者錯,等百官聽完了,自然就明白了。」

  夏之白點頭。

  他拱手道:「臣的確對鹽政有些想法。」

  「首先便是廢除灶戶制,解放生產力提高下多出的『盈餘』人口,讓這些灶戶能從事到其他行業,讓他們能維持一定的生計生活,目前南方已不太合適,因而遷移人口便是眾望所歸。」

  「這是其一。」

  「其二,大明對於食鹽的生產份額其實是有限制的。」

  「而限制的手段,往往是通過計算人口,然後再規定食鹽的配給制度,對各地的食鹽生產進行限制。」

  「以當下四川的鹽井為例,四川共計約有鹽井一千五百多處,正在開採的約莫四百多處,剩下的鹽井,在戶部計算人口後,並沒有啟用,而是直接下令將剩餘的鹽井封閉。」


  「這種量入而出的開採模式是比較合理的。」

  「但在蒸汽機製鹽的衝擊下,天下絕大多數鹽井都會被關閉。」

  「而且在臣跟周王的聯手開創下,已成功對蒸汽機進行了改良,日後蒸汽機的效率只會更高,到時生產出的食鹽也會更多,以當下的情況,一個蒸汽機往往能抵得上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鹽井的產量。」

  「鹽井大量封閉是必然的。」

  「而大型鹽企的設立,同樣是肉眼可見的。」

  「因為大明百姓人口是固定的,若是真的將各地的蒸汽機火力全開,只怕僅南方生產出的鹽,就足以供應天下許久,而大明又不能真的開採一段時間,就封閉一段時間,因而.」

  「臣接下來會拿出新式圖紙,在南方推廣,同時整合南方的鹽企。」

  「將南方的小型鹽廠合併到一個大廠。」

  「統一進行食鹽生產。」

  「大型鹽廠有一個好處,便是朝廷便於核查各項數據,無論是產鹽量,還是出鹽量,亦或者納稅額,這些朝廷都能輕而易舉的進行檢查。」

  「人可以跑,但廠子跑不了。」

  「如此以來,朝廷徵稅查稅方便,也因為灶戶制的廢除,減輕了負擔,而且因為蒸汽機製鹽對市場的傾軋,灶戶的私下產量,已難以對鹽市造成太大影響,但為了避免有人走私,影響到朝廷稅收,臣堅定的建議朝廷遷移人口。」

  「灶戶被遷走,南方就算想走私,也找不到製鹽的人。」

  「除非是靠機器。」

  「因而鹽爭改革下,下一步就是對鹽企進行合法管理,唯有被官府認可的鹽企,才能得到朝廷分配的製鹽產量,其餘不被認可的一律認為為非法,地方官府有權有責任清理並對其治罪。」

  「這才是雙管齊下!」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