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最「摳門」的老闆
這時候,勞斯萊斯恰好抵達了萬青大廈的樓下。
「先在大廈外的停車位停好吧,我進去打個電話。」林浩然對李衛東吩咐道。
「好的,老闆!」李衛東應聲答道,隨即穩穩地將車停在了萬青大廈外的公司專用停車位上。
他沒有選擇直接上辦公室,而是步入一樓大堂之後來到了大堂前台。
前台小姐在他踏入大堂的那一刻,眼神中既流露出緊張又飽含恭敬,同時還有滿眼的崇拜。
林浩然微笑著與她點頭示意後,說了聲「我用用電話機」,便徑直走向前台電話,回撥了那個號碼。
電話迅速接通,另一端傳來的,正是香江娛樂界的巨頭邵逸福的聲音。
「邵老先生,你找我有什麼事嗎?」林浩然開門見山地問道。
此次,總督麥里浩所召集的商界大佬中,並沒有邵逸福。
儘管邵逸福在香江聲名顯赫,商界影響力亦不容小覷。
但若以資產規模論實力,在這個年代,邵逸福在香江華人富豪中尚難以躋身前十,更別提還有居住在香江的那些洋人超級富豪了。
而且,此次英國政府邀請香江的商界領袖前往訪問考察,其主要目的其實是希望他們能赴英投資。
邵逸福的業務重心在電影業,而英國方面對於電影行業的投資需求並不高。
他們真正渴求的是香江商界能夠投資於製造業、貿易業、金融業、科技業等多個領域。
「林先生,你現在方便嗎?如果方便的話,能否來一趟廣播道的TVB大樓?怎麼說你也是我們的副董事長,有些工作上的事情和你當面聊聊,希望能夠從你那邊得到一些有用的意見!」邵逸福回答道。
「好,邵老先生,我剛巧辦完事,給我三四十分鐘,我馬上趕過去!」林浩然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畢竟如今他已經是TVB副董事長,而且還是TVB的最大股東,對方既然出到聲了,不過去也不適合。
打完電話之後,林浩然再次回到了車上。
「衛東,去一趟九龍塘TVB總部。」林浩然坐下來之後,便對剛剛坐進駕駛坐位的李衛東說道。
「好的老闆!」
此刻,不是上下班高峰期,所以去的路上倒也一點都不塞車。
僅僅半小時左右,便抵達了無線電視大樓。
保安亭的門衛一眼就認出了這位老闆,迅速且主動地放行,讓車子直接進入大樓內部的停車場。
這僅是林浩然第二次到訪此地,但大樓內的工作人員無一不識。
因此,一路上遇到的工作人員都熱情地與這位新老闆打著招呼。
不久,林浩然便來到了董事長辦公室。
敲了敲門後,林浩然輕輕擰開門把手,發現邵逸福正在辦公室內。
「林先生,快請過來坐。」邵逸福熱情地招呼道。
林浩然走近,拉過一張椅子坐下,微笑著說:「邵老先生,您以後就叫我浩然吧,咱們現在是生意上的合作夥伴,沒必要那麼見外。」
「好,那我就叫你浩然了,我比你年長几十歲,你就直接叫我六叔吧,很多人都是這麼稱呼我的。」邵逸福爽快地回應道。
儘管林浩然在財富上或許超過了邵逸福,但對方畢竟是一位七十多歲的長者,以平輩相稱顯然不太合適。
「六叔,不知道你這次喊我過來,所為何事?」林浩然直接問道。
六叔,倒是叫得挺順口的。
「浩然,咱們TVB近幾個月的業績著實非常一般,自從上個月初我接手TVB的管理權後,才深刻體會到孝河兄之前管理無線電視的不易。
電視收視率確實可以通過打造優質節目來提升,基於我在電影界多年的經驗,我有信心未來TVB能推出更多深受觀眾喜愛的節目。
但是,我注意到,即便我們的收視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優異,GG收入卻依然有限。
公司的營收,幾乎95%以上,都來自GG收入,其他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舉個例子,去年一整年,我們的收視率與麗的電視台不相上下,但最終扣除所有開支後,淨利潤僅為將近六百萬港元,這個數字對於TVB這麼大一家企業而言,著實令人唏噓。
因此,我們必須尋找提高公司利潤的方法,以回饋我們這些股東。
此外,我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推動無線電視上市,若利潤偏低,對上市無疑是個不利因素,我考慮的一個主要策略就是開源節流。
目前,TVB的主要開支集中在員工薪酬上,在孝河兄管理期間,我很少過問帳目,但接手後我發現,公司存在不少不必要的支出,拍戲成本過高、甚至許多員工貢獻有限卻享受著高薪待遇。
一旦這些問題得到整改,公司每年至少能節省五百萬港元到八百萬港元的開支,但即便如此,無線電視的年利潤最多也不過是一千多萬港元而已。
我的邵氏電影公司雖然無法與房地產公司相提並論,但我們經常能以低成本拍攝出高票房的電影,利潤頗豐,一年下來也能有幾千萬港元的收益。
我認為電視行業的未來潛力必定高於電影行業,只是我研究了許久,仍難以找到其他增加公司收入的途徑。
浩然,你在短短兩年內積累的財富,是我一生都難以企及的,你肯定有獨到的見解和方法,所以,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或策略嗎?」邵逸福一口氣將他邀請林浩然過來的目的和盤托出。
一家如此規模的企業,去年全年的利潤竟然不足六百萬港元,確實令人唏噓。
也難怪利家那幾位股東對TVB失去了興趣。
按照利家幾兄弟每人6%的股權來計算,即便按足六百萬港元全部分紅,每人所得也不足四十萬港元,更何況公司還需要預留一部分資金用於發展,不可能全額分紅。
林浩然目前持有的24%股權,哪怕按六百萬港元來分紅,他也只能分不到一百五十萬港元。
這樣的收益,對林浩然而言確實不高,甚至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低到他都有些看不上。
即便是通過邵逸福提出的開源節流策略來提升公司利潤,利潤翻倍後,一年也不過能分到將近三百萬港元左右。
對於林浩然來說,這個數字依然不值得他在意。
當然,他收購這24%的股權所花費的六千萬港元也不算太多。
按照一年三百萬港元的分紅來計算,二十年就能回本,這樣的投資其實也並不算虧,只是利潤不高罷了。
此外,林浩然購入TVB股權的真正初衷並非單純為了謀取經濟利益,而是看重TVB作為香江兩大電視台之一在媒體界的巨大影響力。
林浩然已通過《東方日報》領略到掌控一家主流媒體所帶來的優勢,若再加上TVB,他在香江將無懼任何輿論挑戰。
當然,如果TVB能為他帶來額外的利潤,那自然是錦上添花的好事。
哪怕他如今身價大幾十億港元,他也不會嫌錢多,錢這玩意,還是多多益善。
對於邵逸福提出的開源節流策略,林浩然倒也不覺得奇怪。
前世,他便知道邵逸福是個極為「摳門」到近乎苛刻的老闆。
創業之初,公司劇務申請20港幣購買100個生煎饅頭作為外景拍攝人員的早餐,邵逸福卻以公司食堂饅頭僅需一毛錢一個為由拒絕,導致劇組內部矛盾激化。
最終,外景工作人員因缺乏早餐而發起罷工,公司因此蒙受了超過萬元的損失。
按理說,人應吸取教訓,但邵逸福在吃了這次虧後,依然故我,堅持著那分毫不讓的作風,這也為他日後的諸多爭議埋下了伏筆。
十年前,對邵氏電影發展有著不可磨滅貢獻的鄒文淮,向公司提出參與股票分紅的請求,卻遭到了邵逸福的斷然拒絕。
不久後,鄒文淮憤而離職,自立門戶,創立的公司日後成為了邵氏兄弟的頭號競爭對手——嘉禾影業。
同年,邵逸福又因為財務問題,與剛剛從美國返回香江的李小龍擦肩而過。
李小龍向邵逸福提出了1萬美元的片酬要求,但邵逸福認為這個價格過高,未能達成一致。
結果,嘉禾影業以更高的薪酬成功簽下了李小龍。
此後,因類似的財務考量,邵氏又相繼失去了許冠潔、陳龍、徐客等一眾優秀導演和演員,他們紛紛選擇離開,邵氏影業的輝煌逐漸褪色,走向了沒落。
這也是在利孝河去世之後,邵逸福為何要盯上TVB執掌權的最大原因。
不出意外,同樣的劇情又在TVB上演,因為如今邵逸福已經接管TVB了。
在林浩然的前世那個世界,TVB的員工是出了名的干最多的工作、拿最少的工資。
而競爭對手亞視效仿嘉禾,針對這一點做文章,以高出3倍的薪酬挖走了沈甸霞、曾至偉、黃日化、鄭少丘等一眾明星,TVB一時元氣大傷。
此後,隨著娛樂業大環境的變化,曾經盛極一時的TVB逐漸步入了增長緩慢的困境。
到2011年,當邵逸福出售手中TVB股份時,TVB的業務已經大幅下滑。
面對這些事件,邵逸福認為自己「只是一個生意人」,行事需遵循商業規則。
他始終秉持著這樣的經營理念,嚴格控制成本,從不輕易為明星大手筆投入。
對於他這套經營哲學的成敗得失,外界難以做出簡單的評判,甚至難以完全理解。
因為這位在媒體報導中常被描述為「錙銖必較」的生意人、在員工眼中「最摳門的老闆」,從1975年起,就在香江創立了邵氏基金,開始系統性地向世界各地的教育、醫療和其他福利事業進行大額捐贈。
特別是在內地,隨處可見的邵逸福教學樓、邵逸福小學、邵逸福中學、邵逸福醫院等等,都足以證明邵逸福在慈善事業中付出了多少。
林浩然曾經了解過,據公開數據顯示,邵逸福歷年捐助的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已超過100億港元。
100億港元啊,這絕對占他總資產的很大一部分了,他可不像李加誠那般身價動不動幾千億港元,邵逸福所在的影視行業註定了他不可能像李加誠、李釗基等房地產行業大佬賺得那麼多。
所以,這樣的人,即使他做生意「摳門」,林浩然也認為邵老先生非常值得尊重。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