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投資西北合作共贏
「立足長安,依託大西北,建立專屬特色農業養殖業經濟示範區,集團將在未來投入巨資,持續改善當地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集團將在長安建立起集現代化物流,電子通信產業科技研發,電動車新能源研發生產基地,電子代工生產業務……
在未來六個月內,集團承諾在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地區,累積投入超20億元資金,一年內提供5萬人以上長期就業崗位。」
青雲集團在秦省的業務很多,各家公司雇員累積超過5000人,遍及外賣,快遞,農業,電子商務等諸多領域。
面對趙巡撫熱情相邀,李澤華無法拒絕,因為對方開出的價碼很高,誠意特別足,私下的資源交換更是讓他安心。
為此集團總部派出一支高規格商務談判團隊,在魔都與秦省領導進行磋商,李澤華則留在長安,就一些具體合作框架進行溝通。
計劃都是現成的,青雲針對各省不同情況分別制定中長期投資戰略,秦省在西北重要性毋庸置疑,奈何交通運輸這一塊的限制太大。
這也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經濟發展差異的根本原因,長江便捷的水利運輸能抵消大部分運輸損耗,而黃河水利運輸,不提也罷。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
「趙領導,這也就是您親自發話,換成別人,我是真不願意來。
不過有您的鼎力支持,我相信區區困難不會成為投資的阻礙。」
面對趙領導想要為秦省多弄點實惠的想法,李澤華能理解,他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與最大的支持。
但客觀說他的一些決定,在集團內部掀起軒然大波,十個人里有九個不理解,譬如電子代工廠,在長安設立一個代工集群?
集團海外金融投資「失利」的亂像還沒解決,拼夕夕電子商務三十五家二三線廠商,銷售回款集體暴雷。
魔都粵東乃至於燕京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假藥停背後勢力趁機出手,一些投資人蠢蠢欲動,高盛摩根虎視眈眈想趁亂牟利。
李澤華這個大老闆不回來主持大局,而是選擇放任事態朝著失控方向發展,這其中固然有將敵人引出來一網打盡的盤算。
但一定程度上,給管理層和業務發展造成困擾,最直接影響就是連鎖超市內部招商遇冷,很多員工開始觀望。
公司別是真虧了,打算從他們手裡忽悠資金填坑吧?
普通人的認知也就這樣了,根本沒法在茫茫多信息中找到真相,只有中行,工行這些頂級金融機構絲毫不慌。
青雲在海外「巨虧」,又不影響國內業務,人家集團帳戶上,隨時躺著上百億軟妹幣,銀行甚至主動出面詢問,要不要再借點?
無論是有心人想借金融貸款,增加青雲集團運營風險,等待海外巨虧真相浮出水面,影響公司業務正常經營時,趁機抽貸搶奪控股權。
還是地方衙門為穩定稅收和就業,真心實意想要救援青雲集團,反正銀行授信這一塊暢通無阻,一路綠燈。
林文輝得到老闆暗示,大張旗鼓的從中銀工行,深發展浦發等幾家銀行,申請幾十億軟妹幣的授信額度,並在第一時間借用。
來自上層的支持,瞬間穩定集團內部人心,讓合作友商不再慌亂,而知情的核心管理層,都挺無語,因為集團現在壓根不缺錢。
憑空背負每年上億的利息,真是錢多沒地花,奈何老闆發話,他們只能無條件配合執行。
劉子傑為這事,還專門打過電話,表示手裡掌握的證據足夠多,不管方國輝開不開口,他都有把握把背後人挖出來。
李澤華沒同意,他還惦記人家的本金呢,最好虧死這幫人,讓它們捅個天大的窟窿出來,無法被遮掩的那種。
為此他找李家坡銀行業緊急借用50億美元,一部分用在期權市場開多空對沖新單,琢磨用什麼方式,把看空期權賣給方國輝他們。
賣一點是一點嘛,除了他們,總有不怕死的進場做空,哪怕最後剩下一些看空期權賣不出去,損失也不大,一些手續費而已。
有梅莊主人出面協調關係,通過秘密渠道拉上高盛在期貨市場一起做多,加上歐洲銀行業暴雷在即,黃金價格暴漲已成定局。
順利點,不出一周時間,期貨期權市場可以來一場完美雙殺,足以送方國輝上天台。
……
在長安的商業談判仍在繼續,面對青雲的整體投資計劃,趙領導滿意的同時,也想更快見效果,動輒三五年他無法享受最大收益啊。
李澤華很無奈,「……樞記,不是我不想,而是客觀事實它不允許啊!
請您理解,即使在今天,集團內部還充斥著各種反對聲音,困難是實際存在的,不會因為任何人或者事而發生改變。
我個人力量是有限的,只能盡最大可能,調動手頭能動用的所有資源,為秦省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一些微不足道幫助。
大西北在區位上很尷尬,遠離主要消費市場,投資規模過大無法保障穩定收益,僅運輸一項就消耗太多成本。
集團幕後投資人出於商業回報等因素,很難做出更大規模的投資承諾,只能慢慢來,見到切切實實的收益後,在增加投資。
好在本地人工成本極具競爭優勢,中長期來看,在電子代工領域,農副產品加工和養殖,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原材料半加工。
有一定的競爭力!
再加上長安電子科技大學等一眾高等學府資源,在電子通信,基礎材料學等領域擁有良好基礎……」
趙領導不是很滿意,試探性問道:「你們集團智慧型手機銷售數據不錯,在長安投資的電子代工組裝工廠,規模上能不能做得更大些?」
「樞記,這還真不是我不願意,而是西北市場就這麼大,臨近的中亞和俄國市場,目前正處在商務洽談中,能否順利進入。
進去後能做多大規模都是未知數,不過我可以保證的是,兩萬五千人絕對不是朝旭,比亞迪和亞迪工廠在秦省提供就業崗位的上限。
農副產品熟食加工,預包裝加工,水果罐頭和精品果蔬生產加工,工業品來料加工產業,委託養殖種植都能提供穩定稅收和崗位。
也許三年,也許五年,這個數字必然擴大到10萬,甚至20萬個就業崗位以上。
加上集團其它業務,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集團所有業務在秦省,可以提供不低於50萬的就業崗位。」
趙領導終於動容,「真的?」
如果在他的手裡,憑空新增五十萬產業工人崗位,這得建設出多大的產業規模啊,能創造多少稅收和消費?
這對秦省的經濟來說,無異於注入一劑強心針。
青雲集團的薪資待遇,在民營企業中是數一數二的,憑空新增這麼一大塊蛋糕,秦省的未來必然會更美好。
將來無論是誰繼續執掌這塊土地,都要念他一份功勞,什麼叫成績?
這就是!
「請樞記放心,真金白銀投入進來騙不了人,雖然對秦省的第一期直接投資只有20億,但集團將為這個計劃執行落地。
準備十倍於此的資金用於擴大經營,只要銷售市場打開,雙方合作配合的好,第二期第三期投資隨時可以安排。」
李澤華說的斬釘截鐵,他不是沒錢,但投資這件事要慎重,尤其是涉及一整個產業集群,更是要通過時間證明,期間不斷試探磨合。
直到雙方就利益分配達成一個穩定的平衡後,再一點點加大投入擴大規模,就好比現在趙領導一揮手,劃歸的土地分文不要。
更是親口做出承諾,只要青雲集團看中的土地,哪怕上面是省府市府所在,就一個字:無條件,拆!
不僅如此秦省衙門還專門出資,做前期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只要青雲集團能做到承諾的稅收和就業崗位,哪怕要天上的星星,秦省衙門也會想辦法弄下來,總之一句話,不突破底線就行。
有了共同利益,雙方接下來的談判,猶如進入快車道,暢通無阻。
在魔都和秦省領導談判的青雲高管團隊,也按照李澤華要求,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涉及青雲旗下多個行業投資。
當初步合作達成後,李澤華一行人離開領導衙門,進行實地選址視察,在一連串車隊居中的中巴車上,王斐終於忍不住開口道:
「董事長,這麼大投資規模,集團派出去的商業調查組還沒回來,也沒做整體的商業評估風險報告,萬一將來出現變故怎麼辦?」
李澤華笑著回應:「有時候,做生意要把所有細節考慮清楚,比如市場前景,回報周期,風險等等。
準備越充分,失敗的可能就越低,但也有一些投資,其本身就不是為追求經濟利益來的。
比如現在,如果你把它看做是為集團未來做增值,給集團正常運行做成本控制呢?」
說著,將他這次投資秦省的核心邏輯娓娓道來。
做實業,投資設廠不是一拍腦門就能做出決定,除了依託當地產業鏈優勢,剩下要麼靠近原材料生產地,要麼靠近消費市場。
這是由成本和利潤綜合考量後,得出的最佳選擇。
青雲電子和榮威電子,新能源汽車,電動兩輪自行車都處在剛起步階段,這一時期換別人來,還真不一定敢把分廠設在長安。
因為西北的銷售市場並不大,電信運營商在這邊的3g4g通訊基站也不多,又遠離原材料供應地,很多電子元件需要從江浙滬。
甚至是粵東工廠跨越半個國家送到長安,這裡面的運輸成本,就足以抵消當地低廉人工成本,一般人根本不敢這樣玩。
再加上西北地區落後的交通狀況,想要把成品從長安運輸到銷售市場,又是一道難題。
好在這些問題對青雲來說,都能克服,這主要是集團農業戰略中,西域承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譬如經濟作物如棉花,特色水果和養殖業,這些產品在當地的生產成本很低,但對運力要求非常高。
如百萬噸以上的棉花,以30噸每車計算,就需要三四萬輛重載車次運輸,加上更多的牛羊,水果蔬菜,礦產等原材料運輸。
按一台車除去保養維護時間,一年跑七八十趟西域到內地運輸線計算,也需要幾萬台重載卡車,才能滿足最基本的物資交流需求。
集團有蜂鳥和運運幫兩大運輸平台,運輸車輛是不缺的,但單程運輸沒有返程需求,如何合理分配運力資源,節約成本是關鍵。
其中浪費的放空里程,油耗費用及人員工資才是最讓人頭疼的,兩大運輸平台早在三月份,就開始進行運力資源改革。
建立車輛統一採購,統一維修保養,換人不換車新商業模式,改變之前傳統車輛掛靠合作,轉向以車輛分紅,人員無底薪僱傭模式。
除了沒底薪,其它和正常雇員沒有任何區別,享受五險一金待遇,司機只跑固定路線,按車次算錢,當天去當天回。
和打卡上班沒有任何區別,能確保大部分司機,不會出現疲勞駕駛情況,還能享受正常的生活。
目前試點工作進展的很順利,因為得到青雲大東方保險的鼎力支持,再也不用擔心途中某個司機,駕駛車輛出現意外導致車輛故障。
如單次運輸費用1萬,公司首先抽10%作為運營成本,減去車輛正常損耗,保險費用,燃油過路費等等開支後,還剩下3000元淨利潤。
公司和司機按合理比例分配利潤,大致比例在4比6左右,司機6,確保每天工作6-8小時左右的自帶車輛司機。
扣除所有運營成本後,每個月能賺到1.2-2萬元。
公司聘請的職業司機,月收入不低於6000-8000元,算上五險一金,實際支出在萬元上下。
當然,這是初期的開支,等到委託五軍都督府培養的職業司機數量增多,這一行業的整體收入就會降低。
跑惡劣路況和夜班的收入相對高一些,尤其針對西北和西南地區,這一收入比例又會高一些。
在保證貨源充足,有足夠運力的情況下,如何合理分配運力,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所以李澤華才選擇在秦省進行大規模投資,未來在甘省也會建設一些能夠消耗運輸資源的產業。
「從西域運輸農副產品到東部沿海,南方地區銷售,返程時帶上工業半成品,電子元件和日常消費品。
運用大數據核心算法,確保每一台車儘可能不出現空載返程,一來一回節約的運輸費用,將極大增強集團運輸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我這次來西北,就是為協調運力資源分配,本來打算說服西域建設都督府出面,拿到足夠的鐵路運輸份額。
現在有趙領導在東邊幫腔,再順道把甘省衙門拉上,鐵路部門沒理由不同意這個計劃。」
說到這,他大手一揮,信心滿滿,「你可以想像,屆時輔佐高端農副產品的航空運輸,少量全程公路運輸。
主要的產品原材料以鐵路運輸方式,從西域直抵甘省秦省,在這裡換乘公路運輸,一路向東送到消費市場。
這條線可能不怎麼賺錢,甚至在甘,秦二省建立百萬人規模的工業產業鏈,也是虧本買賣,但通過兩者有機結合。
可以揚長避短,西部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是地廣人稀,有大片待開發的廉價土地,只要給集團足夠時間。
我們可以在這裡創造出無限可能,譬如每年統一規劃種植幾百萬噸棉花,更多的水果和特色經濟作物。
我們可以養殖幾千萬頭牛,更多的羊和精品豬……
阻礙這一切的,只有運輸成本。
一但甘秦二省擁有成規模的產業鏈,這一切都將被徹底改變,一來一回都是滿載時,運輸成本將成倍降低。
節約下來的就是集團合理利潤,何況我們不僅只做原材料的對外運輸,農業公司還將依託靠近原產地優勢。
在秦省建立更多農副產品初級加工企業,建立一個每年產值,上百億軟妹幣的預包裝食品加工產業鏈。
憑藉肉類,特色瓜果蔬菜的競爭力,青雲農業獲取的競爭優勢,藉此建立的龐大影響力,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王斐默然,他總感覺自己和老闆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每次看問題,對方都有一套天馬行空的思維,讓人跟不上節奏。
「可惜,在國內不可能存在類似西方那種土地政策,在內地經濟發達地區,公司出面長期大面積租賃土地不現實。
小規模承包流轉土地,僱傭農民。
又沒法形成規模優勢,看起來只能去西域想想辦法,它們那兒地廣人稀,說不定能一口氣租賃幾萬,十幾萬平方公里。
用於農業公司統一耕耘。」
王斐聽傻了,「我們老家一整個城市,才一萬多平方公里,老闆你一張嘴,要租用一整個省的面積?」
有錢說話就是底氣足,通過黃金期貨賺到錢的李澤華,對一切規則內的試探,都顯得躍躍欲試。
「事在人為,不試試怎麼知道?」(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